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枫低着头边朝着城内走去,边寻思着该怎么改造醉仙居。
“大爷,给点吃的吧,我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
“大官人,施舍点吧。”
走着走着,赵枫忽然发现周围到处都是一些难民,心中顿时感到十分诧异,她明明记得来的时候,并没有见到这么多难民。
举目四顾,赵枫登时惊呼道:“走错路了!”
暴汗!
赵枫左右望了望,觉得这些难民挺可怜的。于是拿出十两银子道:“这钱你们拿去买点东西吃吧。”
难民们纷纷行礼拜谢。
“大官人,你真是菩萨心肠!”
“谢谢大爷!”
......
赵枫微微一怔,急忙上前扶起他们,喊道:“你们快快请起,如此大礼,再下怎受得起,快快请起。”
难民们这番举动,让赵枫心里五味杂陈,叹了口气,待他们全都站起后,赵枫朝着一满脸络腮胡子的大叔,问道:“大叔,你们都是哪里来的。”
那大叔忙道:“小人们都是从通州来的。”
赵枫点了点头,想起此时辽国和金国正在交战,叹道:“现在那边都在打仗,遭殃肯定是我们百姓。”
“谁说不是了,我们原是居住在辽国的宋民,可是那辽君昏庸无道,弄得民不聊生,更可恶的是那些金狗,那些畜生,烧抢掳掠,无恶不作,一进到城里,见人就杀,见女人就往上扑,简直畜生都不如,我那浑家也是……唉。”那大叔满脸怨恨的骂道。
其余几人,也都纷纷叹息。
又有一高个子的叹道:“我们这些人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能够从金狗的刀下死里逃生,有很多人都已经……唉。”
幸运吗?
六年以后,你们恐怕又要经历一次同样的灾难。
赵枫听罢,不禁想到四年后的靖康之变,目光也随之变得黯然下来,到时恐怕自己也会像他们一样,四处奔波流离。赵枫苦笑的摇摇头,又问道:“那你们以前是做什么的?”
胡子大叔忙答道:“小人姓田,以前是个木匠,”说着他又指着那高个子,道:“这位姓黄,是个漆匠。”接着又指这里最胖的那位大叔道:“这位姓郑,是个火夫。”又指着那个驼背道:“这位姓张,是个酒将”最后指着那个那壮汉,道:“这位姓陈,跟俺一样,也是一个木匠。”接着又道:“另外还有几个,个个都有一把手艺。”
咦,赵枫猛的一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难民中也有些有手艺的人,雇他们的话,不仅是让他们有口饭吃,这花费可是能大大的减少啊!而且也要比那些招来的可靠啊!
赵枫一咬牙,道:“在下在汴京城里开了个酒楼,需要些人手,有手艺的我都收,别的不说跟着我,管你们顿顿有肉吃,工钱也不会少了你们的。此外我还要需要十男十女,十五岁以上三十多以下,做服务生,哦,不,是做跑堂的。父母也可以跟着一起来,反正我店里还缺些洗碗扫地的。”
咦!怎么没有人答话,不是应该抢着来的嘛!
“大官人的大恩大德,老奴永世难忘,就算老奴给大官人您做牛做马,也回报不了。”一个大娘突然痛哭流涕的喊道。
其余人也纷纷含泪感谢。
一个老婆婆道“那我们这些老人该要怎么办呢?”
赵枫道:“你有家人吗?”
那个胡子大叔道:“这是我娘。”
“这不就行了嘛,大叔你是个木匠,每个月都可以拿钱。至于住的地方,可以找个郊外的破庙稍微改造下,实在不行可以搭个简易的木屋,你们中不是有几个木匠嘛,大家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胡子大叔苦笑道:“可是我们没有钱买材料啊。”
这倒是个问题,赵枫又掏出二十两银子道:“这些钱你们就拿起买些材料,和新衣服吧。天色已晚,我就先回去了。具体的明日再详细说吧。”
众人又是一番道谢。
第二天傍晚
“我呢,是个厨师,所以说我现在要收几个学徒,哦,就是徒弟,你们中有没有厨师?”赵枫问道
一个男孩站出来道:“我学过几年,算是个厨师吧。”
一个老婆婆道:“这孩子啊,刚生出来就跟正常孩子不一样,小时候性格就极度暴虐,后来一个云游道士说他就是命里带血光,一生都要沾染血气。就这么的,他爹爹就把他送了出来,学了厨道,一来,厨师一生都要与血气打交道,能压制他的命格,二来,厨艺也是最消磨心性的行当。”
这是天生就要拿菜刀的命格啊,赵枫汗了一下,“没有了吗?”
一个女孩道:“俺娘身体不好,家里都是俺做饭,镇里的大叔见俺可怜也交过俺几手。”
又一男孩道:“我也学过一点点。”
“那好吧,就你们三个人吧!”赵枫道:“我还要几个年轻力壮有点底子的汉子当保安,哦,就是看着店不让人闹事呃。”
很快学徒和保安的事情都定了下来。
赵枫又选了几个服务员,念及他们有些人不识字,所以赵枫每天傍晚都会过来来教他们识字。
————————————————————
阿牛是一个普通的农户,但是与千千万万的农户不同的是,阿牛一家虽然是以种田为生,但是却是与那些千千万万的农户不同。
一般情况农户都是住在村庄里面的,而自己种的地也都是村子附近的。但是阿牛家的却是不一样,他与母亲住在汴京里面,而他们的地却是在汴京的外面。
虽然离着自家的田地比较远,但是阿牛还是坚持着住到城里面。阿牛母亲的身体不是很好,有的时候需要找郎中开一些药。
所以说为了母亲的身体,阿牛宁可自己来回奔波,也不想让母亲有病的时候吃不到药。虽然在城里母子二人只是住在一间小木屋里,但是日子过得还算幸福。
阿牛的母亲早就想给儿子说一个媳妇了,而且她看隔壁卖馒头家的女儿小秀也是不错。不过由于为了照顾母亲,再加上家中的条件确实很拮据,阿牛也就没有答应这门亲事。
说是拒绝,其实阿牛自己本身也是挺喜欢隔壁小秀的。但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城外边那点地一年种下来刚刚够自己和母亲生活的,又有什么条件去生儿育女呢?
