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022养尸之地

本章节来自于 鬼笑不发丘 http://www.lishu123.com/89/89615/
    我姨夫大骇之下,扔掉了累赘物品,狂奔回家,定了定神,这才敢到了队长家里说明了情况,队长不信,说是我姨夫喝高了,可我姨夫一夜不敢睡觉。www.heihei168.com第二天邻村的生产队长和我姨夫又来到出事的那个地方,找到了我姨夫扔掉的工具袋子,却怎么也找不到种豆子的痕迹,因为那里原本就是一片老坟地,怎么能种豆子呢?沿着那片坟地大伙找了一圈,除了发现那个小伙子的一只鞋以外,什么也没找到。后来有老人回忆说,那片老坟地里,曾埋着当年巨匪刘黑七活埋的一批人,也许他们死的太惨,冤魂不散,故而化身皮子,勾人魂灵。后来我曾经把此事求证于师父鬼见怕,鬼见怕解释道,于藏尸地中,死者怨冤之气太重,如若后来在此施加咒怨,那么死者灵魂将会化作鬼精。

    我问什么是鬼精,鬼见怕就说,鬼精就是俗话所说的皮子了,形如人的一双眼睛,常常悬浮飘动于空中。皮子的危害大小不一,这就要看死者所受的咒怨了,就是说施咒的人在死者面前说以后让灵魂针对谁做些什么。鬼见怕还说,皮子颜色不一,黄红色的,估计怨气不重,然而幽绿色的则是怨气甚重者化成,所谓“红黄皆无妨,幽绿莫敢当”,说的就是绿色皮子可怕之处,因为绿皮子往往都是诅咒的执行者。(龙王令:妃卿莫属

    而且鬼见怕说,并不是所有的冤魂被施加诅咒后,都会变成皮子的,而是死者首先要埋尸于藏尸地的。鬼见怕还解释说,所谓藏尸地,这是《堪舆星法》里的称呼,藏,葬也。而有不少的寻龙秘籍中的称呼是“养尸地”。所谓养尸地,就是尸体下葬之后,历经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脏、肌肉皆不腐烂,甚至肤色红润胜过生前;毛发、胡须、指甲等也是继续生长,甚至牙齿长成獠牙。归根结底,是由其地势决定。此种地势,形式多变,但不外乎一个养尸的功能,尸体在此经久不烂,有的甚至取日月之精华,竟成僵尸,更有甚至有的僵尸又重新具备一些人的思维,从而走出墓穴,强取人类精魄,危害生灵,这就是历代风水师为什么谈其色变的原因。比如有的辨龙秘笈中,就感慨的告诉后人说:“天机难识更难精,仔细寻龙认星辰。发脉抽心穴秀嫩,藏风避杀紫茜丛。欲知骨石黄金色,动静阴阳分合明。此是阴坟尊贵格,留为后代作真传。”

    鬼见怕说,别看那些红卫兵整天斗我,说我封建迷信,招摇撞骗,其实那是他们不懂科学。就拿养尸地来说,这种事情其实外国也有,而且外国人的科学中就没怎么提及地理对人的影响,因此他们的僵尸事件就特别的多,这个不信可以查他们的史册,其实这就是养尸地造就的一个正常现象而已了。(闪婚,染上惹火甜妻)可叹世人,有的认为自己取得了一些和人斗的胜利,就认为能否定他所不知道的一些科学理论,其实可笑之极。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永远是个小孩子,谁装大尾巴狼,谁说征服自然,那时纯属玩自尊大而已。

    令我想不到的是,接下来的一个事情,无疑是鬼见怕所说的极好佐证了。

    这事情还是有乱坟岗子说起。乱坟岗子中有一座大坟,听老人们说那是一座孝子坟,孝子生前的事迹当然就是宁肯自己吃尽苦难,也要孝敬父母之类的事情,在当地挺有影响的,这不神奇;神奇的是这座坟墓,属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坟墓了,坟墓的墓碑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据说还有人看见坟墓里会走出人来,到外面拿了东西走进墓里。因此当地的一些百姓就认为,此人死后定有神灵,索性拿了香火供品,到坟头摆上,祈求平安降幅。

    我记得曾经和叫驴子捉迷藏的时候,见过这座大坟,那是一座两人多高的坟墓,坟上长着一株大松柏,松树后有一个大洞,洞口滑溜溜的,里面漆黑一片,实在令人胆寒,因此我从没进去过。(腹黑嫡女)后来红卫兵说,前来烧香是供奉封建迷信,为了破四旧,扫除封建残余,就决定铲平此坟。那天好多人都来了,其中也有我们几个调皮鬼。只见那十几个红卫兵,喊了几句“扫除一切牛鬼蛇神”之类的口号后,大家就动了手。墓碑、松树被放到,尤其是墓碑要打断几节;然后封土被挖平,然后就是棺材被打开,然而棺材打开的一瞬间,我看到他们好像触电一样,大叫一声,扔下了手中的铁锨,然后屁滚尿流的四散跑开了。

    后来还是那些围观的农民,默默地走了上来准备收拾残局,但他们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破碎的棺材里,躺着一具中等身材的男尸,身着古代如同戏台上穿的衣服,须发乌青,神采奕奕,就像刚刚睡熟了,而且更令人称奇的是手中居然握有青中带黄的黄豆。老人们讲,他是到外面采了黄豆,要孝敬她的父母呢。

    而此刻那火皮子直接把眼睛对准了我,难道是取我性命不成?我心里如同吞下了北极寒冰,身上一个劲的打颤,就觉得大脑有些迷离、短路,似乎脚步也不听指挥了,自动的往前走去。(情深如许)危急之中,心里的最后一丝清醒记起了鬼见怕师父讲的一句话,鬼祟身外生,灵台皆空明;浩然正气在,万事都安宁。

    我赶紧默念起了发丘心咒,引导丹田之气沿着督脉慢慢上升,渐渐的感觉身体不再那么空虚无助,意识渐渐控制住了手脚,那个皮子竟然倏然飞逝而去!

