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变法的遗恨 第六十四章 韩维作大媒 颖王会...

本章节来自于 变法的遗恨 http://www.lishu123.com/79/79736/
    二月十二日,知制诰韩维带着情绪对赵曙奏道:“陛下前些日子发敕告让大臣举荐御史,不少奏折都在通进银台司。(超级神警)因为臣最近一直追请让吕大防等人到御史台复职,所以举荐御史之奏疏臣未敢转呈。”赵曙大为惊讶,停了停,压压火气说:“卿这样做有点过分了吧,我说怎么到现在一份举荐奏章都看不到呢,原来是被你扣压了。石全育,你速速从韩大人那里将举荐御史的奏疏取出送到中书去。”

    韩维此时还兼着颖王府记室,他见皇帝生气,便换了一个话题,对皇帝说:“皇子颍王,天质早茂,年近二十,行将举行‘冠礼’了,已到了成人姻媾之期,应该早日结婚成家。”赵曙说:“学士这个提醒很及时。”

    邵亢也在一旁建言:“为了郑重其事,皇子大婚应该恢复古代的婚礼。陛下即位不久,要治国者先齐其家,颍王既然已经开府,宜采用古代婚礼。我朝亲王聘纳,虽有开宝通礼等旧仪式,但都因循未尝实行,他们用的敲门羊酒、镇柜银钱那一套,乃是里巷市井小民家的礼仪,行于圣朝,我认为很不妥当。想请陛下要太常礼院博考旧典,修撰颍王聘纳仪范,那些不合于古礼的,全部停止不用。”

    赵曙说:“邵亢说得也在理,命太常礼院详定聘纳礼仪。范尚寝,你带领女官先到各大臣家中为赵顼选择王妃。”韩维继续对皇帝说:“颍王孝友聪明,动止皆有法度,正是年轻需学习培养品德之时,所以皇子婚配应选名门之女、德才兼备之名媛,并且详考古来帝王之家纳采问名之义,以礼成之,不宜单单只取美色而已。(带着农场混异界)”赵曙说:“学士所言甚是,范尚寝,就按韩维说的这个选妃标准行事。”

    几天下来,范观音带女官们一无所获。她向皇帝、皇后汇报:“两府、两制官员的女儿不是年龄尚小,就是学识浅薄,没有合巧的。”高皇后听了有点犯愁了。

    恰巧这天韩维的夫人入宫觐见,因为高皇后在濮王府时,与韩夫人彼此就很熟悉,所以高皇后向韩夫人说起:“想不到我家大大王选妃这么难,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韩夫人笑起来说:“巧了!娘娘是知道臣妾家住在乐台坊的,乐台坊之南,城西钟楼旁边的新昌坊有个绝好的人家,那女孩儿臣妾见过,依臣妾看,可能符合娘娘的要求,就是父亲品级低了点。”

    高皇后忙问:“新昌坊我去过,第一区是皇亲礼会院,夫人说的是谁家的孩子呀?只要合适,父亲品级低点也不要紧。”

    韩夫人说:“新昌坊第二区住着前朝宰相向敏中的后人一家。臣妾说的是宰相向敏中曾孙女向宗茵,小名益姑。太祖皇帝的曾孙女万年郡主嫁给向敏中的儿子向传范,就是向宗茵的祖母,所以向宗茵不仅出身于名门官宦之家,而且原本就是皇亲国戚呢。向宗茵是向传范之孙女,虞部员外郎向经之长女,今年二十一岁。(新驻京办主任:对手)因为向宗茵的母亲常到臣妾家走动,所以臣妾对她家比较了解。”

    高皇后说:“向家我听说过,高门大户,诗礼传家,只是近二十年来家道败落了,再说,女孩儿二十一了,比我们顼儿还大两岁呢,怎么到现在还没找婆家呢?”韩夫人说:“娘娘有所不知,这向宗茵不但品貌俱佳,而且才德兼备,琴棋书画样样来得,平时冰雪聪明又善解人意;特别是她女红超群,刺绣更是一绝。前几年,说媒的跑破了她家的门,可这孩子就是眼界太高,所以到现在还待字闺中。”

    韩夫人走后,高皇后问赵顼的意思,赵顼红着脸对母亲说:“耳听为虚,总要眼见为实才好……”高皇后哈哈一笑:“你这孩子,你这是要相亲啊,这在寻常百姓家不是问题,可我们帝王之家,将来搞不好,人家女方的面子上会很难看的。”赵顼嗫嚅着说:“可以暗中看一看嘛……”高皇后又是一笑:“还是我儿聪明,罢,我请韩夫人来安排吧。”

