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来是南直隶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江南千里,若论景秀风光,唯独这里最好。(
总裁独宠:爱妻成瘾)
昨夜一场大雨过后,苏州城东的官道还有些泥泞。在约莫三丈宽的官道上。人们已经纷纷起身。从四处赶来,进城卖菜的,出城运货的,游玩踏青的,走亲访友的,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偶尔一匹驿马飞驰而过,就会卷起无数泥点子,飞到路人的脸上和身上。路人望着远去的快马,唯有无可奈何的叫骂几句。
李南度耷拉着脑袋,孤零零一人在官道上缓慢前行。他在思考着什么。
自五日前离家以来,在苏州城停顿盘桓了几日,期间他四处打听消息,以求能够出海之法。
但自禁海以后,昔日繁华的苏州城北,往日纷繁的景象早已不在。
苏州城北,靠近义渠,义渠在航海通商的年代,是旱地船坞下水的必要通道。(
王朝教父)郑和船队当时很多随行的船只,便是从这里下水,一路向东驶向茫茫大海。所以义渠边上分布着诸多船工作坊,只是眼下,这些作坊确如废墟一般。原本昔日用来造船的巨大支架,早已松散破败。木架之上,偶尔探出几个稀疏的铆丁,在向往来的人们诉说着昨天的故事。
李南度在附近转悠了一会,毫无所获。附近几条街上散散落落的房屋,有的已经不能住人,仅有些不多能够继续使用的,也都挪作他用。四处打听下来,才知道这些船工水手,由于禁海令,而纷纷失业转做它行。
在居住多年的苏州老人眼里,昔日水船相间的情景,已经多少年都没有出现过了,或许永远也不会再出现了吧。
幸运的是,在苏州城西,李南度结识了一位老河工。据河工所讲,苏州地区水系发达,历来是航运通衢的要道。(
总裁霸爱·老婆,休想离婚)
但自打记事的多少年来,民间船坞却都只能打造一些渔用的小舢板或者内河航运的平底商船。就是这些小舢板和平底商船,也要按照朝廷的规制,船身尺寸不得超标,并且对船舶载物的重量和数量,甚至是具体运载的货物类别,都有严格的限制。
加之近些年,苏东外海,偶有倭寇掠边侵袭。而海防卫所因为朝廷饷银奇缺和卫所官吏贪墨的原因,导致沿海卫所兵力空虚,海防设施几近废弛。普通老百姓就是有胆造船下海,也忌惮于倭寇的侵扰和劫掠。更不要提远涉大洋。
老河工说,远涉大洋,不仅需要打造结实耐用的大帆船,而且也要船只自身要有足够的武备,足够的武装人力,以及强大的资金后盾做支持,方能成行。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朝廷的禁海令,才是很多正经商客所担心的。所以这事,也不是一般商贾地主可以轻易涉足,并付诸行动的。(
修真门派掌门人)
虽然近些年来,沿海也有几个胆大包天的商贾,私底下联合异域商人以及海上盗寇,为了发财梦,而远涉重洋,进行货物贸易。但论及规模和数量,已经不能和永乐年间相提并论了。
说起永乐年间的往事,老河工的情绪都微微有些激动。对于靠海吃饭的人来说,当年惊心动魄的历程,犹如一记辉煌的乐章,久久响彻在他的心里。
老河工的一番描述,也让信心饱满的李南度略微有些灰心。看来梦想和现实确实有着巨大的差距。
不过,李南度并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从小这个梦想就一直在他的心中,萦绕恒久。要是换了别人,恐怕早就打起了退堂鼓。但李南度不是那样的人,他觉得万事再难,总有云开日。
在李南度的无穷追问和求告下,老河工才无奈的给他指了一条还有些眉目的门道。(
八系召唤师:废物嫡小姐)
听老河工讲,自几年前荆襄民变以来,起义军的残军败将,丢盔弃甲。多数往东,往南逃亡海上。据老河工本家做贩夫的胞侄,在松江府间打听到的左道消息。在以松江镇江以东的海上,间或有多股海寇盗匪,横行大洋。
李南度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眼睛有点发亮。但随即又有些迟疑,生在神州,百年家国,心有所系,海上之梦,难倒就这样作罢?家规在前,不得结党营私,难不成要去没了行迹,入海为寇?
