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童年的学习生涯 第四十四章 1小外国坟山 2 骗女朋友

本章节来自于 童年的学习生涯 http://www.lishu123.com/84/84938/

    小外国坟山

    第二天一到德明家,就发现他头上有好几个包。寻找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15;1看書網他哭丧着脸告诉我们:“我大哥昨天一回家,连蟋蟀盆都没打开,就知道我动了他的蟋蟀,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办法。我被他狠狠地揍了一顿。”

    “你阿哥肯定是做了记号,就是你没看出来。”晓萍提醒德明。

    “晓萍讲得对,如果你阿哥在盆盖上做个记号,只要一开盆盖,他就知道了。”小黄说。

    “活该!谁让你动的。”丽华一点也不同情德明。“有本事你自己去捉。”

    “我早就想自己去捉了。”听丽华这么一说,德明倒来劲了。

    “你讲得容易,到哪里去捉啊?七宝太远,浦东(离上海最近的乡下)要摆渡,不方便,公园晚上又不开门。再讲附近也没什么好蟋蟀。”小黄好像没有信心。

    “我有一个好地方,可以抓到大将军的。”

    “啥地方?阿魏,快讲。”德明的心最急。

    “以后再讲吧。”

    “你别卖关子。现在就讲。”德明急了。

    “你急啥。”小黄早已心领神会。德明便不再言语了。

    “好啊,阿魏。你又要搞什么鬼名堂,出什么坏主意了,如实招来!你当不了智多星(军师吴用,水浒中人物)!”丽华又摆出了小组长的威严,在她眼里,我最多也就是个狗头军师。

    “没有,没有。”我忙为自己辩解。

    “你不说,我和晓萍就不理你了。”丽华又噘起了她那好看的小嘴。

    “啊呀,你就告诉我们吧。我和丽华是不会告诉大人的。”晓萍怎么可能不理我呢。

    “那好吧。”我一招手,他们四个凑了过来。“知道马路对面的小外国坟山吗(我指的是淮海公园旁边的外国坟墓)?我听说坟墩头(墓地)里会出好蟋蟀。你们敢不敢跟我到里面去捉?”

    “有啥不敢。小黄,一起去怎么样?”德明是豹子胆。

    “那可是墓地呀,你们不怕啊?”晓萍紧张起来了。

    “我们四个人去有什么可怕的。再说了,那里又不是什么荒郊野外。”小黄拍着胸脯说。

    “小组结束后就去侦察一下,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德明有点等不及了。

    “我以前看过了,里面的野草长得有半人高。你们都没去过?”他们摇了摇头。

    “阿魏,你去怎么也不叫我们一声?”

    “有一次我堂哥来我家,是他要去看的。他同学外公以前的洋主人就埋在那里。”我赶忙解释。

    “我也去看看。”丽华好像对我们有点不放心。

    “丽华去,我也要去。”晓萍总像个小孩似的。

    “晓萍,你就不要去了。吓出毛病来我们担待不起。”德明嫌她碍手碍脚。

    “啊呀,就让我去吧。”晓萍求助似地看看丽华,又看看我。

    “好。小组结束后去叫大铭。别让其它人知道。”

    小外国坟山就在我们弄堂的马路对面,在淮海公园旁边。听大人们说以前这里是一个外国坟墓,解放后就改造成了淮海公园。不知什么原因,现在还保留了一小部分,我们称它为小外国坟山。平时里面没有人,所以野草长得很高。墓地里有不少野动物,有黄鼠狼、刺猥和各种各样的鸟,听说还有狐狸。秋天晚上有蟋蟀的叫声。

    我告诉她们,去年我们就自己捉过蟋蟀,不过那既不在公园,也不在乡下,而是在人家的天井里。

    那天晚上我和德明听到十八号王家的天井里有蟋蟀在鸣叫,特别响亮。我们想那一定是好蟋蟀,便想进去捉。德明问我万一被人家看到了怎么办。我要他放心,那是我们逃进去的蟋蟀,抓自己的东西不犯法。我们就在门外溜达,趁人不注意,像贼一样溜进了天井(门一天到晚都是开着的)。天井里灯光昏暗,那蟋蟀就躲在花盆底下,我移开花盆,德明伸手就抓,接着就是我抓。我们激动啊,两分钟的功夫,就抓到了两只蟋蟀。我们刚溜出门,正好和王家小儿子撞了个满怀,给他逮个正着。

