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世说桓玄传 第三十章 议宝地之争

本章节来自于 世说桓玄传 http://www.lishu123.com/80/80004/
    正所谓方伯之任莫重于荆扬,扬州是国都所在,荆州是东晋西国门,控制长江中上游,西御巴蜀,南挡北兵,掌握军事重权,非一般人可胜任。(情本如殇凤凰劫)当初王忱上任是也遭到许多非议,不过,王忱表现尚好,也无重大天灾和北方的军事进攻,政绩也算让人满意。

    所以,桓玄认为,这次,皇帝会大胆地派自己的宠信过去担任。王忱和王国宝关系虽说不好,但毕竟是亲兄弟,皇帝对于王忱的上任还是有点不满,此次,皇帝应该会绝对掌握主导权。

    从自己这方面讲,桓玄的希望和两年前一样,上任的人越渣,自己越好对付。虽说自己现在还在建康,但他已经萌生了退回荆州的念头,他向来不是什么坚持不懈,吃得了苦的人。

    况且,仙期那边传来消息说自王忱殁后,很多老官吏都想着让桓氏重掌荆州。桓玄暗想这个可能性太小了,只能退求其次。

    过了几天,刺史的人选还没有公布,不过桓玄府上的访客数量在增加。

    已经好几天都没个空闲找刘柳,这天,那人就亲自找桓玄一同饮酒,和他不同,刘柳对于朝政不是很关心,也不希望桓玄关心这事。

    桓玄笑着答应,又提起他和清儿的婚事,这刘耽是不是铁了心不喜欢不要他这个女婿。(重生之幸福一生)刘柳笑笑,突然问道:“你怎么都没问清儿的意见?”

    桓玄一愣,这个需要问女孩的意见吗?就随口说道:“清儿会同意的。”

    刘柳笑道:“还就不喜欢了。”他继续说道:“父亲惯着清儿,这事也其实问过她了,是清儿自己不愿意。”

    桓玄听后,有点想不通女孩为什么不愿意,问道:“为什么?”

    刘柳回答:“看不上你。”

    “为什么?”

    刘柳无语……

    桓玄自信心大受打击,自己怎么说都风流倜傥,才华横溢,门第、相貌、品性皆是上上品,而且他和清儿也是自小相识,看她也不讨厌自己,怎么会拒绝?重拾信心,桓玄再问:“清儿真不同意?”

    他目光如炬,盯得刘柳心里发毛,只好说道:“其实清儿也不是不同意,她说一切随父亲的意思。”

    桓玄总算舒了一口气,女孩没什么意见很正常,不过,此时桓玄倒也少了当初的热情,说道:“不过,婚事我还不着急,先放一放吧。”

    刘柳有点生气,别说,刘柳生闷气时的脸比平时更显俊气,桓玄忍不住问:“你的婚事谁决定的?”

    刘柳好奇他会如此问,但也没什么不好说的,直接回答道:“我父亲和车伯父商议而定的。(展搜中文网)“

    桓玄又问:“卿妻是否赞同?”

    “为什么不同意?”

    “为什么同意?”

    双方默然。

    这事看来不会有什么进展了,正当这两人都陷在自己的思维圈子中,门人通报殷仲堪来访。桓玄看来刘柳一眼,仲堪是皇帝宠臣,算是勤于政务之人,和刘柳这样的人没什么交往。

    刘柳也不看他,低头抿酒,淡淡说道:“去吧。”

    桓玄就出房迎接仲堪了。

    寒暄一番后,就进入正题了。殷仲堪隐晦说道:“桓南郡在荆州多年,应该颇了解荆州的政治人事,君以为何人可适应荆州?”

    桓玄说道:“不才居荆州闲散无事,近年,佩服王荆州,窃以为王大甚善,可惜天妒英才。”

    殷仲堪见桓玄不着正题,就问得更直接:“南郡以为我如何?”

    桓玄回答:“侍郎大才,不输王大,只是荆州风土特殊……”

    “王大也是从朝中走出。(外星女在古代)”

    “也对,不过,这朝中之事我一后辈也说不上什么,一切全凭圣上做主。”

    “圣上心中应有二三人,只是还犹豫不定,也许南郡能稍稍定下圣上的心。”殷仲堪直接提出。

    “方伯大事,圣上应该不会问计于我。”桓玄说道,而且,按照皇帝的个性,应该还会提拔他不希望上任的人,来彻底清除桓氏在荆州的势力。

    殷仲堪说道:“桓南郡在宫中教太子经籍,和太子身边的李宫人有所交往吧?”

