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变法的遗恨 第六十七章 司马著《通志》 赵...

本章节来自于 变法的遗恨 http://www.lishu123.com/79/79736/
    赵曙因彗星出现在东南天空下诏自责:“彗星出现,天威震动,洗心自新,应该从朕开始。(儿女成双福满堂)朕决定常避正殿,撤筵席,每顿只喝点粥。”

    曹太后对赵曙的体贴越来越周到。她特地来到坤泰宫对赵曙说:“皇帝呀,减膳意思到了就行了,不要总是天天喝粥,身体要紧,不要拖垮了自己。”她还不时送些水果到坤泰宫来。赵曙也多了几分圆熟和世故,每次称谢之后,都让范观音给小黄门先分一点尝尝,无碍之后,自己才吃一点。

    现在赵曙和高皇后每天去慈寿宫请安,曹太后的面庞上,总闪烁着温暖动人的光彩,丹唇未启笑口先开。对赵曙,她是口蜜腹剑。热情、讨好地笑;对高皇后,她是应付、敷衍地笑;赵曙一人到慈寿宫请安时,她经常留饭。席上,赵曙很谨慎,她不吃,赵曙不动筷子,她吃什么,赵曙跟着吃。曹太后只当没看见,总是自己先吃菜,然后才从同一盘中挟给皇帝,自己先喝酒,然后才吩咐从同一壶中倒给皇帝。这母子俩看上去越来越亲近了。

    赵曙离开后,曹太后沉下脸来,从失传的医书中查到螃蟹与柿子同食腹泻,多食死亡;白酒与柿子同食心闷,多食死亡,柿子空服易患胃疾。对这些相克食物的特效解毒法是先服下绿豆、醋、葱蒜等食物,另外食生茄子亦可解毒。胡椒能解鱼、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曹太后吩咐张茂则:“在北花苑鱼池多养一些螃蟹,再把柿子、茄子、胡椒这些东西都买齐了,放进地窖,以便随时取用。(漠北王妃

    西夏不断骚扰,苦无良将的宋廷急调七十一岁的观文殿学士、户部侍郎程戡从环庆路改任鄜延路统帅,四月一日,程戡还未到鄜延,就死在了半道上。赵曙无奈之下,只好宣布:“集贤殿修撰李师中为兵部郎中、鄜延路都总管、经略安抚使兼知延州吧。”

    邵亢在议濮王典礼时,与韩琦、欧阳修等人意见一致,对皇子大婚也有功,所以赵曙得到破格提拔:“任命颍王府翊善、同修起居注邵亢为知制诰、知谏院兼判司农寺。”

    这天,赵曙在延和殿召见了开封府判官王克臣和他的儿子王师约:“韩相国夸你儿子的诗写得好,朕看你的策论也不错,朕招王师约为大驸马的事就定下来吧。王师约你要记住,学无止境,学业千万不可荒废。”王师约父子告辞时,赵曙还特地赐给他们许多经籍和若干名贵的纸墨笔砚。

    四月十八日,司马光已撰成战国到秦的《通志》八卷,特地携书稿来到迩英殿为赵曙进他写的《通志》。赵曙浏览了一会,夸赞道:“先生不愧一代大家,几百年的青史到你的笔下泾渭分明、提纲挈领,朕大有收益。”

    司马光说:“臣年幼时,便已涉猎史书,总觉得纪传体史书文字繁多,就算专门书的人也不可能完,更何况您身为皇帝,日理万机,要想全部了解前人的得失,实在不容易。(安居山林当猎户)鉴于这种情况,臣着手将上自战国、下迄五代的历史博采其它书籍的记载,按照《左氏春秋》的体例编写成这套书,名字打算就叫做《通志》,凡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或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事,善的可以使帝王加以效法,丑恶的东西则让帝王引以为戒。希望此书能使陛下阅览方便,而且能有点收益。”

    赵曙说:“太好了,爱卿上朝之余,可以继续完成这一项工作。”司马光说:“皇上,臣编写这八卷就花了几年时间,而且还让小儿司马康帮忙校阅,这部书纵横千余年,任务繁重,看来凭臣个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赵曙说:“这个好办,你想抽哪些人用,朕帮你调。”司马光说:“翁源县县令刘恕、国子监直讲刘攽二人素通文史,可以同臣一道完成这一巨著。”

