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消毒
基本原理
氯在水中反应如下:cl2+h2ohocl+h++cl-
hoclocl-+h+
以上二个反应很快达到平衡。(
暗恋密码)由于h+能被水中碱度中和,因此反应极易向右进行,最后水中只剩下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ocl-。
对氯气、液氯能起到消毒作用,学术上有不同的观点。比较合理的看法是:氯的消毒作用是通过它产生的次氯酸hocl的作用,而不是氯气本身,也不是氢离子或次氯酸根的作用。
次氯酸hocl和次氯酸根都具有氧化作用,但hocl是一个中性的分子,可以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渗入菌体内部,由于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了细菌某些酶系统而导致细菌的死亡。而次氯酸根ocl-虽然也包括一个氯原子,但它带负电,不能靠近带负电的细菌。所以也不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菌内部,因此其消毒作用远弱于次氯酸。
加氯方法和加氯量
加氯方法:滤前加氯、滤后加氯两种方法。
如果原水水质差,有机物较多,可在原水过滤前加氯,以防止沉淀池中微生物繁殖,且加氯量要大。若原水经沉淀和过滤后再加氯进行消毒,则加氯量少,且消毒效果好。
加氯量:加入水中的氯分为两部分,即作用氯和余氯。
作用氯是和水中微生物、有机物及有还原作用的盐类起作用的部分;余氯是为了保持水在加氯后有持久的杀菌能力、防止水中微生物萌发和外界微生物侵入的部分。
我国水质标准规定,管网末端自由余氯保持在0.1~0.3mg/l之间,小于0.1mg/l时,不安全;大于0.3mg/l时,含有明显的氯臭。为了要使管网最远点保持0.1mg/l的余氯量,一般总投入氯量为0.5~2.0mg/l。
其他含氯制剂消毒法
1漂白粉
漂白粉是由氯气与熟石灰反应而得,其主要成分为氧氯化钙caocl2。在漂白粉的成分中,起消毒作用的只有氧氯化钙caocl2。氧氯化钙中的氯含量占氧氯化钙的百分数为:
cl2/caocl2=70/126=55.5%
漂白粉中氯含量占漂白粉的百分数为:
65%x55.5%=36%
上述36%称为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一般商品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为25%~35%,使用时按25%估算。
漂白粉的消毒作用是其在水中产生次氯酸的结果:
2caocl2+2h2o2ca2+2hocl+cacl2
2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在水溶液中可分解成次氯酸,因而具有消毒作用。它一般可采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由电极产物反应而制得,反应式如下:
2naoh+cl2naocl+nacl+h2o
次氯酸钠杀菌能力强,水溶液很纯净,不增加水的硬度,所以比漂白粉好。
3二氧化氯
clo2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与氯相似的刺激性气味,沸点11c,凝固点-59c,极不稳定,气液态均易爆炸。易溶于水,溶解度约为氯的5倍,溶于水后不发生水解反应,以溶解气体存在。clo2的消毒机理主要在于其强大的氧化性,它能进入微生物体内,破坏微生物的酶和蛋白质。尤其在低浓度时,clo2比氯更易进入微生物体内,同等条件下灭菌机会更大。(
那些年混过的兄弟)其理论氧化能力是氯的2.5倍,杀菌能力是氯的5倍,是次氯酸钠的50倍以上。
与其他含氯制剂不同,clo2是一种强氧化剂而不是氯化剂。clo2几乎不与水中的有机物作用而生成有机副产物,它与水中杂质形成三氯甲烷的可能性要比其他氯消毒小得多,因此clo2是一种更为安全的消毒剂。
2.臭氧消毒