    他前几年去了南京读书,所以不认识我们。他要上我们家,告诉我们的爸妈。我求他放我们一马,我们只是进来抓蟋蟀,没干别的。他说他知道,不然的话就送派出所了。想不到他进了门却叫我妈老师,他竟也是我妈的学生,这回脸丢大了。好在我爸还没回家,那王家小儿子也不好意思当着他老师的面多说我的坏话。我向妈老实坦白,还摊开手掌让她看捉住的蟋蟀。一看我们都傻了眼,捉到手的竟是几只跳蚤(我们就是这么叫的。这是螬蜞,其大小和体形与蟋蟀接近。老房子水龙头边都有)。当然,这两只螬蜞的代价就是屁股又受到了一次考验。这回我们真是做了冤大头,这顿生活吃得冤枉啊。她们听了是哈哈大笑,丽华还说我们是讨打。

    一到小组结束,小黄把大铭叫了来。我们六个人直奔马路对面的小弄堂。弄堂到底就是这个公墓围墙,也就是一人多高。我们先观察了一下周围的情况,然后我和德明靠着墙蹲了下来,让大铭站在我们的肩上,把他顶了起来。

    “哎,你看到了什么?”

    “没什么,不过风景不错。最里面的有点像小森林。”

    “快下来,让我来看。”

    接着大铭一个人分别把德明和小黄驮了上去。然后大铭把我驮了上去。我趴在墙上,仔细地观察了起来:里面墓碑林立,旁边长满了杂草。有些墓碑已经倒了下来,旁边还有些碎的石块。在墓碑丛中,我发现有一、两个小土堆。墓地的最深处有好几棵很高大的树,只一会儿的功夫,已经有几对大鸟从树丛中飞进飞出,好像是野鸽子什么的。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

    “你们都看过了,让我们也看看。驮我上去,大铭。”丽华要他蹲下让她上去看。

    “叫德明来驮你。我奶妈说,男孩不能让女孩踏在肩上,再说我也累了。”

    “你迷信。”

    我忙对德明说:“来来,德明。我们用’抬轿子’把丽华抬上去,这样更稳当。”

    所谓“抬轿子”是我们小时候玩的一种游戏。玩的时候,一人用一只手抓住自己的手腕,另一只手抓住对方的手腕。坐轿子的人就坐在四只手背上,两只手搭在两个抬轿子人的肩上。抬轿子的人一边走,一边还要上下颠动。这样,坐的人就有像坐轿子一样的感觉。小时候,晓萍最喜欢小黄和我给她抬轿子了。

    丽华脱掉鞋子,站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把她抬起来后,她兴致勃勃地观察了起来。

    “我讲你们还真行,我从来不知道这里有一块外国人墓地。想不到淮海路旁还有这样的地方。”

    “你看到了什么?快下来让我看看。”晓萍催丽华下来。

    “也没啥,就是有一种心慌的感觉。”

    接着晓萍上去看了,她看了没完。德明有些不耐烦了,催她下来。晓萍说她看到了什么东西,想再看看。突然,晓萍小声地叫了起来:“快,快放我下来,有人来了。”

    她一下来,就催着我们快跑。

    “跑什么跑,我们又没做什么坏事。”

    “啊呀,是一个老头,他看到我了。”

    一路小跑回到德明家。定下神来,我要他们报告看到的情况,他们都说没什么特别的。

    “你们是去看风景的啊?”

