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正月,在贺兰部老大贺讷的推荐之下,在牛川(今内蒙锡拉木林河)召开部落大会,拓跋珪继承了代王之位,确立了在部族之中的领袖地位。(
皇姑)几个月以后,迁都旧都城盛乐,改称魏王,建立魏国,初步建立了国家的雏形。
魏国这个名字使用的频率很高,从战国开始,已经使用了几次,但也不是随便拿来就用的。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而“魏”又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同时含有续曹魏,对抗东晋政权的含义。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
刘显不甘心实力受到削弱,采取了和拓跋珪的对抗措施,推举了拓跋珪的叔父拓跋窟咄为老大,号召拓跋部的人投奔。就是这样,刘显仍然害怕实力不足,主动卖身投靠,依附于西燕老板慕容永。在西燕军队的保护下,拓跋窟咄率军向拓跋部挺进,新兴的国家处于危机之中。
敌我形势立判,硬顶下去是傻子。拓跋珪率领联盟各部返回了贺兰部,躲到了大草原深处,避免了和拓跋窟咄的身体接触。但这样躲着不是办法,拓跋珪派人向后燕慕容垂求援。
慕容垂刚刚复国,鉴于和拓跋部的姻亲关系,没理由不帮一把,另一方面,刘显依靠的是西燕的慕容永。慕容永建国以后,和后燕争夺正统地位,是后燕的敌国。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的逻辑,慕容垂决定帮助拓跋珪,派儿子慕容麟率六千大军支援。
慕容麟大军受到了刘显军队的阻击,不能靠近拓跋珪。(
泡妞低手)而恰在此时,拓跋珪的内部又发生了动乱,舅舅贺染干勾结独孤部,率领一部分族人从北方攻击拓跋部。
拓跋部遭到了意外的攻击,刚刚建立的魏国人心惶惶,很多刚刚加盟的部落长老纷纷逃了。慕容麟闻讯,冒险派小弟抄小路送信,告诉他们援军很快到达。魏国百姓得知援军就在附近,于是,人心得以稳定,逃跑的风潮得以遏制。
拓跋珪趁机进兵,在慕容麟的配合之下,消灭了独孤部的叛军,拓跋窟咄逃到铁弗部,被刘卫辰剁了。拓跋珪有后燕军队的支持,信心大增,捎带着征服了周围的弱小部落,实力迅速变得强大。
国家已经稳定,拓跋珪开始为自己规划人生了,盛乐的城门徐徐开启,魏王拓跋珪迎娶了自己的新娘,自己的亲姨妈贺兰氏。这在今天看来和恶心的事,在刚刚脱离氏族社会不久的魏国不算什么,谁也没有理由嘲笑这位年轻的国王。
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十二月,那是一年中冬季的尾巴,大草原上白雪皑皑,慕容垂任命拓跋珪为西单于、上谷王。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约是不屑吧,拓跋珪没有接受。
魏国长史张衮认为独孤部的刘显是国家的心腹大患,凭借魏国的实力,很难彻底击败刘显,必须取得燕国的帮助,消灭刘显才有把握。建议拓跋珪厚礼卑辞请求燕国老板慕容垂的帮助。
魏国的使臣到达了中山,没费吹灰之力就说动了慕容垂,燕国同意立刻发兵攻击刘显。
www.hswenming.com
慕容垂横草不过,根本不会帮助潜在的敌人,之所以如此大方,是因为刘显这厮动了他的奶酪。前几天,刘显半路打劫,抢走了刘卫辰献给燕国的大批名马。慕容垂派使节讨要碰了一鼻子灰,正在为这件事生气,没有出兵的原因,就是担心将他赶到拓跋珪的阵营。今天听说拓跋珪请求支援,如何能不答应。
东晋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燕军在太原王慕容楷和赵王慕容麟的率领下,进攻刘显的老巢。燕军狂野进攻,横扫千军如卷席,击溃了刘显的主力,刘显率残部撤回马邑西山。拓跋珪率军迅速赶到,同燕军前后呼应,在弥泽歼灭了独狐部残兵,刘显蚀了老本,裸奔西燕。
第二年,拓跋珪在弱洛水(今内蒙西拉木伦河)击败了东胡库莫奚部,获杂畜十余万头;又破嫩江流域解如部,获男女、杂畜十余万。随后,攻高车部落(今外蒙),“大破之,”缴获人口、马、牛、羊二十余万;随后,讨伐纥突邻、纥奚、豆陈、贺兰、叱奴等部落,寻机击破匈奴刘卫辰部,共缴获名马三十余万匹,牛羊四百余万头。通过打劫,拓跋珪不仅获得了大量土地、虏获了大批战马和牛羊,而且还收降了不少部落,拥有了大批的兵员,成为塞外一大强国。
鲜卑拓跋的实力获得了飞一般增长,具有和任何强大对手野战的能力。因为混大了,代北草原容不下拓跋珪的野心,他把目光落到了中原,那里自古人傻钱多,而燕国挡住了他的脚步。拓跋珪既然瞄准了中原,了解燕国的局势就成了必然的了,于是,派了自己的兄弟,魏国九原公拓跋仪到中山访问,名义上是向燕国老板慕容垂至谢,实际上是洞察燕国的虚实。(
丫头,你被算计了)
慕容垂十分睿智,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外甥如此野心勃勃,看到低级别的使节到来,很不满意外甥的举动,质问拓跋仪:“魏王何以不自来?”