做了半辈子船工的老河工,也对李南度的想法有些诧异。论及穿着,朴素洁净,论及谈吐,风雅知礼,论及学问,比县学掌故,也差不到哪去?放着科举入仕的阳关大道不走,偏要触犯龙颜,坏了规矩漂流海上。莫不是这小子,脑袋有问题?旋即一想,这也说不过去?
送别了老河工,李南度愣是在原地思索了好久,入海为寇?不,太爷爷说了,凡是主动破坏家规的,就是不孝子。(
穿越方式错误的宠物小精灵)越思量,越神伤,索性走一步看一步。或许还能找到更好的方法呢。
后来在苏州一家绸缎坊,李南度打听到,往东的太仓县境内,曾有贩夫走卒碰到过几次,自海上而来的海寇。绸缎坊老板建议李南度去那里游历,或许能有所收获。
苏州城东十里,有一草庐茶摊,茶摊除了卖些茶水,也卖些山林野果和时下甜点。茶老板带着一个机灵精怪的伙计,两人年纪相仿,在茶摊前忙忙碌碌着。
此时日上三竿。在官道上赶路的人们,口渴的都会来茶摊喝一大碗茶。李南度此时也来到了茶摊前,茶小二看又走过来一位气宇轩昂的少年,随即迎了上去。高声吆喝道:“这位公爷,看你这着装打扮,定是远道而来的贵客,我想你一定是渴了,累了,倒不如来我这茶摊坐坐,尝尝我刚沏的龙眼茶,包你满意。“
茶小二的伶牙俐齿打断了李南度的思绪,不知不觉走了这么久,也感觉口中干渴难耐,随即在草庐一角僻静的桌前坐了下来。
李南度一边品着茶,一边凝神思虑。茶老板此时也有些清闲了,看着李南度的神态气韵,心想此人一定是有学问的人,倒不如让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起一副对联,顺便帮茶摊起个名字,那不是更好。
”这位公爷,一看你就是有大学问之人,小人有个不情之请。”
茶老板再次打断了李南度的思绪。
“不知店家有何事?”
“自从我们主仆二人在这里经营茶摊以来,小人的这个茶摊还未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孔大圣人有句话说的好,名不正,言不顺。呵呵。让你见笑了”
李南度自然是知道茶老板的意思,反正闲来无事,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也好排遣一下心中的三千烦恼。
“既然店家如此看得起在下,那我就献丑一番了。“
于是李南度取出随身文房四宝,在一处空桌上一字排开。眼前的草庐,隐没于官道和树林之间,此间鸟语欣然,空灵清透,的确是个大好的所在。又想起自己的一番大航海之梦。那海鸥纵跃,船歌四起,破云开浪的壮丽奇景,如真实的图画般浮现在李南度的脑海里。
李南度随即握笔,在三尺见方的苏宣上,写下巍峨雄浑的四个大字:
“云海献露“
茶老板见到这几个大字,在行云流水间,一蹴而就,气势磅礴,犹如关山蹈海。禁不住交口称赞。就是周围歇息的茶客,也被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吸引,顿时对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心中泛起高山仰止之意。
“这位公爷,果然写的一手好字,俗话说,观字知心,观气知行。还不曾冒昧请教尊驾名讳?“
“在下太湖人氏,姓李,名南度。“
“公爷字写的好,名字也与众不凡啊。不如就再叨扰一番,写下一番迎客的楹联来,可好?“
此刻,李南度听到众人的称赞,内心也泛起了些许欣慰。若不是从小家中长辈的言传身教,今日恐怕要在这里真正的献丑了?想到这里,除了一番离家的莫名思绪之外,对于将要远赴的梦想,也更加坚牢了。
随即,饱蘸飞墨,在七尺白宣上,洋洋洒洒的写下一幅楹联来:
“十里饮君沧海间,三寸结庐水天南“
“在下拙笔,让你见笑了。“李南度豪情万里的抱拳,笑着说道。
茶老板见楹联已成,欣赏之余,呵斥茶小二,赶紧挂在草庐两侧的柱子上。远远望去,这幅楹联,字语飞白间,如龙蛇起舞,魁星探海,好不威风。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