A169 倚闾而望
昭襄王二十四年,莒邑光复,齐襄王即位。
此前,王孙贾担任齐湣王的侍从,在混乱中找不到湣王的下落。他的母亲说:“你早出晚归,我倚着家门盼望;你夜出不回,我靠着里门等待。你如今侍奉君王,君王离开了,你却不知道他的下落,你还回来做什么!”王孙贾就来到莒邑集市,振臂高呼:“淖齿搞乱齐国,杀害大王。愿意和我一起去干掉他的,就袒露右臂!”有四百多人随他前往,杀死淖齿。
燕国人刚攻入齐国的时候,听说画邑人王蠋贤良,就规定军队不得进入画邑周围三十里的地区。不久,又派人去请王蠋,要任用为将军,还封赏一万户。他辞谢不来,燕国人就以屠城相威胁。他叹息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嫁二夫。齐王不听我的劝谏,所以我离开国都,在田野上耕作。国家已经破亡,我不能让它保存。现在,燕国人又用武力威胁,强迫我当他们的将领,我若是答应了,就是助桀为暴。与其活着干不义之事,还不如烹死!”他于是在树下自缢而死。
四散奔逃的齐国官员听到这件事,都说:“王蠋,只是一个平民,尚能坚守节义,不向燕人屈服,更何况我们这些享受国家俸禄的官员了!”他们于是聚集在一起,赶赴莒邑,寻求齐湣王的儿子,结果在太史敫家找到法章。堂堂的齐国王子,正在替人家种田浇地。
原来,淖齿之乱发生后,法章改名易姓,躲到太史敫家做雇工。太史女儿惊奇法章的相貌,认为他不是普通人,便可怜他,常常私下送给他衣服和食物,后来干脆私定终身。
法章担心大臣们会杀死他,过了很久才敢说明自己的身份,随后被拥立为王,是为齐襄王。大家坚守莒邑以抵抗燕军,并在全国宣布齐王即位的消息。
一般说来,“倚闾而望”是等待,这里不妨反用一下,谈谈笔者的个人体会。早些年时,笔者探访腿脚还算灵光的母亲。离开时,母亲一直追出门外十几米,反复叮嘱笔者注意行驶速度,摩托后座的小孩要坐稳等。过了几年,母亲只能倚着铁门目送,直到看不见为止,才转身回到座位,真是“山回路转不见儿,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年,母亲大看CBA广东华南虎队的比赛,还有粤剧和黄梅戏。越剧唱腔优美,流派纷呈,就是对白坚持不用字幕。笔者开门离去时,她只能坐着目送了。
本年,秦国赵国在穰地举行会议。
此前,为了伐齐大计,秦国和魏国有两年多的蜜月期。现在齐国基本灭亡,秦军就从函谷关出击,沿黄河东进,深入魏国腹地。韩国已向秦国屈服,也一起出兵。秦军攻克魏国安城和北林,大肆破坏供魏王游玩的梁囿,兵锋直指大梁。魏王连夜找来国相孟尝君商议,后者认为必须得到诸侯的援救,魏国才能保存。
孟尝君赶到赵国求援,赵王开始不允,孟尝君就说:“田文敢于借兵,是因为忠于大王。”他随后解释说:“赵国的兵马,并非强于魏国的兵马。魏国的兵马,也并非弱于赵国的兵马。可是赵国并非每年都遭遇危机,百姓也不是每年都有死伤;而魏国年年遭遇危机,百姓年年都有死伤。原因是:魏国是赵国的西面屏障。现在如果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只好与秦国结盟,那么赵国就与强秦交界了。赵国从此也会年年遭遇危机,百姓也会年年都有死伤。”赵王随即决定派兵十万,外加三百辆战车。
孟尝君又来到燕国求援,燕王摆出自己的困难:本国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需要跋涉几千里去救魏国。孟尝君就说:“能够跋涉几千里去救别国,这是国家的大利。现在魏王出了国都城门,就望见敌军,就算想跋涉几千里去救别国,怎能办到?”燕王还是不允。
孟尝君只好说天下将有大变,并予以详细解释:“秦国进攻魏国,虽然还未攻破大梁,但已经焚毁了台榭,夺取了梁囿。如果燕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只好屈服,向秦国割让一半国土,秦军自然退去。秦军退去,魏王就出动魏国和韩国的全部人马,又向西面的秦国借兵,加上赵国的人马,以四国人马进攻燕国,大王会得到什么好处?跋涉几千里去救别国,还是出了燕都城门,就望见敌军,大王觉得哪个对燕国更加有利?”燕王随即决定派兵八万,外加两百辆战车。
随着援军的到来,秦军被迫撤退。看来,秦军现在企图一举灭亡魏国,有点操之过急了。魏国早已沦为二流国家,西面大片土地易手,但是,东面版图近来扩充了不少,固守国都等待援军的能力还是有的。再说,削弱和除名不是一个性质,魏国已经多次丧兵折地,其它国家可以熟视无睹,但涉及到国都陷落和国家灭亡,就不可能坐视不管。秦军应当首先在南北两侧做足文章,再考虑中央方向。
另外,赵王在本年得到楚国和氏璧,这是天下之宝,但据说也让卞和失去双脚。秦王想要,提出用十五座城来交换。赵王想不给,又畏惧秦国的强大;想给,又怕被秦王欺骗。宦者令舍人蔺相如主动请缨,出使秦国,用他的机智和勇敢,实现了“完璧归赵”,赵王随后封他为上大夫。
变法以来,秦国一直使用诈术。商鞅欺骗公子卬,巧胜魏军;张仪欺骗楚怀王,成功拆散齐楚联盟;秦王欺骗楚怀王,虽未得到土地,也搞乱楚国政局。至于和氏璧,得之不能增强国家实力,反而加深与赵国的矛盾。秦赵迟早要进行决战,但现在暂时维持低水平的对抗,对秦国比较有利。
卫嗣君去世,其子即位,是为卫怀君。
卫嗣君在位时,喜欢侦察别人的**。有个县令曾掀开褥子,露出下面的破席。卫嗣君听说后,便赏赐给他一张新席。县令大惊,以为国君料事如神。卫嗣君还曾派人经过关市,用金钱贿赂掌关的官员。事后把掌关官员召来,说有客人过关时给了他金子,要他赶快退回去,该官员十分惊恐。
嗣君还宠爱泄姬,器重大臣如耳,但又怕这两人因受到宠爱或器重就会欺骗自己,于是提升另一个臣子薄疑来与如耳匹敌,又尊崇魏妃来与泄姬分庭抗礼,嗣君说这样可以相互比较。
曾经有个罪犯逃到魏国,由于此人懂得医术,便给魏王的王后治病。卫嗣君听说后,就派遣使者,请求用五十金把这个罪犯买回来。使者往返五次,但魏王仍是不给,卫嗣君便打算用左氏城来交换。左右侍臣劝谏说:“用这样价值不菲的土地,赎回一个小小的罪犯,恐怕不值得吧?”卫嗣君说:“事物无所谓小,而不处理;混乱无所谓大,才去关注。如果法度不建立,当杀的不杀,即使有十个左氏城,也是无用的。法度严明,违法必究,失去十个左氏城,也终无大害。”魏王听说这件事后,感叹说:“卫君想治理好国家,我却不答应他的要求,不吉利。”于是送回罪犯,分文不取。
蕞尔小国之君,名堂还不少。
正是:王蠋取义,王子浇地;母亲倚闾,儿子振臂。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