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25章 他乡故知

本章节来自于 爱过三千年 http://www.lishu123.com/84/84186/
    欣竺母子一路随着崔明奇出了北平,坐上了开往武昌的最后一班火车。(最强兵人)火车开了,不由得都放下心来,出了一口长气。

    崔明奇幽幽地问:“欣竺兄弟,你打算把大门一关,等日本兵来敲门啊?”

    欣竺苦笑:“我能怎么办?”

    崔明奇笑笑:“怎么办那也不少办法呀,满大街的人不都在跑反么?以你的骨子里的文人清高性格,你只会等着日本兵来敲门,然后用自己的胸膛试一试日本兵的刺刀是不是锋利喽。”

    欣竺依旧笑得难看:“或许吧。”

    崔明奇说:“日本兵的刺刀是不是锋利,或者是洋人的枪炮子弹和刀枪不入的胸膛谁更厉害。这个义和团早已经验证过啦,你怎么还要再检验一次啊?”

    欣竺叹了口气:“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一个北漂书生,又能够怎么样呢?”

    此时欣竺心里倒是有许许多多的疑问。崔明奇怎么知道这车站最后一班开出北平的火车?他怎么会把时间掐算得这么准确?他为什么要救自己出来?

    当他把这些疑惑说出来的时候,此刻心里已经轻松下来的崔明奇不由得笑起来,笑得止不住的样子。欣竺愈发疑惑。

    崔明奇好不容易止住笑,却还不急于回答欣竺的疑惑,却说:“连着赶路,现在也饿了吧?”

    还真是,不提不觉得,一提起来,确实感到又饥又渴。崔明奇从车上买了一些花生米、熟肉和米酒。给靳氏买了米饭。靳氏吃饭,崔明奇和欣竺边喝酒吃菜边聊起来。

    崔明奇侃侃而谈:“数学被认为是比自然语言精确得多的一种语言。数学方法已应用于人类学中的经济、法律、宗教、占卜、社会语言学、近体学、社会分层、文化移入等方面,如有适当模型,可以编排程序在以秒计的时间内得出无法预测的长时间过程的结果。(时间掌控者的刀塔)有人不学数学演算也能有数学分析和逻辑推理的头脑。有人学了数学,会做工程设计,对于专业以外的事就完全忘掉科学分析和论证,而用另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了。”

    欣竺仔细地听着崔明奇的高谈阔论,插话说:“听兄高论,莫非你用的是占卜术?”

    崔明奇神秘地点点头:“然也!”

    欣竺想了想,还是摇摇头说:“我还是一头雾水,实实在在想不出这和占卜有什么关系?”

    崔明奇喝了一口酒,边吃菜边说:“其实你不应该问我,你自己本身也应该懂得啊。”

    欣竺继续问:“为什么?”

    崔明奇反问:“《易》名为群经之首,也只是所有汉典中的一部。你好歹半个夫子总算吧!怎么可以不懂《易》呢?”

    欣竺说:“《易经》我当然读过,不过只是注意到里面讲的为人道理,和天时等。要用来占卜,我却不得其门。可是这些和数学又怎么沾上边的呢?”

    崔明奇笑笑说:“你真可以说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易经》难道不是又称《易数》吗?连这个都不懂,那不是不识数么?”

    欣竺说:“好,就算勉强沾边。不过既然说到这了,也看到你运用《易数》把我一路带到这里的神奇。你无论如何要给我解释清楚,否则你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会寝食难安的。”

    崔明奇还是那副神秘的样子:“好吧,我满足你的愿望。反正你有基础,《易经》也只是所有经典中的一部,占卜术更是一脉分支,学起来也不难,到武昌也还得几天,我们就当是旅途消遣吧。(龙组特工)”

    于是崔明奇和欣竺从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谈起,如何运用爻课得到数字,又如何把数字应对到具体的一个卦爻,如何解爻辞一一解释给欣竺听。欣竺本来通经史,此时听了崔明奇的解说,连连称妙。

    欣竺还有疑问:“可是,你在北平的师友也不少,是怎么单单想起来去接我呢?”

