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236章 ,旧日絮语

本章节来自于 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 http://www.lishu123.com/23/23415/
    此刻的青岛崂山,杨秦的确是在笑,青山依旧很浓郁,已经是深夜时分,但是港口的灯光将这个青岛照耀的无青岛的工业振兴了,重工业和轻工业都发展的非常好。-叔哈哈-因为这里不仅仅有海港,还有从陇海线延伸而来的铁路,‘交’通非常便利。而现在发展的东北,虽然也有海洋,但是主要是面对着自己的国土。所以什么时候能够开辟另外一面的洋面,才是重要的事情。

    不过,现在似乎也不是那么急切,眼前看得到的工业迅速蓬勃,才是最为真切的体验。在战前和战争开始不久之后,两批大量的进口机械设备,让全国的工业能力剧增。但是杨秦知道总计不过20亿美元的机械设备,是支撑不起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的。不断造血的细胞,是自己真正拥有造血的能力,不然最终还是会得白血病。

    从德国收购的各种设备制造商的器械和‘精’锐工人都在今年之内,完全到达中国本土,甚至连设备资源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明后几年的培养机械设备制造人员了。这方面,汉阳二十多年的培养,也只是让自己的机‘床’生产多了些底气。更多的提高生产效率的设备制造,还是要依靠更多的技术人员来拉动。

    法国人这一回为了挽救俄罗斯,将整个国家的工业‘交’给了杨秦,这一笔的总资源量就在50亿美金,足够自己运送俄国物资加修铁路还上4年了。不过法国人也太小看俄国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在冰天雪地的消耗了,每年12亿美元的物资,这点哪够?法国人自己每年都要消耗掉50亿美金的物资。而法国的临阵士兵不过是两百万而已。

    俄国现在是要全国增兵,如果要装备好俄国的现有四百万大军,从头做起,需要至少九十亿美金。更何况俄国人在德国人面前就是不断被消耗的货,每年补充的兵力至少四百万人,一年就是八百万,如果战争打上四年,那么至少是九百亿美金。法国人砸锅卖铁送给中国工业设备,还不够俄国人塞一年的牙缝。可以说俄国这个吸金无底‘洞’,让谁来也填不满。

    不过这不是杨秦关心的关键。现在的关键是现在中国可以在比利时的工业设备运来的基础上,再次增加一倍的机‘床’量。不计算国内因为法国英国德国的技术人员到来,而增加的机‘床’生产量,那么中国的工业机‘床’保有量就差英国人只有十分之一了。到时候即便是没有英国人的生产熟练度,恐怕到时候国内的机‘床’也已经填补了并超越了英国人。

    但可惜的是,这一切都还需要至少五年,而且自己必须将国内的教育程度数十倍的扩大,要扩大到全民都识字的地步。这需要的教育资源更是相当的恐怖,这种资源只能够来自外部的输入,而国内的教师只能够带动现有的适龄儿童的教育。

    “朱凌,立刻给武汉发电报,请他们立即动员全国人进行学习数理化的运动。至于学习数理化所需要的书籍等资源,我立即拿钱来,告诉他们不用担心。”杨秦转头说道。

    “怎么?现在突然想起国内的教育了?”蒋方震问道:“你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按理说,现在国内的识字的人,比日本人口还多一些,我本是不应该这样的。”杨秦从沙发上站起来道:“但是我国的高端人才和中端人才实在是太过于稀少,必须想尽办法加以培育。而那些已经成年却错过教育的有志之士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你准备干什么?教育全国人的资本,你想过么?我国有四万万六千万国民,能接受教育的有四亿之众,但是所需资源仅是书本一项,让他们有小学水平就需要近一百亿本书,每本书现在的价格是零点五元,那么就需要50亿华元。接近了我们公布的每年教育经费的两倍。”蒋方震道。

    “难道你真的准备利用人民对你的信任,去干这件事情?”见杨秦肯定的眼神,蒋方震又转换了语气。他简直不敢想象,上至六十岁老人,下至五岁儿童都在学习同一种东西的景象。这实在是太过浩大。

