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江河奔流 没有俸禄靠贪污 文献皇帝用汉法

本章节来自于 江河奔流 http://www.lishu123.com/70/70950/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强大国家,鲜卑族此刻正处于从原始游牧时期直接过渡到封建化国家阶段的跨越时期。(贵女谋略

    鲜卑人建国的地盘,位于游牧区域与农耕区域的交接地带,鲜卑族拓跋部落,既具有游牧民资擅长骑射的骁勇,还具有农耕民族定居务农的经济优势,所以,在与北方柔然族的较量中,具有政治智力的组织优势,在与南朝水稻农业文明的争锋中,具有骑射民族的长处,在大混战的岁月中,长期具有优势地位,很快就占据了历史发展的主动权。

    游牧民族出身的拓跋族,不断地对外扩张,获得了大量的土地、牛羊、马匹、骆驼、人口,这些财物最终都成为拓跋氏的重要经济来源。丰厚的战利品刺激着鲜卑人的战争**,也是支撑帝国发展的经济基础。

    但是,靠着战功赏赐来获得贵族们的支持,随着战争频率的下降,贵族们的**难以满足时,他们的不满就会与日俱增,于是,鲜卑贵族的目光就转向了百姓,北魏王朝立国百余年,其中八十多年时间,百官是没有俸禄的,贵族们的巨大财富是如何来的呢?除去战功赏赐外,主要来自搜刮百姓,北魏的大部分官员都是贪污搜刮的好手。(一吻成灾:拒嫁天王老公

    为了制止官僚队伍的腐化,北魏孝文帝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开始向全国的百姓征收赋税,他在国家财政收入增多的条件下,开始给百官制定发放俸禄的制度,并且要去百官在领到俸禄后,不准贪污受贿。

    484年,北魏朝廷颁布发放俸禄的制度,从这一年的十月开始,三个月为一季,每季接受一次供应。

    国家的新法令规定,接受十匹布帛贿赂,便处以死刑;官员接受人情礼物,超过二十匹布帛,也是死刑。

    李洪之兼任秦州、益州两州刺史,因为贪污被处罚,皇帝亲自给李洪之套上枷锁,将他送到平城,皇帝召集百官,亲自数落他的罪行,命令他在家中自杀。其他镇守地方的官员,因为贪污被处死的有四十多人,大家都很害怕,接受贿赂的现象几乎绝迹了。(灵域

    淮南王拓跋佗上奏,要求断绝俸禄,文明太后召集群臣讨论,中书监高闾说道:“颁发俸禄,清廉的官员能够生活,不必滥取;贪婪的人足以警戒,会劝勉向善,假如不发放俸禄,贪婪的人就会肆无忌惮地做坏事,清廉的人也无法保护自我。”孝文帝下诏,保留发放俸禄的制度。

    不过,北魏时期的百官俸禄,处于比较底下的水平,仅仅靠着俸禄养家,是难以为继的,所以,除非是世家大族,家业丰厚,那些做官的,几乎没有不靠着种种手段聚敛财富的,贪污受贿问题在古代屡禁不止,一直是困然皇帝的大难题。

    有人说高薪可以养廉,这句话听起来有道理,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大作用,试想,不受约束的权力,产生**是难免的,无论多么严格的禁令,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纸空文,只是贪官倾轧其他贪官的手段而已。

    贪污史一直伴随着我国的古代发展史,官场在古代几乎没有真正清廉过。

    北魏的文献帝拓跋弘,是一个很有治国才干的人,他年幼登基,机智早熟,刚毅果断,喜欢黄老之术,精通佛教的学术。(军权撩色

    文献帝的母后冯氏,是个汉族才女,权力欲很强,极具政治手腕,文献帝感到自己的母亲是自己头上的阴影,心中常产生压抑感,自己又不便于与母亲对抗,于是,文献帝产生遁世的念头。

    471年,只有二十几岁的文献帝想退位,他提出将皇帝的位置让位自己的叔叔拓跋子推,用来测试群臣的忠诚。

    任城王拓跋云说道:“陛下正在盛年,国家太平,为什么要违背祖庙,抛弃百姓呢?即使陛下要传位,太子拓跋宏可以继承大统,如果传给旁支,恐怕会诱惑奸人的野心,不可不慎。”

    大臣源贺说道:“陛下要禅位给自己的叔叔,会紊乱皇位继承的顺序,会引起天下人的批评。”

    东阳公拓跋丕说道:“皇太子虽然聪明,毕竟是幼儿,陛下正在强壮之年,为什么只顾自身,而置天下于不顾呢?”

