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九章 天然鲜花香料(三)

本章节来自于 食用花卉加工技术 http://www.lishu123.com/90/90564/
    二、茉莉花精油的提取

    茉莉为木樨科素馨属常绿灌木或藤本植物的统称。(护花状元在现代)品种主要有小花茉莉和大花茉莉。小花茉莉,常绿小乔木,植株高70~90cm,茎枝较细,呈藤蔓型,原产于印度、巴基斯坦,1000多年前传入中国,长江以南多有种植。我国的单瓣茉莉,经各地多年选育,形成较多的地方良种,是熏制花茶以及制备浸膏的高级花卉,用单瓣茉莉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大花茉莉又名大花素馨,植株高1~1.5m,为直立丛生灌木,多分枝,茎枝较粗硬,茎基部表皮有灰褐色皱纹。幼茎绿色,健壮枝条有棱和短茸毛。叶对生,阔卵形,全缘,网状脉,叶色浓绿,叶质较厚且富有光泽。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花序着生花蕾3~17朵,多的可达30朵以上。茉莉花大多数品种的花期5~10月,由初夏至晚秋开花不绝.

    1.溶剂法生产茉莉浸膏

    茉莉浸膏的生产,一般采用平转式逆流连续浸提,以60~70c的石油醚作溶剂。此法浸膏得率,小花茉莉为0.24%~0.26%;大花茉莉为0.33%~0.36%。由浸膏制备净油,净油得率为浸膏的40%~55%。大花茉莉亦可采用固定浸提或转动浸提法加工。

    工艺条件如下:

    物料比:茉莉花∶石油醚=1kg∶4l。

    浸提温度:室温。

    浸提转速:平转式逆流连续浸提设备转速128r/min.

    浸提时间:96min.

    浸提液浓缩:浸提液经常压蒸馏,得到醚浸膏。醚浸膏中尚残存约17%的石油醚,在醚浸膏中加入浸膏量5%的无水乙醇,在搅拌下逐步升温至55c左右进行减压蒸馏,使乙醇-石油醚混合液尽量蒸出,即可得到茉莉浸膏。

    花渣处理:在花渣中尚含有一定的溶剂,向装有花渣的蒸馏设备中通入水蒸气,将溶剂蒸出,然后经油水分离器将溶剂和水分开回收。溶剂回收后,残渣再用水蒸气蒸馏4~5h,可蒸馏得到少许茉莉精油。

    净油的制备:在浸提过程中,大量植物蜡溶入溶剂,可利用乙醇对芳香成分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而蜡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显著下降的特点来除蜡。用95%以上乙醇溶解浸膏,乙醇用量为浸膏量的12~15倍,在室温下过滤,滤液再在0c下冷冻2~3h,减压过滤。除蜡后的溶液浓缩到原浸膏量的3倍,浓缩真空度为73~79kpa,当乙醇接近蒸发完时,提高真空度并结合搅拌,以加快乙醇的蒸发,至净油中乙醇残留量不大于0.5%,即得净油。

    2.超临界萃取制备茉莉花浸膏

    何春茂等对茉莉花超临界co2萃取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萃取工艺条件对浸膏收率的影响。(我叫布里茨)研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

    萃取压力:12~15mpa;萃取温度:308~323k;萃取时问:1~1.5h;在以上条件下浸膏得率为0.24%。

    3.大连得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崔旭的专利中茉莉花精油的提取步骤如下:

    将新鲜茉莉花瓣加入橄榄油中浸泡,料溶比为1∶1.5,所得的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后,将所得的花水进行过滤;

    通过进料装置将花水注入萃取装置中,关闭进料装置上的阀门后,将萃取装置进行抽真空操作;

    向萃取装置中加入萃取剂后进行反复萃取过程,萃取时间1h,温度30~50c,压力0.6~0.8mpa;

    将所得萃取液转移至蒸发装置中,使溶剂与萃取物分离后提纯,即得茉莉花精油。

    三、桂花浸膏

    桂花属木樨科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经济树种。原产我国西南山区,栽培历史长达2500多年。桂花树形态浑厚丰满,叶色浓绿,细枝下垂,婀娜多姿,形体十分壮观和美丽。以其花香、色雅、冬荣、寿长而备受推崇。桂花寿命长,病虫害少,适应性强,是较耐寒的常绿阔叶观赏花木,在园林和庭院的绿化、美化、香化及装饰盆景上有特殊地位,同时又是重要的食品原料和天然香料。桂花浸膏是我国重要的香料产品。

    1.超临界萃取桂花浸膏

    何春茂等对桂花超临界co2萃取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萃取工艺条件对浸膏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萃取时间的影响开始阶段萃取产物浸膏得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到达2h后,再延长时间不能提高浸膏得率。

