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二百三十九回 山抹微云秦学士 佳期如梦醉歌楼

本章节来自于 书法帝国 http://www.lishu123.com/89/89622/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攻心计,总裁99次追妻)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的正妻叫徐文美,而非传说中的苏小妹。这是他自己在为岳父写的文章里交代的。他的岳父是高邮一位姓徐的富商,因为有点钱,捐了一个主簿的官当,生了三个女儿,分别叫徐文美、徐文英、徐文柔。秦观在《徐君主簿行状》一文末尾说:“徐君女三人,尝叹曰:子当读书,女必嫁士人。以文美妻余,如其志云。”

    有人统计,秦观留传下来的四百多首诗词,约四分之一为“爱情诗”,而其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青楼歌女。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里说秦观的诗是“公然走私的爱情”。《茹溪渔隐丛话》引《艺苑雌黄》说了秦观的一件风流事。(嫌妻当家)秦观在绍兴的时候,由当地最高长官太守接待,住高级宾馆蓬莱阁。一日,在席上看中一个歌妓,于是赋《满庭芳》,开头一句是“山抹微云”,后来就是“**,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了。此词流传甚广,苏轼曾戏称秦观为“山抹微云秦学士”。明代的蒋一葵在《尧山堂外纪》中则透露了秦观的另两次艳事。“秦观在蔡州,与营妓楼婉字东玉者甚密”,他专为情人写了一首《水龙吟》,还费心地将楼东玉的名字写进去,“小楼连苑横空”、“玉佩丁东别后”就是谜面。而“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照人依旧”是说他们幽会情景的。秦观还有过一位叫陶心儿的情人,他曾赠一首《南歌子》给这位名妓,末句的“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就是为陶心儿的“心”字打的哑谜。

    才情都用在妓女身上,是不是有点“浪费”?以至于黄庭坚都看不过去了,写了一首诗劝告他,其中有“才难不易得,志大略细谨”的句子,秦观看了很不高兴。(重生之幸福一生)传统的诗词鉴赏,分析秦观时,总是定性为写“歌妓的恋情,同时又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但这并不适合解读秦观的所有爱情词。拿他的经典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来说,就并没有牵连到什么仕途失意的身世之感。相反,如果结合他放浪的情感经历来看,完全可以大胆地假设,这只是秦秦观安慰痴情女子的托词,或者说摆脱一段旧恋情的美丽借口。

    关于秦观的野史,莫过于古时候流传的故事“苏小妹三难新郎”。苏小妹是苏东坡的妹妹,自小就聪明伶俐,十岁上随父兄居于京师的家中,院子里有绣球花一树,有一天父亲苏洵对花题诗道:“天巧玲珑玉一丘,迎眸烂熳总清幽。白云疑向枝间出,明月应从此处留。”

    因有客人来没有写完,被苏小妹看到了,她不待思索,就续诗道:“瓣瓣折开蝴蝶翅,团团围就水晶球。(复仇女皇的爱恋)假饶借得香风送,何羡梅花在陇头。”苏洵回来一看大为赞叹。

    后来苏轼中了科举,苏氏三父子加上以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苏洵先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苏辙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洵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有一次苏小妹读书读倦了,听见外面有人吵架,就想去看看,全当散心。她刚走到门外,恰巧碰着哥哥苏轼从外边回来.苏轼一看,冲妹妹摆手说:“吵架有啥看?回去回去!”但小妹在屋里憋了那半天,当然不愿回去,可哥哥让自己回去,能不理吗?苏小妹眼一眨,就有了主意,对苏轼说:“哥哥,我们对联,你能对上,我就回去。(我的校花老婆)”苏轼笑笑:“你出上联吧。”小妹不慌不忙,一字一顿地说:“闺阁闷闻闾闹开门闲问。”说罢,又提出要求:“我这上联十个子都是门子边(古时”开”也为门子边),意思是向你说明出来的理由.你能对上十个字,用一样的部首,说明让我回去的道理,我就回去。”苏轼没想到妹妹的上联会出的如此巧妙,竟不能立即对上来。苏轼在想,苏小妹在看吵架.整天在绣阁中读书,出来看人吵架也觉得新鲜。苏轼勾着头想他的下联,把妹妹看人吵架的事也忘了.忽然,他高兴地说“妹妹,我想出来啦!”他也不慌不忙,一字一顿地说:“官宦家窈窕容宜室安宁。”苏小妹笑着说:“算你对上来了,我也看够了,咱回去吧!”苏轼恍然大悟:“啊!这是一计呀!”

