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第九十七章 少 年

本章节来自于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 http://www.lishu123.com/28/28325/
    于长安原想是要必死的了,谁曾想“扑通”一声他竟落入了一处水中。不过尽管只是落入水中,他依旧跌得痛极,被水力冲得几乎晕了过去。他沉入水底中又喝了好些水后,这才转过气了,赶忙挣扎着蹬出水面,努力向水岸游去。幸好落水处离岸极近,扑腾了两下就靠到了岸边。他刚爬上岸,忽觉得嗓子眼一甜,忍不住呕吐出一滩血水来。

    于长安在岸边趴了半日,吐尽腹中血水,才觉得身子好了些。因这一夜折腾得实在厉害,身体早已疲惫不堪,气力略恢复些后,倦意立时跟了上来,不知不觉里他竟趴在地上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得极沉,待他醒来时早已天光大亮,由于天色灰沉沉的一时也看不出是什么时辰。于长安得了一时的休息,精神好了许多,运动一下身子却全身甚是酸痛,仿佛不是自己的,腹脏之中也隐隐生疼,他知道自己摔得实在不轻。

    他坐在地上慢慢的回想起了昨夜之事,记得自己被那美貌的恶女子折腾了许久后就远远的扔了出去,然后偏巧落入水中,这才得以活命。他回头看了一眼落水处,一看之下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来,原来落水处竟是一处不到一丈宽的山间石潭,石潭四周都是坚硬的石面。他直呼万幸,若是略偏一些,自己焉有命在?

    他再转身打量了一下四周,只见一侧是高高的山壁,另一边却是灰沉沉的远空,因有一些树木、山石遮挡,他只依稀看出自己似乎是在一座石山之中。他看到右侧几步远处突起一块高大的山石,乍一看如悬空一般,待身体灵便些后,便起身爬了上去。他爬上去后立在上头,放眼一望,只觉得胸襟顿时一片开阔之意,一时把胸中的窒闷也都尽数抛开了。

    从山石前望,眼前都是一片浩淼的江水,一眼望去茫然无际的,再低头一看,下方的江水汹涌奔流,距离自己所站的地方也不过二十余丈高。左右首处是江水的上下游,依旧是无边无际的。他再看身后,自己所在果真是在一座不是甚高的石山上,石山的两边以及侧后方都是与其相近的石山,一路起伏绵延,青翠交叠的,煞是好看。于长安看了一会,虽然四处景象甚是宏阔,但是心里不免又是一番愁闷:看这里应是一个偏僻无人的去处,自己该如何是好呢?

    半年后,耳山鸡冠岭后的一条僻静无人的山道上行来一个不到十岁、打扮有点怪异的孩童。这孩童身形瘦削,头发蓬松如野草,身上穿着一件长大的粗衣,腰间还用布条扎紧,看上去空空阔阔,此外脚上还穿着一双大号的麻鞋,由于鞋子颇大所以也用布条绑着,怎么看都显得不合时宜,颇有些滑稽。

    这人正是于长安,他在山中晃荡了半年的时间才走到了这里。这半年来他在山中如野人一般,幸好身上带有火折子还有一把锋利无比的黑色匕首,又加上以前从孙三卫处听说了一些捕猎的手段,每日渴饮山泉,饿了摘食山果以及捕抓的一些小兽,夜间则宿在山洞或树上,这才在山中存活了下来。只是山中渺无人烟,连条路径也没有,只好乱走乱撞的,数月间也没有走出这一大片的山峦。

    直至数日前,偶然碰到了一个独自在山中幽居的猎户,那猎户是个五十来岁的老汉,长相虽然甚是丑陋且极不善言辞,但是心性还不错,见他是一个落难的孩童,便留下他住了一夜。于长安跟他一打听才知道所在的这一片山峦叫耳山,方圆足有四百余里,平时人迹罕至的。老猎户还猜测他当初靠岸的地方因临着华水,应是耳山的东南段,如今已是来到了这里已经是耳山的西北头了,如同将耳山斜斜走了一道。那老猎户见于长安是个流落至此孩童,原本有意将留他在山中做个伴当,于长安哪里肯?只一味的婉言谢绝,老猎户也不好勉强只得作罢。第二日于长安向其问明了出山路径,又见自己身上的衣物早就破烂不堪,而且已是赤足走了十数日,就又向老猎户讨了身衣裳和鞋子,虽说老猎户的衣、鞋颇大,但总好过衣不遮体吧。他悄悄留下一两碎银后,就按老猎户的指点一路向西走了数日,这才来到耳山外沿的鸡冠岭。

    于长安没精打采的在山道走着,腹中又饥又渴的,一边走一边四周打量着,却也不见有什么可以填肚止渴的东西,心中大是泄气,心道:这是什么破地方?走了一日了连个野果子也见不着,还不如原先经常能撞见果木、山泉。如今实是饥渴难耐,总不至于要啃树叶或长草吧——罢了,按老人家的指点如今怕已是接近了山外头,再多走一段路或许就可以碰到人家了。