    “那你讲讲。”

    我把自己看到的情况说了一遍。不过这小土堆是怎么来的,难道是老鼠或野兔什么打的地洞?大家都吃不准。

    “是不是有人在挖棺材?”丽华说。

    “别瞎猜了。这里不是荒野,是淮海路。”

    “我再告诉你们一个重要的情况。我看到有一根大圆木就放在墙角下,上面用杂草掩盖着。只要把那根圆木竖起来,从里面翻出来就很方便。”

    “难道经常有人翻进翻出,他们进去干什么?”大铭问。

    “不要管他们,我们只不过进去捉捉蟋蟀而已。”

    我问晓萍:“你看的时间最长,你也讲讲。”

    “啊呀,我刚看到了什么,一个老头就朝我走来了。他的一只白眼乌子盯着我,就像你们打的野胡弹,我一看就害怕。”

    “你快讲,到底看到了什么?”

    “我好像看到一团红的东西鬼鬼祟祟地窜进了草丛里,不过没看清是什么。”

    “大白天里什么东西鬼鬼祟祟。红的,是不是黄鼠狼?”大铭问。

    “黄鼠狼不是红的。会不会是个红狐狸?”

    “对。有可能。是红狐狸,专门捉野兔和老鼠吃,书上就是这么讲的。”

    “啊呀,不好拉!晓萍。”我突然叫了起来,把他们都吓了一跳。“这肯定是个狐狸精,看上你了,它想要投人胎。”我搬出了阿婆平时讲的狐狸精故事,想吓吓她。可我忘了除了狐狸精还有狐大仙。

    “啊,狐狸精要把我怎么样?”晓萍又紧张了起来。

    “今天晚上它要到你家去,把你的心挖出来吃掉。然后就变成你的摸样,再去害别人。”我还没说完,被人在桌底下踹了一下。

    “晓萍,不要理他。”小黄知道晓萍胆小。

    “那我怎么办啊?”晓萍就像在求菩萨。

    “没关系,只要你在自己的房门前挂些红布条,那妖精就不敢来了。”我故弄玄虚,不料自己却“扑”的一声笑了出来。

    “阿魏,你又吓我了。”晓萍的脸色都变了。

    “哈哈,我是跟你开开玩笑的。你胆小的臭毛病怎么还没改掉啊。”

    “我要告诉你阿娘,要她告诉你阿爸打你一顿。”晓萍知道向我阿婆告状是白费劲。

    “晓萍,饶了我吧。我以后不敢了。”其实我知道,晓萍只是嘴上说说,她从来不这样做。

    “不行,你讲话不算数。”

    “那我就让你打几下,出出气。”

    “我不要,好手不碰烂肉。”

    “好,请用尺打我,这样你的手就碰不到烂肉了嘛。”

    “丽华,替我打他三下,要重一点。”晓萍自己怎么舍得打我。

    我乖乖地将竹尺递给了丽华,同时把手也伸了过去:“丽华,来吧。让晓萍开心开心。”

    “一…二…三!”

    “啊唷哇。”丽华第三下打得真不轻,她下得了这个狠心。

    “啊呀,丽华,你打得重了。”

    “怪谁啊,是你要我打重的。”

    “阿魏,疼吗?”晓萍问我。

    “一点不痛。比起我阿爸用扫帚柄打我屁股,这就像挠痒痒。”我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看到晓萍也笑了,我就放心了。

    “晓萍,你也是的,阿魏借给我们那么多的<破除迷信小丛书>,人家看了都不迷信了。你怎么越看胆子越小呢?”丽华也埋怨起晓萍来。

    突然,晓萍抓起书包,拉着丽华就往外走。“丽华,我们快回家吧。”

    “你自己回去吧!”丽华知道晓萍想干什么。

    “啊唷,丽华姐,我尿快憋不住了。我家现在没有人,你就陪陪我吧。阿魏、你们都来。”

    “都是你!”丽华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拿起书包和晓萍跑了出去。

    张妈走了过来:“你们不能再吓晓萍了,她要吓出毛病的。”

    我和小黄拎起书包就和德明、大铭跟在她俩后面,朝晓萍家跑去。

    骗女朋友

    一进门,晓萍要我们先在客堂里等着。

    “丽华,陪我上楼。”

    “底楼不是有卫生间吗?”

