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功之臣,杨坚不仅对他们重加赏赐,而且他们还多被重用。
比如杨素。
杨坚在重重赏赐他之后,从信州总管任上调他为更为重要的荆州总管,协助秦王杨俊控制刚刚并入版图的江南地区。这个任命下达不到两个月,杨坚又调他回大兴,担任了纳言要职。
再比如高颎。
杨坚重用老高同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这次高颎作为实际上的统帅,顺利得让人几乎不敢相信地拿下了南陈,杨坚对高颎欣赏得简直无以复加。
如此一来,有人吃醋了。吃醋的是杨坚夺权前的死忠们,有他的堂侄杨雄和铁哥们儿庞晃等。
杨雄因为当初的功劳,再加上非常会做人,对杨坚忠心耿耿,对同僚仁义有加,对下属宽厚包容,几乎所有人都说他的好话儿,他也与高颎、虞庆则和苏威一道被称为“四贵”。但杨雄没有把握好分寸,作为一个完全没有皇位继承权之人,所有人都说他好,一定会被皇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果然,杨坚心里不舒坦了,开始猜忌他、并逐渐有所疏远。
庞晃本就是莽撞而又无见识之人,喜欢对人有所不满,以前对高颎就有点不服气,顺带也不服气杨雄等人,杨坚断不会因为旧日情谊由他担当重任,庞晃心里的不满逐日上升。
实际上,这两位的官职做得都不小,杨雄是左卫(十二禁军第一军)大将军(正三品),庞晃是左卫将军(从三品),二人此时是上下级关系。
如今,本来与杨坚的交情看似远不如自己的高颎却日见恩宠,杨雄和庞晃这对儿上下级实在无法忍受,但也不能对杨坚的用人指手划脚,只能私下一嘀咕,决定拼命在杨坚面前说高颎的坏话,希望杨坚疏远他之后能够亲近自己。
这一说不打紧,把杨坚说火了。庞晃根基不深,功劳也不大,以前就犯过类似的错误,如今不再姑息,直接免掉了官职。杨雄功勋卓著,人缘又好,处理得过重容易引起某种反弹,杨坚便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手段,提拔他为司空(在三公中排名第三)。杨雄名义上是高升了,实际上是剥夺了兵权,而且三公并不开府,只有光棍一个,这摆明了是杨坚要杨雄回家养老了。杨雄是个知趣之人,从此以后,真的紧闭家门,谢绝一切宾客,安心养老去了。
为了维护高颎,杨坚处理了两位重臣;为了让世人知晓贺韩二人的功劳,杨坚也让他们享尽了荣华富贵。
贺若弼的兄弟们都被封为郡公,分别任刺史和将军,据称贺若弼对女色非常有兴趣,家里身穿拖地绸缎长裙的妻妾婢女有数百人之多。养这么多女人需要很多钱,如此精致地养这么多女人,需要的钱那可不是一般的多,这么多钱从哪里来,当然是由杨坚赏赐而来。
韩擒虎虽然没有得到像贺若弼那样的优待,但杨坚从没有忘记他俘虏陈叔宝的丰功伟绩,反倒是动不动还提起这事儿。有次突厥使者前来朝见,杨坚问道,听说过南陈吗?使者答道,听说过。杨坚再问,听说过南陈的皇帝陈叔宝吗?使者再答,听说过。杨坚指着韩擒虎很隆重地说道,这位,便是活捉南陈皇帝的韩擒虎将军!
可以想象,此时此刻,韩擒虎一定可以明显感觉某种东西在膨胀和升华,这种待遇远胜于许多奖赏。
杨坚没有像许多开国皇帝一样卸磨杀驴,在天下一统之后把这些功臣后悉数干掉,也不失为一种进步。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