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3章 云山之路

本章节来自于 东临 http://www.lishu123.com/82/82145/
    山不争其峰而藏其厚,水不攀其广而蓄其深,一十八个字在云雾间闪动。(灭尽苍穹)云山山脉被称为云过雨疏,雨疏云密。也是因为终年见云不见山,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时日才显现云山真面目,才使得云山有如此名气。当然,云山出名的不是云,而是云上云门。

    云山山脉坐落于古华西南,西南地区本就气候潮湿,终年多雾。云山山脉四周尽被原始森林的高大乔木所围遮,加之山脉四周有拒马河、沁心流、无垠江,水汽足而温度低,云雾更是不散。云山山脉西南高东北低,从西南到东北,海拔落差极大,故造成种种奇景幻境。在外人看来自是仙家圣地,云山的底蕴到也受之。

    云门深藏于云山山脉迷雾中,上古时期有仙帝问道崆峒子,中古时期又有圣王自此求政,近古时期更有无数大能、仙圣于此寻法觅术。云门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底蕴与万千年仙法传承,其在古华乃至天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闪婚,染上惹火甜妻

    说山必先说其峰,云山第一高峰自是云山主峰。云山主峰不光最高,且峰体最为雄厚,适宜大规模建筑。峰上有高低参差的建筑群,最中间的是云门大殿,大殿名为向阳殿。向阳殿长三百丈,宽二百丈,殿顶为琉璃瓦,殿体通体均为白玉石所制,接地处为了保暖防潮涂上红色药漆,殿中有十二根巨型石柱,二十四根大型石柱支撑殿体。殿前有口大井,上有巨钟,每至午年午月午日午时三刻,云山雾散,日光穿过钟井直射入向阳殿,由当代大弟子敲响巨钟,云门召开十二年一次的日午大典。在日午大会上,门中重新选任掌门、长老、执行弟子,表彰有功门人,然后前往巍云峰祭拜云门列祖列宗。

    巍云峰位于主峰正前,峰名取“巍巍之业,可闻而不可及;荡荡之勋,可颂而不可名”之意。巍云峰前便是万丈悬崖,其上建有饲宗殿,饲宗殿从中古时代就已建立,其中供奉云门祖宗牌位,最上两个并排的排位,左者书“天”,右者曰“地”,天地之下为各代逝去掌门、长老,突出贡献弟子。(武道丹尊)日午大典的下一步是前往扶摇峰叙史。

    巍云峰之右更低的便是扶摇峰,云门先祖规定,云门弟子必须要在日午大典中进行叙史。叙史是云门先祖定下的规矩,自从云门开始成为一个统一势力后便开始进行。日午大典叙史一方面在叙史的过程中增加弟子的荣誉感从而增加对云门的归属,一方面真实的记录历史,让弟子明善恶,谨知行,起到教化作用。在叙史之后,众人回到主峰大殿实行赏罚礼,由本宗、管理、执法、财政四处共同进行。

    云山第二高峰便是云台峰,整个云山能一直看到日月的便只有此峰。云台峰峰如其名,整个山峰雄伟无比,峰上更是如镜面一般。日午大典的第五个步骤便是在云台峰上进行全门操练,除了极少数在外游历的长老和护山弟子,云门上下全部要到场。(都市最强仙医)操练开始时各峰各处各宗万剑齐发又转而归宗,杀气腾腾中正气浩然。操练结束后,云门掌门宣布大典结束,云门气势更盛一层云云。除了主峰等四峰外云门的大峰还有赤峰、青峰、山门峰,更有小峰无数。

    云门的峰最是有名,谷虽然比起大名鼎鼎的雪谷比起来肯定要黯然许多,但却更具有人文气质。其中海内闻名的自然是圣王谷,传说圣王问政时,为了表示其谦虚留了一座写满颂词的石碑留在一座山谷中,以表示对山峰上云门的尊敬。

    这事被孟砚缺听说,不经想到这不就是富帅版的谁谁到此一游嘛。云门名气第二的谷便是死亡谷,传说最开始有追寻猎物的猎民经过死亡谷,发现里面兽骨累累,也许是因为未知的可怕,也许是太过胆小,猎民跑了回去,并把此事大为宣传。

    听说有大量的兽骨,一些有脑子的猎民不经想到象牙、玳瑁、龙骨,于是有些年轻大胆的猎民便自发的组织起来,前往死亡谷。www.tangkx.com数天后,那些前往死亡谷的猎民中,只有一人跑回村寨,却也变得疯疯癫癫。村民们通过他的只字片言知道了没有回来的猎民不是失踪,便是被谷中奇雷劈死,更有甚者被不知名的洞穴吸走。自此后,死亡谷附近变为一片凶地,猎民再无人敢靠近。后又有世俗名家写了异闻奇事录,死亡谷便在其中,大大的增加了其名气。