臭氧的杀菌机制是可以穿过细胞壁阻碍物质交换,使活性强的硫化物基团转变为活性弱的二硫化物的平衡遭到破坏,氧化微生物细胞的有机体导致其死亡,这点与clo2相似,但其氧化性远强于clo2。臭氧是一种广谱型的杀菌剂,相比于氯,它杀菌能力强,作用快,效果好,耗量少。它杀菌比氯快300~3000倍,效率是液氯和次氯酸钠的15倍,和过氧乙酸能力相当。消毒时间大约30s~60s。
此外,臭氧还有其他的功能。首先是对藻类等颗粒物的去除。臭氧能杀死藻类,使之易于被后续的工艺去除,它还可以助凝和降低浊度,在水的前处理时采用臭氧消毒,常可以提高混凝和过滤效果,间接控制了微生物。其次就是臭氧对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氧化。臭氧的氧化能力强于氯,可以有效降低复杂的味、色、臭和金属离子的问题。
由于臭氧不稳定,一般都是随制随用,使用干空气或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的高频电压电极放电生产臭氧,后将臭氧泵入氧化塔,通过布气系统与需要杀菌的水充分接触、混合,当达到一定浓度后,接触一定的时间,即可起到消毒作用。
3.紫外线消毒
基本原理
光线从光谱的蓝绿色开始,波长为4900~1400时具有杀菌能力,以2600效果最好。紫外消毒就是利用波长在200~295nm的紫外线进行的连续的水消毒处理。
微生物受紫外线照射后,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吸收紫外光谱能量,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微生物死亡。紫外线对清洁透明的水有一定穿透能力,所以能使水消毒。
现代紫外线消毒技术的优势
1高效率杀菌
具有较高的杀菌效率,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的杀灭作用一般在1秒以内,传统的氯气以及臭氧方法,达到紫外线的杀菌效果一般需要20分钟至1小时。
2高效杀菌广谱性
紫外线技术在目前的消毒技术中,杀菌的广谱性相当高,它对几乎所有的细菌和病毒都能高效率杀灭,并且对一些危害较大,而氯气和臭氧在水消毒可能的浓度内很难有效杀灭的原生动物都能有效杀灭。
3无二次污染
由于紫外线消毒不加入任何化学药剂,因此它不会对水体和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不改变水中任何成分。而对氯消毒来说,如果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其产生的有机氯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并且水中含有的氯化合物在某些场合下,对水中生物、植物以及水环境产生危害。
4运行安全可靠
传统的消毒技术如采用氯化合物或臭氧,其消毒剂属于剧毒、易燃、易爆腐蚀性物质,这些物质的使用必须特别小心,现代紫外水消毒系统是一种对周围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相对安全可靠的技术。
紫外线消毒的不足之处
1灯管表面结垢
水中的各种悬浮物及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物都会造成灯管表面结垢。灯管表面结垢会极大地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
超级神警)灯管表面结垢可以通过定期清洗来解决。最常见的是人工清洗,清洗时需要关灯、停机;另外还有机械或其他在线清洗,不需要关灯、停机。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定期使用酸性药品。
2无持续杀菌能力
紫外线消毒属于物理瞬间消毒技术,没有向水体中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在水体不受污染的条件下可以一直保持无菌状态。但实际上消毒后的水体会再次受到污染,因此经紫外线消毒后的水体必须尽快地使用或排放到江河湖海。许多国家对自来水采用紫外线再结合氯消毒工艺,以保证自来水在管网内不受二次污染。
