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变法的遗恨 第二十六章 赵祯命呜呼 继子脸...

本章节来自于 变法的遗恨 http://www.lishu123.com/79/79736/
    162年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赵祯早朝后说:“朕今天带皇子赵曙游览龙图阁和天章阁,浏览祖宗三朝御书。(极品废柴之全能召唤师)宰执、近侍、三司使、台谏官、主兵官以及宗室和驸马都尉都陪同观看。”

    时近中午,赵祯在天章阁案几上,亲笔写下一首飞白体《观书诗》,赵曙称赞说:“父皇用笔丝丝露白,好似流星划过苍穹,又如悬崖瀑布飞纵,还与浓墨、涨墨产生鲜明对比,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整篇更有韵律之美。”赵祯一时兴起:“皇儿也即席挥毫让朕和大臣们看看。”

    “儿臣遵命。”赵曙握住羊毫字斟句酌地轻吟:“翠辇生香容扈跸,黄金涂纸看挥毫。”,王安石站在他旁边小声说:“将‘翠辇生香’改为‘翠玉装舆’对得更工些。”宗实随即按王安石的意思修改后,写好整篇呈奉给皇帝。皇帝赞了一声:“诗做得还可以吧。”赵曙向王安石微笑致意。这也是王安石第一次见到赵曙,他内心觉得:这位皇子至多中人而已。

    不觉到用膳时间了。赵祯说:“送灶了,朕今天在群玉殿设宴招待你们,我们现在就去吧。”众人尾随皇帝步行,穿过大庆殿西面的南北大街,大街的西侧就是群玉殿,是前朝的一处宴饮场所。

    御厨和群玉殿隔街相对,御厨的定员有一千六十九人之多,其中包括太官令、厨师、杂役和负责安全保卫的亲从官。皇帝久病新癒,今天是难得一次的君臣大会餐,所以御厨所有人员从清晨就开始忙活了,保卫工作尤其严密,处处都有警卫把守。

    见到皇帝与群臣已在群玉殿落座,掌膳羞割烹的太官令可着嗓子喊道:“传膳啦——”于是,皇城内东西、南北两条大街立即实行戒严,无关人员不准再穿越。皇家宴会的这种排场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地位与威仪,皇帝不能混同于普通百姓,吃饭的时候也就不能像百姓那样随便,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皇帝的饮食安全,在皇帝饮食这样的大事上是不容许出现投毒等任何纰漏的。(名门弃少

    那些负责送饭送菜的太监右手托着一只食盒,左手拿着一条红色的罗绸手巾,一溜小跑依次前往群玉殿。这些传菜太监身穿紫色的袍子,人称“院子家”,分为两个批次,所传的食盒每桌一共有四十盒左右。

    等候在群玉殿的宫女们从“院子家”手中接过托盘,将这些托盘里的菜取出,分送到指定的位置。眨眼间各席上已是琳琅满目:什么“绣花高饤八果垒”,“乐仙干果子叉袋儿”“缕金香药”、雕花蜜煎,什么环饼、油饼、枣塔之类都放在了大家面前。

    “绣花高饤八果垒”就是在八只珍贵的银盘里分别摆放着香圆、真柑、石榴、樱桃、橙子、鹅梨、乳梨、花木瓜等八样鲜果。而“缕金香药”则是脑子花儿、甘草花儿、朱砂圆子、木香丁香、水龙脑、史君子、缩砂花儿、官桂花儿、白术人参、橄榄花儿等十盒香料。雕花蜜煎。就是从东京饮食市场上买来的用瓜雕刻成的花样食品,即“药瓜”。皇帝的主桌上还放置了一条三尺长的冬瓜,刻上假山、龟、鹤、寿星、仙女等,异常精妙。

    可是这些菜肴、果品不是用来吃的,它们名为“看盘”“看菜”、“看果”。仅仅属于宴席上的摆设,专门给人欣赏的。这些堆叠的水果和香料的作用是在用餐前以其美丽的色泽、精巧的图案来刺激食欲并清新一下空气。

    之后上的才是正菜,宋朝宫廷里的正菜,一般看不到猪肉,羊肉是宫廷菜谱的主打。主料都是陕西冯翊县出产的“天下膏嫩第一”的羊肉。御厨们把羊肉做成望凤坡、龙王角、蒸肥糕、灯笼眼、仙带彩球等名菜,又取金明池鳜鱼做成鱼片、鱼汤。宫女们端到席上还都热气腾腾。

