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如今,绝大多数的企业都知道,一个企业如果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那就无法在市场上立足。这个准则在古代也是通用的。质量是商铺的生意,是保证。胡雪岩在动乱的时期就已经看到了质量的重要性。
胡雪岩的胡庆余堂之所以生意要比其他药店的生意红火,关键是胡雪岩狠抓药品的质量。而药品的质量又和两大因素有关:一个是原料的选购,另一个就是原料加工的制作。
在原料选购上,要保证原料选购的地道。由于中药的主要原料大多天然动物、植物和一些矿物。这些原料分布广,属性复杂,据典籍所记载的就有三千多种,但中药的特点是多味配方,每一种药材的质量都同药品的质量有着十分紧要的关系。如果掺假,药品的疗效就会大不一样。
因此,胡雪岩从不在药材行里选购自己需要的原料,而是通过自己在官场的关系来打通相关的“关节”,又有钱庄、银号等金融网作为坚强的经济后盾,他经常隔年借钱给药材产区的药农,以帮助他们周转资金,从而使他们自愿献上精品,并且还派那些熟悉药材产地、药材的生长季节等方面的专人到各个药材产区选购药材,比如他曾派专人到河北的辛集和山东的濮县等地采购驴皮;还曾到淮河流域精心选购怀山药等珍贵药材;到江西樟树采购贝母等药材等等。
即使是那些一般的药材辅料,他也要求一丝不苟。比如,桔皮在浙江本地就已经有了很高的产量,价格也很低廉,但胡雪岩认为,本地桔皮药性不足,便派人千里迢迢地到广东去选购,而且还专门选择那些陈三年的“陈皮”。直接到从药品的原料产地进货可以克服药材房进货的众多弊端,降低成本,这使胡庆余堂的药比同类药店的价格低,让利于消费者,但更重要的是确保了药的质量。
胡庆余堂的“胡氏避瘟丹”可以除去秽气,治疗腹泻腹痛等疾病,这种药在左宗棠西征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征时期,军中的将士来到荒蛮的西北边地,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很多人都无精打采,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胡氏避瘟丹在治愈西征军的病疫上大显身手。
但这种药却是由74味药材研制而成,每种药材都必须用最好的原料,其中有一种药材叫做“石龙子”。这种药必须是以杭州灵隐、天竺一带石龙子作为药引,这种石龙子的背是金色的,而肚皮则是白色的,在金色的背上还有一条纵观的黄线。但是这种石龙子生性比较警觉,爬行较快,很难抓到。但是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每年的夏天,胡雪岩都要组织大量的员工上山捕捉这种石龙子。
由于捕捉的次数较多,所以,山上灵隐寺里的和尚也不觉得奇怪了,反而有时候还帮助他们捕捉。要知道采药行医也是济世的善举,和尚是佛家弟子,更应该多多帮忙。
胡雪岩在药材的把关上做得滴水不漏,他认为,药材的质量是药店的保证。如果一家药店的质量总是很差劲,那么,时日久了,人们是不会愿意到这家店里来买药的。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成功的商人都把产品的质量作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只有抓住了这个关键,企业才会成功。
没有质量的牌子是不会长久的
胡雪岩经商数十年,他的胡庆余堂从一家无人知晓的小店到响彻江南的名店,这其中不能不说包含了胡雪岩大量的心血。为了树立药店的牌子,他把药品的质量看得非常重,到了一丝不苟的地步。因为他深知,没有质量的牌子是不会长久的。
在确保药品质量方面,胡雪岩不仅做到了原料选购的地道,还做到了原料加工制作的精细。但这并不能从完全保证药品的质量。除此之外,他还主抓了以下两项事务:
第一就是严格挑选。在原料进入胡庆余堂的制作坊后,首先就要去除杂质,胡庆余堂的药工宁精勿滥,即使是那些高级名贵的原料,也要精心地把混在里面的细毛等一一捡出,虽然这样做会增大原料的损耗,但这从根本上保证了药品的药效。
其次就是精心地贮藏某些药材。为了防止某些药材发霉变质,胡雪岩花巨资购地4亩,专门建造了三个药材仓库,专门存放药
胡雪岩智慧经典全集最新章节第七章 经商之道——深谋远虑,放长线则钓大鱼 (2)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