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里,雨茜见客居的梓州人包了几个大包袱去柜坊内的质库质借,回来还是那么多,就好奇的看了看,原来是书,“质肆无良,连十个铜板都不肯。”年轻的男子对翻阅着的雨茜说道。“送了你吧。”雨茜急忙谢绝,不是雨茜不爱书,家里穷,父亲连写诗的纸都买不起,于是就吟诵给雨茜听,根据雨茜的意见,口中念念有词,改到不能再改。
书,对于雨茜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还是孩童时代,父亲的床铺上还摆了好多,以后一点一点地不见了。所以,这么珍贵的东西,有人要送给她,还吓了他一跳。
看到雨茜拒绝,少年郎的长辈,一个中年男子,身穿质地很好的锦缎,只是有一点脏了,低沉的对少年说:“唉,竹帛烟消遗书卖,剩卷残编看不快。帝都养女先教曲, 皂衫看贫青翻白。”
雨茜略微有些恼怒,凭什么拿她和歌女比较,还说得失格不工,平仄混押。久不作诗应对,技痒,很想顶一首,“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一转念,别人也许是误解了自己,而自己不能误解别人,谁都有落魄的时候,就释然于怀了。
她本已调转头干自己的去,但是,突然一大堆书藉摆在眼前,怎么也舍不得离开。于是装作没有听见,在书里仔细翻了翻,随后哑然失笑,难怪这些书没人要,光是他们的家训就有好几本之多,内容么,比起李俊家的家规那是差远了。
偶尔有纸好一点的,都是家族始祖的传记之类,从不同年代开始,很多个版本。现在,纵使到帝都嫁给了个京官,耳濡目染,天天听阿舅给李俊讲述本朝人物典故、事件来龙去脉,雨茜也根本不知道世上有这么个神勇英武的大将军。
除此,涉及各个方面的书种类庞杂,反映了藏书者爱好广泛而品味低下。
想了想,雨茜告诉那个少年郎,“这些书可以按照内容、版本分别卖给书铺。这几本经史子集比较齐全,但是版本不佳,像帝都大相寺的书铺,鉴赏眼光很高的,未必可行,但早市上也有许多书铺,如贾官人经书铺、张官人诸史子文籍铺、太庙前尹家书籍铺、陈宅书籍铺等,可能会要。其余杂书,《饮膳正要》、《居家必备用事类全集》各地书商、书贩、好书者蜂拥于早市书铺,多半还是有机会卖出的。”
正说着,一本诗集落在了雨茜的眼里,薄薄的一本,封面已近很旧了,但还没有破损,侧边落了灰,像是放了多年没有人翻动,隶书体的书名让雨茜的心怦怦跳动,《丁芒诗钞》,是父亲的诗集,雨茜从来不知道父亲还出过诗集,父亲从来没有谈论过,所以雨茜迫不及待的翻开,果然,是父亲早年的诗,有一些雨茜虽然没有背过,但是父亲那种悠然淡适的文风和濮人颂歌的节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些诗只收录到父亲去世前八年的,看样子,出书者后来和父亲失去了联系或者不再找父亲索要诗稿了。
诗集很简单,无序无跋,更像是哪个人随手抄录在簿子上的。不管如何,这是父亲在世界上的唯一证据,雨茜抬头问:“这本我买了,多少钱。”
李俊散了衙,雨茜向他要了一点零花钱,李俊问雨茜的目的,雨茜说买一本诗集,实际上,书已经先拿到手了。
李俊给了雨茜书钱,然后顺手翻看了一下,兴趣不大,就睡了。李俊睡下后,雨茜在烛光下翻看着诗集。一边看父亲的诗,一边回想从前,这年发生了什么,那年又怎样了,暂时忘却了生活的苦恼。仿佛一切美好重演,又回到了童年,一家人在山坡上拿了提炉和提盒,饮食于野,自己穿着那条漂亮的洒线绣花裙,手里摘了一大束野花,夏天,阳光斑驳着洒落在妈妈优雅端庄的脸上,那么温暖。眼泪,不知不觉的从眼角滑落了。
李俊的眼泪几乎要流了下来,看见父亲小心的在泥泞中探着脚走过马路这边。刚才李俊赌着气说什么也不下车,让父亲一个人去求人。此刻,在车上看着车外泥泞的路面,灰蒙蒙的天,父亲在门口和人殷勤的告别,一头花白的头发和微微飘动的灰白胡子。
李贡历任翰林院管阁校勘、秘书丞、集贤殿校理、
碧血长弓射苍龙最新章节第二章 陌路风尘 三上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