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1章 入天山少年有志

本章节来自于 镖走天下 http://www.lishu123.com/82/82267/
    云深雾绕,正是天山。(兰香缘

    “明月自来出天山,王母挥袖云海间。”呤唱此诗的是一名青年男子,一身青衣劲装,对着天山飘雪峰上的风,没见一丝冷意。

    “师兄,这是什么意思呀?”一个约摸十五六岁的少年,睁着双大眼睛问道。少年浓眉大眼,穿得很厚实,在风中却显得十分单薄。

    男子回头看去,见是今日入门的一个叫王巽的少年。解释道:“此诗是我以前在山下听人所唱,说的就是咱们天山夜晚明月初升的景象。风闻此诗是文人云游至天山所著,其实天山云高风急,又岂是一介文人能轻易登顶的,而且此诗所道月出天山的情景,天山晚上风寒露冷,又岂是普通人受得了的。”

    “那不就是他吹牛的?不害臊。”王巽忿忿不平。

    “也不全是,这些诗人云游四海,想来到过天山也不一定,虽不易登顶,但晚上一样能见到月升的美景,我们这些粗人,天天对着月亮,也做不出这么好的诗句。(重生之大神)”青年男子解释道。

    “哦,师兄,你能再念一次吗?”王巽一脸的期望。

    “好呀,你聪明好学,师兄以后有空教你读书习字。”男子说完又再念了一次,并逐字逐句的解释了一次,又教少年好好念了几遍。

    “好了,今日才召开了入学大会,又教了规矩,山上又寒冷,快去睡了吧,明日就要开始训练了。”男子对着王巽说道。

    “好的,我以后一定要赚很多的银子,让爹娘过好日子。”王巽出身贫寒,想来是刚到天山就开始想念家人了。

    原来此时乃唐朝贞观十五年,天下初定,李世民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生产贸易,大唐此后很长一段时期都繁盛富强,后世称之为“贞观之治”。然而此时天下刚经过战乱,流寇丛生,加之前朝叛军未能尽数剿灭,各地杀人越货之事屡屡发生。(玄灵变)商贾为了出行平安,便大力培养保镖护院,并每逢远路皆请镖行保镖,镖行这个行当得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各地镖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成立,然而对商贾而言却是粥少僧多,又因太宗皇帝提倡科举,民间重文轻武,镖师少得可怜,镖行佣金一度提到“逢百抽十五”的地步。

    商人为银钱多发愁,江湖各大门派却为银钱少大发其愁,因昆仑天山等门派皆身处名山大川,各大门派安身战乱之外,人数都壮大至数百人,然而城中产业却因战乱全数收回,每日的柴米油盐,出行的盘缠开销,着实让这些泰山崩于前都不变色的掌门长老们个个脸如猪肝。各大门派也都想过发展农业,却不想弟子们摆阵打斗、飞檐走壁皆是好手,一拿锄头却尽挖自己脚,偶有少时做过农活的,却也忘得七七八八。

    各大门派一筹莫展之际,少林也因“十三棍僧救唐王”被太宗钦点为武林之最,并把少室山附近田产地产一并赐给了少林,是以少林一跃为武林第一大门派,经过十数年发展,少林派加上外围弟子壮大至数千人之盛,这一来虽有地产田产,却也是到了难以维持生计的地步。(调皮王妃惹人爱

    少林于是率先开设镖行,并收钱召收俗家弟子,教以外门功夫,三年之后考核通过即可还俗。这些俗家弟子中偶有资质好的便能进入少林研习高深武学,资质一般的便考核下山,授以少林凭证,大多都到镖行当起了镖师。少林寺本为名门,又是圣上钦点,少林的“参佛镖局”顺利立住阵脚,少林高手如云,**上的等闲不敢召惹,偶有丢镖也能迅速追回,一时间商贾趋之若鹜,成为洛阳第一大镖局,保的都是大镖,镖行规矩逢十抽一,好一番名利双收。

    这一来开了头,各大门派纷纷效仿,开设镖局,召收外门弟子。这些外门弟子在门派中修习三年四年,考核下山都有各门派凭证,有的便在本门镖局做起了镖师赚取银两,有的又进入了衙门当上了捕快,武功出众凭证为优者大多成为各大商贾私人保镖。(灵域)虽然都只是各门派一些外门功夫,但等闲武师也望尘莫及,一时间商贾们纷纷高价聘请有门派凭证的下山弟子为私家护院,衙门镖行也纷纷高价聘请。

    这一来,很多穷苦人家便送孩子去学武,虽然进入门派便要交一大笔银钱,但也有很多人为了孩子以后有个好的出路酬资加入。天山处于大唐极北之地,山势连绵数十里,天山派便座落在外围的飘雪峰上。