    苏小妹长大后,第一个来提亲的是王安石。(地下秘藏)有一次王安石与苏洵聊天,王安石说:“我的儿子王蚞,读书只看一遍就能背诵。”苏洵道:“谁家的儿子看两遍?”王安石这才想起苏洵的两个儿子都是当朝的名士,后悔自己班门弄斧。苏洵又说:“不光是我的儿子,就连我女儿也是看一遍就能背诵。”王安石叹服,于是有了向苏家提亲之意。他把儿子的一篇文章交给苏洵,意思是让苏小妹点阅,看看两个孩子是否有缘分。苏洵把文章交给了小妹,也没有道明原由,只说是个才子所写。苏小妹看过文章后说:“好文字!此必聪明才子所作。但秀气泄尽,华而不实,恐非久长之器。”遂于卷面批云:“新奇藻丽,是其所长;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则有馀,享大年则不足。”(意思是王蚞的文章中科举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恐怕寿命不长。)后来王蚞十九岁中了头名状元,但没过多久就夭亡了,可见小妹知人之明,这是后话。

    却说苏洵一看小妹的批语,知道小妹没有看上王蚞。但小妹的批语如何能让王安石看见,于是就重新写了卷面,换了好的批语,然后对王安石说:“自己的女儿貌丑,配不上王蚞。”,把定亲的事情给推脱了。王安石不相信苏小妹貌丑,就派人四处打听,打听的人回报说:“苏小妹才调委实高绝,若论容貌,也只平常额颅凸起,双眼微抠。”原来苏东坡经常和小妹互相嘲戏。东坡是一嘴胡子,小妹嘲笑说:“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小妹额颅凸起,东坡回答道:“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小妹又嘲笑东坡的下颏长,说:“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东坡因小妹双眼微抠,复答云:“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王安石得了这些话就把这件事情搁置了。

    然虽如此,却因相府求亲一事,使小妹才名播满了京城。以后慕名求亲的人不计其数。苏洵都教呈上文字,让女儿自阅,看了很长时间,就只有一卷文字做得好,看他卷面写有姓名,叫做秦观。小妹批四句云:“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这批语明说秦观的文才,和自己的两个哥哥不分上下。于是苏洵知道女儿看中了秦观。

    秦观得到回复后,心里打鼓,平日里就听说苏小妹貌丑,但到底长什么样?还是要看了才知道。一日秦观打听到苏小妹夜里要去庙里烧香拜佛,打扮个游方道人模样,头裹青布唐巾,耳后露两个石碾的假玉环儿,身穿皂布道袍,腰系黄绦,足穿净袜草履,项上挂一串

    拇指大的数珠,手中托一个金漆钵盂,侵早就到东岳庙前伺候。天色黎明,苏小姐轿子已到。秦观走开一步,让他轿子入庙,歇于左廊之下。小妹出轿上殿,秦观已看见了,虽不是妖娆美丽,却也清雅幽闲,全无俗韵。但不知她是否真的有才?于是秦观打个问讯说:“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小妹应声答道:“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

    施!”秦观又说:“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小妹一头走,一头答应:“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秦观直跟到轿前,又问道:“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小妹随口又答:“风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小妹一头说,一头上轿。秦观转身时,口中喃出一句道:“‘风道人’得对‘小娘子’,万千之幸!”小妹上了轿,全不在意。

    跟随小姐的苏府伙计,怪秦观放肆,正要和他理论,只见廊下走出一个垂髫的俊童,对着那道人叫道:“相公这里来更衣。”苏府伙计将童儿肩上悄地捻了一把,低声问道:“前面是那个相公?”童儿道:“是高邮秦观相公。”伙计知道小姐看中的人就是秦观所以便不言语。回来时告诉了小妹,化缘的道人是秦观假妆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玉案一家人的小说书法帝国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书法帝国最新章节书法帝国全文阅读书法帝国5200书法帝国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玉案一家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