    他这般想着又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此时不仅饥渴难耐还累得够戗。他正要找一处阴凉的地方歇息一会,忽然看到前头远处隐隐约约有一段院墙,似乎那里住有大户人家。于长安大喜,顿时来了精神,也不歇息了,径直朝那里走去。

    小半个时辰后,他终于来到了那一段院墙左近。只一看果然是一处人家,而且看上去似乎大不寻常,那院墙有一丈高,院墙长曲,应是一处颇大的庄院。于长安见是大庄院,心下不免有些踌躇,这富贵人家要想讨些吃食怕是不易,怕是还未近门就被豪奴给驱赶到一边去了。不过自己适才也看过,左近实在没有什么人家了,自己难免要厚着脸面试上一试。

    于长安又走了一小会,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处院墙边的一株树木的横杈上坐着一个青衣少年,这青衣少年正往院墙里看得津津有味的。于长安一下就看住了,当然他看住的并不是那少年,而是少年坐着的这株树木。这株树木甚是高大,有两丈来高,上头长有不少巴掌大的杨桃子,竟是一株杨桃树。

    于长安一想起杨桃酸甜的滋味,不由的咽了咽口水,快步来到杨桃树下,脱下鞋子,噌噌的就爬上树去。横杈上的少年似乎也察觉了,转过脸来看了一眼,不过似乎并不在意,马上又转了回去继续看他的。于长安哪里去理会这个少年?如今满眼里只有树上的杨桃子。他一上到树,立马将杨桃摘到手里,如饿鬼投胎般大大的饱食了一顿,直吃了十数个才心意满足。末了,又摘了几个纳入怀中,这才彻底罢了手。

    于长安吃得足意,打了个饱嗝,见那青衣少年此时依旧一动不动坐在树杈上,不由大是好奇那少年到底在看些什么?于长安也往院墙内瞧去,却见院墙内甚是阔大雅致,近院墙处有一个不大的水池子,水池上有几茎莲荷亭亭玉立的,水池旁还有几处山石点缀。水池子过去是一块空阔地,被远处的数十株梨树环抱着,空阔地上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正在舞剑,那少女身形婀娜,容貌秀丽,将手中一把剑舞得有模有样的,只见忽东忽西、忽南忽北,轻巧灵动,翩翩然的姿态甚是优美。在少女旁边还立着两个人,这两人都是十七八岁的女子,看二人打扮以及手上捧着的物件应是两个陪侍的丫鬟。

    于长安一看之下颇有些失望,他原还以为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呢?只不过是一个少女在里头练剑,他又对剑法一窍不通,看也是白看。他又好奇的看了看坐在横杈上的那个青衣少年,心道这人怎么看得这么专注?可惜只看得见其侧面,不过若是细细看去这少年似乎只是看那个少女,眼珠子随着少女的身形溜溜转动。于长安摇了摇头,心道:这少女虽然秀丽,可是比起自己在江上遇到的那个恶女人就大大的不如了。他一想起那美貌的恶女子又不免恨得牙痒痒,那一夜自己被她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如今想起来还有些后怕。而且自己虽然恨她,可若是下次再次撞见,自己也只有远远躲开的份,那女子的本领实在是高得不可思议,除了高先生和白坟岗下的巨怪,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有这等本事,自己就算拼命的习武,估计八辈子也是赶不上的。

    于长安只是看了一下,见甚是无趣,就要下树。谁知道那正在练剑的少女忽然转脸看过他们这边来,然后伸手一扬,两道银光刹时朝他和那青衣少年射来。那银光射得极快,且于长安哪里有什么防备?猝不及防之下额头顿时被击中,那物力道颇足,击得极痛,他“哎呀”一声就从树木上跌了下来,幸好被下面的一枝树杈挡了一下,而且树下又是一片浓密的草丛,不然从一丈多高的地方头朝下摔下来,不摔死也要摔成重伤。

    他摔落地面上七晕八素的,额头也已是一块红肿。他正慢慢回过神来,忽然那青衣少年从一丈多高的树上一跃而下,正好落在于长安身侧。那少年轻声对于长安说了一句:“兄弟,对不住了”,于长安听了这话登时一愣,看着少年颇为清秀的脸面只觉得他说的话实在是莫名其妙,正发呆时,那少年已是伸出脚来,在于长安的脑袋上狠狠的踩了一脚,于长安脑袋登时一痛,直接晕了过去。

    那少年一脚踩晕于长安后,忽然带着哭腔哀嚎起来:“表弟,你怎么了?你不要死啊!——”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柳耘的小说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最新章节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全文阅读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5200天地风云记之双王奇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柳耘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