    羸弱的赵祯今天显得特别高兴:“朕请臣下吃这顿饭,单单一道蟹黄馒头就用钱一千三百余缗,”说着他举起酒杯:“天下久无事,今日之乐,朕和皇子与卿等共享,诸位爱卿不要拘礼,要开怀尽兴,宜尽醉勿辞。(灵域)”

    赵曙让王安石坐在自己旁边,低声说:“先生请靠我坐,让赵曙随时可以请教。”王安石也低声说:“殿下聪颖过人,微臣怎敢当请教二字。”

    酒过三巡,赵祯喊道:“韩丞相到御座这边来,”说着为韩琦亲酌鹿胎酒一大杯:“相国终日辛劳,今日不要拘礼,你海量善饮,当满饮此杯。”韩琦拱手:“臣谢皇上所赐殊荣。”接过杯,一饮而尽。众人一齐喊“好!”君臣一直喝到下午未时,方才由宫女扶着离席。

    二十七日,温州贡来柑子,赵祯再次在群玉殿置酒高会,命令台谏及三馆臣僚以上全部参加。赵祯解释说:“四天前的宴会太草草,所以再赐大家一次御宴。”酒会后,赵祯带领原班人马,再幸天章阁,观赏阁子中十三种所谓祥瑞之物。有刻着吉庆话的瑞石、瑞木、瑞竹,还有七星珠、金山、丹砂山、白石乳花、龙、凤卵石等奇珍异宝,让群臣大饱眼福。赵祯自己亲书飞白体条幅“砥柱中流”送给韩琦。又各以金盘贮香药,分赐群臣。当时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与群臣最后的聚餐。

    现在,时光已到了163年大宋嘉佑八年的春天,年底大宴群臣后,赵祯忽然生了本书开头那场大病,经过一个多月的救治,能下地活动了。新年三月二十三日,他撑着病体来到崇政殿主持了他在位期间的第十三届殿试。宰执大臣为了讨个吉利,都以赵祯圣体康复为由,到东上阁门拜表称贺。一时间,朝野内外一片升平,都以为皇帝的龙体真没问题了,殊不知赵祯此时已是回光返照,死神正一步步向他逼近。

    三月三十日白天,赵祯起居饮食都还正常、平和。晚上,赵祯在福宁殿忽然老病发作,大声呼喊:“朕心口好难受……任守忠,快……快召皇后来。(葬剑藏弓)”皇后赶到福宁殿时,赵祯用手指着自己的心,已完全不能言语了,用药也已来不及。召宋安道、单骧诊视,投药、灼艾,都已没有用了。

    赵祯两眼挂着泪珠,直盯着曹皇后,右手指着胸口,一脸痛苦。曹皇后问:“官家,你有什么烦心的事,说出来,臣妾好为你分担。”赵祯艰难地喘着气,他知道自己行将离开这个世界了,满肚子遗恨已说不出来:他恨自己没有亲儿子继承大宝,恨自己无法治理好这个国家,恨自己生命短暂,还没有在脂粉队里混够,恨没有看清眼前这个女人……真是此恨绵绵。

    好不容易捱到丑时,赵祯看着曹皇后,突然眼睛一瞪,抓着曹皇后玉臂的左手轻轻松开了,头向右侧一歪,张着青紫的嘴唇,睁着双眼咽了气,那模样实在怕人。曹皇后本能地朝后挪了一下:“官家,你怎么一句话不说就走了?你让臣妾以后可怎么活呀!”曹皇后一下子想到了赵祯几十年来对自己的态度,由热而冷,后来干脆丢下自己,整天与别的嫔妃风流快活,让自己则成了弃妇。又想到从此以后,自己又不知是什么样的命运,眼泪顿时夺眶而出。守在旁边的妃嫔、宫人、内侍见状也嚎啕大哭,大家七手八脚地将赵祯在龙榻上放平、沐浴更衣。

    任守忠与几个宦官一向与北海郡王赵允弼有私,见皇帝晏驾就嚷道:“娘娘,皇帝驾崩,赶紧打开宫门召宗室和辅臣,商议大事吧……”曹皇后一下子警醒过来,眼下不是自己悲伤的时候!她忍泪而起,露出了巾帼英豪本色,她厉声喝道:“住口!大胆奴才!此等大事要你们操心吗?谁也不许乱说话、乱走动。我这里早有官家遗诏,你们记住,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许自作主张。”

    她转脸对众人说:“大家注意了,此刻,宫廷上下都要装做皇帝仍然在世的样子。高居简,你到御厨照常取皇帝平时吃的粥来,石全育,四更前,要将已出宫的太医重新召回,全都要集中在这里,派人看守。一切等天亮再说。”曹皇后还下令:“王中正,紧闭宫门,将各宫门钥匙都收过来交给我。(商战教父)”

    曹皇后又压低声音,悄悄地对石全育说:“派人盯住任守忠,不要让这几个东西坏了大事。”又提高声音对任守忠等人说:“谁要是敢学前朝的太监图谋废立之事,一律格杀勿论!”

