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8 暂时保管
秦昭襄王二十二年,秦王与楚王在宛邑相会,又与赵王在中阳相会,议题都是“伐齐”。
秦国遗忘了之前的秘密约定,在牢牢握住安邑的情况下,讨伐齐国的灭宋之罪。为了给天下做表率,秦国派蒙骜攻击齐国,夺取九座城。
秦国怀疑蜀侯绾准备造反,就将他杀死。蜀地改为直接管理,设置蜀郡,任命张若为郡守。
次年,秦王与魏王在宜阳相会,与韩王在新城相会。与会国君彼此捐弃前嫌,决定世代友好,并共商伐齐大计。
各国都在谈“伐齐”,一直在幕后推动这项工作的燕昭王,现在也决定走到前台。他找来乐毅商议,乐毅说;“齐国继承了霸主的基业,地广人多,我国如果独力讨伐它,是很不容易的。大王如果一定要讨伐它,不如联合赵楚魏三国。”燕昭王于是亲自去赵国,让赵国用好处引诱秦国。燕昭王另派使者联系楚国魏国。各国苦于齐王的骄横暴虐,事情终于确定下来。
燕王出动全部兵马,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秦国国尉斯离率军前来与燕军会合,三晋的军队也赶来了。赵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乐毅,由他统一指挥五国联军进攻齐国。因此,形式上的伐齐主持是赵王。
齐湣王吞并宋国后,十分骄狂。狐咺义正言辞地进谏,被斩首在檀台大路上;陈举直言不讳地劝止,被杀死在东门。现在,他得知联军来犯,总算看清苏秦的庐山真面目,就处于车裂酷刑,然后出动全部人马,由触子率领,在济水西岸驻守。齐湣王派人对触子说:“如不出战,就灭你宗族,还掘你的祖坟。”触子不知所措,双方刚一交战,他就鸣金收兵,自己单车遁逃,不知所终。齐军大败,残部由达子率领,退往临淄城西的秦周。
乐毅让秦韩两军返回,让魏军进攻宋国故地,部署赵军收取河间,自己率领燕军长驱直入。剧辛劝他说:“齐国大,燕国小,依靠各国的帮助,我军才打败齐军,应当及时攻取边境城市来充实燕国领土,这才是长久的利益。现在大军过城不攻,一味深入,无损于齐国,又无益于燕国,只能结下深仇,日后必定要后悔。”
乐毅说:“齐王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不与下属商议,罢黜贤良人士,信任谀谄小人,政令贪虐暴戾,百姓十分怨愤。现在齐军已经溃不成军,如果我军乘胜追击,齐国百姓必然反叛,内部发生动乱,齐国就可以收拾了。如果不抓住时机,等到齐王痛改前非,体贴臣下而抚恤百姓,我们就难办了。”
达子建议赏赐黄金给士兵,齐湣王不肯,还加以辱骂。齐军于是再次大败,达子战死,齐湣王出逃。乐毅率军进入临淄,夺取宝器,悉数运回燕国。燕王亲自到济水上游慰劳军队,论功行赏,犒劳将士,又封乐毅为昌国君,让他留在齐国,进攻尚未夺取的城市。
五百多年后,汉军已经接近新朝的长安。宫中储存的黄金还有六十多万斤,其他的贵重珠宝差不多也是这个数目。王莽爱不释手,每名士兵赏赐四千大钱。士气陡然高涨,随即兵败而山倒。黄金珠宝,如果未能在生死关头使用,就只能暂时替他人保管了。吕太后的妹妹吕嬃正是预见到这一点,将家里的珠宝统统扔到院子里。
再说齐王逃到卫国,卫国国君让出宫殿给他居住,向他称臣,给他提供饮食。齐王却傲慢不逊,卫国人气愤地攻击他。他只好出逃到邹国和鲁国,仍旧面有骄色,两国不让他进入,他只好逃回本国的莒邑。
此前,楚国并未参与伐齐活动,还担心五国联军破齐后,会转攻楚国,因此威胁利诱实力最弱的韩国,想让该国打退堂鼓,但没有成功。现在,楚国为捍卫齐国的领土完整,派淖齿率军北上援救,到达莒邑。淖齿被齐王任命为齐相,他却想和燕国一起瓜分齐国,于是把齐王抓起来,数说他的罪过,然后杀死。
燕**队乘胜长驱直入,各城都望风崩溃。乐毅严明军纪,禁止侵掠,又寻访齐国的隐士,给予很高的礼遇。宽减赋税,革除苛刻的法令,恢复原有的善政,齐国百姓都十分喜悦。乐毅于是让左军进抵胶东东莱;前军沿泰山山脚下向东到达渤海,进攻琅邪;右军循着黄河济水而下,驻扎在东阿鄄城,与魏军相连;后军沿海边前进,镇抚干乘;中军占据临淄,镇抚首都地区。乐毅亲自到临淄城郊祭祀齐桓公和管仲,褒扬齐国的贤人,经过一番努力,齐国人接受燕国所赐封地的有二十多人,接受燕国爵位的有一百多人。六个月时间,燕军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都设立郡县来治理。
这样,燕军占据了齐国大部,其余国家也有进账:秦国得到富庶的陶邑,魏冉这回该高兴了;赵国得到济水以西大片土地;魏国得到原属宋国的大部分土地,新增两个郡,多少补偿了在西面失去的土地;楚国占据了五都之一的莒邑,又收复之前被齐国侵占的淮北之地;鲁国也分得一杯羹,收取薛地。现在,只有五都之一的即墨,还飘扬齐国的旗帜。
本年,秦王魏王韩王在周朝京师相会。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