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第九十八章 密 议

本章节来自于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http://www.lishu123.com/28/28325/
    于长安醒来时已是在一处陌生的房间里。他翻身起来坐在床沿上,看了看自己,见身上衣物都甚完好,又摸了摸身上,感觉到贴身的东西都还在,略觉得宽心了些。他打量了一下房间,房间不大,里头甚是简洁素朴,只有一床、一张圆桌、一方靠墙的长桌和数张圆凳。圆桌上放有一只茶壶和一套茶杯,长桌上则有两匣书和一个花瓶,再者墙上还挂有两幅水墨山水画图,此外就再无别物了。他看着这房间里陌生的景物,心中有些纳闷起来。

    他记得自己被一枚铃铛一样的东西射下树来,然后那一直坐在树杈上的少年跳落自己的身边,先是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接着又是莫名其妙的一脚将自己踩晕,自己醒来就到了这里。令他最是郁闷的是那少年与自己无冤无仇的,甚至只是初次相见,自己并没有得罪于他,怎的就对自己下起黑脚来?还有那院墙里的少女,没来由的射了自己一记,自己也不过是看了几眼而已,也犯不着将自己打下树来。想到这不由的摸了摸额头,这时额头上已是鼓起了一个包,不过上面似乎涂抹了一层黏糊糊的东西,怕是什么药膏之物,只觉得凉丝丝的。

    他发了一会子闷,觉得身子并没有什么大碍,就想着先弄清楚自己到底在什么地方,然后再去找少年、少女二人理论、算帐,虽然他自己并不是睚眦必报之人,但是莫名其妙的吃了这么一个大亏,实在是憋屈得很。当然主要还是这两人不过只比自己大上两三岁的少年,若是那种如美貌女子般的恶人,自己也只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了。

    他出了房间,发现自己身处一处小巧清幽的院落中,看上去比十方观后老道住的那处院落还要大上一些。院落当中有一些盆栽假山,两边的厢房至少有七八间。于长安寻思着找个人问问话,于是便沿着院子里的屋子走一圈,看能不能撞见个把人。

    不过他连走了三间房都是房门紧闭的,侧耳去听也不见有半分的声息,应是没有人。直到他走到第四间房时,房门依旧紧闭,不过里头却传出些古怪的声音,于长安大是奇怪。他好奇的贴近去听,却听到里头吭吭哧哧的尽是人的喘息声,似乎还不止一人,也不知道在做些什么事情。于长安听了一会,心中犹豫了一下:里头的人或许正忙着办什么正经事吧,自己实在不好打搅,算了,还是到其它地方再看看吧。

    不多时,他便绕了一圈,除开那处有些古怪声音的房间,其余的都没什么人。他看到院落的一角有一个雪白的门洞,稍作犹豫了一下,便举步走了出去。

    于长安自小在乡野之中长大,从未出入过那些富贵人家的府邸,至多也只是在大门外远远的看上一眼。他走了一会,便发觉这座屋子实在是大,恐怕比起县城的衙门也要大上许多,他在里头只能说是乱走乱撞的,根本分不清路径。不过里头虽大却又格外的清静,他出了门洞后又连续穿过了两处抄手曲廊,可是屋宇重重中依旧未见半点人影,令其好生纳罕。

    他又穿过了一处门洞,忽然眼前变得开阔了许多,前面是一片阔地,地面用磨制的方石铺就,左首处立有座颇大的屋子,看其样子应是正堂。于长安暗道:这么大间屋子里头应该有人了吧,且去看看。

    于是便沿着堂屋旁的廊道走了过去。

    他刚靠近大屋,果然听到屋子里头有人谈话的声音,心下一喜,正要继续走过去,忽然听到了里头的几句谈话,便一下子站定听住了。

    “老十七,你先别说其它地方的情况,倒先说说通天台那头的情况如何了,我想二哥如今最关心这个。”

    于长安听到有“通天台”三个字自然便关切起来。

    “二哥,你也是知道的,朝廷征召八百万民夫已有两年了,直到前个月才勉强凑齐。而且这些民夫大半人又都到各地去拉运石材了,现今留在拓州的还不到一百万人,此外那里还有朝廷的二十万军队日夜监守,十哥带着社中的兄弟虽然混了进去,但是要想有点作为实在不易。我看还是再过一两年等混进去的兄弟根基牢固些再谋划行事吧,这样也妥当些。”

    “老十七,二哥他自然知道内中的难处,要想在里头发展社中兄弟没有个三年五载的也难成根基。可是如今形势颇有些不妙,不仅朝廷视我等为眼中钉,就连江湖上的许多帮会都帮着朝廷打压我们。你是知道的,我义社兄弟虽然号称二十万,其实只有十三万人,前些时候又和其它帮派火拼了几场,一下子死伤了上万兄弟,各方都虎视眈眈的,接下来怕也不得清净。若是你们在这八百万民夫中立住脚跟,壮大我结义社的声势,恐怕江湖上的那些帮会就会收敛许多,不敢小觑我们。”