总之,紫外消毒的特点为:紫外线消毒时间短,接触时间短,杀菌能力强,设备简单,操作管理方便,便于自动控制。但它没有持续杀菌作用。
消毒副产物产生有害物质。基本上不产生有害物质。无机副产物主要包括亚氯酸根和氯酸根,可能产生有害有机物。不产生有害物质,安全可靠。
第四节 花卉饮料用包装容器和材料
物质文明愈进步,包装容器用得愈多,制作得也愈精美。从食品包装容器的发展,也可一窥人类的生活形态与质量是如何演变的。
在物质生活较艰困的年代,食品包装容器虽然比较粗糙,但也是稀少与珍贵的。远古时代,当人们需要容器来装盛食品时,通常从大自然中去寻找葫芦、竹结、卷曲的大型叶片或大型贝壳。后来,逐渐有了利用自然资源加工而成的容器,如挖空的木头、编织的草篮,甚至使用动物的器官,如牛角及胃或用皮革制成容器。大约在八千年前,人类开始懂得制造陶器,可以用来盛装食物、贮存食物,甚至煮熟食物。尔后,陶器成为食品包装容器的主流。到了三千年前,由陶瓷釉彩发展而来的玻璃问世,也逐步发展成容器。但是工业化生产玻璃容器则可能是近两百年才发生的。
约在两千年前,在中国东汉的时候,蔡伦发明了纸,也逐渐用来包装食品。在金属容器的发展方面,则可以远溯至青铜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懂得利用金属材料制成容器,装盛食品。然而以金属罐头包装食品,使食物能长久贮存,则起始于约两百年前的英国。至于目前在食品包装上占最重要地位的塑料则是包装材料中最年轻的一类,在19世纪才初露头角,而在50~60年前才开始逐渐发展成为食品包装容器的主流材料。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食品包装容器成为生活中随处可见且不可或缺的产品。各种制作精美,外观引人注目的包装食品陈列在各型卖场的货架上,五花八门,常令人眼花缭乱,仔细观察这些包装材料,不外乎塑料、金属、玻璃与纸四大类。当然,有一些材料是这四种材料结合而成的复合体,使得食品包装容器形式多样化。
包装是软饮料生产中一道重要的工序,合理的包装可以起到保护饮料、延长产品保质期、方便储存、携带、促进销售等作用。
用于饮料包装的材料和容器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无毒,不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成分;
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不能与内容物发生反应;
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易于加工,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具有优良的综合防护性能,阻光、阻气、防潮性好;
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能适应机械化清洗、灌装作业,便于携带,不易破碎、泄漏。
目前常用的材料:玻璃瓶、马口铁、铝合金、塑料及各种复合材料。
一、玻璃瓶
玻璃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包装容器,具有如下特点:
优点:无毒、无味,化学稳定性极好,卫生清洁。(
亲爱的鬼公子)
光亮、透明、美观,阻隔性能极好,不透气。
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成型性好,加工方便,品种形状灵活,可回收重复使用。
耐热、耐压、耐清洗,可高温杀菌,也可低温储存。
缺点:质量大、运输费用高;脆性大,易破碎,加工损耗大。
近几年,在玻璃瓶轻质化和高强度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1.玻璃瓶的化学组成及主要性能
玻璃瓶的化学组成
玻璃是由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为主要原料经1600c高温熔制、成型、退火而成的固体物质。
