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将军刘裕穿着四品武官服,返回京口探望母亲。(
斗破苍穹之穿越轮回)
大战刚刚结束,刘裕就衣锦还乡,这里不缺乏显摆的因素。这怪不得刘裕,穷人乍富没有理由不炫耀。在楚汉争霸时期,霸王项羽曾经说过:“富贵不归故里,犹如衣锦夜行。”这句话一出,当时就把亚父范增气的够呛,直骂沐猴而冠,成不了大气候。
正在刘裕尽情炫富的时候,北府兵大佬刘牢之的紧急军令送达,让他立刻赶回军营。
刘裕哪里敢耽搁,迅速赶回军营,知道了国家处在生死关头。
东晋王朝内部发生变乱,荆州刺史桓玄从上游起兵,长驱攻入建康。这是东晋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桓玄逼迫晋安帝禅位,改国号为楚。
桓玄,字敬道,又名灵宝,这小子和所有成大事的人享受了一个待遇,在他出生的时候也有一个鬼故事。(
嫡宠四小姐)据说他的老妈马氏半夜见有流星呱唧掉在了铜盆中,变成鹌鹑蛋大小的火珠,觉得这东西大补,就以水瓢接取一口吞了,当时就跟唐三藏喝了子母河水一样,感觉有孕,以后你就知道了,桓玄闪亮登场。“及生玄,有光照室,占者奇之。”正因为有点儿神,他的老爹就给儿子起了小名,就是灵宝。
桓玄从小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帅哥,智商很高,坏点子层出不穷,谁也坏不过他。桓温非常喜欢这个儿子,临终遗命以桓玄袭其南郡公的爵位。
两年后,桓玄的服丧期满,来到叔叔桓冲的办公大厅。桓冲当时很受权臣谢安的信任,执掌大哥的原班人马。此时,桓冲即将离任扬州刺史,扬州文武官员与桓冲告别。桓冲抚摸着桓玄的脑袋,指着满府的僚属,对大侄子说:“这些人都是你家的故吏。”桓玄虽小,睹人思旧,泪飞顿作倾盆雨,使得一府官僚悲伤不已。
长大以后,桓玄帅呆了,风流倜傥,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写文章立笔千言,倚马可待。(
酷酷总裁你跑不掉)虽然桓玄才华超众,谁都知道这小子了不得,由于桓温底子潮,东晋朝廷一直压制桓家子弟。直到二十三岁,桓玄才被拜为太子洗马,也就是一个太子出门的开道先锋,贪官们的头车司机而已。
有一次,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大约是溜须吧,这一点可能性很大,因为这小子不甘寂寞,桓玄去拜见朝中掌权的琅琊王司马道子。司马道子臭名昭著,地球人都知道东晋朝廷葬送在他父子的手中,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天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喜欢音乐,著述颇丰。司马道子喜欢热闹,经常在家里开patty,正在大宴宾客,看到桓玄,突然醉醺醺的对众人说:“桓温晚年想造反,是不是有这事?”
这个罪名可不轻,当时就可以拉出去剁了。(
总裁的秘密爱人)桓玄吓得汗流浃背,咕咚一声跪倒在地,屁股撅得山寨鸵鸟,一动不动不敢起身。
满堂的宾客鸦雀无声,仿佛冰冻一样。琅邪王骠骑长史谢重说了一句公道话:“已故宣武公桓温废昏立明,功过伊尹、霍光。人们的各种非议,应当有所区别。”
司马道子是个酒蒙子,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略微点头。一场大祸消弭于无形,桓玄这才爬了起来。经过这一次刻骨铭心的耻辱,桓玄每日里担惊受怕,无时无刻的问候司马道子的老妈。
这孩子真不知道尊老爱幼,人家司马道子的老妈都死了很多年了。
桓玄知道当时众议其父桓温晚年有篡位念头,于是上书皇帝指称这是谣传,桓温是一个爱党爱国的好同志,灭掉成汉,进图中原,有大功于国家,“废昏立明、翼戴宗庙,”有大功于朝廷,司马家应该感恩戴德才是,干嘛把我们桓家整的落水狗似的。(
儿女成双福满堂)不过,朝廷对桓温当年的事迹记忆犹新,桓玄的种种努力付之流水。
桓玄就这样很憋屈的活着,当年外放义兴(今江苏宜兴)太守时,曾登高望远,万里江山一览无余,大好河山尽在眼底,可惜不是自己的,因此叹息道:“父为九州伯,子为五湖长。”桓玄心有大志,胸怀天下,不打算当一个市长就了此一生,因此辞官不做,于是就弃官回到其封国南郡(今湖北江陵)。