    过了两天,韩夫人邀请向夫人带女儿来韩府教自己刺绣。向夫人和向宗茵未到之前,高皇后和赵顼已经乔装打扮轻车简从,悄悄进了韩府,事先躲在了韩府客厅里间的琴室里,这里从墙上的镂空花窗可以窥视到客厅里来人的一举一动。

    向宗茵手挽着母亲的袖子进来了,刚进门就对着韩夫人深深一个万福:“韩夫人好。(永生无罪)”韩夫人忙答礼:“好!好!,你们来了,向夫人,看你女儿这一身春装把她衬得宛如天仙下凡了。”向夫人是个没有诰封的员外郎妻子,见到韩夫人这位从三品诰命夫人总是格外客气:“韩夫人过奖了,听到您传话,我们益姑没上妆就跟我来了。”

    她们谈话间,赵顼细细看去,向宗茵高挑的个头,削肩细腰,鸭蛋脸型。生得面如傅粉,眼如飞凤。没有描画的秀眉纤若柳丝。不点口红的双唇艳如樱桃,云鬓上插着一朵粉红色牡丹剪纸、旁边缀一支金丝结成的蝴蝶,栩栩如生。她外罩淡青色的“褙子”,内衬粉红色百褶裙,恰到好处地凸显出她高耸的身材,纤细的腰围,丰腴的臀围和修长的双腿,使这位二十一岁的绝色美女恰如一朵怒放的鲜花,看上去仍是一位二八佳人。

    她那一对乌黑的眸子今天格外像两汪清澈的潭水,明亮闪光,顾盼有神。苗条可爱之中带着干练、爽利。所谓“秋波流转”,“美目盼兮”,仅仅是美丽迷人而已;而向宗茵的一颦一笑,则在秀丽中透出一种灵气,一种卓然不群的智慧,显示着她出众的才华与不甘平庸的个性。

    赵顼觉得:她的美是一种雍容娴雅之美,婀娜窈窕要胜过西施三分,两弯烟眉舒展有致,一双明目夺人心魄。正是自己懵懂憧憬的意中人,赵顼在心里说:就是她了!高皇后看着儿子的神态,明白了**分,不禁也面露喜色。

    “嗨,光顾说话了,快请坐。(冷酷校草)”韩夫人请她们母女入座后,先让丫鬟上了茶,然后拿出了自己的一件紫色褙子:“向姑娘,我想在这褙子下摆上绣两只对称的孔雀,可自己没有这个本领,只好请你帮忙喽。”

    向宗茵款款说道:“韩夫人,拿来我瞧瞧罢!不知道我能不能绣得出来呢。”

    韩夫人递过褙子:“向姑娘谦虚了。“向宗茵接过来,又移到亮口,细看了一会,说:“这是要用五彩银线织的,要像界线似的界密了,配在紫颜色褙子上才好看。“韩夫人笑道:“五彩银线早就备好了,但这里只有你心灵手巧,界线界得最精细。”

    向宗茵道:“韩夫人再夸我都不好意思了”。说着,挽起袖子,褪下戴在右腕上的玉镯,开始理线。这时,赵顼注意到了向宗茵雪白的一段酥臂,晶莹而有光泽,不觉心猿意马,春心“砰砰”跳个不停。

    这边向宗茵浑然不知里屋正有两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她将一根绿线、一根银红线分别穿进两根针的针眼,然后两手同时下针,纫了两条,分出了经纬线,先界出地子后,然后依画在褙子上的孔雀图案来回织飞针走线,绣一会,便停下来看看,再纫上两针,如此反复,那娴熟的功夫让高皇后看得眼都直了。

    韩夫人又让丫鬟端来水果盘,亲手为她们母女剥了香蕉,递一只给向宗茵说:“姑娘别急,歇一歇。(至尊少女复仇记)“

    趁她母女俩休息的当口,韩夫人溜进琴室,小声问:“娘娘和大大王意下如何?”高皇后说:“好,好!你先把她母女俩支开,让我们好回宫,明日一早,你到坤泰宫听我的信。”韩夫人点头会意,来到外间对向夫人说:“时候不早了,我已吩咐在餐厅摆了几样小菜,请夫人和小姐随我来用餐吧。”向夫人连连称谢:“这么点小事,夫人还客气,叨扰了。”