依据所用原料和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钠钙玻璃、铅玻璃、硼硅酸玻璃。
软饮料包装所用的玻璃瓶是钠钙玻璃,其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占含量的66%~75%,na2o:8%~15%;cao:6%~12%;k2o:0.1%~4%;al2o3:0.7%~7%;mgo:0.1%~5%;fe2o3:0.2%~1.5%;bao:0%~5%。
饮料瓶玻璃的要求
各种饮料瓶都有相应的技术规定,但一般而言应满足下列的基本要求。
1玻璃质量
玻璃应当熔化良好均匀,尽可能避免结石、条纹、气泡等缺陷。无色玻璃透明清晰,而带色玻璃色泽要稳定,并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光线。
2玻璃的性能要求
a.化学性能:玻璃是一种惰性材料,一般认为它对固体和液体内容物均具有化学稳定性,不会与内容物发生反应,但碱液对玻璃容器有一定影响。
b.物理学性能:玻璃为一种脆性材料,玻璃包装容器的强度要求能承受较高的内压,可以用于含气饮料的包装,并能经受各种操作过程。
c.光学性能:光亮、透明。作为一种包装,消费者可以对内容物一目了然,给人以明亮、清晰、高档的感觉,具有极好的视觉效果。
d.耐热性能:耐热和导热性能高,热膨胀系数小,能经得起杀菌、消毒过程。
e.阻隔性能:对气体、液体及溶剂具有完全阻隔性能,密封性能良好,其对二氧化碳的渗透率几乎为零。
3成型质量
饮料瓶应按一定的容量、质量和形状成型,不应有扭曲变形、表面不光滑和裂纹等缺陷,玻璃分布均匀,不允许在局部过薄过厚,特别是瓶口部要圆滑平整,以保证密封质量。
此外,玻璃具有易于清洗、可回收循环使用的特点。
2.玻璃容器的结构及强度
玻璃瓶各种部位的名称
包括瓶口、瓶颈、瓶肩、瓶身、瓶底组成。
玻璃瓶的形状
形状的设计应考虑使用的方便性和合理性,容量设计要合理,形状要方便手的握持,瓶身向瓶颈的过渡要适当,保证瓶内液体能平静倒出。
瓶型对强度的影响
尽管玻璃瓶的造型变化无穷,但形状对玻璃瓶的强度影响较大,在设计玻璃瓶时一定要按照力学原理进行设计。
玻璃轻量瓶
玻璃瓶轻量化是玻璃瓶发展的必然趋势,玻璃瓶轻量化的指标用重容比表示。(
福泽有余)即玻璃容器的质量与容量之比。重容比越小,瓶壁越薄。轻量瓶的重量可以减轻20%-60%。
饮料瓶常见缺陷及检验
饮料瓶在生产的各工序中,只要有某一环节的疏忽就将产生缺陷。饮料瓶的缺陷可分两大类,玻璃本身的缺陷和瓶子生产缺陷,前者是由于原料加工、配方不适当以及在熔化过程中产生的,后者是在供料成型、退火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
玻璃本身的缺陷
结石:又称固体夹杂物。它的存在破坏玻璃制品的外观和光线均匀性,并产生局部应力,出现裂纹或破裂。产生原因:颗粒不均匀、混合不均匀或颗粒料未熔化;熔炉上的耐火材料剥落掉入玻璃液中;玻璃液本身析晶。
条纹:又称玻璃夹杂物。产生原因:由于玻璃体内存在异类玻璃夹杂物而产生,表现出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不均匀。大多呈线状、纤维状。
气泡:又称气体夹杂物。产生原因:配料熔化时澄清不完全,残留气体。
生产过程产生的缺陷
裂纹:经常出现在瓶口、瓶肩和瓶颈部位。是饮料瓶常见的缺陷。产生原因:主要由于玻璃本身不均匀的结构应力产生,也有由于瓶子在成型过程中与冷、湿物体接触而产生的情况。
厚薄不均:表现在饮料瓶上的玻璃分布不一致,厚薄不均。产生原因:主要由于玻璃料液温度不均匀或模型温度不均匀时,玻璃料冷热处理的黏度不同、吹制时便发生厚薄不均,易于造成玻璃瓶破裂。
变形:饮料瓶从成型模中出来后,局部未充分定型,发生下榻或变形,如扁瓶、歪瓶等。
不饱满:饮料瓶吹制的不饱满往往会产生缺口、瘪肩和花纹不清晰等缺陷,一般是带花纹的瓶子会出现这种缺陷。产生原因:一般是由于料液温度太低,使口径、瓶肩和花纹不容易吹足或制瓶机压缩空气压力不够。
