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母亲的重生 九十八 九十九

本章节来自于 母亲的重生 http://www.lishu123.com/71/71038/
    猴子爬杆可是真功夫,要有一定的轻功和武功功底,表演者有一定风险,所以表演现场在猴子爬上杆顶后,开场表演的和尚不退场,继续在场上互动逗乐,意在协助猴子的扮演者进行高空表演。猴子一路翻滚,左顾右盼,弹跳生风,观众喝彩连连,鼓声震天,猴子身形灵活,纵身一跳,跃上重叠的长板凳,再一个前空翻稳稳地站到重叠的八仙桌上,在八仙桌上表演完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后,抱住立在桌子上面的长杆,像只灵活顽皮的猴子一样,嗖嗖嗖地爬上杆顶。在杆顶横着的扁担上行走自如,如履平地,不断地踢腿打拳,跟斗连连,单手倒立,单指独立,在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惊呼声中,猴子的扮演者开始钻圈,用各种惊险动作,像个真的玩猴一样在扁担两边的吊环中穿梭跳跃。观众紧张得手心冒汗,场子里的笑头和尚不停地手舞足蹈,双眼却透过面罩的眼孔,紧盯着在杆顶上的表演者,直到扮演猴子的表演者完成了所有惊险动作,头朝下的顺着杆子溜下桌面,再一个后空翻跳到地面为止,整场搬打狮子才算表演成功,圆满结束。

    每次看完一场搬打狮子的表演,街上的人们都要议论纷纷,一致认为猴子的扮演者练过功夫,且轻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十分了不起。于是茶余饭后,人们议论得最多的就是关于怎样练轻功,有的说练轻功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锻炼,双脚绑上沉重的铁块,或绑上砖头,或穿上定制的从轻到重的大铁鞋,步行数里,快步如飞。一段时间后就能在盛满水的瓦缸边缘行走,只要坚持不懈地锻炼,若干年后不但能健步如飞,悟性极高者还能飞檐走壁。弟弟对此深信不疑,老在心里琢磨,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和猴子的扮演者一样,有武功和轻功,常常私下和要好的伙伴嘀嘀咕咕,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一段时间后,在弟弟一再的邀约下,终于与我家街对门的另外两个和弟弟年龄相同的男孩子一起,天天一大清早起床跑步打拳,对着土壁和树干拳打脚踢。将坐着吃饭用的实木长板凳,学着举在手上,跟朋友拿着扁担比手劲,玩得不亦乐乎。

    瓢儿花的表演是正月初一到十五的压轴节目,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才能有机会看到,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一个正月的所有龙灯都要在这天晚上聚在一起集中表演一番,然后接受象征性燃烧,来年重新组班扎龙,瓢儿花的诞生就是专为正月十五这天烧龙灯而滋生的。如果说搬打狮子需要的是技巧和勇气,飘儿花的表演需要的除了技巧和勇气,更需要胆魄。表演瓢儿花的场地比搬打狮子的场地要求更高,不但场地要宽敞空旷,还要远离住宅,远离易燃易爆物,而且要有像主席台式的台阶,且台阶要宽敞,三面防风、防火防爆,所以每年打瓢儿花的地点都是我们街上中心小学的球场坝,中心小学的球场坝可大了,一个老球场坝,后来又将连着的一大片空地利用各个班级的劳动课,将像山丘一样的空地挖平,找来泥水匠将挖平的空地打成混泥土,连接着原来的球场坝,并且球场坝的一边是高高的主席台,另一边是与球场坝相隔的新公路的围墙,其余两边是高高的,斜度很缓的路基保坎,斜度间一级一级的石梯,有球赛的时候,这些斜坡间的石梯可供很多人坐着观看,路基上面的石板路极宽,可容纳很多人站着观看,是全校师生经过的主要道路。主席台有四五级跨度约大的石梯,台子左右是教室侧边封闭的墙壁,背后是紧闭的厚重的木制大门,打瓢儿花的时候,用一块薄薄的大铁板将木门遮挡一下即可,主席台上很宽,开学典礼的时候,可以一字形横着排开五张课桌,两边仍可过往。因为这种地点很难找,又都有送年送龙的习俗,所以我们街附近的几个乡场的龙灯,每年都相约在一起送年,所有的彩龙都集中在我们街上的中心小学球场坝上送龙,因此盛况空前绝后。瓢儿花是沸腾的铁水散落飘飞而得名,表演一般都是在漆黑的夜里,时间是晚上八点正式开始,主席台上放着两至三个装汽油的大铁桶糊成的煤炭炉,炉下漏煤灰的地方各有一个手拉助燃的大风箱,分别由彪形大汉专门负责拉风箱,保证炉火始终熊熊燃烧,主席台两边的房沿下分别站着几个手持火把的人,将主席台照得通明,后来采用发电机自助发电,取代了用火把照明。炉上各放一口特制的三水锅,锅内装满了在铁匠铺担来的铁屑,铁屑在锅内被熊熊烈火迅速融化沸腾。然后由几个上身*、赤脚,只穿一条齐大腿的花短裤或纯色短裤的彪形大汉,每个人手拿长柄铁瓢,陆续将瓢内盛满沸腾的铁水,另有数人手拿铁锤,当舀铁水的人双手长伸,握紧瓢柄,瓢口约为往外倾斜,双脚呈八字形摆开阵势,手握铁锤的人轮起胳膊,对准瓢底嘭的一声,瓢内通红的铁水应声而出,对着空中飘落开来,红通通亮晶晶,像从天而降的繁星点点,划出漂亮的弧度,落在飞舞的彩龙上,落在舞龙人*的身上,霎时台下一遍欢腾,高呼不止,球场坝上群龙翻飞,众星飞舞,舞彩龙的人也是光头赤膊赤脚,只穿一条短裤,那时人们称这种手工缝制的纯棉齐大腿的短裤叫火把短裤。表演现场上除了舞龙的还有很多自己踊跃上场的观众,全都有备而来,早早剃了光头,也是只穿一条短裤,在满是铁水飘落的坝子中央欢乐地自由舞蹈,跳跃,不断跑步抖动,现场喜气洋洋,锣鼓喧天。