    天山派在武林中声望极高,虽然人数比不上少林等中原的大帮派,但声望却不在其下。天山派由南北朝初发展至今,涌现过无数好手,其中以前朝高手江行天最为出名,为一个江边妇孺,一剑挑了霸占长江水道的飞龙坞三个分舵,更胜了当时**第一高手,飞龙坞的大当家龙在水,从此飞龙坞遭受重创,近年来才渐渐再兴风作浪,却再也没有以前霸占长江,能止两岸小儿夜啼的声势。

    是以天山在长安设立的天门镖局也是生意兴隆,近年又连续保了几单大镖,声望日隆。(宅游记)天山开设外门,收取一百两银子,教授三年武艺,也吸引了不少人加入。

    王巽,就是其中之一。

    王巽回到住处,刚刚吃完饭不见有人,这才一个人出去闲逛,回来的时候寝所已经回来了两个人,都坐在左边床上,看样子正在闲聊。天山的住处是四个人一个房间,房间仅两丈见方,有两个床贴着两边墙,天山这么冷也不会有蚊子,是以也没有蚊帐,中间放了张桌子,另有四个凳子,不知道谁做出来的床,仿佛两个床从叠起来,上下都可以睡人,这一回来两个人就显得有点颇为拥挤。

    王巽知道这些以后就是“同窗”,得处好关系,是以笑着对两人抱拳招呼道:“两位大哥,我叫王巽。”两人自从他开门也注意到他,听见王巽说话也都站了起来,靠门边的个子稍高,看起来年岁约摸双十,先说到:“我叫罗大海。”另一个也笑着说道:“大家以后就是兄弟,我叫杨流文,流水的流,文章的文。”刚说完就听见门边有人说道:“谁在谈文章,大家来研讨研讨。”王巽赶紧进屋把门让出来,门外一个个子稍胖的人,眯着一对小眼睛,把住门框,一脸期待。不等屋内人回话,马上站直了又抱拳说道:“各位兄弟好,我叫秦锦,锦锈文章的锦。各位兄台刚刚在谈诗论道,可否一同探讨?”前一句还一本正经,后一句却又讲到诗词上去了。王巽忍俊不禁,笑道:“秦大哥,刚刚杨大哥是说他名字里有个文字,可不是在说文章。”说罢脸色一暗,声音也小了许多:“我家里没什么钱,村里的私孰念不起,认的字不多,更别说文章了。”其实来到天山的,又有几个家境好的呢,王巽这话说完,四人都收起了笑容。

    杨流文见大家都不说话,怕生了嫌隙以后不好相处,赶紧笑道:“秦大哥赶紧进屋吧,大家以后都是兄弟了,我们三个都是大字识不了几个,以后可要多多请教你了。”秦锦也知道刚才的话不合适,马上进来笑道:“哪里话,其实兄弟我也是出身贫寒,就是乡下的私塾先生看我好学,教了我几个字,其实我也没上过学,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呢。”

    大家又报了报年龄,四个人中却是王巽最小,乃是武德七年所生,才十六岁,另外三个也是武德年间出生。排下来罗大海最年长,刚刚过二十岁。老家已经讲了一门亲事,却是从小青梅竹马的一个女子,但是罗大海没什么本事,女方父母说不求男方钱财,但是却要男人有本事,不能让女儿以后一辈子过苦日子,家人就东拼西凑了一百两纹银送来了天山。第二却是刚刚掉文的秦锦,秦锦只比罗大海小一岁,家里人给取的这名字确实是取自锦锈文章,希望儿子以后出人头地,本来秦锦念书也不错,但是现在私塾很贵,加上应试赶考花销着实大,而且现在也不是你有才学就能有地方展现,考试时上下打通关节,没门路就只能靠钱,秦锦家里也不算殷实,也只得断了念书的念想,来到了天山。杨流文排行自然就是第三,比王巽大一岁,这小子从小在酒馆里当伙计,很会说话。

    排了排行大家也就大哥三弟这么叫上了。四人中除了王巽其余三人是来自关内,秦锦家就离京师长安不远,王巽的家乡却远在剑南道的果州。三人听闻这个消息也是大吃一惊,秦锦不禁问道:“四弟,你家这么远怎么会来到天山呢?”王巽心中一痛,沉声说道:“前朝战乱,家乡好多人都流离失所,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因得罪了当地的狗官,被逼得出走,近些年才在关内找到一些乡亲,在关内安定下来。”又自嘲的笑了笑说道:“不然我现在指不定在哪里要饭呢。”三人这才明白,纷纷出言安慰。前朝隋炀帝昏庸无道,各地如王巽家一般的冤情无数,四人也都明白这个理,很快自又说到其它事情上去。

    四人互道了根底后又说了会闲话就尽都睡下。天山夜里很冷,四人都是辗转到很晚才睡着。王巽第一次远离家乡,想到今后三年见不着父母,心里不禁难过,其它三人想来也是一样。王巽也暗暗发誓,一定要练好武功,出人头地。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一帘风月闲的小说镖走天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镖走天下最新章节镖走天下全文阅读镖走天下5200镖走天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一帘风月闲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