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副使盛陶上奏:“最近两府先召十人试馆职,连颟顸无用之人也参加了,逐渐到了冗滥的程度。(
九尾猫妃)加之所考的内容只是在诗赋方面,并非是国计民生的急务,请求兼用两制参加荐举,不考诗、赋,可出试策三道,问经济、历史、时务。每道题问十事,以回答正确与否决定高下去留。”
赵顼看看王陶,王陶说:“臣以为应该像盛陶说的那样,扩大推荐人范围,停止考诗赋。”于是赵顼下诏:“从今以后试馆职只考一篇试论、一道时务对策。”
赵顼又说:“为节约开支,在京的特别公使钱,宗室应比照亲王减一半,宰相、参政、枢密使应比照亲王减至三分之一。”这个钱发下去时,枢密使、永兴军节度使文彦博上奏:“蒙赐本镇公使钱三分之一,但枢密使府不需要犒赏之费,没有虚受公使钱的道理,特请求停发这项费用。并请求从现在起枢密使领节度使都这么办。”
赵顼说:“都说文彦博贪腐爱财,公使钱这笔费用上,他就做得很好嘛。”张升说:“皇上言之过早了,文彦博生财有道,他还让儿子做饭店的后台老板呢,这次也许是特地做给新君您看的。”
朝会上,赵顼说:“朕即位已一百天了,只觉得朝纲混乱,百业凋,大臣们得过且过,州县官颟顸度日,这个局面必须打破,朝廷应该不拘一格,广纳天下能办实事的贤才。”韩琦说:“皇上,凡事要慢慢来,要稳中求进。
www.lishu123.com”赵顼鼻子哼了一声,没有接他的话茬。
闰三月二十一日,曾公亮到延和殿请对,正巧,韩维和张升也在殿上。他对赵顼说:“陛下求贤若渴,臣向陛下保举一人,此人年富力强,才学在臣之上,足以经世治国,他德行高洁,文思敏捷,实乃社稷之臣。”
赵顼问道:“爱卿说的是谁?”曾公亮说道:“此人便是当年的嘉佑四友之一,眼下尚在江宁的王安石。”“王安石!”赵顼心里“咯噔”一下,定睛看看曾公亮,又看看站在旁边的韩维,自从去年下江南暗访之后,赵顼便对王安石多了一份关切,他一直在研王安石的历年奏章,只是最近被欧阳修绯闻案一闹,分散了注意力。现在既然曾公亮又提起王安石,他觉得是应该使用王安石的时候了。
不过赵顼少年老成,他不想让臣下看透自己的心思,便显得很随意地问道:“王安石在先帝朝,就称病累召不起,是真病,还是假病?不得而知。而且他还设帐讲学,怕是不愿为朝廷出力吧?”
曾公亮说道:“据臣所知,王安石,累召不起,是确曾患病一段时日,他不敢欺罔圣上的。除服后设帐收徒只是因为丁忧一直停薪,王安石平素不置田产,商铺,家里没有别的进项,所以才办学馆聊补家用,听说他现在身体已经好了,应该可以重用了。”
张升躬身说道:“曾大人之言,臣不敢苟同。王安石在群牧司做判官时,言行迂阔不合群,不可大用。(
神医狂妃)”曾公亮瞪了张升一眼,顶了一句:“王安石确有辅相之才,张大人所言怕是太过武断了吧。”
张升不理曾公亮,继续对赵顼说道:“王安石当年任纠察刑狱,争刑名不当,仁宗皇帝有旨免罪,他竟然不肯谢恩。”
已在病中的张升出面阻止启用王安石,这倒出于赵顼的意料之外。赵顼说道:“听说此案发生时,朝野哄传一时,当时朕才十多岁,但前些日子,朕调阅过此案卷宗,就事论事,王安石其实没有错。”张升听了赵顼的话,心中一怔,便不敢再多嘴。
而曾公亮却大喜过望:“陛下所言极是,所以后来仁宗也下诏说不要王安石谢罪了。”说了这一番话,曾公亮心里十分痛快。赵顼的话否定了张升所说的“王安石争刑名不当”,实际上已表现出对韩琦的不满。因为当时的宰相是韩琦,表面上是开封府、审刑院、大理寺和王安石之争,实际上这些衙门后面有韩琦在支持。赵顼说王安石不错,就等于说是韩琦错了。