    “山不争其峰而藏其厚,水不攀其广而蓄其深?”孟砚缺呆呆的看着云间的十八个字。

    孟砚缺心想:这云门不愧是仙家门派,手段就是了得。

    蜀道难,难于栈道艰辛,孟砚缺坐在栈道上看着云雾间的字,感觉终于看到点仙家法门了。这云山上面是白茫茫,下面是雾蒙蒙,远处能看到褐色的山峰,但还是隐藏在云袅袅中。孟砚缺离开竹溪学苑已经半月有余,本来可以有云门的师兄接他上山,但他听说凡云门的大成就者都是攀爬云山栈道拜入云门,就连古代的仙帝圣王求道问政也是如此,于是决定攀爬云山栈道。(元徵宫词

    开始时,栈道四周奇石险峰,清流飞瀑,翠乔怪松,孟砚缺一路游完行进,沾花惹草开心之极。但不知何时云蒸雾起,四周只剩方丈之地,脚下只余栈道之踏。孟砚缺开始变得无趣、寂寞、烦躁,每天呆呆的走,傻傻的望,木木的睡。

    孟砚缺也觉得很奇怪,早上随着云外太阳升起,四周又变得白茫茫,天空中竟然出现了十八个大字,昨夜记得是没有的。孟砚缺笑了笑继续前行,一边走着,一边抬头望着字,反正周围有栈杆拦着,砚缺也不怕摔下。看着比划,看着字体粗细浓淡,看着大字在云中若隐若现,也比前几日在白障中无所事事要疯掉的感觉好的多。那天上的云也不时变浓变淡,浓成山淡成水,看的砚缺又是一阵欣喜。

    接下来的半月里,孟砚缺一直看着大字,看着云彩不断变化的山水图一直行进,倒也是蛮有乐趣。被白色包围的孟砚缺背着背包,用卷起的铺盖与下面的背包夹着他心爱的木鞘宝剑,手中扶着拐杖,腰间别着一个小葫芦,里面装着三个月的辟谷丹。辟谷丹的成本倒是低廉,竹溪学苑倒也是发的起,作为“高材生”的孟砚缺,原本还有十张可用四个时辰的神行符,五张攻击用的引雷符,三张防御用的金刚符,路上也被野兽猛禽消耗的差不多了。

    那一日,一夜醒来的孟砚缺迷迷糊糊中打了个喷嚏,正准备习惯性的抬起头看云图,却发现天上一片空白,正在大惊之时,忽然发现面前的云变的淡了,薄了,透明了。一座巍峨的山峰耸立在不远处,无数的台阶在云中隐现,峰上最高处竖着白玉石的建筑。坐在栈道上孟砚缺的双眼骤然增大,倏地起身跑向台阶。

    再长的台阶比起栈道来也无限的短,前方有了目标无疑又缩短的心中的路程,砚缺双腿跑得飞快,远处看起来如同踏云踩雾。喘着粗气看着眼前的山门,砚缺不经一屁股坐在地上,哈哈大笑起来,释放着在栈道上积攒的压抑,笑到情痴,痴到落泪。山门立在峰上,竖于云中,上书两个墨字——云门。孟砚缺抹去泪水登上了最后的阶梯,一步步,踏入云门。

    砚缺刚踏入山门,山门后闪出俩的少年,把孟砚缺一惊。只见俩人头上用绿带在头顶扎着头髻,身穿白袍,腰间扎着绿带,脚着白履,后背三尺青锋,在云中立着一看便是餐风饮露之辈。孟砚缺脸上变化着,心想老子的丑态都被你们看到了,你们早不蹦出来晚不蹦出来就为了装x啊。

    孟砚缺正打量着俩人,只见俩人齐齐举剑抱拳到:“敢问阁下至我云门有何贵干。”

    砚缺面对名门弟子到底还是低了姿态,忙愣呆呆的说道:“在,在……下,是来拜师的。”

    “拜师?”左边的云门弟子吃惊问到。

    “是的,两位师兄好!”孟砚缺嬉皮笑脸道。

    两位云门弟子正了正身,开始仔细观瞧孟砚缺,只见孟砚缺头顶小毡帽,毡帽边因水汽湿湿的搭在两侧,上面还破了个洞。毡帽下那张脸倒是清秀,却笑的甚是可恶。身着的白色布衣也多有补丁,右脚的布鞋如果不是有几根线连着就要跟鞋底分家了,在加上背后的背包被褥,整个人显得邋里邋遢。腰间的剑和葫芦好像因为水汽大还生了些许青苔,看的二位云门弟子一个撇嘴一个皱眉。

    “拜师?我云门有专门的弟子去古华,甚至天下各地去接引新入门的弟子,你只身前来,难道是路上遇到什么危险不成?”右面皱眉的弟子很公道的问到。

    “没有,没有,这一路很安全。”砚缺连忙摆手。

    “武俞师兄,你看此人雾水沾衣,步间不稳,明显尚未筑基,怎会被我云门招入,估计是山下愚民想瞎猫碰耗子,依我看送下栈道算了。”左边撇嘴的弟子插肩道。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泊浪沙的小说东临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东临最新章节东临全文阅读东临5200东临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泊浪沙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