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火,景色秀美。(
焚天炼神)
红日大酒店华丽的包房内。袁豪和林林及几个儿时的同学正举杯把盏,尽情言欢,大家都沉湎在同学聚会的愉悦之中。
下午袁豪来到林林公司,俩人坐在一起聊天。然后袁豪电话邀请几个儿时的好友,聚会红日大酒店。
酒足饭饱后,袁豪提议:
“大家去唱歌怎么样?”
“好!”众人异口同声地大声附合。
“还是狂风迪厅,我请客。”
“好,有人请客更要去。”
“不去白不去。”
袁豪十分爽快地安排了地点把单也承诺买了。有人大声开玩笑地附合。
一行人拦了二辆出租车,直奔狂风迪厅。下车后在袁豪的引导下,众人径直进入888包房。
同学聚会无拘无束、尽情表演,高亢激昂,尽兴嗨唱。
林林唱歌之时,没有发现袁平出现。这有点不正常。以往袁豪唱歌时,袁平均在旁边服侍,随时听调。同时他还进进出出,一刻也不闲着。林林知道袁平进进出出肯定是在发货。发货就是贩卖毒品。如果袁平没有出现,肯定是到中缅边境出差进货去了。按袁豪对林林的说法进货就是出差,就是到中缅边境贩运毒品,运回江城贩卖。
今天,林林未见到袁平。(
温家女儿)他知道袁平又到云南进货去了。
要是以往,林林未见到袁平,他就会问袁豪怎么没有看见袁平。袁豪都会回答袁平出差了。或者干脆说到那边进货去了。丝毫不回避林林,他是从事毒品买卖的,他对林林信头足。信头足是江城的方言意思就是绝对信任,绝对是朋友。但他那知道林林现在是他不共戴天敌人,是将他置于死地而后快的仇人。
今天林林没有问袁豪袁平的去向。他怕袁平出事后,袁豪怀疑到自己身上。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别人怎么会怀疑是你告密呢?林林选择了沉默,。他按照申剑的要求,静静地观察,默默地顷听,找准机会,给袁豪致命一击,让他永世不得翻身,坐穿牢底,今身不得害人。
“林林酒斟满,我敬你一杯。”
袁豪看见林林一人呆坐沙发上,他走到林林跟前,坐在林林身边,然后从茶几上拿起一瓶红酒,边说边往林林面前空荡荡的透明玻璃酒杯中倒红酒。这时,袁豪的手机传出了韩红那豪放的歌声──天路。
“袁平,情况怎样?”
袁豪接通电话,急切地询问,根本没有顾忌身边的林林。林林聚神凝气地耽听袁豪的电话。
“已过安检,好,我在888等你。”
袁豪十分满意地说,脸上绽开了笑容。
袁豪的每句话,每个字,林林听的真切确凿;袁豪的表情,林林看的清清楚楚。袁豪复述袁平的话:已过安检,说明袁平是坐飞机回。只有坐飞机才会有安检。(
王牌特工)袁豪说在888房等袁平,说明袁平马上从昆明坐飞机返回江城。从明昆回江城肯定是运输毒品。林林对自己的分析十分满意。
“豪哥,我敬你一杯,我先干为敬。”
林林不动声色地端起酒杯,与袁豪的酒杯碰一下,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翻转过来向袁豪展示。袁豪端起酒杯,也将杯中红酒一饮而尽,也将酒杯翻转过来向林林展示。林林拿起茶几上的红酒瓶给袁豪酒杯斟酒,然后给自己也斟上。他放下酒瓶,端起酒杯与袁豪的酒杯碰了说:
“来,好事成双。”
随后他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仍将酒杯翻转过来向袁豪展示。袁豪见状也端起酒杯将杯中的红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翻转过来向林林展示,没有一滴酒滴下。
“好样的豪哥。”
林林放下酒杯,用右手拍着袁豪的左肩说。他离开座位,来到卫生间,关上门,按下反锁按钮。然后用手机给申剑发了一条短信:
“袁平今天晚上坐飞机从云南回江城。”
袁平向袁豪报告情况后,自己也通过了安全检查,进入安全区。他四处寻找,没有看见黑衣女人。整个安全区袁平都搜索了一遍,没有发现黑衣女人。现在只有一个地方袁平没有去找,也不能去找,那就是女卫生间。袁平想她可能是上卫生间。他就坐在离卫生间不远的兰色塑料靠椅上,耐心地等待黑衣女人从女卫生间里出来。
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钟过去了。袁平仍未看见黑衣女人从卫生间里出来。一个中年妇女从卫生间出来,袁平急忙上前探问:
“请问里面有不有一个黑衣女人?”