曾公亮举荐王安石,固然是想帮皇帝寻觅贤臣,解决朝廷目前的困境,其实也包含一点盘算在里面。因为韩琦平常高视阔步,并不把他这位亚相放在眼里,如果能拉来王安石这位出了名的拗相公入朝,则可以让他和韩琦较劲,煞煞韩琦的傲气。
赵顼此刻顿时思绪飞转,王安石的身影在他的心里立刻清晰起来。(
横扫荒宇)他转向韩维:“韩大人,你对启用王安石是怎么想的?”其实他知道,韩维是王安石挚友,一贯推崇王安石。韩维说道:“陛下在东宫时,臣就曾推荐王安石代替臣任太子庶子,此人饱诗书,遍览百家,确有经天纬地之才。”于是赵顼对韩维说道:“那就请韩大人替朕起草两份诏书,一份求直言,一份召王安石立即赴阙。”
当天下午,两份诏书同时发出。求直言诏在政事堂张榜公布:“内外文武群臣,于朝廷之大政,国家之要务,边防戎事之得失,郡县民情之利害,可直言无隐。所言若适用,朕当不次提拔。”
起复王安石的诏书由内侍宋用臣专送到金陵:“朕以薄德承至尊,托于公卿兆民之上,上思有以奉天命,下念所以修政事之统,工部郎中、知制诰王安石既除丧,着即治装进京。朕将委以重任。”
王安石在江宁接到诏书,因见青年皇帝的诏书中并未明言任所,便想再等一等,看一看这位青年皇帝还有什么下文,于是对宋用臣说:“烦请公公回禀皇上,臣因病未痊愈,特请求皇上留臣在江宁给一差遣。”
新皇帝下诏令王安石赴阙,王安石仍然没有奉诏,就像夜空中的皓月,让赵顼可望而不可即。赵顼回到春和宫对向宗茵说:“这个曾经六次坚辞集贤殿修撰的拗相公还在以病推托,跟朕提出想在金陵任职。(
一统日娱)”向宗茵说:“王安石如果真是经纶手,确有张子房、诸葛孔明之才,先试试锋芒也好。他不是想在地方干吗?皇上可以先成全他,看看他是否真有治世之才!”赵顼一拍案几:“皇后主意不错,此时恰好江宁知府出缺,就让他先当江宁知府吧,朕且看看他治理地方可有高招。”
二十四日,赵顼再命两制草诏:“着知制诰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曾公亮奏称:“王安石适合在庙堂之上,担任京官,不适合江宁知府一职。”
皇帝见到韩维时,赵顼把自己对王安石的安排和曾公亮的担心对韩维说了:“先生以为这样安排如何?”韩维说:“如果真是这样,臣认为确实不是启用王安石的最好做法。为什么呢?王安石向来持道守正,不为利益所动。对于进退的大节,臣料定他早已在心里考虑好了,必定不会随便接受的。王安石久病不朝,现在如果才除大郡,他就到职视事,那就表示王安石以前是藐视君命,只图自便,是装病。臣想王安石确实不会这样做的。”
赵顼笑笑:“老师,他即使装病推托过也不算大错,没什么要紧。你说用什么办法可以让他尽快上任呢?”
韩维说:“皇上刚登大位,即慨然想见贤哲,以图天下之治,谁不愿意为陛下效其忠呢?要使王安石翩然而来。臣认为不可以仓促安排。像现在这样直接叫他做江宁知府,是诱惑他,是不了解王安石操守的做法。(
总裁霸爱·老婆,休想离婚)贤者可以义动而不可以计取。陛下博古通今,对这个道理是了然于心的。”
赵顼说:“朕求贤若渴,听爱卿平时介绍,我对王安石心仪已久。先生可先写信给王安石,就说朕早就器重他了,他如果来了,朕即召对。”
韩维说:“如果这么做,王安石就更不肯来了。”赵顼问:“那是什么原因呢?”韩维说:“王安石平素每做事都要按道义进退,如果陛下先派臣以私信传达意思,臣又是皇上身边近侍,朝廷大政变成了私相授受,他怎么肯来呢?”
