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低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我除了喜欢文娱和文字,没有其他爱好,两者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分不清楚我爱两者中的哪一种多一些,两者对于我来说难分伯仲,可能是爱好单一的缘故,我将自己的整个思想情感和所有的空余时间,都倾注贯穿到了这两种爱好中。
唱歌算是我的第一个爱好,几乎与我的成长同步,从我能完整地说一句话和有一点记忆开始,就喜欢上了唱歌,而且是非常喜欢。这种爱好在我的成长环境中得到得天独厚的强化和渲染,母亲特别爱唱歌,音色甜美,我家的整个后房和后院,就在公社小礼堂的石保坎下,公社的广播高高在上地挂在小礼堂的墙壁上,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对着我家唱,不曾间断过,想不听都难。就像整个人都被音乐的音符所渗透一样,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天都离不开歌曲,听歌曲的时候,思绪随着音乐和歌词或飞扬或忧伤或高亢或低沉。优美的旋律和精美的歌词,深深地吸引了我,时间一长,听的歌曲多,熟悉的歌词多,积累的词汇也多。一些歌曲开始在我的生活和思想中起到融会贯通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没有歌曲可听的时候,我将自己会唱的所有歌曲,随心所欲地唱,会将自己的一些情绪融汇到所唱的歌曲里,喜怒哀乐有了寄托。不知从何时开始,每当听见一首新歌,渐渐发现自己的注意力竟然在那些歌词上,尤其是歌词中的一些精美的词句,常常会为了一个字或一个词欢呼雀跃,激动不已。
我对文字的喜爱源于歌词,特别在有了作文课后,对文字的喜爱和渴求一发不可收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曾一度分不清那一样对我来说更喜欢更重要,一直觉得两者都像自己的生命一样,与自己不可分割。直到没去成剧团,阵痛一段时间后,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才渐渐弄明白,自己对文字的热爱远远超过对音乐的热爱,甚至觉得我之所以那么喜欢歌曲,完全是出于自己对文字的敏感。所喜欢的那些歌词,如饥似渴地胡乱抓着凡是有文字的纸张看,一天天积累下的那些词汇,完全是自己如痴如醉地爱着文字和作文的缘故,为了作文课拼命在积攒词汇。没有去成剧团,出于对喜欢戏剧和歌曲的情结还在,自己依然一如既往地喜欢歌唱,依然会在晴好天气的清晨跑到我家后房外的竹林里,学着剧团那些演员咦咦呀呀,哼哼啊啊地吊嗓子。但心里的想法却发生了变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自娱自乐时嗓音能够动听一点,唱歌是自己永远的一个兴趣爱好。在音乐与文字之间,不知不觉已经将音乐排到了第二位却不自知。
我对文字的渴求就无法找到理智的分寸,整个人整个思想一天都离不开那些字词和书中一些很吸引人的情节,没有课外书看的时候,难受得要命,就像身体内没有了新鲜的血液和氧气,像要窒息的感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整个人魂不守舍,坐立不安。找不着书看的时候,连家里丢在旮旯里的黄历都不放过,翻过来翻过去仔细咀嚼一番。
手里有课外书的时候,不敢光明正大地拿着看,那个时候大多数的家长都一样,觉得学生就只能捧着课本看,如果看见自己的孩子课外时间整天阅读一些与课本不相关的书籍,就会进行干涉,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算好的学生。不像现在的孩子,老师家长都会鼓励多读一些课外书,增加知识面,拓宽视野。我家也一样,父母原则上不太赞同上学的孩子多接触课外书籍,觉得看课外书会分散学课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成绩。还有那个时候的少儿读物也少,成年人看的书也有限,大部分的成年人都认为,一些小说里的情节不太适宜孩子看,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多了成年人的读物,思想或多或少会受影响。
我常常有很厚一本一本的长篇小说看,是因为父亲和母亲爱看小说,街上有些单本或全套的小说书,都是爱看小说的成年人之间,暗中互相调换着看,很厚的一本小说在一个爱看书的人家,也就停留几天时间,都是白天上班,晚上熬夜赶着看,有人排队等着,看完立刻转给下一个人。那些传过来传过去的小说书,有些并不仅仅是一个街上的人互相传阅,还传到其他街道去,或许很多书籍根本不是我们街上谁家的,是从其他远远近近的街上传到我们街上的,爱看书的人都知道一本书要传到自己手中,来之不易,很爱惜很保密。
一群爱看书的人就这样将一本又一本书辗转着传过来传过去,很有默契,对于每一本书的来源,大家都闭口不谈。可能是同一本书往往会通过不同渠道传过来传过去,当书又一次辗转到了自己手里时,却是很久以前传到过自己手里的同一本书。尽管是看过的书,无论是谁遇上这种情况,都不会拒绝已经看过的书在自己家停留,仍然会如获至宝,绕有兴趣地重温一遍书中的一些精彩部分,或者从头到尾重新看一遍。
每当有书传到父母手里,他们晚上熬夜看,我就白天在家偷着看,父亲爱将没看完的书放在枕边的席子或床单下面,便于晚上拿出来看,以免将书揉皱,很多时候父亲母亲都是坐在床上看,看到半夜顺手将书压在席子下面。其实我常常悄悄动过父亲放好的书,父亲心里都知道,只不过父亲母亲都没有将我偷看小说书的事说穿,不单是书。父亲极细心眼力极好,只要是父亲亲手放的任何东西,有人动过,没有一次父亲不知道,包括父亲的茶杯,只要是别人揭开过或是喝过父亲的杯子,每次父亲都知道。一开始听见父亲说有人动他的东西,他会知道,我和弟弟就不相信,有意无意试过很多次,包括趁父亲不在的时候有意去动茶杯,或故意去揭一下茶杯的盖子,真的每次都被父亲发现,我和弟弟口服心服了。
父亲母亲都知道家里动他们看的书只有我,弟弟除了小人书,像小说之类的书连碰都不会去碰,三妹小妹都小,更不会去拿那种很大很厚的书看。只要是爱看书的人,对于看书的心情都很理解,可能父亲母亲知道我在看课外书籍,但没有耽误过学习。故意不点破我,是害怕我知道他们大开绿灯后,毫无顾忌,到时影响了学习,他们反而不好管束我,所以睁只眼闭只眼,让我背着他们偷偷摸摸地看。万一到了需要约束我看课外书的时候,他们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诫我。
在家偷着看书,吃了不少苦头,闹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笑话,耽误了不少事,只不过没人知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