    桓玄心里暗暗惊讶,确实,他也想好好利用这人。李宫人,即李回,就是在太子身边伺候,还因太子走路而哭泣的那人。桓玄见他真诚,和他一起照顾太子,也听说这人从小进宫,从小伺候皇帝,皇帝看其尽心,又派他伺候太子,太子的情况也都是通过此人报告皇上。

    桓玄不似其他大臣不屑与宫人讲话,他和李回多有交谈,有一定情谊。(我的上司是魔君)这宫中之事,殷仲堪竟然也知道,桓玄开始觉得这京中危险,微微皱眉。

    见此,殷仲堪又说:“只是让李宫人在皇上提起时美言几句。”

    桓玄见殷仲堪执着,而且,如果此时卖他一个人情,日后自己在荆州也会方便很多,说道:“其实,圣上对侍郎多有倚重,不需人言。我从小在荆州长大,也希望那里有像君这样的人才。”

    总算,桓玄看似答应了,殷仲堪十分开心,继续说几句话,聊得也开心,不久就告辞了,桓玄送他至门口。

    殷仲堪刚走,王珣就来了,看来他是知道殷仲堪来过的。

    王珣和桓玄的关系不一般,所以也就不客气什么,直接问道:“灵宝,刚才殷侍郎找你商量什么?”

    桓玄也不隐瞒,说道:“关于新任荆州刺史一事,他希望我能帮他。”

    王珣说道:“以他的才华不能胜任这个职务,你不要多管事。”在王珣心里,殷仲堪任官的概率不大。

    桓玄说道:“我只是小小洗马,说话轻。”

    王珣又嘱托:“如果皇上问起,你说话多注意。(混蛋魔后嚣张娘亲)”

    桓玄无奈说道:“皇上不需要问我什么,圣上心中已经有自己的人选了,你也不用操心。”

    对于这个位置,王珣也是有点意思,但是他不会从桓玄这里入手,他是不愿让他又被皇帝怀疑,本来,作为桓温的儿子,有稍有名气,皇帝一直都不敢用,这次好不容易调至中央,他可不想再出什么事。

    王珣又提到桓玄婚事,他倒说这事不是不可能,叫桓玄自己好好说说,桓玄点头答应着。

    王珣再交代几句也离开了。

    等王珣离开,桓玄再去书房看刘柳,那人却在练起字,看来是让他等太久了,不过,以这两人的关系,就没有等这回事。

    听到桓玄脚步声,刘柳抬头,打趣道:“南郡变红人了。“

    桓玄白了他一眼,说道:“你就这德性,看我不顺就高兴。”

    刘柳道:“你也没什么不顺的,现在你的处境很微妙,其他人根本不清楚是该讨好你还是要与你作对?“确实如此,是讨好他,让他能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还是该反对桓氏对荆州的控制,让皇帝明白他能重新夺回中央对荆州的绝对控制?

    桓玄说道:“这样才麻烦,应对这样一些人。”

    “那就不用理了,算起来最可能的也就刚才来看你的两位和郗恢了,孝伯过于伉直,性子也躁,徐邈,还得在宫中辅导太子。而你,是想和东亭合作,还是要和仲堪一争?至于郗恢,这人去荆州对你来说应该是最不利的。“刘柳娓娓分析。

    桓玄抚额,说道:“刘叔惠,看不出来啊!我以为你与世无争,不谙朝事,没想到看得也清楚。”

    刘柳不语,继续低头写字,桓玄上前一看,还是《老子》,是那一句“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见此,桓玄一笑,“听说殷仲堪也喜欢《道德经》,他曾说三日不此,说话也难,一点你们倒相似。“

    刘柳略有怒气:“怎么把我和他相比?“

    桓玄笑着道歉,刘柳方罢。

    过几天,桓玄又受皇帝召见,皇帝问了近年来荆州情况,也问了桓冲和桓石民治荆州时的简单形势。这些,皇帝不可能不清楚,他主要想知道的还是桓玄自己的态度,桓玄答话也含糊,只是表达了对叔父堂兄的怀念和对王忱的敬仰和可惜。顺道还追述了郗恢的堂兄郗超和父亲桓温的情义。

    王忱刚开始也属于不被看好的类型,桓玄这样说,只是为了让皇帝大胆地任命自己看得上的官员,虽然桓玄觉得有点对不起对自己照顾有加王珣,但是,为了桓氏,而且,以荆州现在的状况,也不是王珣能控制的,他还是留在中央比较好。

    至于李回那边,桓玄没有做任何行动。他认为殷仲堪都知道的事,自己怎么还可以打主意,他找到了万盖。

    万盖因为商业需要,三教九流之人认识多,万盖本是不喜欢这些,但念到上次的事,就答应试试。桓玄又给他指条路,要他从僧尼中找到能接近皇帝的。于是,几经打听周旋,万盖找到了经常受皇帝接见的名为“妙音”的比丘尼。

    ……

    不久,殷仲堪就私自受皇上召见。

    王珣猜想殷已经知道结果了,就问他谁是下一任刺史,殷不答。王珣又问:“是王孝伯吗?“殷摇头。

    又问:“辅国将军王茂仁呢?“殷回答:“应该也不是。“

    王珣又举出几位有资历威望的大臣,都一一被否决。王珣想这些人都不是,那自己的机会很大了,最后又问:“是我吗?“

    殷依旧摇头,道:“好像也不是。“王珣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几天后,皇帝诏令就下来了,殷仲堪被任命为荆州刺史。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宣展的小说世说桓玄传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世说桓玄传最新章节世说桓玄传全文阅读世说桓玄传5200世说桓玄传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宣展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