“我没有注意。(
逆乱青春伤不起)”
中年妇女边回答边带着疑惑的表情走开了。袁平本想叫她进去看看的,但已没有机会了。
“乘坐9806航班,到江城的旅客请注意,马上到六号登机口,准备登机了。”
广播中传来女播音员悦耳的提示声音。
飞机马上要起飞了。仍不见黑衣女人从女卫生间里出来。这个女人,上厕所的时间太长了,有点不正常。袁平坐不住了,他开始着急了。他首先想到的是黑衣女人携货逃走。于是他在安全区内到处乱窜,来回寻找,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期盼黑衣女人出现。但宽敞明亮的安全区根本没有地方可以藏匿。
二位全副武装的民警拦住袁平去路。一位年青的民警对袁平说:
“同志,请出示你的登机牌。”
袁平掏出登机牌交给年青的民警。民警仔细观察登机牌后并没有把登机牌还给袁平而是问他:
“你是在什么地方订购的机票?”
“我是在西双版纳订的。”袁平回答道。
“你到西双版纳干什么?”
“旅游。”
“你一个人旅游?”
“是的。(
齐鲁书网)”
“你有同行的人吗?”民警换了一种方式追问。
“没有。”袁平十分平静地回答。
“是否有人和你一起购的机票?”
民警又提出一个问题。
“没有。”袁平仍简单明了地回答问题。他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
“那怎么有人和你一起订的机票?”民警质问道。
“我是在候机楼买的票,绝对是一个人。”袁平辩解道。
“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年青的民警拉着袁平的肩膀说。
“我马上要登机了。”袁平挣脱民警的手,不满的声明。
“不会很久的,不会耽搁你乘机。”
民警的态度不容置疑,用右手有力地抓住袁平的手臂,让他动弹不得。
袁平只得和二位民警一同走进机场公安值勤室。
黑衣女人,脸色苍白,萎靡不振的蹲在墙角。红色的旅行箱已开启。箱内的衣物洒落在地。旅行箱的侧面被划开。露出银白色锡纸,锡纸扁平封装成长方形。锡纸有个角撕开了,里面露出红色的药丸状的颗粒。这就是最新型的兴奋剂麻果。(
铁血总裁俏佳人)麻果里含有冰,冰的化学名称是甲基苯丙胺。
年青的民警将黑衣女人拉进里面的房间。
“认识这个人吗?”民警指着袁平询问黑衣女人。
“不认识。”黑衣女人如实答复。
“你怎么说他是押货的?”民警不明白地问黑衣女人
“我今天下飞机后,他一直跟踪我,我走哪里他跟到哪里。我知道有个押货人,跟我同机。缅甸老板说到江城后我听押货人的指挥,我怀疑押货人就是他。”
黑衣女人解释道。
“你简直是在扯淡,没有依据瞎胡闹。”民警气愤地呵斥黑衣女人。
年青的民警走到袁平面前,将袁平的登机牌还给他,并赔礼道歉:
“同志,对不起,耽误了你的时间,现在上飞机还有时间。”
袁平接过登机牌没有吭气,转身走出公安值勤室。一路急走,奔向6号登机口。
袁平不是去赶飞机。他知道换过登机牌后,人不到齐,出于安全的原因,飞机是不会轻易起飞的。他要赶快离开这险恶之地。此地进一步就是下地狱;退一步就是上天堂。
袁平惊魂未定地坐在飞机的座位上。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一名美女乘务员见状,立即走过去,关切地询问道:
“先生,你那不舒服?”
