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32章 从华南到华东,游荡在城市边缘10

本章节来自于 越过那道山梁 http://www.lishu123.com/87/87745/
    10

    熟悉李良开的人都知道,这个前村委会主任不是一个磨磨叨叨的人,干啥痛痛快快,很少拖泥带水。(吉林小说网)可2013年10月7日这天上午9时30分许,在上海火车站入站口,李良开迟迟不肯检查进站,一会儿拉着大哥李良川的手,叮嘱他注意身体,一会儿又搂着二哥李良万的肩膀,劝他早点回老家,泪花闪烁,欲言又止,话里话外,全都传递着同一个信息:依依不舍。

    三弟的异常表现,让生于1936年的李良川和1938年出生的李良万很是诧异。在他们的印象里,三弟从小就很要强,也很坚强,天大的困难,很少见他唉声叹气,再大的麻烦,也总能一一化解。

    “老三,你是怎么了?”77岁的李良川拍了拍李良开的头。

    “没事,迷眼了。”李良开伸手擦了擦眼角,“老大,你都快八十了,还在外面飘着干啥?都说落叶归根,你怎么一点也不着急?”

    李良川乐了:“原来就为这个啊。我不是在这儿带小孙子读书嘛,趁手脚还算利索,能帮娃儿们一把就帮一把。(最后人类)明年细娃儿要回开县读高中,我自然就跟回去了。你别担心我,我不是好好的嘛,没病没灾,能吃能喝。放心,我这个老大一定好好活着,给你们五个弟娃带个好头,争取活他个九十来岁。”

    “那是肯定的。”不善言辞的李良万接过话茬,“老三,我知道你舍不得我和老大,我们也舍不得你。别着急,我很快就会回去了。冲锋那兔崽子已经答应我,等他忙过这阵子,就回唐家岩给我落实房子。等你这一圈跑完,前后脚的事,我可能也跟着回去了。”

    见两位哥哥都来安慰自己,李良开更加伤感了,展开双臂,把大哥和二哥搂在一起,想说几句彼此珍重的话,话没出口,却低声地抽噎起来。

    李良开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仿佛有一种生离死别的感觉,生怕上海这一别,再也看不到大哥和二哥。

    老三这一哭,老大和老二也莫名地慌乱和伤感起来,跟着抹起了眼泪。亲自开车来送站的李冲锋也深受感染,一边擦拭着眼角的泪花,一边把把三位老人分开,并把上海开往南京的g7008次列车一等座车票和行李箱交到李良开手里:“三叔,赶紧检查,要不然就赶不上火车了。(无厘红尘)我们进不去,只能送到这里。南京那边我已经联系好了,梦军哥会到车站接您。”

    李良开一手接过车票,一手接过行李,恋恋不舍地检查进站。走了几米,他忍不住回头,发现大哥和二哥还默然地站在原地,既没有说话,也没有挥手…

    10时39分,经过1小时零39分钟的高速奔行,g7008次列车准时停靠在南京火车站。

    两个多月的旅程下来,李良开已经熟悉了上下火车的所有程序,不再像当初那样手忙脚乱,非常从容地拉着行李箱,顺着人流走到出站口,看到了等候多时的李梦军。

    李梦军是李良昊和孟英莲的三儿子,是个很有想法、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初中毕业后,他先是到福建晋江的鞋厂学做模具,后又跑到广东深圳一家鞋厂当技术主管,技术越来越好,工资连年攀升,前途一片光明。当老板准备提拔他当副总的关键时刻,他却突然辞工,并且远离了自己精通的模具专业,拉起一个十多人的施工队,天南地北地搞起了拆迁,天天和破房子和钢筋水泥打起了交道。(修仙狂徒

    这一选择,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包括一向支持孩子自由发展的孟英莲,也狠批评了三儿子一顿。李梦军不为所动,带着兄弟们到处打游击搞拆迁,从广东到广西,再经福建到上海,最终在南京落地生根,并正式注册成立了公司,走上了专业拆迁、依法拆迁、规范拆迁的轨道。

    坐在李梦军亲自驾驶的奔驰s300轿车里,李良开眼睛不够用了,看哪觉得哪里高档。尽管他不懂车,但这一路走来,也见识了不少好车,直觉告诉他,李梦军这台车肯定不便宜。一问,果不其然,新车售价90多万,加上契税和其它相关费用,超过100万元。

    这个价钱,彻底把李良开震蒙了:“你小子,我说你是不是钱多烧包啊?一百多万,得买多大一套房子!我跟你说,有钱也不能这么祸害啊。你屋老汉要是知道了,还不得托梦骂你龟儿子!”