    赵顼和高皇后回宫后,径直来到坤泰宫见赵曙。赵曙迫不及待地问:“见到向经女儿啦?”高皇后说:“见到了。”“感觉怎么样?”高皇后以目示意:“还是让顼儿自己说吧。”赵曙手指赵顼:“你说,在父皇和母后面前不要遮遮掩掩,有一说一。”

    赵顼说:“儿臣觉得她很好。给人贤良淑德的感觉,模样也俊俏,举止闲雅,针黹zhi精熟,听说还会点琴棋书画呢。”赵曙说:“皇家女眷要集贤淑于一身,‘德言容工’四德俱全是最重要的,女子贞静为主,女红居次,只是二十一岁了,比顼儿大,有点委屈我们顼儿了。”赵顼连忙说:“不委屈,不委屈,择婿乃终身大事,听说这女孩儿因为眼界高,选择慎重才待字闺中的。”

    高皇后也说:“这孩子也讨我喜欢。官家,女大两,无处选,不如就为他们合八字吧。”赵曙对儿子的婚事倒干脆:“既然你们娘俩都满意,那就行吧,等问明女方八字后,合适就定下来。”赵曙当即诏礼院详定婚礼程序。礼院奏道:“亲王纳妃,用纳采、问名、纳吉、纳成、请期、亲迎、六礼。”

    第二天,韩夫人进宫来后,先向高皇后道歉:“昨日不便对向家说明,我只能始终陪着她们娘俩,怠慢了皇后和大大王,望乞恕罪。”高皇后说:“哪里话,你是在为本宫办事,我应当谢谢你,韩夫人,顼儿看中了向家的闺女,皇帝也很高兴。正式请你们夫妇为媒人,二十六日去向家提亲吧。”韩夫人神采飞扬:“臣妾遵命,这就去办。”

    二十六日巳时,韩维夫妇乘轿带着一对活蹦乱跳的鸿雁。来新昌坊向府纳彩。纳彩礼品为什么要用活雁呢?因为雁为留鸟,取吉祥和顺之意。见韩维携雁前来,向传范、向经大为惊讶地将韩维夫妇迎入中堂。

    韩维说:“向大人,我与内子奉敕前来,行纳彩之礼。皇长子大大王赵顼欲与令孙女向宗茵结秦晋之好。望大人谨之重之。”向传范听说是奉旨保媒,慌忙说:“微臣向传范之孙女愚拙,不足以备皇选,但恭承制命,臣向传范不敢推辞。”

    韩维又说:“皇子纳彩既谐。将予官占合婚,韩维奉制问名。”向传范答道:“臣子向经之女名向宗茵,可以奉侍颖王,臣向传范不敢辞。”说罢连忙让向经从内室取来女儿的大红生辰八字,交给了韩维。

    韩维夫妇告辞后,向家炸开了锅,向经夫妻俩喜形于色:“没想到我儿迁延到现在,竟被大大王看上了……”连下面的丫鬟小厮都欢呼雀跃:“我们家小姐入宫做了皇妃,那就贵不可言了。”只有向宗茵沉得住气,对父母说:“爹爹,现在才刚刚合婚,八字还没有一撇呢,您二老赶紧约束下人们不要随便乱说。”向传范坐在堂上点头:“我孙女说的是,说的是……”向夫人说:“只不知这颖王长的什么样儿”

    向宗茵红着脸说:“他被册封颖王那日,跨马游街,孩儿倒是远远见过一面。”“我儿觉得如何呀?”向夫人赶紧问,向宗茵红着脸:“他身高体健,一表人才……”向夫人笑起来:“怪不得媒人不断登门,我儿就是不松口,看来这缘分是天定的。”

    韩维呈上了了向宗茵的八字,是丙戌年六月二十七日卯时,赵顼的八字是戊子年五月二十五日子时。赵曙对高皇后说:“太史局那帮人为了奉迎我们,不会说真话,还是让范观音到坊间暗暗找个名气大的先生给合一下吧。”

    于是范观音就便服出宫来到城东、北马行街半仙命馆,请徐半仙合婚。徐半仙闭着眼掐指算了半天,忽然将案一拍:“好!是绝顶龙凤配!淑女能享夫福,凭借龙脉,自己的运势得到提升。从八字上看,夫家名气在万人之上,将来定能夫妻同贵。娘子能告诉我这一对金童玉女的姓名吗?”范观音赏了徐半仙一锭元宝,淡然一笑,说了句:“先生无须知道,日后自有重赏。”便兴高采烈地回宫报喜。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君姝筱的小说变法的遗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变法的遗恨最新章节变法的遗恨全文阅读变法的遗恨5200变法的遗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君姝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