    温度的影响浸膏得率随萃取温度的升高而提高,但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萃取温度为303k时,浸膏为黄色稠状液体,净油含量高,蜡质和色素相对较少,香气好。当萃取温度为323k时,浸膏为黄棕色膏状,净油含量相对较低,且带有异味和酸味。

    压力的影响随着萃取压力升高,浸膏得率明显提高。当压力高于16mpa时,浸膏香气明显变差,净油含量低,蜡质增多。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2~16mpa、温度308~318k,时间1.5~2h,浸膏得率0.251%。

    2.不同提取方法对桂花精油得率的影响

    李发芳等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石油醚和酒精抽提蒸馏3种不同的抽提方法,提取了成宁桂花品种银星的花精油;气质联用分析不同方法提取精油的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霜华剑

    酒精萃取:将150g银星鲜桂花浸水湿润后,沥尽水分,浸入95%食用酒精中浸提;浸提后于90c蒸馏2h,蒸馏水回收,再反复蒸馏,得精油0.1g,萃取率为0.07%。

    超临界co2流萃取体:采用一次加料、一级萃取、一级分离的方法萃取。在最大压力400bar,最高温度373k,co2流量9l/h条件下萃取1.5h,从解析釜中分离得到桂花精油。桂花银星投料155g,萃取得到0.3g精油,萃取率为0.19%。

    石油醚萃取:将15%食盐腌制的桂花水洗、滤干;按桂花与石油醚的质量体积比为1∶3的比例在转鼓转速6r/rain条件下浸提90min后,用石油醚洗涤2次。常压蒸馏回收大部分石油醚;40c,80kpa下真空蒸馏;加入5%乙醇,加热搅拌,在50c,90kpa下真空蒸馏。石油醚462l浸提154kg银星,得到200g桂花精油,得率为0.13%。

    四、啤酒花浸膏

    啤酒花,别名忽布、蛇麻花、酵母花、酒花。《本草纲目》上称为蛇麻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蔓性植物,古人取为药材。1079年,德国人首先在酿制啤酒时添加了酒花,从而使啤酒具有了清爽的苦味和芬芳的香味。此后,酒花被誉为“啤酒的灵魂”,成为啤酒酿造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啤酒花成分在啤酒中具有起泡和稳定泡沫、使啤酒具有独特的苦味和香气并有防腐和澄清麦芽汁的能力。酒花始用于德国,学名为蛇麻,为大麻科葎草属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雌雄异株,酿造所用均为雌花。中国人工栽培酒花的历史已有半个世纪,始于东北,目前在新疆﹑甘肃、内蒙﹑黑龙江﹑辽宁等地都建立了较大的酒花原料基地。成熟的新鲜酒花经干燥压榨,以整酒花使用,或粉碎压制颗粒后密封包装,也可制成酒花浸膏,然后在低温仓库中保存。其有效成分为酒花树脂、酒花油和多酚等物质。

    韩玉谦等研究了用超临界co2流体从啤酒花中提取酒花浸膏的工艺,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及co2流量对酒花浸膏萃取率的影响:1萃取率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在一定萃取温度下,超临界co2的密度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其溶解物质的能力则随之增大,萃取率提高。但超临界co2气体溶解能力与压力并非成线性关系。当萃取压力升高到一定值后,继续升高萃取压力,超临界co2气体的溶解能力变小,萃取效率的提高趋于平缓,此时的萃取压力就称为该温度下的最佳操作压力。当萃取温度为40c时,超临界co2萃取啤酒花浸膏的最佳萃取压力为20mpa。(烈火军婚)2萃取时间的影响。萃取温度为40c,萃取流量为17l/h,压力20mpa时,随时间的增加,萃取率也在增加,但在3h后,萃取率的增加变得较为平缓。最佳时间为3h。3萃取温度是超临界co2萃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一定压力下,升高温度,作为萃取剂的co2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密度降低,其溶解能力相应下降;另一方面,升高温度,被萃取物的挥发性增强,分子热运动加快,分子间缔合的机会增加,从而使溶解能力增大。因此温度对超临界萃取的影响要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来考虑。研究表明,萃取率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说明在实验中,升高温度,分子热运动加快,分子间缔合的机会增加从而使溶解能力增大起了一定的主导作用。由于萃取率随温度的升高提高较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升高萃取温度会大大增加能耗,因此萃取温度控制在35c为宜。4co2流量的变化对萃取能力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流量的增加,导致一定萃取器内co2流速的增加,使co2与原料的接触时间减少,不利于萃取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流量的增加,co2通过料层的速度加快传质速率提高,从而提高萃取速度。