荆州是桓家老巢,现在的荆州刺史殷仲堪。桓温、桓冲兄弟先后任荆州刺史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荆楚各地,根深叶茂,人多势众。桓玄在这里就是无冕皇帝,在此潜伏等待机会。桓玄摆脱不了官二代的心态,骄横跋扈惯了,在荆州很是无法无天,百姓很怕他,荆州刺史竟然也不敢管。有一回,桓玄到刺史的政务中心的广场前练习马术,手持马鞭在殷仲堪面前挥洒自如,根本不把领导放在眼里。(
重生之毒妃)殷中堪的中兵参军刘迈看不下去了,挖苦他不懂道理。
桓玄满脸不高兴,气哼哼的离开。殷仲堪大惊失色,一句话不敢多说。目睹桓玄跑远了,殷仲堪指责刘迈说:“你这个傻子!桓玄这小子黑啊,晚上一定会派人刺杀你,这小子翻脸不认人,我救不了你呀!”他让刘迈赶快回建康躲避,晚走一步就来不及了。桓玄果然派人来追杀,刘迈一头扎进水塘里潜伏了很久才逃脱。
殷仲堪十分了解桓玄的为人,这是因为以前的一个故事。桓玄小时,与一众堂兄弟斗鹅,但桓玄的鹅总是不及堂兄弟的能打,经常被咬的落荒而逃,身上都没有几根毛了,扔到锅里直接就能炖了,因此十分不高兴。于是,在一个晚上,偷偷跑到鹅栏剁了堂兄弟们的鹅。天亮后家人都惊骇不已,以为闹鬼,立刻向桓冲报告。但桓冲心知是桓玄干的好事,一问,果然如此。桓冲和殷仲堪交情不浅,经常喝酒泡妞,酒一喝多了,什么故事都藏不住。
朝廷的征虏将军胡藩路经江陵,听说了桓玄的流氓草根事迹,对殷仲堪说:“桓玄志趣不同于常人,一副怏怏不得志之态,将军过分优崇他,恐怕于将来不利。”被人说中了心事,殷仲堪听了默不作声,但让人当面揭了疮疤,心里很不高兴。
东晋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九月,晋孝武帝因为一句要休老婆的笑谈,被狠毒老娘们儿张贵人指使宫女下手闷死,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太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安帝。安帝是晋惠帝第二,出生那天就傻了吧唧的,活了这些年也没明白过一天,就知道吃饱了不饿,躺着睡觉舒服。
晋安帝司马德宗是孝武帝长子。于孝武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张贵人谋杀孝武帝后,重贿左右,伪称孝武帝是暴病而亡,匆忙立司马德宗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隆安”。
司马家怎么净整这事儿,一个傻子司马衷,祸害了整个中原的千万百姓,弄出了五胡乱华的滔天大祸,司马家子孙也让人家煮了,害得我把那段故事写出来弄得手都疼了。历史的殷鉴不远,咋又整出一个更二的,难道也要把司马睿这一支也祸害光了!
老板缺心眼儿,本家的长辈要多付一些责任。太傅、会稽王司马道子**朝政。然而,司马道子尽管富有文艺细胞,至今仍有著作流传于世。但在政治上是一个低能儿,嗜酒如命,一天到晚喝得昏天黑地,一切政事交给小弟尚书左仆射王国宝和他族中的兄弟王绪。当时,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手中的小弟众多。王国宝、王绪看着眼气,劝司马道子削弱他们的兵权,加强中央王权。消息传出,内外骚动。
桓玄备受朝廷排挤压制,一肚子才能无处发挥,早已心怀不满,见有机可乘,立刻跳出来表演,忽悠殷仲堪说:“王国宝这小子不厚道,不干人事,以前没有对你下手,是因为说了不算。现今小人得志,与王绪勾搭成奸,他们想撤谁换谁像玩的一样。王恭上边有人,背景深厚,他们一时不敢轻动,唯有先拿你开刀。你是先帝破格提拔的,但人们未必认为合适,都说你道德高尚,当地方大佬却差一点儿火候。如果朝廷下诏任命你为中书令,夺你的兵权,你还有招法吗?”
殷仲堪正在为这事发愁,被说中了心事,回答说:“这件事我担心很久了,不知你有什么好办法?”
桓玄打蛇随棍上,一看到这老家伙心眼活了,于是继续忽悠道:“天下人都知道王国宝不是东西,背后里暗算别人。王恭疾恶如仇,不同寻常。你赶紧秘密派人游说他起兵,以匡正朝廷,对他说你将率全荆州的小弟顺流而下,推举他为盟主。我们这些江湖草根群起响应,如此天下必然揭竿而起。此事若能实现,这是齐桓公尊王攘夷的伟业!”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