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
海鳖曾欺井内蛙,
大鹏张翅绕天涯。(
百炼成仙)
强中更有强中手,
莫向人前满自夸。
话分两头。且说秦观那日饱看了小妹容貌不丑,况且应答如流,就择了吉日,亲往求亲,苏洵答应了。于是小两口择日完婚。洞房之夜月明如昼。秦观在前厅筵宴已毕,方欲进房,只见房门紧闭,丫鬟道:“奉小姐之命,有三个题目在此,三试俱中方准进房。”第一题是绝句一首,要新郎也做一首,必须合了出题之意,题目是:“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秦观想道:“这个题目,别人做定猜不着。是我曾假扮做云游道人,在岳庙化缘,去相那苏小姐。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明明是在嘲笑我。”遂于月下取笔写诗一首道:“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苏小妹一看就知道第一题没有难倒秦观,就接着考第二题。
第二题是四句诗,藏着四个古人,要猜得一个也不差,诗道:“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一剑平天)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秦观见了,略不凝思,一一注明。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小妹一看又被秦观猜中了,就接着出第三题。
第三题考的是对联,小妹出联是:“闭门推出窗前月。”秦观初看时觉的容易,仔细想来,这对出得尽巧,若对得平常了,不见本事。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听得谯楼三鼓将阑,构思不就,愈加慌迫。
却说苏东坡此时尚未曾睡,且来打听妹夫消息。望见秦观在庭中团团而步,口里只管吟哦“闭门推出窗前月”七个字,右手做推窗之势。东坡想道:“此必小妹以此对难之,秦观为其所困矣!我不解围,谁为撮合?”急切思之,亦未有好对。庭中有花缸一只,满满的贮着一缸清水,秦观步了一回,偶然倚缸看水。东坡望见,触动了他灵机,道:“有了!”欲待教他对了,诚恐小妹知觉,连累妹夫体面,不好看相。(
灭世武修)东坡远远站着咳嗽一声,就地下取小小砖片,投向缸中。那水为砖片所激,跃起几点,扑在秦观面上。水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秦观当下晓悟,就提笔对到:“投石冲开水底天。”丫鬟交了第三遍试卷,只听呀的一声,房门大开。内又走出一个侍儿,手捧银壶,将美酒斟于玉盏之内,献上新郎,口称:“才子请满饮三杯,权当花红赏劳。”秦观此时意气扬扬,连进三盏,丫鬟拥入香房。这一夜,佳人才子,好不称意。正是:“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自此夫妻和美,不在话下。后秦苏东坡在京为官,佛印和尚经常劝苏东坡急流勇退。有一次寄给苏东坡长歌一篇,东坡看时,却也写得怪异,每二字一连,共一百三十对字。你道写的是甚字?
野野 鸟鸟 啼啼 时时 有有 思思 春春 气气 桃桃 花花 发发
满满 枝枝 莺莺 雀雀 相相 呼呼 唤唤 岩岩 畔畔 花花 红红
似似 锦锦 屏屏 堪堪 看看 山山 秀秀 丽丽 山山 前前 烟烟
雾雾 起起 清清 浮浮 浪浪 促促 潺潺 亹亹 水水 景景 幽幽
深深 处处 好好 追追 游游 傍傍 水水 花花 似似 雪雪 梨梨
花花 光光 皎皎 洁洁 玲玲 珑珑 似似 坠坠 银银 花花 折折
最最 好好 柔柔 茸茸 溪溪 畔畔 草草 青青 双双 蝴蝴 蝶蝶
飞飞 来来 到到 落落 花花 林林 里里 鸟鸟 啼啼 叫叫 不不
休休 为为 忆忆 春春 光光 好好 杨杨 柳柳 枝枝 头头 春春
色色 秀秀 时时 常常 共共 饮饮 春春 浓浓 酒酒 似似 醉醉
闲闲 行行 春春 色色 里里 相相 逢逢 竞竞 忆忆 游游 山山
水水 心心 息息 悠悠 归归 去去 来来 休休 役役”。(
护花保镖)
东坡看了两三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霸主轮回游都市)苏小妹取过一看就说:“哥哥,此歌有何难解。待妹妹念与你听。”于是朗诵道:“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堪看山,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亹水。浪促潺亹水景幽,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似雪梨花光皎洁。梨花光皎洁玲珑,玲珑似坠银花折。似坠银花折最好,最好柔茸溪畔草。柔茸溪畔草青青,双双蝴蝶飞来到。蝴蝶飞来
