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灌河行 第二十五章 细节管理

本章节来自于 灌河行 http://www.lishu123.com/75/75624/
    洗脸的时候,用的是水瓶里面昨天的热水,还感觉不到外面的寒冷。(济世)洗碗的时候兑了冷水,才发现水龙头冻住了,而且是热水烫开之后,一会儿又冻上了。昨天白天没有放料仓里面的沙子,结果就冻住了料门,小严忙着接碘钨灯烤沙仓门。我带着他的师弟小刘把仓库里面清理了一遍,易损的电器配件放在右侧货架的顶层,中间放常用的小工具,下排放电线和充电器等小型电器设备。左侧上部还是不常用的灯管等材料,中间放置气管、接头等工程配件,下排放置卸扣、法兰螺丝以及各种螺丝等五金。细的旧电缆和水管等材料用钢丝绳吊在房顶,就像过年做的灌肠。笨重的钢丝绳和轮胎、黄油、电机放置房子的边角,小刘还没有清理完,也不洒水就开始扫地,搞得房间里“雾都茫茫”。饶经理说昨天他还站在轮胎上说事情,我让他今天再检查整个场地不但能落脚,开一个小型会议也是可以的。

    做泥浆池护栏的电焊工效率极低,这个跟点工用人的方式是有着相当的联系的。在相同的劳动量的时候,做的时间越长,劳动强度越低,总的收入越高,工人当然是磨洋工。如果按照包工的做法,总的价格固定的情况下,工人当然是想方设法提高劳动效率来提高单日收入,这样做是符合单位和工人的共同利益的。我没有得到授权谈判包工的价格,否则的话,总的价格会更低,工人做事的效率将会更高。但是经理还是认为我的权力够大的,昨天项目部包月的吊车掉头的时候,把搅拌站出口大门栏杆给撞断了,他问我为什么不处理吊车司机?我只能嘿嘿干笑,我还没有混到都不知道自己是谁的程度吧?哪儿敢哪!

    经理要我们给他提供2个电工,费用他们承担,每个月直接打到单位账户,我想这个问题不是很大,跟老大汇报了,他原则上同意,但是不能动内部的资源。(绝宠鬼医毒妃)本来想把南宁港的小周给调过来,都联系得差不多了,只好放弃。跟输送车司机曾师傅说好,通知他下午到项目部报到,算是正式代表我们提供服务了,有什么技术问题可以向我们寻求支持,这下饶经理和小鲁要轻松一大截了。第二个电工继续寻找,半生不熟的人手大把抓,但是熟手难找,主要就是价格问题,一个全面的电工工资基本上要4500往上跑。好在项目部的要求不高,半生不熟的电工也能基本上搞定,搞不定的少量工作,饶经理和小鲁还是要出面。不同能力的人就要做不同位置的事情,才能够真正发挥潜力,既不超载,也不浪费。

    说好早上9点要检修高压线路,发电机8:30开始热机,然后一直发到下午4:20,小严说油箱里面的油面高度只有1/4了,我让他赶快把油加起来,防止熄火耽误事。电话打出去5分钟,发电机一阵浓烟,小鲁赶忙说:不好,油烧完了。好在工作的只是保障钻孔泥浆循环的空压机在工作,以及后方的办公区域,影响不是很大。物资部的小陈赶过来加油不到300升,饶经理不让加了,还是快排空气,抓紧发电保证食堂做饭吧!小鲁说-10号的油没有0号柴油经烧,早知道今天停电,昨天就不该把油给放了,否则中午就要加油,省了多少事情!就好像刚给旱田抽满了水,老天就下大雨了,太勤快了反而觉得是多此一举,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豪门惊梦III素年不相迟

    给抓斗吊准备的粗钢丝绳买来了,小鲁带着徒弟和操作手以及拖泵机手老康,一帮人马拿着扳手、铁丝、卸扣、锁扣和角磨机,直奔抓斗吊去了,就是忘了带钢丝绳。把受伤的19mm钢丝绳头部磨掉,用锁扣做一个头。把21。5mm的钢丝绳在开关斗的滑轮上安装好,上部分用大的锁扣做一个头,长度大约在13米长,多于的2米也去掉。2根钢丝绳用5t卸扣连起来,试了一下开关,效果感觉还行。最重要的是,花了200元就把受伤的钢丝绳给换掉了,而且是更粗更不容易乱绳的,仿佛捡了一个大便宜。

    快吃晚饭了,工会主席秋哥让我们几个管理人员到项目部办公室试衣服,看来项目部要给我们发越冬棉衣了。我本来想申请发一些给外聘职工的,想想领导决定的事情就最好不多说,给什么拿什么算了,知足常乐。