    “哈哈,这个我真不怕。”见李良开这么严肃认真,李梦军乐得浑身乱颤,“我屋老汉死了31年了,想骂我也骂不成了。(极品废柴之全能召唤师)再说,我这也不是新车,倒了好几手,也值不了多少钱,我买它,就是挣个面子,好不然不好拿活儿呀。”

    “你娃儿净瞎扯。开个好车就能拿到活儿?照你这么说,那些老板啥也不用干,贷款买台好车,就可以空手套白狼了?显然不可能噻。”李良开不以为然。

    “三叔,您真行,真不愧是村主任出身。”李梦军深表敬佩,“还真让您说中了,光靠好车,真不一定能拿到活儿干,还得靠别的本事。”

    “那你靠啥子本事?”李良开顺藤摸瓜。

    “打麻将。”李梦军如实相告。

    5年前,在上海至南京的火车上,李梦军结识了南京某房管部门的一位姓白的处级干部,人称白处,湖北孝感人,三十五六岁,人如其名,长得白白胖胖,见谁都乐呵呵的,一副八面玲珑、四处逢源的模样。

    原本,李梦军并没奢望与白处有什么交集,可一路聊来,发现彼此有不少共同话题。比如,白处老家在孝感,而唐家岩李氏先祖李和钦也来自孝感;还比如,白处的母亲姓李,并且与李和钦同样来自孝感洗脚河一带;再比如,白处喜欢玩麻将,李梦军也好这个,两人技术都不差,均属于赢多输少那个级别的。(武炼巅峰)尤其是在玩麻将这个话题上,两人越唠越投机,彼此交流了不少心得。等到下车前,白处主动留了自己的电话,让李梦军有事找他,还说有机会一定在一起切磋一下麻将技艺。

    那段时间,初到南京的李梦军正为没活可干发愁,得知白处在房管部门工作,他隐约觉得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经过一番精心准备,李梦军花高价找来几个资深麻友,张罗了一个饭局,把白处请出来,先喝酒吃饭,再安排牌局,一个晚上下来,白处赢了个盆满钵满。

    就这样,白处和李梦军先是成了麻友,后来发展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再后来升格为利益攸关的合作合伙:白处负责给李梦军提供可拆迁的房源,李梦军则通过打麻将方式给予其丰厚回报。当然,白处遇有闲暇时间,也会找李梦军张罗牌局,而李梦军也从不掉链子,总能让白处满意而归。

    李梦军也曾提出直接给白处好处费,白处也不说理由,反正就是不干。后经高人指点,李梦军才明白其中的奥妙:直接收钱叫受贿,抓住了就是违法;而通过打麻将赢钱,性质就没那么严重了,如果没有别的证据,顶多算是参与赌博,处理起来要轻很多。

    从白处口中,李梦军了解到了一段靠麻将开道的官场秘闻。

    白处是公认的搓麻高手,想赢就赢,想输就输,几乎从不失手。这当然不是遗传,而是源于儿时的耳濡目染。从曾祖父那辈开始,白处家四代单传,三代开棋牌室,家人成天和麻将打交道,白处五岁时就学会了搓麻将,上初中时打遍小镇无敌手,麻友们惊为天人。

    因为这身绝技,白处的人生充满传奇。

    高考那年,白处的分数离一本录取线尚有一段距离,眼看就要与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其父不知从哪里打探到前来招生的老师好搓麻将,于是投其所好,还安排白处暗地里配合,结果白处按数学尖子特招入学,成为南京某大学数学系的一名新生。

    进了大学,白处的主要任务不是学习,而是陪学校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与方方面面的客人搓麻将。

    当然,白处是不必为钱发愁的,每次都有人给他一笔钱。而他的任务也很简单,就是既要不露声色地把手头的钱输给人家,还要配合客人把学校其他领导的钱赢走。

    毕业前,别的同学都为工作发愁,白处则无动于衷,继续以搓麻将为主业,最后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顺顺当当地进了南京市某房管部门。

    正式工作了,白处的主要心思依然没在工作上,白天打瞌睡混日子,晚上陪人打麻将。同事们都以为他要玩完,不料他却顺顺当当地调职晋级,从普通办事员到科员,再到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一步也没耽误。

    有人说白处有赌神的天赋,在机关当个净听领导吆喝、啥也说了不算的干部算是白瞎了,不如到拉斯维加斯或澳门的大赌场里从业,收入肯定要比现在翻许多番。

    对此类议论,白处向来左耳进右耳出,一笑了之,白天依然有一搭没一搭地处理公务,晚上则精神百倍地奋战在麻将桌上。

    渐渐地,同事们发现白处不仅自个麻将搓得好,配合意识和动员能力也很强。

    机关的大小头头,会搓麻将的,白处把他们伺候得舒舒服服,开开心心;不会玩的,也会在白处的动员引导下逐渐上瘾,同样玩得乐乐呵呵。

    如此这般,白处想不升官都难。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民主测评或个别谈话时,总会传出对白处不利的讯息,但他每次都有惊无险,无一例外都顺利过关。

    这就样,白处的职务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高,最终升职为处级干部,职务名称前面虽不带长,但放屁同样带响。毕竟,他分管一摊工作,掌握着实实在在的权力。

    ……

    听完李梦军的介绍,李良开心里掠过阵阵不安:“你娃儿留点心,以后离这个姓白的远点。现在这个大气候,他这种打法,恐怕早晚要出事。到时候,别把你也搭进去。”

    “有这么严重?”李梦军倒吸一口冷气,默默地开着车,没再说话。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渝夫的小说越过那道山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越过那道山梁最新章节越过那道山梁全文阅读越过那道山梁5200越过那道山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渝夫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