“谢谢你,没事。”
袁平真的没事。他庆幸自己留了一个后手,在西双版纳不与黑衣女人见面,否则可能在此处翻船。即使不死也要脱层皮。
华灯齐放,新落成的江城机场二号航站楼,似雄鹰展翅闪耀在漆黑的天空。二号航站楼,承担着国内航班进出港任务。
机场跑道上,平均每十分钟有一架飞机起降。
机场二号航站楼,一层是到达厅,二层是出发厅。此时一层到达厅内,人头攒动。乘座飞机的旅客潮水般从机场内涌进到达厅。今晚从昆明到达江城的最后一班飞机已经安全着陆。
袁平只身走出到达厅。他上穿白色的夹克衫,下着白色的休闲裤,脚踏白色的运动鞋。肩背红色的运动包,一副休闲旅游的派头。
申剑带人在此已久,恭候袁平的返回。
袁平一人出现,申剑不感觉意外。据袁豪以前向林林介绍,袁平从来在路上不沾货。只是负责押货。而背货人是缅甸供货方提供,货到付款。
袁平走到出租车站,独自一个人坐上一辆黄色的出租车离开。
申剑看到背货人没有和袁平一同进城,他决定放弃第一套方案行动。第一套方案行动是袁平和背货人一同乘车时实施抓捕。
他执行第二套方案行动。继续跟踪袁平,待发现背货人与袁平碰头时,再采取抓捕行动。
袁平乘坐的出租车,直接驶到狂风迪吧门前。袁平下车后径直进入888包房。
袁平不回避林林等人。他十分沮丧坐在袁豪的身边,低声对袁豪说:
“豪哥,我们从西双版纳上飞机到昆明,平安无事。在昆明机场,安全检查时,背货女人的行李箱夹层中的麻果,被安检的机器照出来了。背货人指认我是押货人,我也被审查了一番。我们二人的机票都是联程机票,都是从西双版纳到昆明,再由昆明到江城。二人又是一起在西双版纳换的登机牌。我坚持说我是在候机楼买的,加上背货人事先没有和我见面,我才躲过这一劫。”
“袁平,万幸就是人没出事。货丢了还可以赚,跑几趟丢一趟不要紧。人最重要,人安全比什么都好。你今天受惊了,你先回去休息,有事明天再说。”
袁豪将袁平安慰了一番,令其回去休息。袁平走出包房后,袁豪走进包房内的卫生间,拨通手机。
“喂,背货人在昆明机场出事了。”
“袁平没事吧?”李萍关切地询问。
“他没事,只是货没了。”
“人没事就行了,货丢了就算了,以后还有机会。”
李萍显得十分大度。因为她收了定金,她就没多大损失,只是没赚钱而已。受损失的是袁豪,他损失了八万元定金,而且还虚惊了一场。当然最受伤害的是背货人,她是人财两空;二万颗麻果重量是二公斤,运输毒品二公斤是要枪毙多次,可怜的乡下女人,为了一万元的运费,很可能成为游荡在昆明夜空的孤魂野鬼。
袁平走出狂风迪吧,拦了一辆出租车,来到得意大厦门口。他下车径直走进了大厦。由此看来此处应是袁平居住地。申剑在得意大厦门口监视,等候袁平过一会出来与背货人接头,来个人赃俱获。
这时,申剑收到林林短信:
“袁平已回,货丢了。”
申剑明白,货丢了,要么是被警察没收,要么不小心遗失。但这贵重的物品遗失的可能性极小,被警察收缴的可能性极大。至于是那一种情况,只有与林林见面后就知道。但今晚根本不可能有背货人出现。今晚又白忙一场。袁豪的运气真好,又躲避了一劫。但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的道理。袁豪躲过初一,一定躲不过十五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