此时的阿牛正在自家的农田里面锄田,虽然地不大,但是阿牛却很开心。毕竟把地里的粮食买了之后,又有钱给母亲买药了。而且今年的收成较去年来说还要好一些,没准还会有多余的钱来给隔壁的小秀买一支发钗呢。
每每想到这里,阿牛的速度不禁又加快了一些。
“阿牛,阿牛,快来帮娘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东西。”
就在阿牛勤奋锄田的时候,他的母亲从地的一边走了过来,一边走,还一边大声的朝着阿牛的方向喊道。
“娘,这是什么东西?”
见到母亲过来阿牛很奇怪,平时他的母亲很少来到地这边的,因为母亲的身体不好,所以阿牛多次劝说母亲只要在家中好好呆着,要是闷了的话可以去和街坊四邻拉拉家常。但是不要来地里面,因为距离家太远了。
所以说,眼下的阿牛见到母亲过来有些担心母亲的身体。但是在看到母亲手中拿的那张纸,阿牛有些纳闷的问道。
因为阿牛明明看到了那张纸上面写满了文字,而母亲根本不认识字,那么既然这样的话母亲又拿这张纸过来做什么呢?阿牛不禁有些纳闷。
“阿牛,这是娘在街上闲逛的时候一个人给娘的。娘也不认识字,但是周围那些人在看到了纸上面的字之后都是很高兴,说是有钱赚,所以娘想要你看看上面究竟写得是什么。”
阿牛的父亲死得早,但是在阿牛父亲健在的时候是个猎户,家中条件虽比不上富人家,但是温饱还不是问题的。那时阿牛全家还住在村子里面,于是阿牛的父亲让阿牛从小的时候就上村子里面的私塾里读书。
所以说,现在阿牛的母亲又看不懂得东西,就想要让儿子念出来。此时阿牛的母亲很想知道刚才那个陌生人发给她的这张纸上写了什么,会让周围的人都高兴成那个样子,而且还说有钱赚。
“娘,我都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只要好好的养身体就行了,不用想着赚钱的事,一切有儿子…………这……还真是个赚钱的事情。”
原本阿牛听到了母亲的话后有些不高兴,虽然说现在阿牛的家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是还不至于到要阿牛的母亲出门赚钱的地步。听了母亲的话阿牛还以为母亲是看着周围的人说道赚钱,有动心想要为他赚一些娶媳妇的钱。
阿牛穷归穷,但是做人还是脚踏实地的。眼下母亲身体很不好,当儿子的怎么可能去让把他养了这么大的母亲去辛苦赚钱呢?
就算阿牛这辈子不娶媳妇,也要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不然的话阿牛岂不是要辜负了母亲二十年的养育之恩么?阿牛虽不要什么孝子之名,但是母亲能够过得好就是他现在最大的奋斗目标。
但是阿牛在看到母亲递过来纸上的字之后,语气马上就变了。现在他知道母亲不是为了要去找工作而要他看这纸上面的东西了,而是真是像母亲说的那样,不要说是街上的那些人看到这张纸高兴了,就是现在阿牛在读懂了纸上的文字之后,也是兴奋不已。
“阿牛,这张纸上到底写了什么啊?”
见到儿子看过了纸上的内容之后的表情就和自己刚才在街道上见到的其他人差不多,阿牛的母亲不由得纳闷的问道。
“娘,你相信一个不用干活,也不用买什么东西就能够赚到钱的事么?”
听到了母亲的文化,阿牛没有直接的回答,而是朝着母亲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傻儿子,天下哪里有这样的事呢?好事有的话那还能轮到咱们做?早就有好多人去抢了,你爹说过,做人要脚踏实地,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有出路。”
听到了儿子的话,阿牛的母亲笑了笑。虽然儿子现在已经是承认了,但是有的时候思想还是有些幼稚。哪里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呢?
所以说在阿牛说完那番话的时候,阿牛的母亲抹了抹儿子的头,慈祥的说道。当母亲的不想让儿子胡思乱想,那样的话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
“不,娘你说错了。以前我也认为没有,而现在我是亲眼看到了。”
阿牛一向是很听母亲的话的,每每母亲教导他的时候,阿牛总是认真的听,并且把母亲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底。
但是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并不是阿牛不听母亲的话,而是事实就写在他面前的那张宣纸上。
“难道真有不用干活就能赚钱的好事?那这个好事在什么地方?”
听了儿子的话,阿牛的母亲也觉得儿子说的不像是假的,于是连忙出声问道。
“就在这张纸上,是上面说的。”
阿牛举起手上那张纸,朝着母亲说道。
梨树文学
http://www.lishu123.com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