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变法的遗恨 第二十五章 螟蛉二进宫 世子初...

本章节来自于 变法的遗恨 http://www.lishu123.com/79/79736/
    周孟阳和仲鍼见状怕事情闹僵了,连忙来到卧室内对赵宗谔说:“虢国公息怒,还是让我们俩来劝劝他,您二人在外面先等一会儿吧。(绝品天医)”宗朴、宗谔拂袖而出。

    滔滔、仲鍼屏退左右后,周孟阳先对宗实说:“十三爷,皇上察知您的贤明,参以天人之助,才有今天这样的喜事,,您却始终称疾卧床不奉诏。到底是什么想法呢?”

    宗实说:“我不敢奢望邀宠福,而是为了避祸,再说皇城司那都是皇上耳目、禁军住的地方,我听了都有点害怕,哪敢去住。”

    周孟阳说:“主公此言差矣,九五之尊人人可望而不可及,您一旦大功告成,皇城司那班人巴结你还来不及呢,还会慢待你吗?再说宗室中有资格具有皇帝继承权的大有人在。赵允弼、赵宗旦,还有前来传旨的宗谔,都经常受到当今皇上的青睐,如果您继续推辞,你知道宗谔会向皇上说些什么?如果皇上听信谗言真选了别人,你能保证别人因皇上曾经选过你而不加害于你吗?”赵顼说:“先生言之有理,你先去陪宗谔他们,容我再想想。”

    周孟阳退出后,高滔滔说:“十三啦,大宝是别人梦寐以求的,你可别失去机会呀!”宗实说:“他把国家的家底都掏空了,我干嘛要接他这个烂摊子?”

    仲鍼对父亲说:“不然,爹爹以前常在孩儿面前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如今皇帝让你做嗣子,这不是千年难遇的好机会吗?烂摊子可以慢慢收拾,天降大任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机会,一朝错失,不是枉到人世间走一遭吗?如能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解万民于倒悬,爹爹您会青史留名的。”

    宗实猛然醒悟,立即一跃而起,说:“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呢?”于是起身走到客厅对赵宗谔说:“两位哥哥等一下,待小弟回王府影堂向家父辞行后就同你们进宫。(混世刁民)”

    他来到濮王影堂放声恸哭:“父王啊,孩儿不孝,不能再侍奉二老了,但我宗实永远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说完,回到睦亲宅,将皇帝赐予的服饰穿戴整齐,上了乘肩舆与赵宗谔、赵宗朴等一同进皇城谢恩,临出睦亲宅大门时,宗实还告诫睦亲宅家院说:“一定替我把房舍照看好,一旦皇上自己有了儿子,我还是要回来的。”

    宗实坐在肩舆上,沿着他往日熟悉的路径来到皇城一座小便殿——延和殿拜见仁宗和曹皇后。未进殿门,宗实已匍匐在地,高声说:“儿臣赵曙拜见父皇、母后,谢父皇、母后天高地厚之隆恩,祝父皇万岁万万岁!母后千岁,千千岁!”说罢,连磕了三个响头。

    “你真难来呀!”赵祯强作笑颜对随侍的两府大臣说:“诸位爱卿,这就是朕的皇子赵曙,今天来和大家见面,还望诸位爱卿将来好生辅弼他。”韩琦带领众人面向赵曙,都持笏行跪拜礼:“臣等见过殿下,殿下千岁千千岁!”赵曙急忙还礼:“诸位大人请起,如此大礼万万使不得!”赵祯又对赵曙说:“你在孩提时朕就将你收进宫,当儿子养,你可不要辜负朕哟。”

    赵曙说:“父皇母后之恩,孩儿时时铭记在心永世不忘!”曹皇后喜滋滋地说:“那就好,那就好!曙儿,记着让滔滔从皇城司带着孙儿们来慈康宫看我,我很久没有见到他们了。”

