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第一百零九章 远 山

本章节来自于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http://www.lishu123.com/28/28325/
    尽管那块蓝牌上的暗光一闪即逝,紫衣老者的目光却久久不移,并且双眉微拧,脸上现出若有所思状。

    他沉思半晌,忽然张口叫唤道:“风逾,你进来一趟。”按理说在这等空阔的殿堂里,说话的声音应是有回响的,可是这老者说话的声音却没有一丝的回振,而是远远的传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殿中闪身走进了一人来,这人一袭青衫,三十四五岁年纪,身高不到六尺,酱色面皮,眼小鼻大,须眉稀疏,头发还微微有点发黄,模样颇有些丑陋。不过神态微有点木讷,乍一眼看上去倒象是个老实巴交的。

    这人进来后,朝玉台上的紫衣老者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口中道:“弟子风逾子拜见师祖,不知师祖召弟子前来有何吩咐?”

    此时玉台上的紫衣老者不知什么时候已是转过身来,依旧盘膝坐着,他对风逾子说道:“也没有什么大事,我召你前来只想问你一事。”

    风逾子说:“师祖请问,弟子必定知无不言。”

    紫衣老者淡淡的说道:“你对宗门里头新进的年轻弟子可熟?”

    风逾子听了微微一愣,显然没想到老者会问出这等问题,他回道:“弟子平日除了在精舍修行外,多只在神元宫外侍侯,对于新进的年轻弟子算不上熟悉。”

    紫衣老者微微点了点头,不过依旧问道:“你可知道师良古这一弟子?”

    风逾子听了又是微微一愣,不过转而立即笑道:“师祖若是问其他弟子,我可能不甚清楚,不过若是问师良古这一弟子我却是略知一二的。”

    紫衣老者微微一奇,问道:“这话怎说?他不过是一个未曾得赐法号的弟子,难道名声竟然不小?”

    风逾子笑说:“师祖不知道,这师良古乃是三年前宗门选中的道子,资质不消说自然是极好的,人也聪慧灵透,宗门里的师长都颇为看好。可惜只有一宗不好,性情顽劣,道心难种,时常偷跑出去四处晃荡。原本按宗律偷跑出去的弟子都是要擒回严加惩处的,可是这弟子却似乎不惧律堂的厉法惩处,处罚之后待将养好身子,或许会老实上一段时间,不过一找到机会就又偷偷的跑了出去,弄得律堂里的师伯师叔们大为头痛。因他是宗里选中的道子,在外头也没有惹出什么出格的祸事,所以律堂不好废其根基逐出宗门,只是一味的无可奈何。前一两年还管得紧些,可是时间一长,到后来就越发的懒得管了。说起来此子也甚是乖觉,每次偷跑出去后,一回来必定老老实实先回律堂领罚,所以律堂的师伯师叔们干脆也不派人去寻他了,就由着他去吧。算起来,能将律堂里的人弄得一筹莫展的宗门里他当算第一人,故而在宗里颇有些名气。”

    紫衣老者听罢不禁莞尔一笑,说道:“此子倒也有趣。”

    过了一会,风逾子小心问道:“师祖可是要我将他带来神元宫?”

    紫衣老者说道:“这倒不必,你只需探查一下这几日他在哪里?做了些什么?身边都是些什么人?大概就是这些吧,你探查清楚后就来详细报与我知。”

    风逾子道:“弟子遵命!”

    末了,紫衣老者又轻轻的叮嘱了一句:“你是知道我的规矩的,去吧。” 说罢轻轻的挥了挥手。

    风逾子面上凛然,忙应了声“是”,就慢慢退了出去。

    紫衣老者看着风逾子渐渐远去的身影影,面色微微一沉。

    于长安五人吃饱喝足后,又歇息了一会儿,这才离开了茶舍。五人刚拐过一处街角,就看到关口处见到的那一拨黑衣人正占着相邻的两处食坊也在歇脚打尖,不过于长安扫了一眼却未见那清丽的女孩儿,心中隐隐有些失望。