    崔明奇忍不住连续演说的疲倦,打了个哈欠,又笑笑说:“其一,这也是卦爻里指定的方向;其二,从私心来讲,你毕竟在帮我译书,我也在向你学习外国语言。反正,一切都写在《易经》书上,明明白白,你自己慢慢品味研究吧。我困了。”

    说着,崔明奇斜靠在座椅上睡了,留下欣竺一个人痴痴地演算易数。时间久了,也恹恹睡去。

    火车开了几日,终于到了武汉。崔明奇、欣竺、靳氏一行三人在人生地不熟的武昌下了车。一场新的漂流开始了。第一要务依然是找到可以糊口的工作。

    可是东、南、北各省的人们纷纷西迁,一时间纷纷扰扰,找工作谈何容易呀?

    不觉半年过去了,南京、上海先后失陷,武汉更是陷入一片乱象当中。到了1938年的春天,欣竺和崔明奇的工作依然都还没有着落,偶尔打些零工代课什么的,也非长久之计。欣竺偶然在汉口艺术研究会出版的报刊上见到徐馨写的作品,知道自己的女神也来到武汉了。只是现在自己这副样子怎么能去见她呢?真是平添几许愁,可是又无人可以述说,这个不流泪的青年,只好把爱情深深埋在心底。

    欣竺听说有北大的人在编辑冯玉祥办的《抗到底》杂志,便抱着聊胜于无的心情去找他。那可能是冯将军的临时官邸。他接见欣竺是在一间不知是客厅还是门房的房子里。他很热心,要欣竺给那刊物写点宣传抗战的文章。(重生之抽奖空间

    出了杂志社的门,欣竺感到在这西部很快就得喝西北风了。正在这时,他眼前一亮,在大街上的人流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曹未风!”他不由自主喊了出来。

    那人听到喊声,也发现了欣竺。两个人跑到一起,不由得热烈拥抱起来。欣竺又是叫又是跳:“我还以为我认错了呢,真的是你曹大哥,太好了。”

    曹未风是欣竺在北漂结识的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比欣竺大一岁,他是浙江嘉兴人,文学翻译家。于三十年代初即着手翻译莎士比亚,计划译完全部莎剧。1933年自北师大毕业后,曾一度在上海培成女中任教。社会交往天才,和上海几大出版社编辑都很熟悉。欣竺翻译的第一本书《流转的星辰》就是通过他卖给了中华书局;后来欣竺搬到西湖畔,在浙江图书馆找到《通俗天文学》,一面看,一面托曹未风从上海买来新的书。看完就从头译起,书译出来,欣竺再托曹未风去卖给商务印书馆,交稿不久就被收购,现在刚好出版。

    曹未风可以说是欣竺的经纪人,现在欣竺在为难之际碰到他,可以说是“他乡遇故知”,真人生一大快事。

    曹未风也是到武昌刚下火车。欣竺把他领到自己暂时的居所。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家,崔明奇外出还没有回来。听欣竺介绍后,靳氏连忙出门买酒菜安排招待贵客。

    欣竺正和曹未风在屋里互说别离,只听院子里传来一个声音:“欣竺在和谁说话呢?”

    欣竺忙对曹未风说:“是崔明奇回来了。你先躲到门后,给他个惊喜。”

    欣竺迎到屋门口,对崔明奇说:“我在和谁说话,却需要你这大数学家算一算。总之是一个惊喜!”

    崔明奇见欣竺满脸兴奋的样子,知道是来了好友。(斩天成圣)于是不紧不慢地说:“此人一定是从东面来。”

    欣竺笑着说:“不许耍诈。武昌地处西部,来人当然从东面来。”

    崔明奇也笑了:“快告诉我来人是谁?我也有个惊喜告诉你哟!”

    曹未风已经忍不住了,从屋里走了出来:“是我,曹未风。崔君别来无恙啊!”