皱纹:饮料瓶表面有时会有折痕或成片的很细的皱纹,其产生原因:是由于玻璃料液过冷或过粗而致,这样料液在入模型时,首先在模壁上发生或多或少的接触和堆积进而产生皱纹。
依据国家标准对玻璃瓶的检验项目包括:
对于形形色色的缺陷,目前还主要以人工检测为主。依据国家标准对玻璃瓶的检测项目包括:瓶的重量、容量;瓶口、瓶身尺寸的公差、厚薄度、合缝线;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内压力;裂纹、气泡、色泽等。
瓶盖
饮料瓶用的皇冠盖或其他类型的盖,应使饮料瓶完全密封,内容物受到应有的保护。不使内容物接触外界环境,不漏水,不漏气,即具有气密性和密封性是饮料瓶盖首先应具备的条件。此外,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饮用时应易于开启、易于发现曾被开启过的痕迹也是某些瓶盖要求的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大型瓶利用率的增加,对碳酸饮料瓶盖还要求有开启后再密封的可能性。这些要求,皇冠盖并不能全部满足。因此,根据需要和目的,已开发出各种与瓶口相适应的易开盖、防盗盖、耐压防盗盖可供选挥和使用。
瓶盖应具备的条件:
不与内容物发生反应;气密性、密封性好,不漏气、不漏水;易于开启。
从结构上有皇冠盖、易拉盖、螺旋盖、四旋盖等;
从制盖材料上分为塑料盖、马口铁盖、铝合金盖。
皇冠盖:专指汽水盖、啤酒盖,采用马口铁材料制作,日本皇冠盖的工业标准见表5-8。(
盛宠太子妃)可口可乐公司、意大利sacmi公司同为21褶。
二、金属包装材料及容器
饮料包装的金属罐分两片罐和三片罐、三片罐由马口铁制成,大多用于不含碳酸气饮料的包装,两片罐多由铝合金制成,多用于碳酸饮料的包装。从包装材料看,主要是铁和铝两种材料,其主要产品有镀锡薄钢板、镀铬薄钢板、铝及铝箔等金属材料。
三片罐制罐工艺:
两片罐制罐工艺:
1.金属材料的优缺点
优点: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不仅可以阻隔气体,而且可以阻光及紫外线,包厢性能好。
优良的力学性能:耐高温、耐湿度、耐压、耐虫害、耐腐蚀。
方便性好:不易破损,便于携带。
表面装饰性好:可以通过设计、印刷,提供漂亮的图案。
便于回收利用:加工技术及设备成熟。
缺点:化学稳定性差:耐酸碱能力差。
经济性差:价格高。
2.常用金属包装材料
镀锡铁罐
表面镀有纯锡层0.1~0.5ram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是一种主要的表面防护冶金产品,俗称马口铁,马口铁皮的主体是铁皮。把铁皮置入融熔的锡液中,通常把锡镀在铁皮上制成所谓的马口铁皮。为了提高马口铁皮的耐腐蚀性,把它加热处理,使锡层与铁皮层之间产生锡-铁合金,使马口铁皮不易被氧化而变质。最后,为了马口铁皮的表面润滑,使它在制造罐头时容易操作,并且防止生锈,又涂上一层很薄的油。为了进一步防止食物中的成分造成罐壁的腐蚀,马口铁皮也常涂布一层涂料。涂料是高分子成分,如环氧树脂、压克力树脂及聚酯树脂等。涂漆后通常需经烘烤使其固定。镀锡薄钢板的特性是:耐腐蚀性好,无毒洁净,表面美观且能进行彩色印刷:重量轻,强度高,易于加工成形和锡焊或熔焊制成各种形状的密封容器和物件。
因此,看似简单的罐头铁皮其实结构也不是那么单纯,由内到外共有五层组成:钢基板、锡铁合金层、锡层、氧化膜、油膜。
制罐过程中的焊接由过去的锡焊变化为现在的电阻焊。马口铁表面的锡层,一般多采用电镀锡工艺,少数仍采用热浸镀锡的老工艺。电镀锡比热浸镀锡具有生产连续化程度高,镀锡层薄而均匀致密的优点,机械加工性能好,可镀两面不同厚度的锡层,即一面锡层厚,另一而锡层薄,此为差厚马口铁。
镀铬铁罐
镀铬铁罐是采用一种无锡镀铬薄板所制成。镀铬薄板与镀锡薄板相比,由于铬比锡的价低,所以镀铬薄板的价格比镀锡薄板便宜。但镀铬薄板极易锈蚀,在生产三片罐的罐身时不能使用锡焊,须用电阻焊接的方法。镀铬薄板可经两面涂料后,制成罐的底盖。其耐腐蚀性能不如马口铁,常用于腐蚀性较小的啤酒和饮料等。
铝合金
铝合金罐常用的铝合金板材为铝镁合金,它的强度较纯铝为高。由于对酸、碱、盐不耐蚀,所以铝板均须涂布抗腐蚀涂料后使用。