拓跋仪不卑不亢的说:“先王与燕并事晋室,世为兄弟,臣今奉使,于理未失。”
原来自己的外甥已经羽毛丰满,打算和自己平起平坐了!慕容垂心里不高兴,话语自然不太友好:“我现在威加四海,怎么能拿过去的规矩说事儿!”
拓跋仪毫不客气的回敬说:“燕国如果不讲道理,欲以兵威自强,这是将帅们应该解决的问题,这不是我能够知道的。”
慕容垂吃了瘪,整的哑口无言。
拓跋仪回到魏国后,对拓跋珪说道:“燕国皇帝衰老,太子迷糊,范阳王自负材气,不是甘心当小弟的人。如果燕国皇帝死了,内战一定会打起来,以后可以算计燕国,现在还不是时候。”
拓跋珪最害怕慕容垂的子孙英雄,一听说他的后人就是一堆草包,而且还互相拆台,当即高兴得乱七八糟。
东晋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正月,拓跋珪发兵进攻高车(汉称丁零,即敕勒部,居今外蒙乌兰巴托一带,因马车轮高大得名,《敕勒歌》即为该民族所做),取得了胜利。二月,草原冰雪融化,暖风劲吹,拓跋珪率军攻击吐突邻部于女水(今河北滦河),“大破之。(
重生造星系统)”事平之后,拓跋珪将吐突邻部落全部迁移。
东晋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四月,拓跋珪联合后燕赵王慕容麟在意辛山(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共同攻击北方游牧部落贺兰、纥突邻及纥奚三部,战败的纥突邻、纥奚部向魏国投降。
在拓跋珪建国后,贺讷与贺染干为争夺对本部的统治权,多次互相举兵相攻。而后燕及匈奴刘卫辰部又极力与魏国争夺对贺兰部的控制权。
七月流火,代北草原天高云淡,万物蓬勃生长,干什么都是好日子。匈奴首领刘卫辰派遣其子直力鞮乘机攻打贺兰部,首领贺讷被打得没了脾气,请降于魏。拓跋珪率兵救援,直力鞮只好退兵。拓跋珪遂将贺兰部向东迁徙,与后燕毗邻。
拓跋珪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让他的舅舅贺讷为他在燕国的边境站岗,让自己有机会解决内部问题。
后燕老板慕容垂横草不过,敏锐的看到了问题的实质,采取了应对措施。立刻派出大军,对贺讷软硬兼施,诱使其叛魏降燕。贺讷意志不坚定,投降了燕国,被慕容垂封为归善王。贺染干闻讯,嫉妒他的哥哥贺讷飞黄腾达,暗地里运气,打算把哥哥剁了,夺取哥哥的地位。
不久,贺兰部窝里反,贺染干与贺讷举兵相攻,砍得血流成河。消息传来,拓跋珪请求后燕帮助平息内乱。四月,后燕镇北将军兰汗率兵大破贺染干于牛都(其地在牛川,放牧聚会谓之都)。六月,后燕皇帝慕容垂派遣赵王慕容麟率军攻击贺讷部,生擒贺讷于赤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南黄河西岸),降其小弟数万。(
丫头,你被算计了)后燕皇帝慕容垂命令释放贺讷,并还其部众于原地,而迁徙贺染干及其部众于中山(今河北定州),企图完全控制贺兰部,以此达到牵制北魏的战略目的。
在作战之中,慕容麟已发现拓跋珪有图燕之志,撤军后,对慕容垂汇报道:“臣观拓跋珪举动,早晚会成为国家的大患,不如强迫他到都城,使其弟监国事”。
慕容垂深以为然,但未纳其言,因为他知道,外甥野心勃勃,他这个舅舅说了不算。
七月,拓跋珪派遣兄弟拓跋觚到后燕问安,燕国老板慕容垂衰老,其子慕容宝掌管军国大事。慕容宝是慕容家好不容易才出现的一个混蛋,贪财好色,看到别人的东西好都受不了,一定要拿到手。这小子听说代北盛产名马,于是眼红了,将拓跋觚扣留,让魏国拿好马来交换。
这是强盗的行为,一个国家岂能如此行事!拓跋珪严辞予以拒绝,拓跋觚是慕容宝的表弟,是杀是留你们看着办吧!宣布与后燕绝交。既然和后燕翻脸,那么就要缓和旧日敌人的关系,拓跋珪派出长史张衮向西燕通好。
拓跋觚以有勇略有胆气著称,岂能坐以待毙,瞅准了机会,率领左右数十骑,将看守的卫士剁了,一路向北逃跑。还没有跑多远,就被慕容宝亲自带兵截获,押着他返回了中山。慕容垂没有责备拓跋觚逃跑,暗骂太子胡来,树立了一个敌人。可是已经翻脸,人是不能放了,好好招待再说吧。拓跋觚既然跑不脱,于是安下心来学习,“诵读经书数十万言,垂之国人咸称重之。”