    曹未风和崔明奇都是北漂时的老朋友,又都帮助过欣竺译书。此时他乡重逢,自然兴奋。两人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不肯放开。进到屋里落座才互相松开手。

    曹未风和欣竺、崔明奇二人也有几年没见,互述别离。欣竺感叹:“本来得到二位帮忙,才找到了译书的途经,心想这下衣食无忧了。哪知道日本人的炮火把我赶出北平,这下又流离失所,衣食没有着落了。”

    曹未风也说:“可不是嘛!我在上海教书脚得好好的,现在也流离到武汉来了。”

    这时,靳氏做好了饭菜,摆到桌上来,三人边吃边聊。

    欣竺忽然想起问崔明奇:“你不是说也有一个惊喜么?快说来听听。”

    崔明奇说:“其实也不算什么。我今天出去找工作,有人介绍我去湖南教数学。看来是要离开此地了。”

    欣竺听了很为崔明奇高兴。他又问曹未风:“曹哥此来可有什么打算?”

    曹未风说:“我是想趁着不用教书,把我计划译完全部莎翁著作的心愿完成,反正在这枪炮底下也不得安生。我想直接到英国去完成心愿。”

    欣竺赞叹:“太了不起了!”想着两位大哥都有了计划和去处,为他们高兴,可是自己却一时没有去向,难免现出一丝忧郁来。

    他的神色马上被曹未风看在眼里,问:“怎么?欣竺兄弟还没有去处么?”

    欣竺强作欢颜:“也没什么,这么多年还不都是漂过来的?”

    曹未风沉吟一番,说:“真是无巧不成书。(漠北王妃)我倒刚好有个去处,可以介绍欣竺兄弟去。”

    “哦?”欣竺和崔明奇都一起看着曹未风。

    曹未风说:“上海有一家《立报》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

    欣竺和崔明奇都说在图书馆里看到过《立报》,但是具体怎么个情况不太清楚。

    曹未风介绍说:“《立报》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有影响的小型报纸,1935年9月20日在上海创刊。由成舍我、萧同兹、严谔声、吴中一等新闻界人士集资兴办。成舍我任社长,严谔声任总经理。先后担任总编辑的有张友鸾、萨空了、褚保衡,编辑有恽逸群、谢六逸、张恨水等。报纸以中下层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自称以使全国国民认识自身对于国家的关系为宗旨。宣扬‘五分钟可知天下事,一元钱可看三个月’。此报以宣传抗日救国、提倡民主政治、反映群众呼声受到读者欢迎。上海八一三抗战时,最高日销量曾达20万份。

    “可是,民国26年(1937年)11月13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强令所有宣传抗日的报纸一律停刊。该报由于坚持抗日的立场,被迫于同年11月25日停刊。”

    说到这里,曹未风顿了顿,对欣竺说:“在《立报》任主编的萨空了先生,1931年被聘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教艺术理论课,想必欣竺或许认识?”

    欣竺说:“我没听过艺术学院的课,对萨空了教授只是耳闻。”

    曹未风接着介绍说:“萨空了教授是1935年冬,赴上海,任上海《立报》副刊主编、总编辑兼经理。在他主持下,《立报》实行精编精选,聘文化界名流任编辑。力求以较小的篇幅刊登丰富多彩的内容。文稿简短,文字通俗,定价低廉。新闻、言论、副刊并重。受到读者欢迎,成为全国知名报纸。”

    欣竺问:“可是《立报》已经停刊,又怎么能去帮上忙呢?”

    曹未风说:“可巧的事就在这里。我来之前,刚好见到萨空了教授,他说要转到香港创办《立报》,在我后面一天先到武汉来。就是说明天会到。欣竺兄弟虽然没有中学和大学文凭,但是有多门出色的外语,又擅长写作。明天我见到萨空了教授,正好举荐欣竺到《立报》做记者或者编辑。”

    第二天,欣竺、曹未风、崔明奇三个人租了一辆小汽车,由崔明奇开着,一起到火车站迎接萨空了教授。萨空了教授却不是一个人,和他一起的还有沈雁冰(茅盾、杜重远等人。并且已经有人为他们预订了旅馆。

