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1.第一卷后记

本章节来自于 仙女庙遗事 http://www.lishu123.com/7/7291/

    [第30章后记(第一卷全本完)]

    第1节第一卷后记

    二十多年前,吃完了常熟的名菜“叫花鸡”后,在一个充满江南庭园风格的小旅馆里住宿。那天夜里,躺在硬铺板床上睡不着,硌得身上的骨肉痛。听着窗外的虫鸣,思维像天上的云彩漂浮起来,涌动了小说《骚风》的写作念头。

    第二天,天未亮,就爬了起来,想把一夜的腹稿变成文字。可一提起笔,就觉得自己生活阅历浅薄,把握不住这个题材。拖了几年,直到1995年才敢试笔。前面几个章节成稿后,曾在《姑苏晚报》上连载了一个月,题为《白果村》。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后,胆子也大了起来,于是断断续续写了下来。

    每当坐在灯下,敲起计算机键盘,思路和文字就自然而然的流动起来。我身边的人和事,还有那些逸闻趣事,民间传说,乡土风俗,信手拈来,变成了《骚风》里的文字。那些载承社会历史的东西,毫无顾忌的走进了小说,篇幅也就自然长了起来。

    《骚风》的故事发生在苏北扬州附近的一个叫仙女庙的地方,那里是我的籍贯所在地。那年祖父在老家翻修祖屋时,在正中的房梁上,发现了一个描金的红漆本盒,盒子里面躺着一部民国年间修缮的族谱。据族谱里记载着:我的家族是明朝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而来,其原因是遭受大火。是一场什么样的大火?竟然使得我的祖辈离乡背井,远走他乡?

    多年后,读了一些史料,让我萌生了一个猜想:家族的迁居是否与明朝苏州历史上发生的“洪武赶散”有关?据说在苏北平原上,有很多家族的族谱上都记载是从苏州阊门而来的。到了我祖父这一辈子,恰好是第二十六代孙。带着这些历史的疑问,我走进仙女庙,走进远逝的时空,走进了我的小说《骚风》。

    明朝年间的变故没有留下家族的故事,但文革十年的变故却不能不把故事留下来,于是就有了《骚风》等数部关于男人的系列故事。

    《骚风》是从七十年代初切入故事的。明朝是那样的遥远,家族途迁的事儿很难弄明白。轰轰烈烈的文革时代,多少家族在这场革命烈焰中烟消云散,这些事,这些人,就在眼前发生的。而这场革命的性质有别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革命,它既不是改朝换代的革命,也不是宫廷政变的革命。发动这场革命的党后来给它定性为“十年动乱”。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世道在变化,人们的命运在变化,但社会前进的脚步没有变。好人变坏人,坏人变好人,轮回成为了不变的真理。这个真理是由道德和情感来做评判标准的。每一次的轮回,遗留下的是风俗。风俗的流传,远比教科书来得历史渊远。同时也比一部小说的流传根深叶茂。

    《骚风》是一本记录以凡永祥为代表的中国底层百姓,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沉沉浮浮的故事。小说从家族故事扩展为家园的故事。以十年文革和三十年改革开放为时间杠杆,撬动着湮灭在历史烟云中的古老故事。所以形形色色的人物纷纷登场,从人的本能为起点,讲述了各自的生存轨迹。

    在这部小说里,有许多下半身的故事,但却是在上半身的作用下发生的。如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不可回避文革的历史一样,人类的繁衍生存靠下半身的基本手段同样是不可回避的。离开了那里,人从哪里来?家园从哪里来?故事又从那里来?

    在《骚风》的写作中,笔者有意识地进行了小说创作技法的探索,进行了颠覆性的试验。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补白艺术,和民间曲艺中的岔说手法,把传统的白描与现代的意识流有机地融合,使作品在展示历史凝重的同时,展示了当今现代时尚的元素。它既是现实的,又是浪漫的;既是乡土的,又是都市的;既是超现实的,又是后现代的;融众家之长,使小说的文字特别具有张力,在阅读者的眼前铺就出一副色彩斑斓的众生画卷。

    《骚风》完稿后,觉得故事还没有讲完,于是添油加醋的接着写下去。由于写得比较流畅,所以有了野心,准备向文学大师们学习,也弄个三卷五卷的,形成一个系列。并给这个系列起名为《那方热土》。

    前些年参加了一次初中同学的聚会。曾经年轻过的我们,分别多年后相聚在一起,感叹岁月如水,生活如歌,情感如烟,人生如风。突发产生了将这组小说倒不如命名为《轮回》的想法。

    有个文友得讯后,真诚的说《轮回》听上去有点宿命的感觉,建议用《血地》作为系列书名比较深沉、涵盖面宽。思忖一翻,觉得有道理。衣胞之地是人都有,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自然离不开形形色色的人,稀奇古怪的事,风风雨雨的政治风云,绵绵不断的民风民俗,刀光剑影的情感,赤赤裸裸的本能,血淋淋的欲望,构成了血地上行走者的多彩人生。

    后来,在网络上发贴投石问题路时,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决定用《男人的故事》为主题,把这组小说串起来。以期得到读者的评论意见。点击率没多久就到了一百万。吹捧的较多,批评的较少,于是停发撤贴。

    据说大作家们喜欢追求小说的警世功能。我写这部小说的本意不在此处。写这部小说,主要是对自己有个交待。回味过去,是一件甜酸苦辣的事,但对现实是可以起到宣泄娱乐的作用。希望能够读到这些文字的朋友,如不嫌弃,也可以一并宣泄。权当间精神疗休的秘方吧。

    又经过一年多时间,这组系列小说七七八八成形了。思来想去,觉得用《男人的故事》还是表达不了作者心中所要表达的东西,男人与雄性相比,似乎雄性更具原生态、更具原始味。一个“雄”字能让人浮想联翩,上天入地,试问哪里没有雄性?可广袤的土地始终都是万物牲灵热衷栖歇的地方。

    一番挑三拣四的过后,《雄性的博弈》了这组系列小说的总书名。没想到,在凤凰原创上发了没多少章节,也不知哪位网编把书名改成《仙女庙遗事》,地理方位极强,挺通俗的,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加点击率。感谢这位好心肠的编辑朋友。

    接下来,敬请关注《逃亡》的上线。

    内容提要预先告知如下:

    逃亡,偷情,牛郎,复仇,灵与肉的搏击,情与理的交织。《逃亡》是长卷小说《雄性的博弈》系列的第二部,发生在《骚风》以后的故事。时代的变迁,时空的变化,故事场景由乡村延伸至城市、部队。以凡永祥偷渡香港为故事线索,跌宕的个人命运,引出王兵、孙红、韩晓红、徐展鹏、狗子、大丫、陆飞、阿华、沈军等同辈人的扭曲人生;凡氏兄弟、赵氏兄弟等上一辈人的悲欢离合;以及银杏、荷花等他们的后代在动荡的年月里成长起来。亅亅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耳东正文的小说仙女庙遗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仙女庙遗事最新章节仙女庙遗事全文阅读仙女庙遗事5200仙女庙遗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耳东正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