    “啊呀,客人也是用这个卫生间的。”

    “你这个人就是死讲究。”

    不一会儿,她俩就下楼来了。晓萍拿一个饼干箱:“来,大家吃糖。”她先递到我面前。老规矩,我挑了一颗奶油咸味硬糖。

    “再拿一粒呀。”晓萍在催我。

    “我一粒就够了。谢谢哦,晓萍。”

    “不行,一人两粒,你一定要拿的。”

    “那我的一粒就给丽华吧,她弟妹多。”

    像我一样,小黄和大铭也只拿一粒,另一粒要给丽华。德明拿了两粒,还想再要一粒。丽华不让他多拿。

    “啊呀,丽华,就让他再拿一粒嘛。他有两个弟弟呀。”

    “他才不会给他们呢。”

    “好了,好了。我们讲点别的吧。”大铭忙把话题岔开。

    “晓萍,你家有多少房间啊?我看三楼就有三、四间房子。”丽华问她。

    “一共有十一间房子。”

    “那么大的房子,又是黑洞洞的,一个人是有点害怕的。”

    “丽华,你怎么也胆小起来了?”晓萍总算有机会来回敬丽华了。

    “你胆子大还要大家来陪啊?”

    “啊呀,有人在,我就不怕了呀。”

    “废话。”

    “晓萍,听说你小叔有女电影明星的照片,让我们也见识见识。”德明早就想看这些照片了。

    “今天正好我阿娘不在,我带你们去看。不过要轻一点,不然的话,她开门我就听不到了。不能让她知道。”

    我们跟她上了二楼,晓萍开了门。这是我第一次进她小叔的房间。天哪,房间的墙上全是女明星的照片,比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到的还多。

    “晓萍,你小叔什么地方弄来那么多照片?”我有点好奇。

    “我也不知道呀。”

    “漂亮,太漂亮了。”德明一边看,一边赞口不绝。

    “这些明星是很漂亮,不过没有一个比我奶妈好看啊。”大铭很认真地说。

    “对,对。我小叔说过的,你奶妈长得好,也能拍电影。她只要把行头翻一翻,准把淮海西路上的美女比下去。”

    “拍什么拍,我才不让她去呢。再说我奶妈也没有学过拍电影啊。”

    “啊呀,不学也能拍的,做做群众角色嘛。”

    “那你小叔现在是大明星了?”丽华问。

    “啊呀,什么大明星啊。他只不过是跑跑龙套,演演小开,阿飞之类角色。拍一天电影才八角钱,还不够他一天开销。不过导演讲,我小叔是天生演阿飞和小开的料,不用教。”

    晓萍说得一点也不错。她小叔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一直呆在家里,也不去工作,整天和一帮公子哥儿混在一起。他每天起得很晚,午饭后就到淮海路上的国泰、或着到南京路上的大光明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晚上不是去搓麻将和蓬嚓嚓(跳舞)就是到饭店大吃大喝,有时还去南京路和淮海路吃大菜(西菜),一直要到很晚才回家。晓萍阿爸和阿娘不知说过他多少回了,可他一点也听不进去。

    他给我的印象是:骑着一辆英国莱铃牌女式三飞(三速)脚踏车,车龙头调得很高,踏起车来要驼着背,而且幅度很大,身子还要向两边倒,好像在踏沉重的拖车。我经常想,他这样踏在给谁看呢?他一边踏还要一边吹口哨,那口哨吹得非常美妙,时而悠扬,时而清脆,时而明快,特别是那首<鸽子>。他脸上架了一副太阳眼镜,上面是一个飞机头,手腕上是一只“梅花”表(晓萍告诉我的),上身不是花衬衫就是格子衬衫,有时穿一件南洋波萝衫(即t恤),脚上一双闪闪发光的尖头皮鞋,一副老克腊的打扮,很时髦的(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这就是酷)。这样混了几年,有了一批朋友,人家就把他介绍给了电影厂的导演,他成了电影厂的临时工。

    我想等我工作有了钱,我先要买一部脚踏车,进口的莱铃就没有必要了,但起码也要“凤凰”或“永久”牌。至于手表嘛,“上海”牌就足够了。戴着手表踏着脚踏车,吹吹口哨,这样也能在弄堂里抖抖威风了。