    有曹未风的介绍,又是《立报》重新创刊,正值用人之际,萨空了总编当即拍板批准了欣竺的加入,并一起到香港去;曹未风也取道香港到英国去了他全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心愿;崔明奇则受聘请到湖南大学教数学。三人就此分手。

    1938年4月1日,《立报》在香港恢复出版。萨空了任总编辑,每天出4开1张,着重宣传民主抗日。欣竺被聘请为国际新闻编辑。

    而此时的中国不仅仅面临着日本的侵略,列强也纷纷在中国寻找扶持代理人,发动政治变乱。1938年,新疆也出现了一些****。1938年9月,萨空了同杜重远赴新疆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任《新疆日报》社社长。《立报》由吴范寰主持编辑工作,渐渐趋向保守。

    老大萨空了一走,欣竺也辞职回到湖南。幸好啊,崔明奇已经在湖南大学教数学,他委托后来到美国当教授的陈士骧教授出面,介绍欣竺到湖南省长沙桃源女子中学教英文。包下从初中一到高中一的四个班的英文课,每周每班三小时,共十二小时。

    没过多久,湖南大学迫切需要法文教员,陈士骧教授又推荐欣竺,其实心里没有把握。还有崔明奇在后面支持,也是学校因为实在一“匠”(教书匠)难求,只好请欣竺,仿佛有试聘来暂时应急之意。

    陈士骧教授本来以为,前任留下的法文课本是欣竺曾经在北大帮助邵可侣教授编的那本,哪知却是用英文讲法文的外国书,更加不放心了。欣竺却还一点不知道,平平安安一课一课教下来。

    以后有一次闲谈,陈士骧教授笑着说:“你上头一堂课,我在外面听了半天。”欣竺无形中又应了一次考。恐怕暗中听他的课的还不止陈士骧教授一个。

    谁能相信,一个没出过国的年轻人,竟能对大学生用英语教法语、做中国话解释呢?连欣竺自己也不信。然而这是事实。学生也没提意见。不过这不是无缘无故的。总之,靳欣竺由小学教到中学又教到大学是一步一步上升的,自己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因缘凑巧,又怎么一次一次能通过考试。时势所逼,时势造英雄,也造就了一“匠”?

    此时,徐馨前往昆明任教于云南大学。其后又赴国民经济研究所任编辑员。1940年在孔祥熙举荐下到重庆任中国农民银行文书。

    在这段时间里,欣竺与施蛰存、戴望舒、徐迟等诗人交往,创作诗歌。早在1935年,他在和徐馨交往的时候,受徐馨的熏陶和爱情的激励,就已经出版了诗集《蝙蝠集》,已在新诗界小有名气,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暑假的时候,现在生活总算又安定了一些,欣竺实在忍不住相思之苦,前往昆明大学,哪怕见女神一面也好。

    一路跋涉,到了昆明,顶着烈日兴冲冲地找到昆明大学,一打听,非常不巧,徐馨女士不久的前几天赴国民经济研究所任编辑员去了。

    欣竺趁兴而来,看来是要败兴而归了。刚要离开,迎面过来一位老先生,老先生一眼认出了他:“呀!这不是靳欣竺嘛!你怎么到昆明来了?”

    欣竺仔细一看,老先生原来是音韵学家,北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教授。欣竺曾经和他在北大一个新疆人开的方言班上认识,但并无来往。

    欣竺此时寻徐馨不遇,也没心情。只是对罗教授说是来寻友不遇。罗教授邀请他到家里一叙,欣竺也婉言谢绝了。

    罗教授就和欣竺在昆明大学的门房里聊了一会,问起别后的现状。罗教授知道欣竺现在竟能教大学,很高兴,在欣竺临走时给他一张名片,介绍他去见在昆明乡间的傅斯年先生,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长。

    这位大名鼎鼎的傅教授将对欣竺的人生规划做出什么样的建议呢?详见拙作第二十八章“斯人指路”。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仁者不忧的小说爱过三千年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爱过三千年最新章节爱过三千年全文阅读爱过三千年5200爱过三千年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仁者不忧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