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拓跋珪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平城,并自称皇帝。(
丫头,你被算计了)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魏国全民大同,天下小康。
外边的敌人消灭了,内部的矛盾变得尖锐,以至于不可调和,最终兵戎相见。
拓跋珪接受了公孙表等人上的《韩非书》,开始加强君主**,以法治管束臣子。北魏初年,虽也有律令,但十分原始,带有奴隶制法律的残酷味道。拓跋圭时期,随着拓跋氏进入中原,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熏陶,开始吸取汉族封建律令。
既然有法可依,就要找一个倒霉的祭旗,借口将军李栗动作太随便,将他剁了。
这一次屠杀的后果明显,举朝震动,人人自危。
虽然拓跋珪杀鸡儆猴,但还是有猴子不怕。这个顶风作案的人就是拓跋珪的一奶同胞拓跋仪。
拓跋仪身长七尺五寸,容貌甚伟,美须髯,有算略,年少已精于舞剑,骑射无人能及。拓跋仪膂力过人,弓力将近十石;陈留公拓跋虔使用的槊大而特别。(
绝宠腹黑妃)时人云:“卫王弓,桓王槊。”称赞这两个人不同凡响。道武帝拓跋圭巡幸至贺兰部时,拓跋仪侍从出入,鞍前马后的护卫。因为护驾有功,赐爵九原公。以后,跟随拓跋珪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拓跋珪讨伐匈奴刘卫辰那一战之中,拓跋仪率军由别道进攻,取获刘卫辰尸首,传首至行宫。拓跋珪大喜,徙封他为东平公,任命他为都督屯田于河北。
拓跋仪不辱使命,自五原至塞外,实行包产到户,奖励人民种粮食。政策对头,人民有奔头,粮食大面积丰收,因此大得人心。
参合陂之战中,拓跋仪率大军驻扎在朔方(今内蒙乌拉特旗东),控制了慕容宝的回军之路,导致燕军和后方失去了联系,最终惨败于参合陂。魏军突进中原,打败慕容德后,因为屡立战功,拓跋珪将慕容麟的老婆周氏赐给了拓跋仪,任命他为督中外诸军事、左丞相,进封卫王。拓跋仪奉命讨伐邺城,很快攻占了邺城。拓跋珪准备回到旧都平城,不放心中原,置中山行台,诏令拓跋仪任尚书令以镇中山。拓跋仪恩威并施,燕国故地人民归顺,很远的地方都听到了他的威名,于是,任命拓跋仪担任国家的丞相,进京辅助国君。(
抗战王牌军)
拓跋珪和拓跋仪兄弟情深,经常没大没小的开玩笑。大孙子拓跋焘出生时,拓跋珪按捺不住心中的高兴,“奇而悦之”,心里的高兴装得太满,急于找人分享喜悦,于是深夜召拓跋仪入宫。
看到兄弟衣冠不整的赶来,拓跋珪问道:“半夜把你喊来,有没有奇怪和恐惧呀?”
伴君如伴虎,半夜鸡叫谁能不犯疑惑,但这话不能说,藏在心里烂了才好。拓跋仪很自然地回答说:“臣诚心诚意的侍奉陛下,陛下明察,臣内心很安定。忽奉夜诏,奇怪是有,害怕可是一点儿都没。”
拓跋珪闻言大笑,告诉兄弟,孙子拓跋焘出生了,因此把兄弟找来,一同高兴。
拓跋仪非常高兴,不由得跳起舞来,兄弟两个也不睡觉了,弄了几个菜就喝起来,载歌载舞的,一直到早朝。拓跋珪酒喝到兴奋处,命人把群臣招来,一同喝酒庆祝。让小弟陪了自己一夜够辛苦的,赐给拓跋仪御马、御带、缣锦等贵重物品。
当时,上谷人侯岌、张兖,代郡人许谦等人非常有名,学博今古,初来到北魏,听闻拓跋仪礼待贤士,是拓跋版的孟尝君,因此拜会拓跋仪。(
总裁独宠:爱妻成瘾)拓跋仪以礼相待,共谈当世之务,指画山河,分别城邑,成败要害,每句话都说到要害。
许谦等人叹服,感叹的说:“平原公有经天纬地之才,跟着这样的领导混有前途,我们甘愿成为他的尾巴。”
拓跋珪以拓跋仪器望,尤重待他,时常驾幸他的府第,像回自己家一样,没有任何的防备。
拓跋珪就是这样惯着兄弟,拓跋仪矜功恃宠,时间久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突然生出野心,勾结魏国宜都公穆崇谋反叛乱,埋伏武士等候拓跋珪,打算把大哥剁了。穆崇的儿子穆遂身强力壮,自愿加入突击队的行列。
本来,这件事及易成功,可是一件风马牛无相及的事情发生,让阴谋大白于天下。
也不知是动了哪根筋,拓跋珪突然想起了穆遂,打算交给他一个任务。穆遂闻此召,以为阴谋败露,逾墙告状,首先混个好态度。拓跋珪异常吃惊,考虑到二人党羽太多,如果进行追究,必然导致国家动乱,因此隐忍未发,但拓跋仪家里是再也不去了。(
独宠旧爱陆少的秘密恋人)
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东晋大佬刘裕率军北伐,一路由泗水进入淮河,过关斩将,攻占山东临沂,占领广固,攻下南燕,天下震动。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史令前来报告,天文有多变异之象。拓跋珪马上让星象家占卜,看一看老天爷要干什么。占卜者说道是“当有逆臣伏尸流血”。拓跋珪内心深感厌恶,于是找了几个理由,杀了不少大臣,以这些人的鲜血糊弄老天爷,让灾难过去。