    众人齐齐跪下:“奴才们唯皇后之命是从。”另有几个宦官静静地上前,做大殓的准备。任守忠吓得涕泪交加,跪着爬到曹皇后面前,浑身若筛糠似的表白:“皇后不要误会,奴才只是一时着急,奴才绝不敢有二心,奴才永远惟您马首是瞻。”

    曹皇后并不理会他,再三嘱咐:“天色不亮,不许开宫门,宫中人等,一律不许哭出声来。高居简,传我的口谕:各位贵妃、美人、公主暂时不要离开自己的住所,由奴才们好生伺候着,上下人等,不得出自家门槛一步,等候我的通知,除慈康宫执事太监外,其他人由任守忠全部带去东阁候命。”

    任守忠带领内侍、宫娥走后,曹皇后当即指派:“石全育,你拿鱼符秘密出皇城召韩琦、欧阳修、曾公亮等立即入宫。张若水,你立召曾公亮、梁适、张升、王珪等黎明进宫说皇帝有要事商量。供奉官李宪,你速传殿帅李璋,马军帅郝质即刻来见我……”指派停当,她又附耳跟入内高班张茂则如此这般说了几句。张茂则立即手执鱼符,带一顶软轿如飞一般出了禁中,直奔皇城司赵曙住处。

    任守忠到东阁后,立即对身边一个习过武的小黄门使了个颜色,那小黄门便趁人不备,翻墙出宫,到北海郡王府报信去了。

    张茂则“砰砰砰”叩开庆宁宫大门后,张茂则推开睡眼惺忪的陈衍,进入内室,不由分说,将赵曙拉进轿子抬了就走。赵曙愕然:“你们,你们这是干什么?”高滔滔从后面追出来:“张公公,你们要把皇子抬到哪里去?”张茂则头也不回:“夫人,我们是奉你姨妈当今皇后之命,来办大事的,你马上就知道了!有我们保护殿下,夫人尽管放心。(鬼手天医)”高滔滔并不相信他,对内室高呼:“仲鍼,快跟去看看,你爹爹给内侍们抬走了!”

    软轿飞快进了内东门,抬进了福宁殿西侧一间密室,宗实哆嗦着下了轿,只见曹皇后已站在那里,他忙问:“母后,这深更半夜的,有什么事吗?”曹皇后说:“出大事了,等会儿,我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千万别乱说话!张茂则,你和仲鍼在这里好生陪着他,不要让别人进来!”说完就匆匆走了出去。宗实看着曹皇后眉毛紧拧,也不敢多问,望着曹皇后的背影,心里不停地打鼓。

    四月初一日寅时了,天空的启明星还没退去,宰相韩琦、曾公亮,枢密使张升,参知政事欧阳修、曾公亮,枢密副使梁适、张升,已经在内侍的引导下,踉踉跄跄来到福宁殿阶下,跟在石全育、张若水后面,直入内东门,太监高居简打开垂拱殿后门说:“皇上有旨,先由韩丞相一人从垂拱殿入内前往福宁殿。”

    韩琦跟着他来到福宁殿,在门外跪拜以后说:“皇上夜间宣臣进宫,臣已遵命赶到。”说着掀起帘子走了进去,这时高居简才说:“是皇后在此宣你,请韩大人随我进去。”韩琦大为诧异,跟着高居简进入内室。只听皇后在龙榻前边哭边说:“韩丞相,天下不幸,今天夜半官家突然仙逝了。“韩琦一下子愣住了。曹皇后又哭着问:“相公,官家没有太子,怎么办?“

    韩琦警觉起来:“皇后千万别这样说,皇子就在皇城司,怎么能说官家无子。如此大事,为什么不宣他人内?”。曹皇后说:“他只是宗室,官家认他为皇子,但并未册为太子,官家走得急,什么话也没留下,立了他,我怕一些大宗嫡出的王爷来争。为今之计,哀家想先请相国帮哀家共理朝政,等事情平稳后,再筹办立太子之事。”韩琦想:皇后这是想趁乱做当今的武则天呀,他立即板着脸说:“皇上虽未立太子,但只认了唯一一位皇子,他继承大统是天经地义,这件事已经不允许任何人有非分之想了!”

