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袁逢的奏章为何惹的天子刘宏如此不高兴,那是因为他触动了这位少年天子最害怕被人触动的心结。(
我的校花老婆)
说到底刘宏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刚刚继位不久,掌握这么大的国家,心里难免有点“战战兢兢”的。
虽然他手握着每一个人的生死大权,但面对那些老臣重臣,面对大朝会时跪着的黑压压一片官员,其实刘宏对他们的恐惧一点不比百官对他的恐惧少。
怕的就是自己威信不足,指挥掌控不了臣属,更怕有人怀疑自己年幼无知,治理不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
而袁逢面篇的治国之道,在刘宏看来都是对他的责备,责备他哪里哪里做的不对,哪里哪里应该怎么办,提到原来大汉的那些圣君,更像是说自己不如他们。(
鬼医宠妃)
刘宏也知道自己这个刚即位的天子,在朝局中的影响力也许还不如四世三公的袁氏一门大,看到这么多的奏表都同袁逢几乎是一个立场,刚坚信了他这一观点。
这也从令一个方面揭示了为什么刘宏如此重用外戚和宦官。
相比较那些“如狼似虎”的三公九卿,张让曹腾之辈显得要温顺得多,好驾驭的多。在刘宏心里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宦官不知道要比袁逢等人可爱多少倍。
所以将军权交给外戚,这些个自己的亲戚们,也让刘宏感到更加放心,他们至少不会被外廷的官员拉拢到他们一边,要是掌握兵权的人哪天也给自己上一道这样的奏本,甚至是直接兵谏,也许自己的皇位都坐不稳。(
抗日之兵魂传说)
但袁逢在奏本里却说:让何氏一门独掌兵枢多有欠妥之处,如不加以校正,百弊丛生,如皇甫嵩,朱儁之流就会层出不穷,
说白了就是告诉皇上禁军中,您不能光用您的那帮小舅子,大舅子,还有外甥们,他们一天兵书都没学过,既无专业技能,又没道德操守。
有他们在就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为钱,今天处治了皇甫嵩,朱儁,明天还会有千百个皇甫嵩,朱儁站起来。(
红颜错-誓与君绝)
这一切在刘宏看来,就差点指着鼻子骂他是昏君,暴君了。
所以,就好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袁逢的奏疏是同一个东西,但卢植跟天子刘宏看到的却完全不同。
有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值班的太监从卢植手里拿过袁逢的奏本,小小翼翼地放回刘宏的龙案上,然后赶紧退到了一边。
“陛下息怒,袁氏一门在朝廷里世代为官,都是难得的辅国的干臣,袁逢言语中也许有唐突之处,但对陛下却是一片忠心。”
卢植见皇帝这么大火气,也只好先劝两句。(
逍遥弟子都市行)
“什么忠心?我看他就是仗着是两朝的老臣,倚老卖老,分明把朕当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一样的教训。本来剿灭了黄巾贼寇,朕的心情才好一点,都被你们搅乱了。”
刘宏把龙案上那堆小山似得奏本往一边一推,靠在了身后的小倚上。
“关于皇甫嵩,朱儁之事……”
“你别管了,朕自有主意。卢植朕看你是还是个老实人,你不会是袁逢一党的人吧?袁逢他们上表,然后让你打先锋。你们配合的还蛮不错的嘛。”
卢植听到一“党”字,就吓了一跳,后背都感到阵阵凉意。(
神赌狂后)因为在先朝桓帝刘志在位时就起过党锢之祸,外廷的很多官员士大夫或被下狱,或被砍头,牵连到的人极多。
这里单表一段,其实第二次的党锢之祸就已经就在眼前了。
以皇甫嵩,朱儁之事为中心,宦官同外廷官员的矛盾日益加深,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而原来一直看似莫不做声的外戚集团,也是对宦官越来越难以容忍。皇甫嵩,朱儁原来是大将军何进禁卫军中的亲信,但现在却抱上了张让这颗大粗腿,马上就要升上太尉的高官了。
这无疑就是一个信号,那就是跟着你何进混比跟着张大人差远了。皇甫嵩和朱儁之事经过袁逢这样一“传播”(他们主观上肯定没有这个意思,但客观上确实为张让做了免费的广告),如三公九卿这样的高官,好像都是张大人一句话的事,所以对其他原来依附大将军府的人难免不会造成影响。
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原来执掌几十万禁军,重权在手,除了皇上谁都不放在眼里,但现在尚书台宦官的地位好像正迅速的上升,如何能不开始对宦官怀恨在心。
而我们从袁逢的奏本里有不难看出,外廷的士大夫同外戚直接矛盾也颇深。外廷,外戚,宦官这三党相互的攻歼绞杀已经越来越不可避免。
唯有卢植觉得天子就算认为袁逢等人已经结成一党,那时候,只要是稍有嫌疑之人,自然都难逃干系,但自己只要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为社稷之心天地可见,就可以置身党外。
于是,他定了定神,正色道:
“臣心无党,即便朝野中党政密布,于臣又有何干系。”
“那就好,你记住只有将朕装在心里,处处为朕着想才是真正的忠臣,才可保无事,你是个老实人,朕相信你的话。你要是没别的本奏,就先退下去吧。朕累了,要休息了。”
卢植见皇帝已经下了逐客令,不敢再久留,但他并不是要就此罢手,而是准备再搜集些证据,一定要挖出皇甫嵩,朱儁这两个奸贼。
卢植转身刚要离开宣明殿,刘宏又突然说道;
“对了,卢爱卿,你的那位弟子刘备还要几天才能到洛阳呀?”
卢植答道:“从圣旨发出的时间,再加上他们赶路的时间,我想应该用不了七八天他们就应该要到了吧。”
“好的,他要是到了,你要速让他来见朕,知道了吗?”
“遵命,陛下。”
说完,卢植便退出了宣明殿。
话说天子刘宏最后问这么一句却也不是闲问。
刘宏办了一天的公务,也想透透气。他走到殿外,看到幽幽的皇宫内院,无数的亭台楼阁,只有一个个好像行尸走肉般的卫士和太监,而在宫外,则更是有无数的勾心斗角,感到天子无疑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而刘备,是否能成为解除这一困局的钥匙呢?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