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一章:小镇]
第6节第6节:遭殃
闹太平军的时候,芍园遭了殃。
鬼里鬼气的山西佬舍不得几个银两,不肯拿出金条银元支持长毛北上造反。心想晋商之所以有今天的业绩,全靠天下太平。支持造反,天下大乱,不就等于自己拿刀割自己身上的老二吗?让自己断自己后的事,他是绝对不干的。
山西佬不想自己断后,但却被别人断了后。长毛们一根绳索,把他倒挂在院子里的榉树上,不出两个时辰呜呼送了命。
山西佬的那个小老婆识时务。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了活命,不但拿出了山西佬挣下的万贯钱财,还主动松了裤腰带,和长毛兄弟们睡了三日三夜。不但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还保全下了这个院落。
长毛们用女人给的钱,添置了大刀长矛,队伍继续往北开拔,造朝廷的反去了。这个女人草草的掩埋了山西佬的尸首,挖出埋藏在院子地下的金银财宝,继续过起幽闲自在的日子。
没有男人压在身上的夜晚,女人感到不悦。于是,不安份的女人,仗着山西佬留下的钱财,在院子里干起了养小白脸的勾当。弄得四乡八邻的骚男人们,都热衷前往西佬镇上来看花。
芍园的门槛被男人踏破了。男人死了,家园不但没有败落,反而红火起来。女人不花一分钱的本钱,就从骚男人身上赚足了银两。
隔壁相邻,眼皮子薄。心想:以前跟着你们种芍药花,也没有咸鱼翻身发起来。这回再跟你这个骚货学一次,如果再不能鲤鱼跳龙门,自己也就死了这条心。认命,天生是个穷光蛋的命。
这些也想枕着银子睡大觉的人家,学着芍园的样,纷纷打起那些外乡男人的主意。为了能够赚足男人们身上带来的银两,让他们走时只剩下个外罩长衫,凡是和皮肉有关的生意都抢着做。妓院,澡堂,酒楼,茶馆,书场,可着土街两旁挨着个的开。
这里曾经是苏北里下河地区有名的红灯区。
不知断送了多少人家的好男好女。恨意之中,有人把“芍园”改称为“骚园”。后来,因山西商人留下的女人使这个镇出了大名,于是镇名演变为西佬镇。一些事做得说不得。妓女镇的镇名总不如西佬镇的镇名来得文雅。
这个胖姑娘倒也不认生,“嘟嘟嘟”地把西佬镇,以及这个园子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现在,她觉得自己和面前的这个男人是熟识人,是同一战壕的战友,所以不需要再在每句话前戴帽子,加上一句毛主席语录。
和人戴帽子说话是吃力的。也不晓得是哪个人想出来的这个主意?说句话就能够表示一个人的忠?大的不说,说小的。就拿这个居家过日子来说,有多少男人对老婆甜言蜜语,出了门,一掉屁股就坐在了外面相好的女人大腿上了。
她觉得自己眼皮子蛮高的,能够让她看得中的男人不多。可眼前这个姓曹的住客蛮让她眼睛一亮,绝对是个当演员做明星的料子。她对永祥有好感,所以话也多起来。
她告诉永祥,后天镇上有扬剧移植的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看,就在公社门口的空场地上搭台演出,白天演一场,晚上加演一场。她让永祥多住一天,留下来一起去看戏。
永祥说“你刚才不是说没有地方住吗?还要赶我们散客走哩!这一歇,老母鸡变成鸭,改主意了?”
姑娘一笑,两个黄巴牙疵在下嘴唇上。“我回家睡!把值班室让给你住,外带不收你的住宿费。你到哪儿去找这种便宜事?”
这个姑娘是有来头的。公社革委会主任是她的老爹。今年二十七岁,在乡下已经是老得要出蛆的老姑娘了。原先有个对象,是上初中时处的。后来那个男孩当兵提了干,断了与她的恋爱关系。从此姑娘得了话唠病,见到长得好看的男人就喜欢粘上去,没完没了的瞎扯。
姑娘的婚事,父母讲究门当户对。姑娘也憋着一口气要拣高枝占,发誓一定要找个比那当兵的还要强的男人。结果挑来拣去,几年下来,成了嫁不出去的货。靠父亲的关系,她成了这个公社招待所的唯一服务员。
这里过去是不对外接客的。现在公社财政费用紧张,上面来人客去的吃吃喝喝,缺少招待费,于是今年春头上开始对外接客营业。向住宿旅客收来的的费用,是不上公社财务大账的,每笔由公社会计单记小账。
这个小账上的钱,只有他爹批条子才能动用亅亅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