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本来还想多纪念一下这段未遂的初恋,却很快被扭扭捏捏的列车带到了西北的一座古城。在这里,他将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
在招生简介上见过这所大学的照片,简直风光无限,这也是吕品当初没有狠下心毁了约而去追随梁淑纯的原因之一——毕竟同样美好的事物,是让人难以取舍的。
而当吕品站在大学的门前瞻仰仪容时,第一个念头就是把招生简介的策划者拖去浸猪笼、上老虎凳、灌辣椒水、炮烙车裂、千刀万剐。
这种心情,不身临其境是根本无法体会的。
前来报到的学生中有一位个性较强,看了一眼学校大门就订了第二天回老家的火车票。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非常乐观的,希望这样的外观其实暗示着本校的历史悠久。结果该想法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上得到了证实。
校内的建筑大多是苏联援助我国时完成的,是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友好的见证,历史非常悠久,换句话说,就是比较适合摆进革命博物馆,而不是让人居住。
在报名处碰到一个老乡,比吕品高一届,看上去非常亲切,因为当年是有名的校花。由她作向导,于是校园的图景在细致美妙的解说下缓缓铺展开,令吕品唏嘘不已。
“这是学校的大门,雄伟壮观,据说……”“还是走过去再说罢,它看上去随时会塌下来压扁我们。”
“这是花园,中间是自动洒水……”“不可思议,要是你不说,我还以为这是两块抛荒的农田。”
“看这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便是林荫……”“不简单,真的有几片树叶耶!瞧,每一个鸟窝都清晰可见。”
“接下来呈现在你眼前的就是本校闻名遐迩的行政大楼了……”“不好意思问一下,师姐,你有没有玩过“恶灵古堡”这个游戏?”
“行政楼的后边又是一个大花园……”“比刚才两块农田肥沃多了,种上高粱收成一定不错;花真不少!咦,那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棉花?”
“花园的左边是大礼堂……”“别逗了,我敢用双倍的学费打赌,这是一座山神庙。”
“右边是教学楼……”“火灾之后的房子都是这样。”
“穿过大花园,就是四百米跑道的足球场……”“这里是不是平时还用来放牛放羊?怎么除了草根就是地皮?”
最后师姐无可奈何吐露真相:“知足吧,为了迎接你们新生的到来,学校已经不惜血本地将里外翻修一新了。”
以上就是吕品所看到的“不惜血本”的累累硕果。
招生简章里说过这所大学“依山傍水”,虽然刚才的景象搞得吕品心情很不好,但实事求是的美德促使他不得不承认:这句话丝毫没有掺假!校园的确是依山傍水。
不过千万别打破砂锅到底,因为所谓的“依山傍水”,其实是指学校的左边垃圾堆得像座小山;右边有间公厕,常年排污不畅,积水成河。
唯一令吕品感到好奇的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位师姐是如何保持白净皮肤和美好心情的?该疑问在他到达学生公寓后迎刃而解。
眼前一边是女生公寓楼群,一边是男生公寓楼群,住宿条件从外头就一目了然,几乎不是三言两语能描绘清楚的。这是一副油画,叫做《天堂和地狱》,“半边天”高高在上,而男生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又是一部史诗,描绘了两种相隔一千年的生活状况。由此可见,大学和农村正好相反,是重女轻男的。
对于一所侧重文科的综合性大学来说,女性占三分之二以上很正常,少数服从多数也是无可厚非的。何况即使把男生公寓营造得无比精美整洁,考虑到大多数大学男生的生活习惯,不出三个月,新楼也就变成现在这副模样了。
能找到经贸英语系的男生公寓楼实在是一个奇迹,因为发现它的时候,吕品打死也不相信这竟是一幢楼房。
公寓楼紧靠围墙,围墙之外是一片荒地,楼房周围疯长的杂草令吕品想起乡下奶奶家的芦苇荡,整个布景颇有《倩女幽魂》拍摄现场的味道。
管理员是个看上去并不很老的老头,大家都叫他老纪,他总是戴着一副没有镜片的镜框,叼着一杆没有装烟草的烟枪。
老纪领他们来到309室,用十分钟时间打开房门——确切地说是撬开。迎面扑来一股厚重的霉气,熏得大家晕头转向。
“这里多久没住人了?”吕品扇着手问道。
“文革以后一直空着,我也刚调来。”老纪把锈迹斑斑的钥匙塞到他手里。
“这里一共三张高低铺,六个位,你自己挑吧。有什么麻烦就来找我,不过一般都解决不了。”说完径直下楼去了。
黄昏的阳光透过支离破碎的窗户,照得屋内四处漂浮的灰尘颗粒如银河系繁星一样若隐若现。这是个沙尘暴危害非常严重的城市,四季的天空都是阴沉沉的,难得见雨,偶尔落一场,便是泥沙俱下。
吕品把床上厚厚的尘土扫进一只纸盒里,小心放好。
师姐不解:“你留这些做什么?”
吕品说:“将来结婚盖房子,兴许用得上。”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