    这种正月十五烧龙灯的习俗,称为送年,表示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晚上十二点,正月小半年就算过完了,生活工作将步入正轨,烧龙灯也是送龙,来年岁末重新扎龙,也叫请龙,在场上接受红通通的铁水花洗礼的勇敢的人们,借着过年的喜庆,龙的吉祥,烧掉一切晦气,预示消灾免难,大吉大利,新年新气象。

    每年春节的所有庆祝项目中,有一项庆祝方式是最简单直接,最能吸引老人和妇女眼球,博得许多关怀关心和牵挂的节目,就是乡下组织的麒麟狮子。弟弟只对功夫感兴趣,对麒麟狮子一点都不感冒,到时父亲母亲和我只要有麒麟狮子从街上经过,都要到近前去观看,我也不懂什么,更不知道何谓麒麟,就觉得扮演麒麟的娃娃穿着戏服,画着戏妆,五官精致,扮相漂亮。尤其是母亲,经济再困难,五分钱一毛钱都要掏出来凑份份子钱给麒麟狮子,在母亲眼中,麒麟的扮演者都是苦命娃娃,母亲总说看见这些孩子令人心疼不已。

    麒麟狮子的表演极其简单,两三个敲锣打鼓的人,一头扮相简单的狮子,狮子完全不用舞动,站立着边走边举着狮子头约为摇摆一下。敲锣的人有一下无一下的响几声,看见围观的人逐渐多起来,就将手中的锣平端着,凹陷的一面朝上,递到围观者的面前,大多数的围观者开始慷慨解囊,五分、一毛、也有两分三分地往锣里面放的,也有少部分人看见开始收钱就四散开去,收过了钱又围拢去继续看。母亲则是不近前去观看,也要去凑几分钱到锣里面,给了钱还要站在一旁望着扮演麒麟的娃娃唉声叹气,暗自落泪,母亲从来不曾当家管钱,有时母亲将口袋里仅有的一毛多钱掏进锣里面去了,遇上我们家恰好在这个时候没钱了,父亲手里的钱像农户的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就只能吃辣椒水下饭,辣的幼小的妹妹,边喝清粥边伸着舌头不断往外哈气,有时辣得边用手指刮自己舌头边忍不住流泪。母亲觉得比起麒麟娃娃,我们姊妹算是很幸福的,给锣里放点钱,不论多少,终归是帮了麒麟娃娃一点,心情十分愉快,一边忙活一边哼唱小曲,每当这时,我们全家都非常开心快乐。

    选择麒麟娃娃的扮演者有几个先决条件,第一是要孤儿,而且一定是男孩,第二是要孩子年龄小,最好是一岁多到五岁左右,第三是要长相漂亮。如果没有符合条件的孤儿,有父母的小男孩也可以,但是一定要选择生辰八字大,命硬带刑克的,也就是算命先生所说的克父亲母亲,没长大成人之前不能直接称呼自己的父母为父亲母亲,要改口称父母为叔叔伯伯和伯母阿姨,否则不是父母被克死,就是孩子会夭折。如果是一般的孩子去扮演了麒麟娃娃,八字弱了压不住,反而会轻则患病,重则身亡。

    麒麟娃娃的扮相很漂亮,像舞台上唱戏一样,画的浓妆,扮演者的五官端正,长相俊美,神情稚气,身着演出戏剧时穿的鲜艳小莽袍,头戴小官帽,帽子上插有戏剧表演时,那些英雄人物头上戴的,近一米长的,软软的野金翎子,也就是野鸡尾巴上的,很长的彩色羽毛,插在头顶的帽子挨着耳朵上方的两边,翎子在头顶向身体两边约为弯垂着,随着人的行动,颤颤悠悠地拂动。因为麒麟的扮演者都是极小的孩子,衣服又是长衫,头上还垂吊着长长的翎子,又要着重突出麒麟娃娃,所以每个麒麟娃娃都是由专人负责,或让麒麟娃娃坐在自己一边肩上,娃娃的一只手抱住扛着自己的人的后脑勺,扛娃娃的人用自己的一只手握住娃娃的另一只手,娃娃不谐事因,面对众多的眼神,东瞧西瞧,捕捉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稍大一点的孩子则像骑马一般骑在专门负责扛麒麟娃娃的颈项上,双手十指相交叉,围抱在扛着自己的人脑门上,双眼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眼神空洞无奈。大概也不知道扛着自己的人在干什么,自己又为什么要骑坐在别人的颈项上,以及周围的人为什么要不断三分五分地往端着的铜锣里放钱,又为什么一行人要在寒风瑟瑟中冻得浑身发抖,清鼻涕长流,还要敲敲打打,吹吹弹弹。母亲常说扮演麒麟的孩子可怜,小小年纪,什么都还不懂,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被一些子虚乌有的迷信说法,弄得身心受挫,遭人白眼,被人利用。这么冷的天,被人扛在肩头,任由寒风劲吹,纯属麒麟狮子的组织者和那一帮敲锣打鼓的成人巧借名目,利用春节的喜庆,找昧心钱。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孙戈的小说母亲的重生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母亲的重生最新章节母亲的重生全文阅读母亲的重生5200母亲的重生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孙戈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