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二百一十二

本章节来自于 母亲的重生 http://www.lishu123.com/71/71038/
    当我真真切切知道所崇拜的那些着书立传的人都是平常人后,一番震惊之后,心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在佩服崇拜他们的同时有了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既然那些可以迷倒众生的写书人,是平常人而不是神,他们能做到的事,理所应当人人都有可能做到。这样一想,心理上就有了一些不平衡,我的傻劲倔劲和糊涂劲一股脑儿涌上心头,为了赶着看书所受的那些身心煎熬,在家里为了挤时间看书,弄得好多次在厨房简直可以算得上乌烟瘴气,人仰马翻来形容当时的恐慌和忙乱,五味杂陈一起涌上心头。我将一笔一笔的糊涂账全算到那些将自己谜得神魂颠倒的书和那些写书人头上,不知天高地厚,什么都敢想的我,痛定思痛后制定了一个狂妄的目标,很不服气地想,凭什么只许你们写的书谜得我不能自己,非常不喜欢这种被动的感觉。于是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让你们看我写的书。

    自从有了这种想法,看书的动机就不像之前那么单纯,在看的过程中会去注意书中的很多细节,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内心活动的描写,很多形象的拟人和比喻,很多准确经典的遣词造句,故事情节的把握和分布,以及关于看书人口中所说的一本书的开篇和内容还有结尾,为什么有龙头蛇尾猪肚子的说法。一切的问题都没有地方可以问,傻里傻气的我心里永远藏有十万个为什么,找不到答案,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心问口口问心,慢慢琢磨。没有勇气和胆量对身边的任何人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包括父母和弟弟妹妹,很多想法和看法都藏着掖着,害怕别人知道了被嘲讽。

    胡乱看了一些东西在脑子里,有时心里突然很烦躁,莫名的很冲动,莫名的悲喜交加,很想做点什么,又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想做什么,就像有千头万绪在心里,堵得慌,却理不出个头绪来,有点坐立不安。有时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清清晰晰蹦出几句话来,赶紧用笔记录下来,顺手将记录的纸张往哪个抽屉里一放就不再去管。这种情况的次数多了才发觉,每当自己用笔记录下只言片语,内心立刻就会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快乐。

    当有一天突然记起那些丢进抽屉里的纸张,趁家里无人悄悄拿出来看时,如果不是那手龙飞凤舞,简直可以说是张牙舞爪的字是自己的笔迹,真不敢相信那些文字是自己写的,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写,很多字词看上去都有一种陌生感,甚至一口气写了几百个字,感觉就像电影片段或无头无尾的影片花絮一样,自己都说不清写的是什么,连题目都没有,想不清楚该给这些文字安个什么题目。一开始觉得这种现象和感觉很不好,就像看书看得走火入魔,神志不清,精神错乱一样。心里不由自主地有种恐慌和抗拒,不想被那一种不期而至的情绪影响控制住自己,想起看过的一些写书人写的完稿感言,谈到想写的冲动和欲望,才知道那种突然蹦出来的文字是创作的冲动和灵感,开始不再抗拒那种感觉,当有一些散乱的文字出现在脑海,立刻用笔记录下来。

    我在翻看自己记录的文字时,感觉一切都是乱糟糟的,文不成文句不像句,复又丢进抽屉里,后来觉得这样散乱地闲置在抽屉里不妥,又没有丢弃自己写的东西的习惯,开始用本子将那些散乱的文字记录保存起来,像记日记一样,逐渐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看见听见的新鲜事,自己对一件事的想法和看法,包括自己的思想情绪,一些属于孩子间的是是非非也写进日记里。没有特殊的事情可记录时,吃喝拉撒睡也像流水账一样写,没书可看没事情可写就浑身不对劲,每写必愉快,每写必得内心的宁静,所以那时的我什么书都看,什么都写。整个上小学的过程,最大的收获是写作文快,两节课时的写作文的时间,有一半剩余的时间可以自由发挥,并且很有优越感。我的作文中有很多字词的用法和句子的组合,包括写作手法,都是当时还不曾学习过的,我的每一篇作文总能在班级和年级中脱颖而出,往往老师将我的作文在班上评讲后,又传到同年纪的班上作为范文评讲。

    还有一个收获是头脑里多了一些奇谈怪论,面对一件事,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弄得我在人们争论不休的事件和话题上,不敢开口,只听不说。对于一些敏感话题,你一开口,别人看你的眼神就像看一头怪物,必须要说时,我就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想瞎说,有时候假话连篇,会很受用,一句真话就成大逆不道。记得有次看见一个邻居在街边打小孩,好像是老师向家长反映了什么,小孩的父亲越打越生气,孩子的母亲与父亲意见相左,打完孩子两个大人激烈争论起来。街上很多邻居都跑去劝架,我冷不丁冒了一句: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百分之百的全对,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识高不代表他的任何看法和观点都全对,看法和观点中除了一个人的学识部分,还有其个性的成分,掺杂了个性成分,其观点看法就会有偏差。这话一出我立刻就后悔了,全都以吃惊和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像我头上长角浑身长刺一样。我的立场明显站到了小孩母亲一边,我的话听上去似乎对老师多有不恭。小孩父亲看了我一眼,双眼立刻瞪得像铃铛一般,伸长青筋直冒的脖子对着我吼:“黄毛丫头,你懂个屁,屁都不知道臭”,吓得我一句话都不敢说,赶快躲到一边。

    奶奶娘家的亲戚赶集的时候在茶馆外面议论各自儿女的婚姻,听他们聊的差不多都是父母看上的子女不愿意,子女中意的父母看不上,嫌对方家贫,说门不当户不对。我说谁说门当户对就一定指的是金钱和物质,还包括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对于婚姻来说,后者更重要,后者不登对过日子才痛苦。那几个亲戚全是长辈,笑着说:“不当家不知盐米贵,火舌没掉到你的脚背上,饿你三天三夜,你就知道什么最重要”。

    后来我借到了一本《星星诗刊》,和一本刊登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杂志《收获》,看见上面有投稿地址,兴奋得一夜没睡好。?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孙戈的小说母亲的重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母亲的重生最新章节母亲的重生全文阅读母亲的重生5200母亲的重生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孙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