    赵素华等以新疆绿宝酒花制品公司提供的丰绿颗粒,三宝乐酒花制品公司提供的大花、札一颗粒及努革特、齐洛克原花为原料,研究了液态co2萃取啤酒花浸膏的工艺条件,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时间与浸膏收率及有效成分萃取率之间的关系,对新疆主要的啤酒花品种进行了比较,在使用夹带剂提高萃取率方面进行了探讨,还就超临界co2与液态co2萃取的两种浸膏及过程进行了比较,结果如下:

    液态co2萃取啤酒花浸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2.5~3h,萃取压力6.5~7.5mpa,温度9~15c,可得到α-酸与β-酸质量分数之和为89.81%的浸膏,浸膏收率为13.91%;在7.5mpa下,9c时α-酸的萃取率为94.24%,15cβ-酸的萃取率为97.21%。加入原料质量6%~12%的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夹带剂,可使浸膏收率提高25%~44%。α-酸的萃取率提高6%~21%;含α-酸质量分数为11.91%的努革特啤酒花可以制备α-酸高达61%的浸膏;青岛大花比其他4种啤酒花更易萃取。与超临界萃取的浸膏相比,液态co2萃取的浸膏纯度高、色泽金黄、性能稳定,可直接用于深加工。

    研究同时采用超临界萃取,条件为:30mpa,48c;分离条件:7mpa,40c;萃取时间:2~2.5h,co2的流量19.8l/h,酒花粒度2mm。液态co2萃取与超临界液态co2萃取所得啤酒花浸膏比较见表9-4。(兵王之王)表9-4啤酒花液态co2萃取与超临界液态co2萃取所得浸膏比较比较项目工艺类型液态萃取15c,7.5mpa超临界萃取30mpa,48c浸膏颜色浅蛋黄色深橄榄绿/%45.80+44.+37.40香花油/%1.984.70水分/%0.362.00单宁/%0.浸膏收率/%13.萃取效率/h3h完成2h完成数据表明,虽然液态萃取效率不如超临界萃取高,但液态浸膏中有效成分α-酸和β-酸的含量高,硬树脂、水分等其他杂质少,这有利于改善啤酒的风味;尤其重要的是纯度高的液态浸膏可以满足深加工的要求,直接制备各种酒花制品,拓宽了使用范围,且液态萃取条件温和,设备费用低、能耗少,因此,更具市场竞争力。

    五、板栗花精油的提取方法

    栗是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7~9种,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栗树都是20~40m高的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栗树都结可以食用的坚果,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10~30cm长,4~10cm宽,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的总苞内,总苞直径为5~11cm,一个总苞内有1~7个坚果。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河北科技大学魏福祥、王浩然及马晓珍发明了板栗花精油的提取方法:

    将板栗花和蒸馏水按比重比1∶混匀放入蒸馏釜中;

    启动电子锅炉,等锅炉蒸汽压力达到0.05pma时缓慢打开控制阀门使蒸汽进入蒸馏釜,对蒸馏釜进行蒸汽加热,当蒸馏釜内温度达到90~100c时调整蒸汽阀门,使蒸馏釜内蒸汽压力保持在0.01~0.07mpa,打开冷凝收集器的冷却水阀门,收集冷凝液,得板栗花精油粗品;

    将上述精油粗品加入蒸馏釜中,通过电热锅炉进行蒸汽加热,控制蒸馏釜内蒸汽压力为0.05mpa,打开冷凝收集器的冷却水阀门,收集二次冷凝液,得板栗花精油成品。

    六、荼薇花精油的提取

    荼薇花是广东省中山市小榄地区种植的一种特有玫瑰花品种,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紫花重瓣玫瑰。以荼薇花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多种多样,如荼薇酒、荼薇蛋卷等传统特色食品,在东南亚和华侨中享有很高声誉。荼薇花精油属玫瑰型精油,香味独特。

    广东珠江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王志强等发明了荼薇花精油的提取方法,如下:

    将原料荼薇花粉碎至5~30目,在粉碎后的荼薇花粉均匀喷洒0.01%~0.1%的生物酶溶液,在30~60c温度下进行酶解反应30~120min;

    将酶解后的花粉置入萃取釜,向萃取釜中通入超临界二氧化碳,控制萃取釜的温度为30~55c,萃取压力为20~40mpa;

    含有萃取物的二氧化碳从萃取釜流出,进入分离釜进行二级减压分离提取,提取时间为1~4h。(她们的秘密)其中,一级分离釜的压力为15~20mpa,温度为25~35c,分离得到植物蜡质,二级分离釜的压力为9~14mpa,温度为30~60c,分离得到荼薇花精油。