    赵曙忙答应:“儿臣遵旨。(妞非在下)”从此,赵曙每天两次入内东门朝见,或者就在禁中陪侍皇上。九月初一,圣旨又下:“以皇子为齐州防御使,进封巨鹿郡公。”

    九月初二日辰时,喜不自胜的高滔滔和仲鍼等几个孩子分乘三顶小轿,由皇城司庆宁宫直向内东门而来。而张茂则已早早在内东门等候。

    其时,曹皇后的心腹内侍张茂则已重新做了内侍押班,还兼了勾当内东门的美差。赵祯在怀疑曹皇后和张茂则有染的情况下,还将张茂则调到内东门当这炙手可热的差使,又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真是匪夷所思。

    曹皇后对张茂则说:“勾当内东门,是内侍们梦寐以求的差使,内东门司掌管着宫内人和物的出入,各房各库调用珍宝货物要在这里登记数量和价码,所有贡品和买进的物品也都要在该司登记造册,连皇亲国戚的恩赏也由你们负责颁发,还负责宫内修造和举办宴会等事情。皇家购置所需之物,在内东门都有账本,人人都盯着这美差呢,你可不要把差使办砸了。”张茂则说:“哪能呢?我能不给你长脸吗?”

    高滔滔因为夫君成了皇子,心里那份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今天是刻意梳妆打扮,盛装进宫的。她头上绾着金丝八宝攒珠髻,髻上缀一支朝阳五凤玉珠钗;项下挂一圈镏金盘蛟璎珞;祎衣是翟文赤质,五色十二等的薄纱中单,白玉双佩,裙边系着豆绿宫条、外罩五彩生丝银红披帛;下系翡翠撒花百褶裙。可谓仪态万方。

    “巨鹿郡公夫人,奴才在这里恭候多时了,”因为高滔滔常入禁中后宫,所以张茂则老远就在内东门打招呼了“哦,大公子也来了,几位公子、小姐都来了,快请——”张茂则知道眼前这几位将来也是主子了,所以他不自称“咱家”,而称“奴才”。(死亡街机厅)“张公公,劳你久等了。”高滔滔知道张茂则是深得她姨母欢心的红人,也跟他客气着。

    内东门靠近延和殿,是连接外朝与禁中的一处重要出入口,张茂则领着他们由延和殿向北,经过福宁殿,就来到了曹皇后住的柔仪殿内的慈康宫。

    后宫整体规制也不很大。福宁殿是皇帝之寝殿,里面还有勤政殿等厅堂;福宁殿北的柔仪殿是皇后、太后所居之宫殿群;其中慈康宫是曹皇后寝殿。此时,曹皇后正在慈康宫等待滔滔母子。

    高滔滔带着孩子进了慈康宫的大门,穿过抄手游廊,步入宽阔的穿堂,再经过前厅,就到了后面的正殿。正殿阔五间,廊柱上皆盘着精工细雕的龙凤。两边穿山游廊里,挂着一些八哥、画眉等鸟笼。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着宫装的女官,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皇后还在念叨夫人呢,不想夫人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幕,禀报说:“巨鹿郡公夫人到了!”

    高滔滔和孩子进入内室时,只见曹皇后笑吟吟地迎上来,高滔滔连忙跪拜:“儿臣见过母后,母后凤体康安。”曹皇后将滔滔扶起来,一把搂入怀中:“滔滔,姨妈有许多话要对你说……”话音未落,仲鍼领着弟弟、妹妹一起跪拜:“孙儿参见皇祖母千岁,皇祖母凤体康安!”