    第21根钻孔桩等来电就等到了晚饭后,9点才开工,又干到天亮,老是夜里开工,真是让人感觉到郁闷。工地正常施工1个小时,我先回来小睡一下,衣服不能脱,对讲机不能关,里面的声音不能没有,也不能太大,会影响到其他人休息。除了对讲机里面嘈杂的声音,就是隔壁同事的呼噜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单调和枯燥。(都市超级兵王

    到了3点的时候,张经理打电话来说拖泵有问题,我已经在穿雨衣了。工地上,拖泵正泵和反泵都不行,让大家拆了弯头和料斗下面的门放料,反泵2次,变径管里面离析的混凝土总算是通畅了。老王请假还没有回来,我跟他的大徒弟老康说:发现堵管,按照程序首先是反泵,再不行了就拆弯头再试,然后放料换新料,大不了拆掉全部的管子。动作要快,不要怕浪费混凝土,满斗料不过0。7方,算算不过200多元,泵管长度不过30米,里面的混凝土大约0。35方,不过100元,要是耽误了时间,影响了桩的质量,怕是100万的损失都是有可能的,再加上处理耽误了后续的工期,设备、人员工资等费用增加,1000万的损失都存在。做事不能捡了芝麻,忘了西瓜。老康说:料不好打,我们可不敢让车子回搅拌站去。我告诉他:现场的问题可以通过技术员来处理,但是要及时汇报,不能等、也不能依靠侥幸心理,后果很严重的。

    张经理跟我聊天,谈到工作时间,其实大家都是满负荷的,不打桩的时候,还要反复检查准备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设备是否检修保养,物资材料能不能保障,队伍人员是不是能够及时到位,清孔的深度是不是达到要求,报检程序走得是不是符合正常,还有发生意外事件的应急方案是不是可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后续的工作开展。白天不用说没有休息,晚上睡觉也睡不踏实。(腹黑郡王妃)网上说:晚上睡觉睡不着,考虑工作的是儒家;晚上故意不睡的,逍遥自在的是道家;晚上睡得死沉的,是佛家。不知道基督徒怎么睡觉的?

    搅拌站泥浆池的护栏做完刷漆,用了3个人3天时间,人工费估计都要1000元以上了,买护栏的钱都够了。做水箱加热的电焊工是一个四川人,问他就只身一人出来的,他的工资超过了5000,从工作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我觉得还是比较符合的。他带着一个帮手,把加热管口割好,从水箱里面给安装好。小鲁给他比划了出水阀的位置,保证在热得快上部5公分的位置。小鲁担心24方的保温水箱太大,不能放到现在的水箱位置。我想,上次抽出来的橡胶管不是有7米长,足够连接到附近位置。

    饶经理问我,物资部说我们把机动设备的油箱钥匙留了一部分,要求拿出来统一保管。我问到阿花,他说:物资部不是有了一套吗?看来他还没有理解到物资部管理的要求——所有的钥匙都要交到物资部,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开锁放油,包括我们这些管理人员。我把这些钥匙都交了上去,自己也省心了,起码没有什么理由怀疑我们沾一点点便宜。本来,信任就是有条件的,就是当明显没有任何机会做错事的时候,这样的人和事物就是出于可控的,也就是可信的。从这点上看,管理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我信任你,你就是可信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身居要职的人,当初也是反复经受考验的,后来还是做了失信的事情,主要原因是监控的有效性下降,导致可信程度的下降。(终须再见)社会监督的有效性,也是国家高层是不是公正、清廉,促进阳光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1号车司机老张做过3年电工,安排他到项目部去做电工,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人才总是一步步地挖掘的。替代的司机也在联系中,而且不止一个,倒是让我犯愁了,到底要哪一个呢?本地的司机带不走,不能用的太多,对于今后下一步的工作不是很有利,但是本地的司机稳定性要优于外地司机。相同地方的职工不能太多,否则容易造成小团体主义,管理上的难度加大。熟手的工资高,不容易招到,也不容易留住;生手的水平让人担心,培训的显性和隐性成本都是非常高的,要是翅膀硬了就飞走了,更是得不偿失。