    由于该方法能够快速将原料荼薇花中的植物精油在接近常温条件下萃取出来,保留了荼薇花中天然芳香成分和其成分的生物活性;无需添加夹带剂便可完成对鲜花中精油的萃取,并通过对二级分离不同参数的设置,有选择的分离和提取植物蜡质和荼薇花精油,最后得到的精油品质高,工艺操作简便,效率高;酶解方法和超临界流萃取技术的联合使用,提取荼薇花精油的得率高,平均得率是水蒸气蒸馏法的1.3倍。

    第六节 鲜花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在食用鲜花中,有些品种并不具有特殊香气,如金雀花、棠梨花、黄花菜等,而最有价值的是具有特殊香气的一些品种,如玫瑰花、桂花、茉莉花等,通常称之为香花。香花含有非常丰富的香气成分,通常称之为挥发性成分。以香花原料提取制得的精油,其中的化学成分也相当复杂,对于提取加工的精油产品,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无法全部保留原料中的化学成分;再者,不同的提取方法,检测方法的差异,所得到的结果也有差异。精油、浸膏、净油等产品的化学成分及香型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和价格。

    一、不同品种、不同制备方法所得精油的分析比较

    主要玫瑰品种的精油化学成分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程劫等分析了他人对几种代表性玫瑰花精油的研究结果,比较了甘肃苦水玫瑰油、北京妙峰山玫瑰油、新疆玫瑰油各主体香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见表9-5。周围等从甘肃苦水玫瑰油中鉴定出香茅醇和香叶醇的总质量分数为66.6%,苯乙醇含量极低;吴承顺等从北京妙峰山玫瑰油中鉴定出香茅醇和香叶醇的总质量分数为47.9%,苯乙醇含量0.8%;徐金玉等从新疆玫瑰油中鉴定出香茅醇和香叶醇的总质量分数为62.7%,苯乙醇含量3.8%。甘肃苦水玫瑰油和新疆玫瑰油中香茅醇和香叶醇的质量分数比北京妙峰山玫瑰油中要高,因此前两者的香气比后者玫瑰油香气甜。新疆玫瑰油的组成中苯乙醇质量分数较高,使得它的香气富有蜜样的气息。

    1玫瑰精油可采用水蒸气蒸馏、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溶剂萃取等方法制备。但不同制备方法对精油的得率、精油化学组成及其香气特征会有影响。如徐金玉等从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新疆玫瑰油中分析鉴定出25种成分,其中醇类质量分数较高,包括β-香茅醇、香叶醇、β-苯乙醇、金合欢醇等,总质量分数占71.1%;韩荣伟等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平阴玫瑰花,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精制萃取物,得到淡黄色玫瑰精油,gc-ms分析鉴定出63种成分,酯类化合物质量分数超过50%;胡文效等用亚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萃取山东平阴玫瑰花,得到淡黄色浓稠状精油,gc-ms分析鉴定出45种成分,其中香茅醇、香叶醇、橙花醇、芳樟醇几个化合物的总质量分数占58.1%。一般而言,水蒸气蒸馏法由于加热时某些热敏性成分被破坏,精油中沸点较低的头香成分会损失较多;超临界或亚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使用极性较小的二氧化碳作溶剂,萃取条件比较温和,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所得精油的香气更加逼真、饱满。表9-6列出了不同方法制备的玫瑰油的成分分析结果。

    二、同种原料、不同工艺所得精油的成分分析

    巩民浩等以山东平阴玫瑰研究所提供的平阴玫瑰为原料,采用不同的初提工艺,再用统一的分子蒸馏条件进行精制得到玫瑰精油,对精油进行gc-ms测定。水蒸气蒸馏工艺:取500g玫瑰花,料液质量比为1∶5,在水蒸气蒸馏提取器中提取4h,收集挥发油,在蒸馏温度110c,蒸馏压力3.0pa,物料流量2ml/min,刮膜转速480r/min的条件下采用分子蒸馏装置进行精制,得到样品。溶剂萃取工艺:取500g玫瑰花,料液质量比为1∶5,采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进行浸泡提取4h,将浸提液浓缩,对浓缩液使用石油醚萃取,在蒸馏温度110c,蒸馏压力3.0pa,物料流量2ml/min,刮膜转速480r/min的条件下采用分子蒸馏装置进行精制,得到样品。超临界萃取工艺:取500g玫瑰花,在温度50c,压力20mpa条件下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粗油在蒸馏温度110c,蒸馏压力3.0pa,物料流量2ml/min,刮膜转速480r/min的条件下采用分子蒸馏装置进行精制,得到样品。