    “嗬!你好久没带孩子来看我了,看,我们仲鍼都成小大人了,仲糺也长高了,赵预成小姑娘了!来呀,快给孩子们拿点心,张茂则,等孩子们吃了点心,你带他们在宫内到处走走,滔滔,我们娘儿俩进去说话。(宠物魔术师)”

    张茂则应声将孩子们领出,伺候仲鍼、仲糺和赵预每人吃了一块刚出笼的藕粉桂糖糕,和一根瓜瓤酥油卷,然后说:“我领公子和小姐去北花苑逛逛吧,那是皇城内的御花园,有假山水池、奇花异木,还有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可好玩了。”

    仲鍼很有礼貌地说:“如此甚好,请公公前面引路吧。”阅人无数的张茂则见仲鍼仪态轩昂,谈吐不俗,一点不敢怠慢,点头哈腰领着三位少年,来到园中。时令虽在深秋,园中仍繁花似锦,柳絮飘拂。小石拱桥横跨曲水之溪,百花径连接幽远楼榭。石缝中清泉汩汩,枝头上枫叶翩翩。几处宫阙依山而建;隐隐约约传来里面的笙簧之音。张茂则还让小黄门拿来几根渔竿,让他们临池垂钓,不一会,几尾鳜鱼咬钩,孩子们十分开心。

    这时仲鍼问:“张公公,墙北那边传来敲敲打打的声音是什么所在?”张茂则说:“那是后苑造作所,也是宫内省的一个衙门,负责制造宫内和皇亲们婚娶的物品。”

    曹皇后领着滔滔到了正殿后面的卧室。只见梳妆台上支着宫外难得一见的硕大无朋的海兽葡萄铜镜,镜子旁边摆着一圈皇帝的金腰带,上面别着璀璨的玉块,旁边案几上立着紫砂莲形银配壶和一只双耳三足香炉,香气缭绕。正面炕上横放着一张炕桌,桌上已放好两个茶盅,靠墙面南,倚着黄缎靠背引枕。曹皇后坐在西边下首,东首留着赵祯的座位。曹皇后指指挨炕的椅子:“快坐下。”那椅子上罩着墨绿色椅袱,滔滔向椅子上坐了。姨母女便叙谈起来。滔滔指指炕桌上的《黄帝内经》和《外台秘要方》:“母后,你还在看这些医书?”曹皇后叹了口气:“整天无所事事,闲着也是闲着,没事我就翻翻它们。(我的尤物老婆)”

    停了一下曹皇后问:“曙儿的病好些了吗?这次他推三阻四,不肯奉诏,可把我急坏了,这个位置你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吗?”

    “我家相公原无大碍,他脾气拗,姨妈,哦母后是知道的,我劝过他多少次,就被他啐了多少次……”

    曹皇后说:“皇帝手边收着好多表章,连我都不给看,那都是大臣们弹劾曙儿的,还有宗室世子争着要进宫请安的,都是心存不良啊,我为了十三动了多少脑筋啊……好了,现在总算尘埃落定了。”

    滔滔仗着姨母平日里疼她,说话也就没有什么顾忌:“可是,皇上只让我们住庆宁宫,不让宗实进东宫,我家相公心里仍然不踏实呢。”

    “事情哪有那么容易,官家还想着自己有太子呢,宣宗实为皇子,还是我从中好说歹说了好多次,他才勉强答应的呢。”

    高滔滔走过来替姨妈捏背:“滔滔知道,滔滔心里永远感激母后。”曹皇后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自己没有孩子,以后就指望你们了,会为你们抓住机会趁热打铁的,你回去告诉曙儿,他也老大不小了,要学会讨皇上的欢心,不要总是躲躲藏藏的。”“母后放心,我和赵曙都是您的儿子、女儿,我们一定照你的话做。”

    送走了高滔滔母子,曹皇后就来到福宁殿等候赵祯。赵祯回到福宁殿时,便问:“梓童什么时候来的?”曹皇后笑吟吟地躬身行礼:“臣妾见过皇上,刚才滔滔带着孩子来看我,我送走她们,就顺便到皇上这边来坐坐。”

    赵祯拖着虚弱的身体踱着方步:“大臣们整天喋喋不休,真累。”说着在条炕的东首倚着黄缎靠背引枕坐下。曹皇后也在西边下首坐下来,宫娥连忙上了两杯热茶。曹皇后款款应道:“皇上龙体要紧,平常的事要中书、枢密多上点心就是了。”“嗯,滔滔来,说了些什么,赵曙的病好点了吗?”赵祯随口问着。

    “曙儿的病原无大碍,滔滔告诉我,曙儿现在慎静恭默,天天在家叨念皇上的恩德,说如此大恩,万世不足为报。只是……”

    “只是什么?”