    可大家不明白我刚才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反而沉浸在刚才我给他们讲的往事的内容里。

    墙头草顿悟似的说,啊,我明白了,红、红哥的意思是说,我们眼前的这些皮子,其实是土、土里埋着一匹死尸呗?

    闻听此言,大家都饶有兴趣地眼光向我递了过来。

    我点了点头,说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我们的周围就有不少尸体了,而且没有腐化,但我不知道是谁给他们是加了什么咒语?目的是什么?

    墙头草说,红、红哥,你说他们埋在土里,那有没有明器?

    乌拉说,你大爷的,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呢,你就明器,出去再说吧?

    刘叔说,依我看啊,皮子的数量越来越多,可能是天黑了的关系,不如我们大家都坐下来,点起火堆,休息一会儿吧,等到天亮我们再往前走吧,反正大家也累了。(漠北王妃

    听他这么一说,我还真感到疲倦的要命,毕竟一天来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死里逃生,当下就想坐下来休息。

    却听乌拉说道,这样不行的,我们大家一股脑到倒下了休息,岂不是丧失了对敌人的警惕吗,我觉得应该大家轮流张刚放哨才对,要不还不是一锅端吗?

    你还别说,乌拉这家伙,怎么看都像军队里的小连长,走到哪里,他都会第一个勘察地形,弄清当下的局面,然后再布置行动。

    我们不约而同再次看了看四周,远处忽明忽暗的皮子转个不停,而且亮的发绿的眼睛,更是让我不敢多看一眼。当下,刘叔就和乌拉商量了一下,我们共十一个人,紫嫣身份特殊不能放哨,因此我们是两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值班一个半小时,然后又下面小组接替,商量停当,我们分头行动。很快生起火来,没去放哨的就围在一起,闭上眼睛睡了起来。

    分工如此严密,结果还是出了事。

    凌城一两点钟的时候是我和乌拉值班的,选择这个时候,其实乌拉并不是自虐,其实是他不放心其他人值班的,因为这个时候,从生理学上讲,这是人体最疲乏的时候,也是深睡眠的时候,军事上的偷袭也常常选择这个时候发起,因此乌拉就把这个活接了下来,气得我差点骂他的祖宗。

    结果在我们替换耗子顺和大块的时候,耗子顺神秘兮兮的跟大块说着什么,当看到我们后,他还装模作样咳嗽了两声,然后就不说话了。起初我没当回事,乌拉悄悄拿手捅了我一下说,注意这小子,我怎么瞧,这就不是省油的灯啊。

    后来我们两人背靠背,注意着前后方,过了一会儿,耗子顺站起来小声说,我去方便一下。说完就慢慢的走向前面的一个凸起的大石头后面。

    我们俩人就闲聊了一点以前的杂事,相互取笑了一会儿,是为了防止打瞌睡,结果过了好长时间,都没见耗子顺出来,这就隐隐感到不对了。

    乌拉立刻站起来,轻轻喊道,耗子顺,耗子顺?

    喊了几声后,却丝毫没听到半句反应。乌拉立刻喊道,有情况!大家起来,大块刘叔,跟我来,其他人原地待命!

    大家都纷纷惊醒,刘叔赶紧抄了一支火把;大块抽出刀握在手里。乌拉手中端平了步枪,我手中也抓起了那支判官笔。刘叔有些战战兢兢,手中的火把哆哆嗦嗦,那火苗就跳个不停,照在他暗红色的脸上,如同一个大红萝卜。

    乌拉镇定的说,刘叔把火把给东方红,东方红你把盛水壶的那个大包放在胸前,我紧跟着东方红,大块兄弟在我的左边,刘叔断后!

    我暗忖,他可能认为我比较靠谱,而且手中持有判官笔,用那水壶护住我的前胸,在近战中不会太吃亏;他手中持有步枪,可以依托我的保护,实施远距离攻击,同时大块兄弟在后,保护住我俩的左翼;至于刘叔,那是看到了他的害怕,勉为其难躲在后面而已了。你还别说,乌拉这小子还真有章法,他的这种安排,神似明代戚继光的鸳鸯阵法。

    据史料记载,明代边防废弛,倭寇泛滥。倭寇自恃人强刀快,屡败明军。后来戚继光自创鸳鸯针法,最前为一队长,后面是两名盾牌手,负责抵挡对方的箭矢,然后后面就是狼筅手,手持一根削尖的三米多长的竹枪,负责刺杀敌人,而他们的后面,就是长枪手,负责接近的时候,刺杀剩余的敌人。刚才乌拉老师的安排,正有此神韵。

    我在最前,手持火把,带领大家缓缓向前,在昏黄的火把光里,我看到前面靠山体的一面,有一块黑黢黢的大石头,似有一人之高,石头的背面有什么不得而知,但是石头露出了两只腿,那两只腿我一看就知道是耗子顺的,因为耗子顺穿着一双小号的草绿色军用布鞋。

    这时候就听刘叔在后面说,哎呀不好了,那是耗子顺啊,你看他那腿还在抽呢!

    m.pi.co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姜大方的小说鬼笑不发丘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鬼笑不发丘最新章节鬼笑不发丘全文阅读鬼笑不发丘5200鬼笑不发丘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姜大方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