    天气预报报的今天的温度最低是-6c,也许是刮风的原因吧!我感觉到非常冷了,围巾当成了头巾包住整个脑勺,感觉还是凉飕飕的,尤其是早晚。引桥李经理6点钟在对讲机里要混凝土,确认浇筑令已经给了,赶紧通知调度安排人。到了8点一方料还没有出来,砂石料仓虽然把材料早放光了,但是潮湿的料斗结了冰,把门给卡住了。老朱拿着榔头敲打着卸料门,小张一边点动气供箱里面的电磁阀。让小赵把另外的清理工也叫过来,引桥工地电话里又催了。青荣工地采用的防冻方法是把配料机全部包起来,哈大高铁采用的方式是用蒸汽加热。老朱建议用开水浇,这个来得快,我们以前采用过这种方法,小鲁反对说热水冷了更容易冻结,现在只有提前来人用碘钨灯烤。我想烤的原理是热辐射,直线位置可以有效果,也许还可以试一试一种电吹风,采用对流的方式传递热能,效率也许会更高一点。不过最重要的是避开低温天气,上午10点到傍晚6点这段时间,气温较高,是冬季施工的黄金时间。

    预制场的钢筋加工厂场地开工了,场地在农田中间,给推土机弄得跟飞机场一样。饶经理带着吴工总算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我介绍来的小卞跟着他们做帮手。这个工地给项目部提供了一个厨师,2个大学生和3个电工,我快成人贩子了。技术员小汪问我能不能介绍几个女职工,我可不是开婚介的,再说了用人还得经理说了算啊。跟着饶经理看了现场,机耕路上做了简单的整修,输送车不能满载,估计能拉个4方的量。松软的地方和较窄的地方要插上警示的杆子,要求司机谨慎通过。引桥7号墩要了沙浆,因为红线内的化工厂正在拆迁,输送车目前只能顺着大堤开到工业园区。

    到物资部开好了出门证,让小严带着4个工人到引桥钢筋房运钢目网,把沉淀池的护栏上包装起来。我倒是不觉得这么偏僻的沉淀池会有人翻进来在泥浆中游泳,倒是顺带把操作室前面的护栏给包装了起来。说到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找不到电焊工,把10公分的踢脚板给焊起来,只能找替代的方式。钢目网绑上去看着也挺美观的,就是觉得有点小题大做。

    抽了2个有电工经历的司机到项目部做电工,又招了2个司机给顶上去。晚上看到老孙跑到车上干活,我觉得事情有点蹊跷。老孙说在办公室坐着很无聊,非常不适应,还不如在工地开车,心里踏实点。我理解这种心理,40来岁的工人没有笔记本电脑,也没有在办公室上网打发时间的办法,电工本来就是用来应急的,真正需要干活的时候极少,确实没法打发时间。我劝慰他:来了就是工作,做电工总的来说工作量小了,这样对于身体健康更好。要适应工作环境,经常性地到工地巡逻,对不规范的临时用电进行监督和整改。虽然是项目部的电工,还是由咱们发工资,偶尔到搅拌站帮着做点事不会犯什么错误的。我要求他们明天一定要搬到项目部来住,贴心地做好服务工作:你们不仅仅是来做电工的,更是代表我们来做公关工作,服务做好了,关系就更好了;服务做差了,大家都很难堪。我要是受了气,你们也难辞其咎。

    望东工地的张经理通知这边的操作手小张后天过去,我通知了阿花,同时也通知了小张的父亲,做好准备工作。响水的一个搅拌站操作手要求来工地工作,我对他说:我们这样的工地,人员流动很快,岗位调整也很频繁,最多2个月就会用到他,只是随机应变,具体时间一时难以确定。说得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决定不出去找其他工作,安心等我的通知了。考虑到后期的起重作业人员需求量比较大,来工地越冬的熟手春天就要回工地,也需要提前补充人员。实习期的人员还不能安排顶一个岗位,毕竟临时抱佛脚是顶不住的。晚上校长拿了2瓶灌南产的汤沟大曲,大家在小严房间里烫火锅,他说我们提供的操作手工资比本地的商混站工资要高了不少。我想这是当然的,要不怎么会有操作手和司机主动来找工作呢?对此,我感觉到很幸运,不用像湖南湘潭芙蓉大桥工地,大江南北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一个输送车司机。但是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缓慢感到焦虑,本地人做事的节奏慢得惊人,也许这才是经济发展慢的原因之一吧!日本和香港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工作压力也非常大,好的生活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也许是上一代人,也许是自己这一代人,也许要等到子孙后代。但愿不要像拉丁美洲印第安人,落后不仅仅是挨打,而是让带着先进武器的白人给灭了人种。

    晚上看莫言在瑞典领取诺贝尔奖的演讲,觉得作家的使命就是把大家知道的优秀故事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传播下去。这些民族的思想文化精髓,在一代代人的传播下流传,成就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沧海无声的小说灌河行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灌河行最新章节灌河行全文阅读灌河行5200灌河行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沧海无声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