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精化气为百日初关,它的内容是在三全的基础上把精与气合而凝炼,使化为真气,以作炼丹之本,称为丹母,为三归二。(
纵欲返古)初关过后得丹母,而具备进入十月中关的基本条件。其内容为将气与神合炼,精气皆无而化为神,名日二归一。在初关与中关之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过渡阶段,俗称“过关”,又称“入环”。这是丹功进程中功力发生质变的转折点,七日关需要严格的条件,?“大药”是基本条件,“法、财、侣、地”也必须充分准备,始可谨慎施行。
?十月关亦称中关,为一种对丹功进程中人体真气发生质变飞跃的一种比喻。其内容是指百日关后期阳光三现后,顺利渡过七日关始得大药,阳神初孕,喻为胎儿或婴儿,其孕育过程状似“十月怀胎”之景象,故名日“十月关”,炼气化神,炼大药功程的完成是有时间界限的,但非拘泥十个月的整数,可略有长短。(
网游之重生法神)以经历炼大药之各种景象为准,最后达到出阳神之最终目标。
?对于称为“过关”、“入环”的七日关,学者应予充分注意,从其名称可得其意,实由此始得进入丹功实质性之阶段。百日筑基阳光三现为炼精化气已成之信号,至此气根之内已有大药,二现、三现皆为止火之景,特别是阳光三现,是为采大药之景,大药之候。此后万不可再次妄自行火,以防大药溢出于体外化为后天有形之精。阳光三现后,纯阳真气已凝于鼎中,但不经七日采大药之功,则大药隐而不现。经过七日关之采炼,始见于鼎中火珠呈象,自此只在鼎内内生内动,不再外驰,内药真铅因而得名。
?第八讲《大成捷要》总结
?关于《大成捷要》,前几次仅就丹功进度略述,重点详于筑基,简于化神,盖躐等而进,道家所忌,必须筑基稳固,方能进入仙道。(
废材小姐太妖孽)如果过早详述,则炼者偏重命功,易生偏差。所以这七讲以性功为基,而以命功功法为用,实际是拟求性命功达到平衡,简易而悟。我们研究的是道功、仙功功法,欲达到大成,门派不同,进度自异。
?本书我已通读八遍,稍有心得,谨将心得及其优缺点,分别提出,算是我自己一点体会,望各位学者不吝赐教,以矫正各处错误,则幸甚矣。
一?本书特点之一
?《大成捷要》一书,目的在达到“大成”,所以讲人手功夫较简,并合并于百日筑基之中。实际龙门派有四步功法即:筑基、百日关、十月关、九年关。筑基与百日关应分为两步,但丹经并未明显标出。《慧命经》虽有入手功夫、转手功夫、了手功夫、撒手功夫,但其入手功夫系自炼药讲起,如《金仙证论》,将炼丹列为第一章,即为实例。
?因此,本书所列二十四天机中,第一至第五止火天机,为百日关重点,第六、第七谈采大药及过关天机、过关、七日混沌。(
英雄信条)
?出关以后,功法也很详细,第十至第十三讲中宫养路、移胎,第十四至第十九谈阳神成长。以下第二十至第二十四为还虚天机?(开天门,凋阳神出人)。
?所以,本书重点放在大成部分,而我们要明确的是筑基部分,讲此限于照顾全面,因此大成部分仅能画一轮廓,其余留待炼者自悟可也。
?本书讲的上乘功法,对求大成者有极大帮助;对求速效者则简略异常,难于满足.因观点不同,难以轻下优劣之断语也。
?三?特点之二
?(一)明五事
?1.明先天三宝;
?2.明炼己还虚;
?3.明凝神气穴;
?4.明机动调药;
?5.明药产采药。(
明星宝宝酷爹地)
?(二)丹旨渊源
?1.六候说:宗《天仙正理》、《慧命经》;
?2.炼心旨:宗《唱道真言》;
?3.止念旨;宗《青华秘文》,
?4.主敬存诚旨:宗“人心推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
?5.主静立极之旨:宗《太极图说》;
?6.文武火候之旨:宗《金仙证论》、《慧命经》;
?7.玄关一窍之旨:宗《修真辨难》、《唱道真言》;
?8.阳火阳符、小周天之旨;宗《天仙正理》、《慧命经》;
?9.七日大药之旨?宗《仙佛合宗》及《仙佛合宗语录》;
?10.五龙捧圣之旨:宗《仙佛合宗语录》;
?11.胎元止火之旨:宗《金丹心法》;
?12.九年面壁之旨:宗《金丹心法》。
www.heihei168.com
?以上渊源,本自全真龙门派,虽抄他书较杂,但神机来源,比较明确。
?(三)指出五个活子时
?丹经以子午卯西为四正时,采药为活子时(包括正子时),本书则分之为五:
?1.机动活子时;
?2.产小药活子时,
?8.息住活子时;
?4.玉管双吹,痒生毛窍之活子时,
?5.产大药时有大珠显现之活子时。
?此种分类,比较合理,因百日关、十月关动法进度不同,称为活子时,自不限于炼精化气,虽抄列各书功论,实为实践所得之经验也。
?(四)列出百日关、十月关的七次混沌
?1.第一次玄关窍开产出真种;
?2.阳光三现;
?3.初结道胎;
?4.日月合壁,二阳生;
?5.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6.六通出现;
?7.金光如轮.
?四?特点之三
?1.语言简洁通俗,比喻少;
?2.无冗长之议论;
?3.抄录要点明显,口诀寓于语言之中,不离全真清修派宗旨及功法理论;
?4.采真种,封固,沐浴,都将口诀消化在内;
?5.天元丹法,作者均已披阅,炼者按图索骥,可免涉猎之劳。
?五?书不足之处及应商酌之处
?1.书目列天元地元人元书名一百四十五种,但抄录只限于天元书目之内,其他地元人元七十五种,并未涉及。作者三本书尚有下册,但书中无有。
?2.目录与书的内容不配合。
?3.讲小周天不具体
?书中“元神领元气升降口诀”不具体;“周天文武之妙用”有错误,尤其文武人论法与全真功法不合。
?4.道教源流谱有误
?有许多误点,如伍中虚真人为龙门第八代弟子,误为第四代?(伍名守阳,守字辈),陈观吾事迹则尽属传讹.
?5.插入胎息经,不系统,无意义.六?结语
?本书抄录者,恻重上乘功法,顾名思义,目的在大成真段,所以前段简略,后段繁重。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按照各人水平,各取所需,不必指摘本书,多加否定。因此项工作,既不用术语,又混入口诀精神,创作不易,当善于应用之。
?至于功法有些地方与全真有异,则去粗存精,善加选择可也。
此次努力加以说炼,按龙门丹功步骤,另排次序,目的是为读者醒目,可以直探骊珠,至于不足之处,未能尽补,希读者谅之。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