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5.第5节芍园

本章节来自于 仙女庙遗事 http://www.lishu123.com/7/7291/

    [第32章第一章:小镇]

    第5节第5节:芍园

    站在房门口,永祥细细地打量了一番旅店内的四周环境。

    大门里面是门厅,门厅的一半现在做了住宿登记处。

    出了门厅是个四四方方的天井小院落。院子中间有条用石卵子铺就的有规律花纹的小径。从大门门厅到院子底部的后门是条主路径,大概有一米来宽。其余两条是从院子中间向后院两个角延伸出去的辅路径,只有半尺宽幅。路尽头连着楼扶梯口处。四周是两层黄砖结构的裙楼。裙墙上长满了爬山虎。

    两棵粗大壮实的榉树,立在院子里的一角。在苏北民风里,做长辈的总是希望做小辈的能够有出息,一代胜似一代,所以常常以物寄情。栽种榉树的用意是取其“中举”的寓意,巴望族中后人能够学富五斗,考上功名,朝中为官。

    院子里原本还有一座假山和一方池塘。假山是从苏南弄来的太湖石堆砌的,是由一块巨大的湖石独撑的,据说除了苏州留园那块天下第一的瑞云峰,挨下来就数这块湖石大了。池塘内养植着睡莲和锦身鲤鱼,大的鱼要有尺把长。可惜,这些东西都被红卫兵“破四旧”给搞没了。现在的前院是公社招待所,后院是个公社的小学校。

    姑娘见永祥对这个院落感兴趣,于是如数家珍的介绍起来。这可是西老镇上名气最大的院落。据说当年可以和北京的八大胡同相媲美。连上海里弄的那一些长三堂子也跌他一路。

    西佬镇的人家,有没有院子?有没有场地?是衡量这个人家在当地是否具有实力的标志。有前后两进院子的是大户人家。有一进院子的是中户人家。没有院子只有场地的是小户人家。既没有院子,也没有场地的人家,是穷人家。

    所谓院子,用墙圈起来的空地。所谓场地,是没有墙的空地。那种又有院子,又有场地的人家,绝对是这个地方的首户。在有了院子和场地的人家,假如要是再想分出富贵高低来,必须看房屋的质地。

    上什么梁,砌什么墙,是打量房屋好坏的基本标准。

    七架梁的人家要比五架粱的人家富有。青砖青瓦的人家要比红砖红瓦的人家殷实。当然那些土基墙,茅草顶,芦秸门的人家,是不能和这些有院场的人家相提并论的。

    据说中国的城就是从这一些个家院演变而来的。院是个人独居,或家庭独居的空间。城是人们可以供人群居的地方,共同拥有的空间。

    当年这个院房,是一个从山西来的商人为他的红颜知己修砌的。到底是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所以建筑风格与当地人家绝然不同。既有山西老家高墙深宅的特点,又有江南园子露透灵巧的特色。主人起名叫芍园。

    一般人家只给自己的书房卧室题起个风雅的名子,搏人一笑,是不太爱给自己的整个院落起名字的,主要是怕树大招风,露了财富,遭人暗算。山西商人好脸面,再加上小老婆喜欢芍药花,所以用花名应了这个院落的名字。

    芍药花在维扬这一带的名气大着哩,有“洛阳牡丹,扬州芍药”之说。

    说是在宋仁宗庆历五年,有一个叫韩琦的人,在扬州任太守。一天,他的官署后花园里有一枝芍药分开了四岔,每个岔上各开了一朵花。这四朵花很特别,花瓣上下都是红色的,中间却有一圈黄蕊。

    家仆们为讨老爷的欢心,把这花叫做“金缠腰”,或者叫做“金带围”。比喻老爷官服上的腰间蟒带。若要翻成今天的讲法,“金缠腰”对应的是金钱。“金带围”对应的是仕途。

    “金缠腰”也好,“金带围”也好,都是很罕见的。民间传说如果出现了这种花,扬州这个地方就要出宰相了。宰相出不了,大财主是肯定要出的。所以为了仕途美梦,为了钱财美梦,从扬州城里到里下河乡下,有点心机的人家,纷纷开始种植起芍药花来。

    嘴上不敢声张,但心里憋着一个劲。妈妈的!凭什么我们家不能吉星高照?红运当头?来个鲤鱼跳龙门?头戴乌纱?手捧金元宝?芍药花是栽种了不少,但有多少人家开了黄蕊红瓣的“金缠腰”,只有天知道。又有多少人家为官发了财的,恐怕也只有地知道了。

    芍园成为四方乡邻眼馋和梦想的院子。男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院子的山西佬,日日吃山珍海味,夜夜搂小老婆作戏。女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院子里的那个女子,天天穿金戴银,时时搽香抹粉亅亅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耳东正文的小说仙女庙遗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仙女庙遗事最新章节仙女庙遗事全文阅读仙女庙遗事5200仙女庙遗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耳东正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