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母亲的重生 二百

本章节来自于 母亲的重生 http://www.lishu123.com/71/71038/
    母亲对梦中之事将信将疑,不过对于病重的母亲来说终归是个好梦,起码在精神上是一份安慰,时间一长母亲就将梦中之事淡忘了。大概是1979年11月份的样子,母亲上班的旅馆住进了两个特殊的旅客,是两个长相斯文的小伙子,一个瘦高个子,戴一副眼镜,大约一米七八的身高。一个中等个子,身高一米七的样子,两个都大约二十三四岁的样子。住宿登记册上的记录是泸州医学院的实习生,到我们街上是出公差。瘦高个子的年轻人姓李,叫李代智。中等个子的年轻人姓余,名字中好像有个正字,姓名是三个字已经记不全了。

    姓李的小伙子比较爱说话,性格要外向一点,住宿当中的问题都是他在打理和咨询,所以留给我们的印象比较深。这两个年轻人刚在旅馆住宿的时候,母亲和旅馆里上班的李玉和杨玉都不知道他们来街上为了什么事,就知道是出公差,是泸州医学院派出来的。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背着一个斜挎的小包和带着一个绿色的军用水壶出门,傍晚才回旅社,每天回到旅馆的时候,都是风尘仆仆一脸疲惫。两个年轻人都爱卫生,一回到旅馆就要脱去外衣,端着两大瓷盆热水在茶馆天井处的石桥桥上,哗哗啦啦地将脸埋在水里用力搓洗,洗完脸再将浅浅的头发没进水里,快速地挠几下,然后换身干净衣服,去街上的餐馆吃饭。

    大概是中午在外面没吃好,晚饭很讲究,出去吃晚饭之前总会笑嘻嘻地走到住宿登记的柜台前,或是到茶馆烧开水的炉灶前询问母亲,问一下街上那个餐馆的饮食比较卫生,有什么特色一点的菜品。然后高高兴兴出门,菜足饭饱回到旅馆,街上一到晚上就非常清静,特别是冬天,除了像茶馆旅馆和餐馆这种营业地方,开着门亮着灯。一般的住家户天一擦黑就关门闭户,街上的路灯也少,当时好像是公社的对面有一根很高很粗的电线杆子,上面安有一盏路灯,灯光很昏暗。电线杆子一直有点歪着,公社安排人力纠正了几次,最终还是歪着,可能是下面埋得浅的原因。又可能是电杆下面常常捆绑得有人的原因,电杆总是扶不正。

    那个时候,逢场天抓着小偷扒手之类的人就要拉去捆绑在那根电杆上示众,除了执法的人可以打小偷之外,看热闹的人手痒痒了或自己的钱或物被盗过,一时气愤也可以打。有打必有挣扎,这也可能是电杆老扶不正的原因。外地人来街上住宿,除了街上有戏班子来街上演出的时候,或茶馆有说书人说书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晚上真没有什么可以打发时间的地方。年轻人又没有早睡的习惯,吃过晚饭收拾停当,就到住宿登记柜台上找值班的人闲聊,聊到茶馆打烊才进房间睡觉。

    两个年轻人特别爱找母亲闲聊,是因为他们要咨询什么事情的时候,母亲只要是知道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有我们几姊妹晚上爱去旅馆登记的旁边玩耍,因为那里的灯光最亮,没什么玩法的时候,就站在一边听大人们天南地北地闲聊。两个年轻人知道我家就住在旅馆后面,就觉得与母亲的关系要近一点,起码是觉得比较知根知底,心理上感觉要安全一些。

    有时两个年轻人住宿几天后,就剩下一个在旅馆,另外一个回了城里,又时从城里回来的人又带了一两个年轻人到旅馆住宿,一两天后后来的人又走掉了,剩下一开始来住宿的两个人。在闲聊中得知,姓余的和姓李的年轻人都是重庆人,在泸州医学院读大学,毕业后留在医学院实习,实习期满后就要回重庆。也是在闲聊中他们曾多次提醒母亲,说母亲的病很重,不能再拖下去,要到大医院去进行检查,及时医治。一说到病母亲就将话岔开,因为母亲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没钱去治病。

    不管怎么聊,他们一直没有透露到我们街上来出公差是具体办什么事。直到有一天傍晚,两个年轻人回旅馆的时候,其中一个人的一只脚肚鲜血淋淋,伤口处用手巾包着,走路一撅一拐的。两个人回到旅馆就忙乎开了,清洗伤口消毒,母亲见状跑过去问受伤的原因,说是被恶狗咬了。母亲觉得这两个都是大城市的年轻人,又是读书人,到我们街上住宿就我们街上的食宿条件都算是吃苦了,还这样被恶狗咬伤,真是可怜。认为没事就不该到这些小场镇来走,要是他们的父母知道被咬成这样,心痛死了。

    母亲当班的时候就额外照顾他们,被狗咬伤的人有两三天没有出门,没事就到登记的柜台边上聊天或看着值班室的人忙碌。那个年轻人说,想不到做茶旅馆的工作这么繁琐,又劝说母亲,上班没有生命重要,应该先治病后工作。母亲一到这种时候就推说走不开,要上班,家里还有孩子要照顾,无法安下心来养病。在闲聊中,才得知原来两个年轻人是年底了医学院派出来,去乡下收医病的欠账。那个年轻人说,欠账不好收,很多都是一年一年累积起来的烂帐,走到讲理一点的人家户,人家还很热情,有钱钱打发,无钱话打发。有的人家户看见是去收账,人不出来见面,还放出恶狗来咬,钱没收一分,反而被狗咬伤了。有的欠账户一分钱不拿,还出口伤人,说乡下的有些妇女真是会骂人,他们常常被骂得灰溜溜的。

    那个时候母亲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人在医学院治病欠着医院的帐,欠账多了医院没办法才在年底的时候,派人出来催收,好在年底的时候让资金回笼。年轻人说这些医药费欠条都是在后续医疗费中欠下的,一般是病人来住院的时候交了一部分钱,医治的过程中没有钱交了,就一直欠着。医院是本作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原则,也不敢停病人的药,最后出院时就欠下了。有一部分人出院后有钱就陆续来医院交了,有的人出院了就不管欠账了,这不钱没收到还放狗咬我们。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孙戈的小说母亲的重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母亲的重生最新章节母亲的重生全文阅读母亲的重生5200母亲的重生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孙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