    尚书路铂说道:“陛下放弃太子继承的话,我就自杀。(九转金身决)”

    文献帝看到众人都拥戴太子拓跋宏,就下令传位给太子,并且任命路铂做太保,保护自己的儿子。

    拓跋宏虽然年幼,却富有感情,文献帝曾经患有疮疖,拓跋宏为父亲用嘴吸吮。拓跋宏接受父亲禅位之后,悲伤不已。文献帝询问其中的原因,五岁的拓跋宏哭道:“接受父亲的位置,心中感到难过。”

    大臣们上奏说:“皇帝尚且年幼,请太上皇(文献帝)总管国政。”

    文献帝此举,将冯太后从皇太后变为太皇太后,意图架空冯氏,补料,富有政治手腕的冯太皇太后的势力根本未减,母子之间的矛盾继续发展。

    文献帝做了太上皇之后,迁居崇光宫,房子不加雕饰,只用土台阶,国家大事仍由文献帝裁决,文献帝在西山修建鹿野佛寺,与禅僧一起居住。www.justsou.com

    474年,文献帝下令说:“一人犯罪,满门遭殃,我作为百姓的父母,深深怜悯他们,从今天开始,除了谋反、叛逆、通敌之外,不再用灭门之法。”

    文献帝经常亲自审理案件,反复进行审问,以至于很多案件拖延很长时间。有些大臣提出异议。文献帝说:“拖延固然不好,但是,总比仓促判决要好得多吧。”

    476年,文献帝的母亲冯太皇太后的情夫李奕被文献帝杀掉,母子之间的冲突加剧,冯氏命人在文献帝食物中下毒,将文献帝毒死,冯氏开始亲政,她就是北魏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明太后。

    冯氏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拓跋宏身上,她找来汉族大儒,用儒家经典对拓跋宏进行严格的教育,最终将拓跋宏(北魏孝文帝)培养成为一代杰出君主。

    毒死文献帝之后,北魏政权开始由文明太后冯氏掌控。冯氏作为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她天性聪敏,过很多经典,会计算,通晓国家大政,衣着朴素,餐食减去往例的十分之七八。

    冯太皇太后爱好猜忌,多用权谋。魏孝文帝秉性至孝,往往顺着冯氏的意愿,国家大事,都按照冯氏的意思决定。

    冯太后当政期间,北魏实行了很多新政,文明太后的新政是从户籍管理开始的。

    北魏建国之初,民众大多依附豪强庇护,很多人不为国家服劳役,而豪强对他们征收的分量实际上超过国家官府的几倍。

    给事中李安世上书说:“岁月歉收,百姓流离失所,田地多被豪强掠夺占有,建议国家实行均田。”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长期经历战乱,很多汉人逃离家园,大批汉人被杀害,土地荒芜严重。485年,冯氏用孝文帝的名义下令,派遣使者巡视各州县,与地方郡守一起将田地平均颁发给人民。

    北魏境内的所有男人,凡是十五岁以上者,领到不种树的田地四十亩,女人领到二十亩,女婢与平民相同;

    凡是有一头牛的农民,可以多领到三十亩土地,以四头牛为上限。所颁布的土地,如果是隔一年才能耕种的贫瘠土地,就颁给两倍的亩数,三年轮耕的土地。再多一倍。

    每个人到了十五岁就可以领到土地,到了老年就免掉,死后收回土地。

    领到土地的农民,要求种植五十株桑树,桑树与种桑树的二十亩土地都可以世袭,国家不再收回。

    实行均田制之后,国家不仅掌握了百姓的人口数目,来得到了固定的纳税人口。百姓有了土地之后,勤奋耕种,生活有了可靠来源,北方经济开始出现生机,人民不再大批流浪,政府有了稳定的税收来源,北魏经济出现发展繁荣景象。

    北魏均田制的颁布,表明北魏政权开始用农耕文明作为自己的立国之本,那么,接下来,文明太后必然要进一步采用与农耕文明相适应的其他政治管理与文化价值模式。

    486年,北魏皇帝孝文帝开始身穿汉族天子的朝服——衮冕,这是一个政治信号,皇帝要做汉人的皇帝了,不仅仅是鲜卑人的首领。

    北魏地方很多富豪隐匿人口,有的家庭,一个户头下有数百口人,针对这种情况,文明太后的情夫之一、汉人精英李冲建议道:“应该采用古代的方法,实行三长制:五家设置一个邻长,五邻设置一个里长;五里设置一个党长,由乡间那些强壮谨慎的人担任,三长负责农村的基层管理,党长免除一三人的赋税,里长免二人、邻长免一人。”冯氏同意,北魏的政治管理体制深入到了基层,进一步强化了统治的能力。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楚人的小说江河奔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河奔流最新章节江河奔流全文阅读江河奔流5200江河奔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楚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