    玫瑰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是玫瑰精油中的清香成分,在3种工艺玫瑰精油中的相对质量分数见表9-8。超临界萃取玫瑰精油含有较多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使香气清澈,同时,又拥有较多的玫瑰醚,使玫瑰香气特性突出,整体上使人感觉生动清香.虽然溶剂萃取玫瑰精油中具有特征香气的玫瑰醚比水蒸气蒸馏工艺玫瑰精油高出了近0.1%,但是溶剂萃取玫瑰精油中油脂味比较强烈,掩饰了清香气息,所以感觉上水蒸气蒸馏工艺玫瑰精油稍好,更为清香。另外,水蒸气蒸馏精油中含有较多的萜烯类化合物,这些成分赋予了水蒸气蒸馏精油新鲜的头香,清新气息比溶剂萃取精油强烈。

    与之对比的是,张海云等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丰花玫瑰鲜花中提取的玫精油的68种化学成分中,醇类21种,含量67.18%;酮类5种,含量10.04%;烷类7种,含量4.87%;酚2种,含量4.61%;醚类3种,含量3.20%;烯类1种,含量1.57%;酯类7种,含量1.54%;酸类4种,含量1.22%;醛类2种,含量0.93%;其他成分2种,含量0.84%。含量大于5%的成分有3种,分别是香茅醇37.524%、橙花醇19.678%、十三酮6.531%。苯乙醇的含量仅为2.70%。

    四、加工时间对玫瑰花精油含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黄朝情等研究了北京妙峰山玫瑰花瓣于采收当天提取和储存4d后提取所得精油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玫瑰花所含的低沸点成分特别是主体香气成分在储藏4d后含量明显降低。玫瑰花瓣在存放4d以后提取,精油成分中变化最大的是主香成分。主香成分在存放4d以后提取,其占总精油的百分比降低了约35%,而蜡质成分占总精油的比例却上升了约35%;香叶醇在存放后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含量显著变化,主香成分之一香叶醇的含量,由当日提取的14.91%,冰箱保存4d后降至6.44%,室温4d后降至3.11%;精油中香茅醇在存放以后的含量也显著降低,降低的比例和香叶醇降低的比例相当,而蜡质成分在存放前后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蜡质是高沸点成分,存放过程中不易挥发损失。玫瑰花瓣于冰箱冷藏4d和室温放置4d后提取,其精油主香成分的变化值接近,说明玫瑰花在冰箱冷藏4d以后,精油的质量也已经不能保证。因此,用于提取精油的新鲜花瓣应该尽快加工处理。

    马希汗等研究了玫瑰花精油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花在花朵完全开放时出油率最高,因此生产上提取精油的玫瑰花应在花朵完全开放时进行采摘;整个花期中,产花量开始时逐渐增大,然后逐渐减少,出油率在初花期和末花期较高,盛花期相对较低,与产花量呈负相关关系;光照、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玫瑰花出油率的主要因素,花朵芳香的散失速度受以上因素的影响。当温度升高、湿度降低时,由于花瓣的水分蒸腾加速,大量的芳香油随水分一起被蒸发散失,因而出油率降低,因此在接近正午时,玫瑰花的出油率急速下降。而阴雨天时,温度低,光照弱,湿度大,精油散失速度慢,出油率变化微小。因此在生产上,玫瑰花的采摘时间应在光照小、气温低、湿度大时进行。在晴朗的天气里,玫瑰花一天中的最佳采摘时间为早晨5:00~8:00,最迟须在上午10:00以前采摘完毕,阴雨天气,采摘时间可相应宽松一些。除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外,水肥条件是玫瑰代谢过程中产生芳香物质的重要因素,在春季开花前期和产花量大的盛花期,必须保持足够的水肥,使玫瑰植株有足够的养分生产芳香类次生代谢物质。

    在玫瑰精油中,不同的成分对其香气具有不同的贡献。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及其酯类是构成玫瑰精油的主体香气成分;玫瑰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是玫瑰精油的清香成分;丁香酚、丁香酚甲醚及石竹烯等辛香成分则主要辅助玫瑰的甜香;长链酮的存在会使玫瑰油出现油脂气;而脂肪醇和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可以起到定香作用,使精油的香气更持久;长链烷烃是构成玫瑰蜡的主要成分,这些成分会使精油凝固点升高,但其对玫瑰油香气的影响尚不能确定。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樊建;赵天瑞的小说食用花卉加工技术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食用花卉加工技术最新章节食用花卉加工技术全文阅读食用花卉加工技术5200食用花卉加工技术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樊建;赵天瑞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