    于长安对这些黑衣人的来路颇有些好奇,就趁便问了一句。那齐家小姐等人都说不知,师良古却说好似听说过,不过一时记不起来了,他只知道陌西是在西北颇远的地方。

    五人离了阊镇,一路上或是纵马驰骋、或是挽缰徐行,直到傍晚时分,才又到了一处坊镇。这镇子叫谷华镇,比那阊镇要大上不止一倍,不过相比襄南道的镇子还是要小上许多。于长安发现自打过了阊岭关后,虽说所过的村集不甚繁盛,但是屋舍、道路要漂亮齐整许多,民风闲雅,总是一付不慌不忙的样子。特别是他看到一些在田间劳作的农夫衣衫整洁,劳作时慢悠悠的,嘴里还哼着调儿,田地也整得稀疏平常,哪里象是干农活的?要是在他们长熙县就算不会穷死,也要被家里的老人给骂死。

    他们在谷华镇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就又上路了。五人行了不到两个时辰,前头又出现了一处隘口,这处隘口比前头所见的阊岭关还要宏大得多,一段近百丈长的城墙横垣在隘口处,城墙上题有“月阖关”三个大字,题字下面是双城门,城门处看上去至少有三四十名武士在守把盘查,那些武士的装束和前头阊岭关的并无二致。

    于长安见了隘口不免纳罕起来:这刚走上一日,怎的就又是一处关卡?

    他就问师良古,师良古却装傻说不知。于长安知道师良古必定是知道的,只是此时不愿在齐家小姐面前说罢了。倒是那齐家小姐解说了一番,原来这西宫地界有三重关,几乎都是凭地势而立,三重关里设有外八门、中四门以及内二门。昨日经过的阊岭关就是中四门之一,如今面前这月阖关则是内二门之一,过了这关才算是真正的靠近西宫了。

    这几日来无论是在聚义山庄还是一路之上,五人总不时的提起这西宫,此时于长安又听了齐家小姐这一番话,心中更是好奇,甚想见识一番这西宫到底是怎生模样。

    此时在月阖关等待盘查的人颇多,车马骡轿均有,虽说没有象阊岭关前所见的那帮黑衣人队伍般足有上百人,但是二三十人的队伍却有四五拨。等待盘查的人中还出现了不少十岁左右的少年孩童,内中还有两三个孑然一身的少年,独自背着包袱,候在行伍之中,他们都如于长安一般好奇的四下张望。

    师良古自然不耐烦在关前排队等候,就又故技重施,果然五人又顺利通关,令齐家小姐啧啧称奇。

    五人还是在关隘后的小镇集上打尖歇息了一会,就又上路了。到了临近黄昏时分,路过一夹岭道路时,师良古忽然撇开众人,纵马朝道路左手边的一处平缓的坡岭驰去。于长安不通路径,因一路都是跟着师良古走的,所以忙驱马跟了上去。齐家小姐和她那两个伴当却面面相觑,不知道师良古和于长安二人要做什么,一时也不知道该不该跟过去。

    师良古驰至坡岭顶上,就挽缰驻马,一人一马默然而立。跟在后头的于长安大是好奇,不知这师良古为何停了下来。当他赶至师良古身侧时,才知道是什么缘故。

    原来立在这处坡顶放眼望去,前途尽现眼底,远处是一大片平川阔野,白水明田、疏林蔓草的,在落日余晖下甚美,望之令人心胸一敞。在右前方的远处隐约可见一处不小镇子,观其规制至少有上千户人家,远远望去屋宇栉比交叠,似乎颇为繁盛的样子,断然不似前头经过的那些小镇集。

    师良古悠然说道:“那处便是太华镇,离西宫最近的镇子。”

    于长安好奇的看向师良古,觉得他这般闲雅淡然的样子是连日来极少见的。师良古好似知道于长安看着他,伸手朝正前方遥遥一指,依旧悠悠的说道:“那里便是西宫的所在——月华山。”

    于长安听说是西宫,忙顺着师良古的指向望去,却见眼前这一大片平川阔野的尽处乃是一段突兀起伏的山峦,离这里至少有上百里远,极目望去一些宫阁殿阙依稀可见。其实肉看上去这月华山的山势似乎并不算如何高大,至多也就数百丈,与于长安所思颇不一样,令其颇有些失望。不过倒也不能因此就急下断言,因为肉眼所观仅能看到山峦前头浅浅的一段,它的后头被遮蔽在一片蒙蒙的云雾之中,就象一个蒙了大半脸面的人,只能看到他的口鼻,却看不清他真实的模样。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柳耘的小说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最新章节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全文阅读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5200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柳耘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