到落花,落花林里鸟啼叫。林里鸟啼叫不休,不休为忆春光好。为忆春光好杨柳,杨柳枝枝春色秀。春色秀时常共饮,时常共饮春浓酒。春浓酒似醉,似醉闲行春色里。闲行春色里相逢,相逢竞忆游山水。竞忆游山水心息,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东坡听罢,大惊道:“妹妹的才智聪明,是我比不上的!你若是男儿,官位必远在我之上。(
最强农家媳)”佛印看了苏东坡的回信也很高兴。
后来秦观也仿照佛印所书,制成叠字诗一首,也又写得古怪:
别离时闻漏转
忆 静
期归阻久伊思
苏小妹一看就念道:“静思伊久阻归期,久阻归期忆别离。忆别离时闻漏转,时闻漏转静思伊。”
还有一次苏轼、黄庭坚和苏小妹一起论诗谈文。大家在“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中间各添一个字,变成五言联句。苏东坡略一思索,脱口而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接着黄庭坚吟出两句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苏小妹随后也念出自己的诗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相比之下,苏、黄二位添加的字意思平常,而苏小妹用一个“扶”字将轻风与细柳拟人化了,写出了细柳的纤弱形态;一个“失”字,写出了淡淡的月光中梅花隐隐约约的朦朦胧胧美景,十分传神。
后来宣仁太后听说了苏小妹之才,就让人来求苏小妹的诗。每得一篇,宫中传诵,声播京都。其后小妹先秦观而死,少游思念不置秦观于是终身没有再娶。有诗为证:“文章自古说三苏,小妹聪明胜丈夫。三难新郎真异事,一门秀气世间无。”
再说姓苏轼和王安石,王安石一开始很看重苏轼的文才。有一次王安石因作《字说》,一字解作一义。偶论东坡的坡字,从土从皮,谓坡乃土之皮。东坡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乃水之骨也。”一日,王安石又论及鲵字,从鱼从儿,合是鱼子;四马曰驷,天虫为蚕,古人制字,定非无义。东坡拱手进言:“鸠字九鸟,可知有故?”王安石信以为真,欣然请教。东坡笑道:“《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连娘带爷,共是九个。”王安石默然,恶其轻薄,左迁他为湖州刺史。
还有一次苏轼在王安石是书房里看见一方绿色端砚,甚有神采。砚上余墨未干。方欲掩盖,忽见砚匣下露出些纸角儿。东坡扶起砚匣,乃是一方素笺,叠做两摺。取而观之,原来是两句未完的诗稿,题是《咏菊)。东坡笑着念了一遍,“呀,原来连这两句诗都是乱道。”这两句诗怎么样写?“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东坡为何说这两句诗是乱道?一年四季,风各有名:春天为和风,夏天为薰风,秋天为金风,冬天为朔风。和、薰、金、朔四样风配着四时。这诗首句说西风,西方属金,金风乃秋令也。那金风一起,梧叶飘黄,群芳零落。第二句说:“吹落黄花满地金,”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兴之所发,不能自己。举笔舐墨,依韵续诗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之后,一想又怕和王安石发生冲突,就把诗压于砚匣之下,
起身告辞了。后来苏轼被贬黄州,果然看见“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场景,才知道自己错的厉害,再也不敢小看王安石了。
传说在宋代苏东坡与王安石有一段取瞿塘峡江水沏茶的趣事:王安石闻苏轼将入峡,便托他带一罐瞿塘的中峡水回来沏茶,后苏轼船过中峡时因旅途疲劳小睡而错过,便在西陵峡下取水带回。王安石用此水沏茶后品道:“此水非中峡之水。上峡之水湍急,水味浓;下峡之水流慢,水味淡;中峡之水急慢相半,水味浓淡相宜。”苏东坡连称“佩服”。
后来王安石又出来三个上联让苏轼对,苏轼一个也没有对出来。第一个是:“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第二个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第三个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后来唐伯虎对的第二联是:“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清朝中叶,对联专家梁章巨对的第三联是:“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但是第一联至今还是绝对,当世的高手不妨一试。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