    赵曙说:“刘攽朕知道,是刘敞的弟弟。欧阳修、曾公亮都推荐他试过馆职,就让他俩跟着你吧。编书很辛苦,朕为你成立一个书局,就在崇文院押班。你有时间可多为朕留意经史。崇文院、秘阁与昭文馆、史馆、集贤院,这些都是皇家藏书之处。秘阁所藏尤为精品,你可从三馆中挑选出万卷珍本书作参考,不仅如此,朕还批准为你提供朕专用的笔墨、缯帛,并划拨专款,供给书局人员水果、糕点,再调内侍为你们服务。”

    司马光连忙磕头:“臣谢陛下隆恩。(展搜中文网)”赵曙笑笑说:“不过,这些都不能影响你大学士的日常事务哦,编书、当值两不误吧。”司马光连称:“皇上圣明。”兴高采烈而退。从此再不提待罪在家的事了。

    四月二十五日,在春明坊租住的一座院落里,挂名的霸州文安县主簿苏洵已经奄奄一息。在京师直史馆的大儿子苏轼和刚从外任赶回来的小儿子苏辙难过地守在他的床前。苏洵面如纸灰,吃力地、断断续续地对儿子说:“《太常因革礼书》一百卷,为父已经写成……成了,这是为父……多年的心血,为父死后,你们可奏报圣上。我长兄早亡,子孙未立,你们要……要多加照顾,你们姑姑嫁给杜家,死后到现在还……还未下葬,你们要替为父把这几件事办……办好。”

    苏轼含泪一一应允,问:“父亲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苏洵长叹一声:“没想到我苏洵诗文一世,临终竟是个末流的文安县主簿……”话未说完,便头一歪,断了气。苏轼弟兄放声大哭。一边向朝廷呈书稿,请丁忧。一边开始发丧,并请欧阳修为其父撰写了墓志铭。

    容州观察使郭逵回京述职时,从边关给韩琦送来一对玉如意,说:“这是讨伐蕃部缴获的,上等的和田玉,下官对相国忠心为国,一直很敬佩,以此聊表一点敬意,务请笑纳。”再三推辞后,韩琦也就笑纳了。不久,韩琦向赵曙推荐:“殿前都虞候、容州观察使郭逵文武兼修足智多谋,可回京任检校太保、同签书枢密院事。www.qlprint.com”武将同签书枢密院事就这样从郭逵开始了。那天知制诰邵亢当值,他封还诏书对赵曙说:“郭逵武力之士,不可安排在朝堂上,希望留下诰敕与两府大臣再议。赵曙说:“这是中书省的意思,你前些日子连升两级,韩琦都帮了忙,就不要再生事了吧。”

    郭逵进入西府后,众人多不服,枢密使文彦博在朝堂上责问韩琦:“人微言轻的郭逵入枢密院,你怎么也不同我这个枢密使商量一下?”韩琦说:“西府急需用一武臣,皇上想任命皇亲李端愿,我知道李端愿是个文弱书生,当时来不及找你商量,所以建议了郭逵担任。”

    文彦博说:“不对吧,我听说皇上本意想用张方平,你认为张方平虽由你荐入朝,现在不太听你话了,才说西府久不用武臣,应该稍微恢复一点旧制的。你仓促之中任用郭逵该不是有什么猫腻吧?”

    知谏院邵亢仍然上奏:“祖宗朝枢密院参用武臣,都是像曹彬父子、王德用、狄青这些有大功之人,军事才能被天下所称道,这是可以的,而郭逵是一黠佞小才,岂可当大用?”赵曙为了照顾韩琦的面子,对邵亢说:“上次就对你说不调整了,你怎么也不听朕话?”