    他告诉我,电影厂找群众演员有三个来源:演平民百姓、干部什么的,找徐汇区的天平街道;演小开、白相人或流氓阿飞的,找卢湾区的瑞金和淮海街道;演土匪、穷人、叫化子和要饭的,找闸北区的一个街道。他说得不错,他的穿着打扮就象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里的阿飞。不过,他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我很喜欢听他用吉它弹唱的印度歌曲“到处流浪”(印度电影<流浪者>插曲,拉兹之歌)。

    “这是谁啊?”小黄指着一张照片问晓萍。

    “啊呀,是我小叔呀。他就喜欢男扮女装。”

    “还真像女的,走在马路上一般人还认不出来。”

    “晓萍,上次我看见你小叔带了个很漂亮的阿姨回家,是不是他新交的女朋友?”德明问。

    “啊呀,什么女朋友啊。是他从电影院里骗来的。”

    “骗来的?快告诉我们是怎么回事?”

    “我告诉你们,不要讲出去噢。”

    “只要德明不讲就可以了。”

    “这个阿姨也经常去国泰看电影,我小叔见她长得漂亮,就想跟她交朋友,苦于没有机会,狐朋狗友就给他出了个鬼点子。原来,这阿姨有个坏习惯,看电影的时候,要脱掉鞋子,把脚伸出来乘乘风凉。”

    “有一次,机会来了。我小叔的朋友把她的一只皮鞋偷偷地拿走了,交给了我小叔。我小叔立刻到淮海路上去买了一双尺码相同的皮鞋,再偷偷溜进来坐好。散场了,阿姨的一只鞋子找不到了,坐着发急。外面是火辣辣的太阳,烤得柏油马路滚烫滚烫。”

    “我小叔的朋友就假惺惺地过来帮她找鞋子,哪能找得着,本来就是他们拿的嘛。这时候我小叔就讲,他刚刚给自己的妹妹买了双皮鞋,看看她能不能穿,要是尺寸合适的话,就穿回去。尺寸当然没问题,是特地为她买的嘛。阿姨说,一定要把皮鞋还给我小叔。他们又是留电话,又是留地址。”

    “那天,阿姨上门来道谢还鞋子,还要谢谢我小叔的妹妹呢。我小叔哪里有妹妹呀,我姑姑在一旁也不好意思戳穿他。这样一来一往,他们就好上了。”

    “啊呀,精彩、真精彩。今天我又学了一高招。”德明听得都有点入迷了。

    “你尽不学好样。”丽华瞪了他一眼。

    “好了、好了,我们还是下去吧。我阿娘就要回来了。”

    回到客堂,我们兴趣十足地打量起供着的佛像和蜡烛香台等。

    “你阿娘每天要拜菩萨啊?”大铭问。

    “是啊,我有时候也拜的。”

    “为什么?”

    “因为菩萨会保佑我们。你想要做成什么事,拜菩萨的时候讲给菩萨听,这是许愿。菩萨就会帮你心想事成的。”

    “怪不得我奶妈也常常要去玉佛寺拜菩萨。”

    “这是真的啊,那我也许个愿。”

    “来,我来教你们。要这样拜菩萨,许愿的时候心要诚,不能出声,不然就不灵了。”

    接着,我们几个人都拜了菩萨,各自许了愿。

    我拜好后,晓萍得意地对我说:“阿魏,我知道你刚才许的是什么愿。”

    “你怎么知道啊?”

    “我不讲出来。不过你以后再也不会吓我了。”晓萍说着笑了起来,她最能猜透我的心思。

    这时,晓萍阿娘和佣人阿珍妈从后门走了进来。

    “阿娘好。”丽华最先看见她们。

    “你们好。”晓萍的阿娘是个非常慈祥的老太太。她最疼爱晓萍了,不过对她很严,所以晓萍很怕她阿娘。见她回来了,我们几个就急着要走了:“再会,晓萍阿娘。”

    “不再玩一会儿啦?”

    “我们还要做作业呢。”

    “有空再来。”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上海八联民办小学的小说童年的学习生涯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童年的学习生涯最新章节童年的学习生涯全文阅读童年的学习生涯5200童年的学习生涯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上海八联民办小学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