随着魏国势力的日渐雄厚,魏国欲谋求独立,并屡次侵犯臣服于后燕的塞外诸部族,双方的矛盾开始逐渐激化,因索马之事,两国绝交。
但此事尚未直接导致双方的战争,原因是各自的后方都不安定,很多乱事都没摆平。当时,后燕还有两个宿敌未灭,一是翟魏,一是西燕。西燕就不用说了,翟魏是丁零人在黄河南岸滑台建立的政权,它以河为固,反复于三国(东晋、后燕,西燕)之间,经常骚扰进攻后燕的南部边疆。
魏国的南方也是一团糟,匈奴铁弗部大佬刘卫辰,敌视新兴的魏国,经常派兵骚扰魏国的南方。刘卫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一个强大的帮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柔然。
柔然东胡鲜卑的一支,曾经臣服于代国,后来,代国灭亡,又臣服于匈奴刘卫辰,经常配合匈奴夹击骚扰魏国。
拓跋珪决心解决柔然问题,在东晋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十月,秋高马肥之际,率领主力袭击柔然。柔然见势不妙,举部向西方逃跑,魏军追击六百里,粮草接济不上,诸军将领请求退兵。拓跋珪不许,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会对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于是问各位将领:“若杀副马,够不够三日军粮?”
将领们回答说:“足够。”
拓跋珪下令杀掉备用的战马,让将士们吃饱,然后继续追击。鲜卑骑兵一路狂奔,纵横于茫茫大草原,终于追上了柔然的主力,击溃了柔然军队,俘虏了大批牛羊和民众。这一次进攻战果辉煌,柔然损失惨重,只有不足一半的柔然人逃了。
拓跋珪获得了补充,命令手下的将士继续穷追不舍。小弟们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纵横数百里,金戈铁马的突击,击斩柔然首领,俘虏了柔然主要将领,迫使柔然余部投降。
同月,听说拓跋珪全力以赴对付柔然,刘卫辰的儿子直力鞮率领大军八万进攻魏国南部边境,匈奴骑兵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拓跋珪刚刚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斗,人困马乏,唯有按兵不动,静待事情的发展。一个月以后,匈奴军队紧张的神经懈怠了,拓跋珪开始了行动,亲自率领五千多士兵,冒着大雪出发,设伏于铁岐山(今内蒙阴山北)的南坡,引诱匈奴军队进入伏击圈,一战消灭了直力鞮的主力,缴获的牛羊辎重二十余万。
直力鞮输得精光,被迫裸奔,魏军紧追不舍,直插匈奴境内,兵锋直指匈奴都城代来城(今内蒙东胜西)。魏军大兵压境,匈奴内部崩溃,人心离散,已经无法防守,刘卫辰、直力鞮父子弃城而逃。
拓跋珪派大将伊谓率轻骑紧追不舍,一直追到木根山(今内蒙五原),抓获直力鞮,刘卫辰被丧失信心的小弟剁了。
当年十二月,魏军于盐池(今陕西定边)斩杀刘卫辰余党五千余人。刘卫辰最小的儿子刘勃勃趁乱逃走,逃亡薛干部,后投奔后秦老板姚兴。
刘勃勃就是一代魔鬼赫连勃勃,因为有了他,才有了后来的统万城。他的故事已经在《五胡贼猛》那部书说过,不再赘述了。
拓跋珪在大草原折腾的风生水起,慕容垂也没闲着,在东晋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慕容垂分兵二路渡过黄河,一战灭掉翟魏。之后,慕容垂立即调集兵力准备进击西燕。
东晋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十一月,慕容垂三路大军集中在太行山东麓,破台壁,取晋阳,围长子,就像铁锤砸鸡蛋一样容易。次年五月,长子城陷,燕军呼啸进城,杀掉了慕容永,灭亡西燕。至此,西燕所统的上党八郡和翟魏控制的东平四郡尽归于后燕,后燕的国势达到了顶峰。
随着双方问题的相继解决,一场大战不可避免。此时,后燕挟连胜之势,欲以武力征服北魏。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