    “滔滔说,他们不想住在皇城司,说那些禁军整天吆五喝六的,吵得头疼,不知道内廷可有好住的地方……”曹皇后试探着赵祯的口气。

    “他们眼下还不是合家搬进东宫的时候,”仁宗知道皇后的意思,回答得直截了当,过了一会儿又加了一句:“不过——几个孩子倒可以先去元符观的资善堂书,不要耽误了功课。”曹皇后忙说:“那再好不过了,我替滔滔他们谢过皇上恩典。”资善堂在内廷东北隅,是赵祯做太子时的书之所,这样一来,仲鍼他们便可以随时出入大内了。

    入学第一天,赵曙兴冲冲地领着仲鍼、仲糺从皇城司进了右嘉肃门,张茂则已在门内等候。张茂则自到内东门兼差后,注意行事低调,今天穿的衣服是穿了多年褪了色的旧圆领衫,然而却洗得很干净。他见到赵曙忙行礼参拜:“奴才见过殿下,皇后要奴才来领两位世子去资善堂。”

    赵曙说:“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张公公了,仲鍼,你们到了里面一定要听先生的话,先生要是说你们调皮,看爹爹怎么收拾你们。”

    “知道了,爹爹您回去吧。”仲鍼弟兄俩别过爹爹,继续跟着张茂则向里走。张茂则此时放慢了脚步,讨好地说:“两位世子,边走边听我说说宫里的规矩好吗?”仲鍼说:“张公公请讲,我们刚住进皇城,正不知道有些什么规矩呢。”

    “世子们听好——大内是皇城的城中之城。大内诸门一到天黑必须全部关闭,日出之前是绝不可擅开的,落锁后再想进出必须经由内东门,这比进出皇城盘查得更紧。”张茂则说话的语气很温和。“若确有要事,必须夜开宫门的,都要持墨敕鱼符为凭。”

    “什么是鱼符啊?”仲糺好奇地问。张茂则扬起手中一对鱼符让仲鍼和仲糺细细察看:“你们看这铜契上刻有鱼状图案及城门的名头,每个铜鱼符分为左右两个,诸门守臣与掌钥匙的内臣各持其一。待开门之时,监门官要先准备好禁卫门仗,在所开之门内外各列两队,燃起火炬照明。守臣、内臣要仔细验明鱼符和出入之门是否相符,确保无误后才能将门打开。鱼符虽合,如果监门使臣不验便开门,或验出不合格仍开门,又或者未得墨敕而擅自开门的,都要受刑律的严惩。”

    见仲鍼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张茂则又说:“世子们放心,你们白天进出,没有这许多麻烦。

    从此,仲鍼兄弟在宫中接受严格的教育,经史、习礼仪。仲鍼如鱼得水,经常废寝忘食,小黄门石得一来提醒他:“世子,已到了吃饭时间了。”他说:“听讲正快乐,哪里会觉得饥饿呢?咦,之前我没见过你,你是哪来的?”石得一说:“奴才是开封人。今年十七岁,是副都知任守忠派我来专门服侍世子兄弟的。”“你进宫几年了?”“奴才十一岁就进宫了。”“年纪不大,倒是宫里的老人了,看你为人勤快,你以后就跟着我们吧。”石得一很快得到了仲鍼的喜爱。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君姝筱的小说变法的遗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变法的遗恨最新章节变法的遗恨全文阅读变法的遗恨5200变法的遗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君姝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