朝堂之上血流成河,拓跋仪因为有案底,内心不安,害怕下一个是自己。于是家也不要了,一个人骑着快马,一不留神就跑了。拓跋珪得到了兄弟逃跑的消息,想起了没算的旧账,马上派出军队分头追赶,在半路上抓到了拓跋仪。传下命令,剥夺一切职务,一杯毒酒送兄弟上路,“葬以庶人之礼。”
拓跋珪得到了中原,但失去了兄弟情义,也失去了健康,到晚年时——有些早了,还不到四十岁,与部落贵族的争杀白炽化。恐惧、不安和过度的紧张使得拓跋珪病重多疑,精神失常。(
嫁给总裁不好玩)
关于拓跋珪的精神失常状态,也不能归结于勾心斗角,大都是补药惹的祸。
据史书记载:“初,帝服寒食散,自太医令阴羌死后,药数动发,至此逾甚。而灾变屡见,忧懑不安,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虑如天文之占,或有肘腋之虞。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终日竟夜独语不止,若旁有鬼物对扬者。朝臣至前,追其旧恶皆见杀害,其余或以颜色变动,或以喘息不调,或以行步乖节,或以言辞失措,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于是朝野人情各怀危惧。有司懈怠,莫相督摄;百工偷劫,盗贼公行,巷里之间人为希少。”
五石散是古代神仙服食范畴中的一种,实际上就是一种剧毒药,必须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称寒食散。五石散还具有春药的作用。因为这东西恶毒,唐初孙思邈深斥其祸。帝王为了长寿和壮阳,总是服用今天看来实际上是毒药的东西,英明的秦始皇和唐太宗都是如此。其中有巨毒的矿物质,不数年就会使一个健壮的正常人疯狂。
拓跋珪中了寒食散的剧毒,药效发作,大冬天的都得光膀子,害得太监都不敢多穿,冻得直迷糊。加上喜怒无常,谁靠的近谁倒霉,因此成了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在一个疯子领导之下,北魏政局岌岌可危。此时,魏国上下人人自危,甚至皇子也不敢靠前,唯独吏部尚书崔宏之子,著作郎崔浩恭敬殷勤,不稍懈怠,有时整日不归家的侍奉在左右。崔宏也小心谨慎,既不得罪,又不献媚取宠,故父子安然,得以免祸。
拓跋珪一时糊涂,一时聪明,搞得人人自危。他也明白地位不稳,经常防着大臣们,然而,他没有料到,他的最凶恶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儿子拓跋绍。
拓跋绍是拓跋珪的次子,生母贺夫人。
贺夫人是献明皇后贺女士的妹妹,美丽得让男人抓狂,男人见到她,没有人不产生化学反应的。拓跋珪偶然见了贺夫人时大为喜悦,立即告诉献明皇后,请准纳她为妻。献明皇后立即反对,认为自己的妹妹是一朵有毒的罂粟花,仙女的外表蛇蝎的心肠,咬人可狠了。并且自己的妹妹已经嫁人了,不能进入皇宫。
拓跋珪被贺夫人迷得五迷三道,根本不顾这些。秘密令人剁了贺夫人的老公,让她成了寡妇,于是,八抬大轿抬进了皇宫,没完没了的折腾了好些日子,生下了拓跋绍。
在岁月的流逝之中,拓跋绍渐渐长大了,这孩子不学好,为人凶狠歹毒,不遵教训,一天天的游手好闲,满大街逛游。逛大街没关系,那是个人爱好,但这小子仇富心理严重,看到行人穿名牌,一定要剥个精光,看着人家裸奔。看到猪狗牛羊,就当兔子打,以为戏乐,因此弄得名声很臭。
拓跋珪听说了之后很愤怒,将拓跋绍倒悬井中,一放就是半天,只剩下一口气才拉上来。大哥拓跋嗣也经常斥责拓跋绍,让他收敛一些,不要太缺德了。拓跋嗣知道兄弟是什么德行,时常惧怕拓跋绍叛变。
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拓跋绍的母亲贺夫人有错失,拓跋珪幽禁她于宫中,即将下令杀她,或许是忘不了贺夫人的美丽,到黄昏时仍未下达处决的命令。有了这么一个时间窗,贺氏得到了宦官的帮助,密告拓跋绍想办法救她。
拓跋绍闻风而动,当晚与帐下的小弟进入皇宫,由宦官领路翻越了宫墙,进入了老爹拓跋珪的卧室。左右侍御的宦官发现不对,立即大呼贼至,拓跋珪即时惊起,伸手摸弓刀而不获,被拓跋绍乱刀砍死,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拓跋珪谥号为道武皇帝,庙号太祖。永兴二年谥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改谥为道武,太和十五年改庙号为太祖。
因为庙号改动了几次,所以,后世称之为道武帝、太祖皇帝的都有,都没有错。当然,因为战功赫赫,亲手浇灌了拓跋鲜卑这棵大树,后人称之为太武帝也是对的。
北魏太武帝拓跋珪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他是五胡乱华历史的掘墓人,终结了十六国战乱,统一了中国北方,为以后的国家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他的追悼会却在南北朝时代。因此,在南北朝开篇的历史中,不得不先讲他的故事,好在他的表演足够精彩,应该没有让读者失望。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