见皇帝皱起了眉头,韩维又说:“但是王安石大儿子王雱进士及第现在在京城正要回江宁,他会来臣家辞行,臣从侧面把陛下倚重王安石的意思告诉他儿子,并且暗示他在江宁只是个过渡,日后将用他为国之干城,他一定会先愉快就任而后听宣进京的。”赵顼高兴地说:“好!你和王雱细细说说吧,我过两天再把诏书发下去。”
王雱回到江宁之后,对父亲说起京城见闻,说了曾公亮已向皇帝举荐了他。特别提到韩维的话:“新君赵顼年轻有为,有富民强国和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心。对您特别看重,不日将有重任托付。”王安石听了,对朝政产生了希望,平静已久的心里激起了汹涌的波澜。
又过了几天,任王安石为江宁知府的诏书果然到了,王安石便立刻来江宁府视事。江宁一座因厢军驻扎及位当交通要冲而繁荣起来的城市。通判王益柔向王安石报告:“江宁府现有户籍的居民达十七万余口,而流寓、商旅及游手还没有计算在内。这一城的居民,一日耗粮就要二千斛。”王安石说:“江宁是仁宗龙兴之地,在我们手中要让它更上层楼。”
江宁原是南唐的都城升州,在南北人口大迁徙以后,城郊的圩田,稻麦两熟制已经成型。手工业也大有较大发展,丝织、棉织、火器制造业等均称一时之盛。宋真宗当年以儿子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由赵祯兼任江宁府尹。后来,赵祯即位,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曾派亲信之臣如包拯等人担任过江宁府尹。所以江宁成了宋朝四京之外数一数二的大邑。
王安石全家搬进了江宁府衙。这府衙位于江宁城中心,就是原来的南唐皇宫。宫城有东、西、南三门,宫城正南有虹桥,从虹桥往南至镇淮桥抵南门,为宽阔的御道。规模虽不大,到了后主李煜手中,几经修缮,金庭玉柱,瑶池仙阁倒也富丽典雅。除了北边的玉烛殿和春皱池边的研香轩外,还有千春阁、百尺楼、绮霞阁。瑶光殿等大小宫殿数十座,而且还有花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不料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一场大火,南唐宫城竟烧毁殆尽。后来虽经重建,因已降格为府,所以简单了许多。
现在,李煜的御书房澄心堂成了王安石的书房,后宫春皱池边的研香轩便成了他大儿子王雱的书处。畅音阁,原是给后宫各位妃嫔闲来无事用以吟诗作对,或是着文自娱自乐的,现在成了王安石夫妇的卧室。羽衣阁成了二女儿王雯的闺房。丹青院成了小儿子王旁的住所。玉德宫成了王安石的办公地点,而庆柔坊,则成了江宁府的签押房。
王安石到任后,为了熟悉政情,在王益柔和于剑锋的陪同下,青衣小帽把江宁的大街小巷跑了个遍。江宁城周长二十五里多,其位置夹淮带江。他们由城西石头岗的三山二门看起;再向南登长干山伏龟楼,然后向东来到白下桥;一直巡视到城北的玄武桥。
江宁城水陆共开八门,由尊贤坊东出叫东门,镇淮桥南出叫南门,由武卫桥西出叫玄武门,由武定桥溯秦淮而东叫上水门,由饮虹桥沿秦淮而西出折柳亭前叫下水门,由斗门桥西出叫龙光门,由崇道桥西出叫栅寨门。王安石不由得伫马赞叹:“我在江宁多年,这次才真正体会到“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的气势。”
他们来到位于秦淮河畔贡院西街考察。仁宗皇帝在三十年前就在这里建起了文宣王庙,俗称夫子庙,夫子庙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岸石砖墙为照壁;从照壁至卫山南北成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上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庙东有魁星阁、江宁府学。府学以秦淮河为泮池,北岸夫子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王安石说:“夫子庙是我朝四大文庙之一,居东南各省之冠。这么一个人文荟萃的去处,不能让它闲置着,要让它成为集市,便利百姓生活,这样也可使它更加繁荣起来。”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