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流 巩固社稷耗精力 周公东征营洛邑
如何处置商族遗民呢?周朝统治集团内部存在三种意见。(权妃之帝医风华)姜尚认为,商族违背天意,应该全部杀掉;召公说:“好的留下,坏的杀掉。”周公说:“应该安抚。”
周武王下令,释放被商纣王关押的文武贵族,开仓发放粮食给那些缺少粮食的商族百姓;到商族那些有威望的大族慰问,安抚他们,使失败的商族尽快安顿下来。
周取得了天下,但是,周族的人口不到商族的一半,对于商朝留下的庞大遗民,周武王采取什么措施来管理呢?
商纣王的儿子禄父已经成年,武王任命禄父做商族的首领,武王安排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来监视禄父。(皇室偶像公主法则)
周武王带着自己的大臣们,登上岅山,往东望去,只见东方的商邑,城市规模庞大,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仍是天下第一大族,该怎么统治这么大的一个民族呢?众人都很惆怅。
武王闷闷不乐地下了山,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武王的弟弟周公来看望哥哥,问道:“听说天子睡不着觉,为了什么呢?”
武王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弟弟:“商朝的国君不珍惜贤才,民不聊生,灾难频繁,遭到老天的厌弃,所以,我们周族才有机会取代商族。(嫡谋)可是,考虑商族在兴起的过程中,共得到了三百六十个贤人的帮助,才成就了大业。我们周族直到现在,还没有多少贤人,怎么算是得到上天的眷顾呢?我怎么能够睡得着觉呢?”
武王接着说:“日夜不停地招纳贤人,惩罚那些不顺从天意的坏人,百姓都顺从朝廷,我们周族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天的垂爱。”
周公点点头。武王接着又说:“洛水一带,是夏族的旧居,那里可以作为天子的都邑,把马放到华山以南,把牛羊放在桃林,军队放下干戈,让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不再用武了,大家好好过太平生活。”
武王日夜操劳,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周公祈祷上天说:“天啊,如果你需要一个儿子来侍奉你,就把我招去吧,我才艺很多,最适合侍奉您,请求您留下我哥哥的生命吧,我愿代替哥哥升天。(军权撩色)”
但是,周公的祈祷无法祛除武王的疾病,他还是去世了,去世之前,他把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子与天下托付给弟弟周公旦,他喃喃道:“还是要出乱子的,难为弟弟去处理了。”
周公在武王去世后,面临哪些难题呢?天下真的如同武王担忧的那样,还要出大乱子吗?
周武王殚精竭虑,中年而亡,临终之时,他把国家托付给四弟姬旦(周公旦),武王告诉弟弟:“我不再经过占卜、直接将权力交给你,希望你来管理大周的江山社稷。(终须再见)”
周公旦很感动,他表示:“我要尽心辅佐自己的侄子,我没有做大王的心思。”武王去世之后,国家政权一下子失去了重心。周成王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承担不了治理大周的繁重任务,于是,周公旦就主动担当起国家的重任,暂时负责处理日常政务。
周公旦排行第四,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叫做管叔姬鲜,管叔不能接受周公旦掌握大权的事实,他勾结蔡叔、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东方的诸侯奄国、淮夷等积极响应,一时间,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面对国内的流言蜚语以及外部的叛乱压力,周公沉着冷静,果断应对。(婚后宠爱之相亲以后)周公亲自统帅大军,讨伐叛军,他用了三年时间,杀死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剿灭了奄国、淮夷,最终稳固了形势。
这场战争,使得商族的复辟势力彻底遭受打击,周族的优势得到确立,在这场军事胜利的基础之上,周公决定,通过有力措施,彻底解决商族的威胁。
周公命令,将商族的上层分子,从原来的居住地迁移到洛阳一带,失去原有地盘的商族贵族的实力大减,周公营建东都洛邑,叫做宗周,宗周驻扎着周师数万,负责监视这些商族残余势力。
商族的一部分较为温和的部众,交给与周族比较配合的微子,微子将它们带回商族的发祥地商丘,建立一个国家宋国,宋国的周围,安排一些周族姬姓的诸侯国,对宋国进行监督。
商族原来的老巢、安阳殷墟一带,周公册封自己的弟弟康叔,率领八师的队伍驻扎,建立卫国,卫国的百姓以商族的陶、樊、施等八个大家族为主。康叔很有才干,把卫国治理得很有条理,牢牢地控制了这一地区的商族余民。
商朝的死党奄国灭亡之后,周公自己的儿子叫做伯禽,被册封到奄国原来的都城曲阜一带,建立了鲁国,商族的六个大族包括萧、徐等被迁到鲁国,由伯禽统帅六师加以管理、控制。
商朝原来的死党独竹国,远在北方,周公册封功臣召公为燕国国君,燕国的使命包括切断商民与独竹国的联系。
商族原来的同盟淮夷,也被周公安排自己家族亲信或者功臣,建立诸侯国,进行控制监督。周公此举,比较彻底地解决了武王担心的商族问题,一直到周朝灭亡,商朝遗民再也没有闹起来大的乱子,周公奠定了周朝几百年稳定局面的基础。
周公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教育家。他特别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培养,周公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他教育贵族们要懂得保护百姓的重要性,社会要长幼有序,贵族要做社会的表率。
周公一共执政六年,到了第七年,他还政给已经成年的周成王,到了这个时候,天下间那些关于周公的流言蜚语才不攻自破。
史官及其卜官曾经两次记载,在周武王与周成王生病期间,周公向上天祈祷,愿意以自己的身体与生命换取武王、成王的平安,事后,周公没有对其他人说过这件事。
等到成王亲政之后,有一次,周成王去祈祷,他在祈祷的记录本上看到原来的记录,他才明白了周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对自己曾经怀疑叔父的行为深深懊悔。
周公能够顾全大局,忍辱负重,这种品质是政治家很可贵的素质之一,孔子将周公与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并称为圣人,确实是有道理的。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