    一转眼,赵曙已经做了三年半皇帝了,他来到坤泰宫对高皇后说:“朕侥幸入继大统,一路惊涛骇浪,之前先是失心疯,接着催太后还政,然后又是濮议之争,你撵仁宗女儿搬家,偷拿奉宸库宝物,犯了那样大错,朕也帮你扛了下来。(能御天下)现在才太平下来。朕也该享受享受了。”

    高皇后问:“你想怎么享受?”“……”赵曙一时语塞,不好对妻子讲。所谓富贵起淫心,赵这时想的是:自己是堂堂一国之君,至今左右却无一侍御的嫔妃,这让自己很没面子。

    赵曙对高皇后一直有点惧内。二十年前他们结婚的时候,因为老王爷赵允让儿子太多,他们小夫妻俩只好搬到睦亲宅去住。赵曙从濮王府能带走的东西也是寥寥无几。连赏赐下人都有点捉襟见肘,是妻子高滔滔丰厚的嫁妆救了赵曙的急。后来赵曙即位,突发失心疯,是滔滔日夜守护在他的身边。所以他一般情况下对皇后仍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连同前年生下最小的女儿,高皇后为赵曙共生下四子四女,存活下来的有三子三女。地位已属不可动摇。所以赵曙虽有这一想法,一时却对皇后开不了口。

    然而高皇后何等精明,她已看出了皇帝的意思,从此,除了上朝,皇后总是日夜不离皇帝左右。生怕皇帝垂涎其他女人。她还对年轻的宫女说:“没有本宫的允许,谁也不准靠近皇帝半步,否则活活打死!”

    然而,物极必反,皇后管得越严,皇帝就越想这事。一向多病的赵曙身体好起来了,越来越觉得不自在:别的皇帝都是嫔妃成群,自己这个皇帝当得很窝囊。晚上在龙床上他终于忍不住对滔滔说:“梓童,让我也纳个把嫔妃吧……”“怎么?”高皇后警觉起来,“我对皇上不好吗?还是皇上嫌我老了?”

    “都不是。”赵曙噘着个嘴巴“历代皇帝哪个不是嫔妃成群,再说像赵允弼、赵宗谔、我二哥宗朴这些人都有数不清的女人,韩琦、富弼、文彦博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就连吕诲、唐介这些言官尚且三妻四妾,朕总觉得在大臣们面前很没面子……”

    高皇后的脸立刻难看起来:“皇上,想想滔滔对你的好,你可不能变心啦……”说话时已经带点哭腔。赵曙有点于心不忍,用手抚摸着高皇后的脸:“我也就是随口一说,你不要朝心里去。”高皇后趁势一把抱住赵曙的头说:“你头风才好,身体又那么弱,还是让我一个人伺候你的好……”

    正值壮年的赵曙,成了富有四海的皇上,怎能控制住自己的七情六欲?这日早朝后。赵曙回到后宫清居殿看折子,心神不定。不经意间看到站在旁边的三品后宫司政范观音脸色绯红,也在不时地瞄自己一眼。范观音今年二十九岁了,高皇后小事不上心,以为赵曙不会留意这么大岁数的范观音。

    范观音成了一个风姿绰约熟透了的姑娘,这位太后的养女俊美不输滔滔,她并不十分修饰自己,金钗斜插在松松的云鬓上,薄薄的夏衣衫领低垂,柳眉微颦,有睡意惺忪之态,一副慵懒的样子显得别有风情。

    最近天热,范观音更觉得浑身燥热难当。此时,她正在龙案边为皇帝整理奏疏,玉臂时不时碰到赵曙的肩和脸,赵曙不由得多看了范观音几眼。这一看不要紧,却和范观音的凤眼碰过正着。范观音一下子脸红到耳根。不觉勾起了赵曙心中的欲火来。

    赵曙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徒,是喜怒出于胸臆的男人,他不禁心花怒放,对范观音说:“你就像我生活里的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你是我的知己,使我的生活有了光彩。”

    范观音低头小声说:“真正的知己不把情谊挂在嘴边,我不会为向皇上要求点什么,而会为皇上做一切能办得到的事。不论是多情诗句,由衷的夸奖,都不能代替我们无比亲密的情谊。”

    赵曙不顾一切的说:“好个范观音!还是孩子时,朕就喜欢你了,快让朕亲亲。”说罢抱住范观音,在范观音的粉腮上不停狂吻。

    范观音这么大岁数,从没有得到过男人的亲热,更何况他还是一国之君。范观音心里顿时涌起一种紧张而异样的感觉,她并没有躲闪,还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脸向赵曙的脸上贴,只是嘴里小声说:“陛下,皇后随时都会来的。”赵曙这时已不能自制了:“她来又怎么样?朕还要纳你为妃呢!”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君姝筱的小说变法的遗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变法的遗恨最新章节变法的遗恨全文阅读变法的遗恨5200变法的遗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君姝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