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读者可曾玩过一种叫做“二十四”的纸牌游戏?小时候,表兄表姐们就常陪着我和渺渺玩这种扑克算术游戏。游戏方法就是人手一副牌,随机抽出一张或两张,一共四张,看谁能用最快的时间以四则混合运算算出二十四。每每总是谭松哥或余阳哥反应快,用手一拍桌面或床单,随即喊声“拍”,之后迅速道出解题方法,常常以“三八二十四”或“四六二十四”取得胜利,让对家手里的牌越来越多,使自己手里的牌愈来愈少。我和渺渺往往就只好饰演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总是耳听着、眼瞅着,干着急没办法。
一个星期天,我来渺渺家玩。二婶问了我一个谜语(字谜),我猜不出。谜面如下:
道士腰中两把剑,和尚身下一条巾;本是平常两个字,不知难倒多少人。
当二婶把谜底告诉我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谜底就在谜面里:平常。
接着二叔又给我和宁昕表演了火柴棍在指间自由蹦跳的魔术。如此神奇,遂使我和小老嘎不断央求二叔教我们,二叔本不想轻易传授,怎奈我俩焉能善罢甘休,无奈只得一教。从此以后,这个用两根交叉相叠的火柴棍或牙签杆在指间跳舞的魔术,便成为我半辈子以来吸引美女眼球、触摸纤纤玉指的看家本领暨不二法门。
这一天所获颇丰,因为最后渺渺还把一个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时间算出来的“二十四”的数学题教给了我。据说是鬼国小学五年级的习题。即用5,5,5,1四个数字,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法算出廿四。我这个智力水平自然是想不出,弟弟把解题方法告知我后,我对鬼子教材从兹刮目相看,尽管那个国家的历史和语文教科书从来都是篡改真相、一派胡言,但是该国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教科书编得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堂弟是怎么有鬼国的教科书的呢?原来,是从弟的三姨赠给他的。渺渺的三姨在二十四岁嫁给了冰城一介平民。五年后离异,育有一子。一个机缘巧合,一个复姓杜丘的、三十多岁、半落拓(泊,魄)的鬼国|光|棍,来中国一游;未能觅得商机,却邂逅了良缘。于是小鬼子以鬼式跪座法向“三姨”表白:觉得中国女子温柔可人远胜鬼女,希望能牵手终生。“三姨”怎能禁得住改变国籍、脱贫致富的诱huo,遂以身相许,共结连理,改名杜丘真由美。(读者想必会想到《追捕》这部电影。)继而在日定居。两人婚后育有一女,起名杜丘荷花。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三姨”能每三年回国探亲一次。因之我也见过几次宁昕的三姨,以及只爱吃生食的小娃嘎(鬼语荷花的音译)。是为插叙,读者可选择性一读。
会了这么多本领后,不展示一下怎么会是我的风格呢?于是,到了班上,我就把小魔术和谜语表演和讲给身旁的学友们,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同学们,比方说方潇潇、时宁宁和过明明都想学会我的小魔术,我亦不吝赐教。虽然我反复示范,可惜她们都用错了手指使劲,无法学会该魔术之精髓。
班上学习最好的要数秋静波,不论是谜语还是学会变这个小魔术都难不倒她。我又问了她一个字的读音,“犭是”(那是一个现今电脑都不易打出的字,甭说那个还没有网络搜索、多数人读辞书还停留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那个阶段的时代了),她竟然脱口而出“读音为低,是一种狗”。我对秋静波的佩服之情自此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但我不可能示弱,于是不得以使出杀手锏,即让她算那道鬼国数学题。
秋静波果然思路不凡,但她犯规了,她居然用开方来算此题,即:根号五乘以根号五,得五;五五二十五;再减去一,因而得二十四。我告诉她此题只允许用加减乘除号来算,顿时令她束手无策。看到敝班最聪明的扫眉才子都无能为力了,才该我显摆的时候,于是乎我告诉了包括秋静波在内的身旁诸位同学这道题的正确解题方法,即逆向思维法:
1除以5,得0.2;5减去0.2,得4.8;4.8乘以5,结果得24。
这道题之所以中国的普通学生很难解出,即国人总是陷入喜爱使用整数,不爱使用小数;喜爱使用乘法和加法,而不爱使用除法和减法的逻辑怪圈使然。人生亦然。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太爱用加法和乘法生活了,是故活得很累很累,经常是“参一生也参不透这道难题”。
<!--新增2014/3/18begin-->
<!--新增2014/3/18end-->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