    “八哥,不瞒你说,说起来在拓州的民夫中发展兄弟,虽然朝廷的军队看得紧,但是却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反而是洪升会的人,他们不似我们偷偷摸摸的,而是明目张胆的大肆发展会众,朝廷的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根本不加理会,完全不象我们的人一般,若经发现有聚众之举就立即捕拿。此外,这洪升会也对我结义社的人大力排挤,甚至偷偷和朝廷的人连起手来对付我们,所以我们在里头行事极是艰难。八哥,说来也奇,据我所知这洪升会五年前原本还只是东南道的一个小帮会,也不知怎的如今却成了坐拥三道有三十多万人的国中第三大帮会,按其势头说不得再过几年连九江帮也要被他们压下一头了。”

    “哼,又是这洪升会!如今江湖上和我们结义社最不对付的就是这洪升会。我暗地里查过了,前些日子我社西广道的兄弟和那里的一些帮会大打出手以至死伤甚众,全都是洪升会的人在背后挑唆的。二哥,不如让我带一些兄弟暗地里把他们的总舵给挑了,看他们还敢和我们作对?”一道冷冷的声音说道。

    “老七,你不要莽撞,大家伙也稍安勿躁。如今暂时还不能和洪升会冲突,遇到洪升会的事大家要多加小心,哪怕隐忍些也是好的。”一道平静的声音说道。

    “二哥,难道我们要忍气吞声任他们作祟?这洪升会虽说有三十万人,却也不过是一帮乌合之众,我只要有一万弟兄尽可以将他们铲平喽,还怕他们不成?” 那一道冷冷的声音忿忿说道。

    “你们不知道其中一些缘故,莫要把这洪升会想简单了。我上个月得到一份密报,朝廷如今掌权的尚书令曹讵与这洪升会的大当家过从甚密。我和大哥都猜想洪升会这几年行事肆无忌惮的,八成就是曹讵在后头给他们撑腰。如今朝廷虽然视我结义社为眼中钉,但是还不会明目张胆的对付我们,若是我们惹恼了曹讵,怕就不好说了——你们不是好奇大哥他们去哪里了吗?他们正是去找洪升会谈判去了,如今也不知道谈得如何?”那一道平静的声音缓缓说道。

    “二哥,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这洪升会的大当家好象也是姓曹,莫非这二人乃是本家?不然怎会发展这般快,怕是真的得到了朝廷的暗中扶持。”

    “唉!其实不管是洪升会还是朝廷,都不是我最担心的。我最担心的反而是我们会中的兄弟,这些年大家只知道在江湖上争夺地盘、壮大势力,渐渐都忘了我们结义社的宗旨,莫忘了我们的宗旨乃是匡扶正义、辅世济民,这世间受苦受难的百姓都是我们的兄弟。只要记住这一条我结义社就将无往不利。”

    内中数人齐道:“是,谨记二哥训诲。”

    那平静的声音又叹息道:“看着朝廷日渐腐败,贪赃的官吏横行于世,如今又生出建早通天台这等虚耗民力的事情来,可知眼见这世道就要败坏了。更何况现今不仅内乱渐起,外敌也是四面环伺,在北疆有戎国和狄国不时进犯,在南界也是隐忧颇重。众位兄弟,如今正是山雨欲来之时,还需任重道远啊。”

    “咦?二哥,我看南界最近甚是平静,那些夷人虽然悍勇,但是有朝廷的百万大军在那里镇守,想来也不能怎么样,何来隐忧颇重之语?”一人道。

    那平静的声音说道:“这一两年来我接连得到密报,从大司国来的客商比以往多了近十倍,你们想想本来我们这里与大司国交往就不多,怎会无缘无故的增加了这么多人?想来必定是有所图谋。”

    此话一出,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

    也有人道:“不会吧,那大司国不仅离开我国近两万里,而且它的南面林木丰茂、地理富饶,和我们中间还隔着难缠的夷人,何必费力图谋我国呢?”

    那平静的声音说道:“最新密报,大司国中掌权的三司族中的司马氏已经派一亲贵潜至我国的襄南道,且活动频仍、四处交结……”

    于长安静静的立在廊道中,听着里头的谈话,初时还讲了些关于通天台的话语,到后来就渐渐的没有了,大多只听得有些糊涂,不过内中的话语颇有点慷慨之音,自己从未听过,听着也觉得新鲜,所以又细细的听了下去。正听得入神间,忽然远处传来一阵吵嚷声,将话语给打断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柳耘的小说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最新章节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全文阅读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5200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柳耘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