    曹皇后见宰相态度这么坚决,知道自己无法趁乱操权了,换了个口气说:“宰相既这样说,哀家就放心了。其实我早晨已把皇子接到福宁殿偏殿了。只是没和你们商量好时,哀家不便贸然行事,现在请丞相把张升等执政大臣喊进来商量大事吧,大家如果统一了意见,就立即准备好一份大行皇帝遗诏。免得其他宗室人等再想图谋不轨。张茂则,你把皇子请进来。”

    赵曙进来后,韩琦告诉他:“殿下,皇上已经晏驾,请殿下即刻即皇帝位。”赵曙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看看站在一旁的曹皇后,吓的转身就跑说:“我不敢做!我不敢做!父皇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

    韩琦、曾公亮急了,一拥而上拖住赵曙,仲鍼帮着解他的头发给他戴皇冠,韩琦给他披御服。曹皇后又召翰林学士王珪入内迅速起草大行皇帝的遗制,王珪惶恐害怕,说:“臣不知道怎么写呀。”韩琦对王珪说:“皇后和我们都在这里,你怕什么?大行皇帝总计在位多少年这些套语,你也不会写吗?皇后怎么说,你就怎么写!”王珪领悟了不需要自己负责任,才连连点头:“知道了,我写,我写。”

    遗制写好后,皇后和宰臣先召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璋等人到殿前听圣旨。殿帅李璋听到传他入见,就告诫殿前的带刀侍卫说:“福宁殿今早异动频频,非比寻常,定有大事发生,你们在外面盯着,没有我的命令,不得轻举妄动。”

    李璋进殿后,曹皇后哭着说:“表弟呀,皇上夜里已经没了,宰相们正忙着拥立曙儿登基呢。”李璋听了满心狐疑,他对韩琦说:“我想入内看看大行皇帝和新官家。”韩琦看看皇后,皇后点头同意。

    李璋来到龙榻前,看到赵祯僵硬地躺在那里,不觉流下泪来:“皇上,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呀……”再看看旁边一人披头散发,头上歪戴着皇冠,坐在那里,两腿像筛糠一样不停颤抖。李璋慢慢地用手中朝笏为赵曙拂去脑门上的头发,仔细察看,果然是赵祯指定的皇子。于是李璋退到福宁殿台阶下,对部下说:“皇帝已经仙去,新君确实是大行皇帝选定的人,尔等快随我行跪拜大礼。”然后回转身带头参拜:“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璋参见新君,吾皇万岁万万岁!”于是殿前班御林军也跟着他行礼如仪。接着,韩琦向李璋耳语了一番,李璋连连点头,对御林军作了布置。

    宋朝制度,嗣天子即位,先是亲王贺,次是六军头领,再次才是百官。韩琦怕赵允弼聚众闹事,于是,将赵允弼地入见放在了李璋的后面。

    北海郡王赵允弼是接到任守忠的报信提前赶来的,他不顾一切的向赵祯遗体旁的龙椅前赶。眼看就要登上台阶了。韩琦喊道:“先帝晏驾,皇子即位,请大王先贺。北海郡王你应该先向新天子行跪拜祝贺之礼。”

    北海郡王横眉怒目责问:“新天子是谁?“宰相韩琦说:“是皇子赵曙。“北海郡王怒吼道:“皇上生前并未立他为太子,岂有庶出团练使能做天子的?我乃太宗皇帝正子正孙,为何不立尊者!“

    韩琦说:“先帝有遗诏!”北海郡王依旧大吼:“先帝突然驾崩,哪里会有什么遗诏,这是我赵氏家事用不着宰相多嘴!”韩琦怒斥道:“这更是国家大事,大王,你是人臣,你这样说话有犯上作乱之嫌!“

    赵允弼根本不理这一套,径直上了台阶,就往空着的龙椅边走,嘴里还说:“你敢这样跟本王说话!某八岁时就被召入禁中,御楼观酺,与大行皇帝平起平坐,今官家突遭不测,某自当匡扶社稷。”

    北海郡王领宗正寺多年,很有威望,一向被宗室所推重,这时,赵氏宗室刺史以上人物陆续来到,赵宗保、赵宗谔等人的眼睛都齐刷刷地注视着赵允弼,赵允弼的随从都跟着喊:“当由北海郡王匡扶社稷!”站在龙椅旁的赵曙吓得瑟瑟发抖,不知所措。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君姝筱的小说变法的遗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变法的遗恨最新章节变法的遗恨全文阅读变法的遗恨5200变法的遗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君姝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