铝合金制作饮料罐具有下列特点:
1质量轻:铝合金的相对密度仅为铁的1/3左右,冲拔饮料罐每千罐平均质量为13.2kg;
2加工性能好:铝合金的延展性、拉拔性能优良,因此可制作成很薄的两片罐;
3表面光洁美观,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遮光性、防潮性和涂布性;
4无味无臭,不影响内容物的风味。
冲拔罐又称二片罐,是罐身和罐底为一体的罐。其制法与三片罐不同,是将铝合金板经连续挤压拉伸成型,然后进行外面印刷和罐内壁层涂料,对罐口翻边即成空罐。
铝箔
它是一种将铝板多次压延而成的金属薄片,分为软质和硬质两种。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高阻隔性能。在使用中一般将其与塑料复合应用。
三、塑料材料
塑料包装材料的兴起与人们生活形态的改变息息相关。由于人口的高度增长、粮食不足的压力日增,使得如何利用轻便的包装方式来方便食品的贮存与运输,以及增加食品的保存期限,变得非常重要。而塑料包材正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塑料包装材料究竟拥有哪些性质使得它们这么好用?一般而言,由于塑料的密度低,重量比金属或玻璃都轻很多,在加工或使用时比较轻便。塑料有很强的韧性,不像玻璃那么容易破碎,不像罐头受到压力时容易凹陷,也不像纸那样容易被撕裂。许多塑料遇热易熔,使得它很容易密封。在许多商店都可以看到店员把食品置于塑料袋中,用热封机一压就可以封袋,十分方便。另外,很重要的是,现代科技的发展研究出了一些高阻隔性的塑料材料,无论是水蒸气或氧气都不容易透过塑料容器,因此可以延长贮存时间。
1.塑料包装材料的性能
它是一种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稳定剂、着色剂、润滑剂、增塑剂等组分而得到的合成材料。
它具有透明光滑、质轻价廉、安全卫生、防潮抗腐、易于印刷、成型性好、力学性能优良等优点。还可与纸板、铝箔等复合。
2.饮料包装常用的塑料种类及特点
聚乙烯
分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聚乙烯三种。具有耐热温度低、热黏合强度高、气密性差的特点,一般将其作为内层材料。
聚丙烯
具有气密性好、透明度高、光泽好、耐热性能好、机械性能高的特点。可制成耐高温pp瓶和耐高温膜。
聚酯
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如下特点:
具有优良的阻气、水、油及异味性;
化学稳定性良好,耐稀酸、碱及普通的有机溶剂;
具有其他塑料所不及的高强韧性、耐磨,有极好的耐折叠性;
耐热性、耐寒性好;
光泽性好,透明度高,气密性好;
印刷性能好,卫生安全性好。
缺点是:价格高、热封性差、带静电,常制成瓶使用。
聚碳酸酯
无色透明,光洁美观,在-180c不脆裂,130c环境下仍可使用。pc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能,常制成瓶、罐及各种形状的容器包装牛奶、饮料、酒类等。
聚氯乙烯
具有耐燃、耐酸、耐碱、耐水、耐化学品及电绝缘性的特点。缺点是加工性、热稳定性和抗冲击性差,其中的增塑剂在使用中发生挥发,可能产生毒性。聚氯乙烯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主要是单体的氯乙烯,多年来,通过人们的不断努力,pvc中氯乙烯的含量已下降到卫生学上允许的水平。
杀菌袋
它是一种能在高温下灭菌的复合薄膜食品包装袋。与罐头相比,杀菌袋也能进行密封、杀菌,且封口牢固、开启容易,装潢美观、重量轻、运输、携带方便。
普通杀菌袋可耐120c温度加热灭菌。一般为三层袋:聚酯/铝箔/聚丙烯。
四、复合材料
食品包装对包装材料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单一包装材料很难满足要求,因而拥有多种综合性能的复合材料应运而生。
常用的复合材料有:
双层复合:玻璃纸/聚乙烯、纸/铝箔、聚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尼龙/聚偏二氯乙烯等
三层复合:拉伸聚丙烯/聚乙烯/未拉伸聚丙烯、聚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聚酯/玻璃纸/聚乙烯、玻璃纸/铝箔/聚乙烯等。
四层复合:玻璃纸/聚乙烯/拉伸聚丙烯/聚乙烯、纸/铝箔/纸/聚乙烯、拉伸聚酯/聚乙烯/纸/聚乙烯
五层复合:聚偏二氯乙烯/玻璃纸/聚乙烯/铝箔/聚乙烯
六层复合:聚乙烯/纸/聚乙烯/铝箔/聚乙烯/聚乙烯
印刷层/聚乙烯/纸板/聚乙烯/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是目前利乐包、康美包、艾罗派克包使用较为广泛的材料。
五、软饮料的包装
碳酸型饮料包装碳酸饮料是指产品中充有co2气体的饮料,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橘汁汽水、菠萝汁汽水、苏打盐汽水、醒目系列饮料等。二氧化碳可赋予饮料特殊的风味,对舌头产生刺激作用,并有增加酸度、防腐和发泡等作用。由于常温下co2气体的溶解度很低,因此要求包装首先能够承受一定压力,阻隔co2气体的渗漏,保证成品的理化质量稳定;另外,碳酸饮料大多含有浓郁的香气,在包装中要求能尽量避免香气成分散失。碳酸饮料常用包装有以下几种。
1.塑料容器
目前塑料容器因质量轻、价格低廉而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聚乙烯容器透气率高,不能用于碳酸饮料的包装。双向拉伸聚酯吹塑瓶常用作碳酸饮料的包装。与玻璃瓶相比,聚酯瓶的质量轻、强度高,特别是冲击强度大大优于玻璃瓶,且废料也容易处理。但是,聚酯瓶对co2的阻隔性较差,可以通过在聚酯瓶表面涂覆pvdc的方法来提高阻气性。一般涂覆厚度为0.01m左右,阻气性大大提高,能使被包装饮料的货架寿命增加2倍。
双向拉伸聚丙烯吹塑瓶价格便宜,机械强度和对水蒸气的阻隔性均比较理想,缺点是对氧和二氧化碳的渗透性过大,经涂覆pvdc,其阻气性能得到改善,可用于要求较低的碳酸饮料包装。
除上述容器外,碳酸饮料还可以用共挤吹塑来包装,这些共挤吹塑瓶用pp/pvdc/pp、pp/eva/pp等制成,阻气性等各种包装性能均较理想,但工艺复杂价格高,因此应用还不十分广泛。
2.玻璃瓶
玻璃瓶阻隔性好,安全无毒,又可被回收重复使用,很早就用于碳酸饮料的包装,目前还有相当部分的碳酸饮料采用玻璃瓶包装,但玻璃瓶笨重、易碎、回收困难、不便于清洗,又由于运输困难等缺点,所以近年来已逐渐被各种塑料瓶取代。
3.金属罐
金属罐主要是马口铁三片罐和铝质二片罐。目前,碳酸饮料的金属罐包装主要是铝质二片罐。
非碳酸型饮料的包装
非碳酸型饮料种类很多,如各种含乳饮料、果蔬汁、蛋白饮料、矿泉水、茶饮料及各种配制饮料等。这类饮料的特点是不充co2气体,由一定量的糖、果汁果酸或其他植物提取物及少量的香精色素与处理过的水配制而成。
这类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和糖,蛋白饮料还含有蛋白质和脂肪,一般要经过超高温瞬时杀菌处理或高温加热处理,以达到延长保质期的要求。所以,这类饮料的包装要求主要是防止饮料内部未被杀死的细菌等微生物继续生长繁殖,因此应选择具有一定阻隔性要求,特别是有一定隔氧性要求的包装材料,阻止氧气的渗入,造成包装内一定的缺氧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保质期。
玻璃瓶盛装是非碳酸饮料的传统包装形式。玻璃瓶阻隔性非常好,而且能回收重复利用,所以一些产品如果茶、乳酸饮料、果汁、果露等至今仍在用玻璃瓶包装。相对而言,金属罐和塑料容器更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吹塑瓶以诸多优点占据了饮料包装形式的大部分份额,矿泉水、果汁饮料、茶饮料及一些配制饮料大多是用吹塑瓶包装。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