    “这又不是让他们背红宝书,他们又不失去什么。”杨秦说道。

    “红宝书是什么?”蒋方震不解。

    “咳咳。没什么,我说错了。”杨秦咳嗽了一番,转过头去道:“不过不管如何,我都决定如此做了。既然你也说国内民众都信任我,那么我就要为他们谋福利。就在这十年之内,我必须将教育覆盖每一个人,否则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那么你的执行机构呢?”蒋方震道:“这已经是一种政治行为,虽然基于我的身份,我不应该说这些。但是仲秋,我必须提醒你。这已经是政治行为,每一个政治势力都会从中分一杯羹。”

    杨秦转过头来,看了蒋方震一眼,见他一脸严肃,便道:“我想你也清楚我这么做,收益的是哪一方。不过没有关系,现在有近四千万人因为他们而利益受损,他们执行事情的阻力也很大。我正好给他们这个助力。”

    杨秦说着,便又对朱凌道:“朱凌,将消息传达给政fu部‘门’,关于这次国民学习运动的负责问题,由工农联合委员会委员李书诗,裴润东和宣传部长林觉民一起负责,一定要争取全民学习。我就不信,在这四亿人中还培养不出人才。”

    “你这样做下去,肯定是会出人才。即便是继续进阶的比例不比现有学制,小学到初中进阶率大约百分之七十就够了。初中到高中,进阶率百分之十就够了。高中到大学,百分之五就够了。就算是这样,十多年后,我能额外得到的大学生就有140万,高中生和技校生也将有2600万人。这样的计划,是够宏大,必须要有大气魄啊。”蒋方震道。

    “哥哥,你糊涂了。裴润东已经不是工农委员会的委员了,他已经辞职了。”杨月薰从便衣架边走过来,替杨秦披上衣服,顺便道。

    “哦?”杨秦疑‘惑’道。

    “也可能你是的确不清楚。”杨月薰道:“是这样的,在土地改革刚进行不久的时候。裴润东他就向李书诗同志反应,说感觉他自己的文化水平不足,急需要加强。所以现在他已经回湖南读书去了。”

    “那他到哪个地方读书,你们有没有备案?”杨秦问道。

    “这个?”杨月薰想了想,抬起头道:“备案倒是没有。不过静姝姐姐好像说过,裴润东好像是考入了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

    杨月薰道:“另外李书诗说,裴润东他想当一个老师,而且去年他就考入了师范学校,只是因为运动的需要,他才被你应招到中央。”

    “人才啊,人才难得。就这样去读书了。”杨秦不住的道:“不过也好,这样,月薰,你帮我记一下。等裴润东从第一师范毕业,让他去北京大学去,继续博览群书。”

    ”为什么啊?”杨月薰道。

    “不为什么,就这样定了。人生都应该有他们的机遇,裴润东这样的人,多看些书也非常好。”杨秦故作神秘。

    “我说仲秋,当初你是怎样决定这么年轻一个人进入中央的?我从报纸上看到,裴润东今年才18岁。而且现在你又这样神神秘秘的。”蒋方震道:“不过请你注意,本人询问此话,绝对只是好奇,我无心政治。”蒋方震连连摆手。

    “有些事情,我自有原因。现在我不能够说明白。”杨秦转过头来却道:“不过百里兄,你这是何必?我们三个还需要避讳这些么?”

    “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蒋方震果然转移了注意力,这让杨秦口气一松。却听见蒋方震又道:“我虽然了解不多,但是历来政治没有情感可言。我本散人一个,被你要求留在这里。如果还因为一些事情到了霉,那就亏大了。”

    “不是吧,百里兄?你这是想要归隐山林?”杨秦问道,杨秦实在是惊讶,没想到此刻蒋方震已经有了如此想法。

    “我倒还是真想辞去职务,可惜你不会准我。”蒋方震道:“如果能够辞去参谋长的职务,我想就好多了。松坡比我更加适合参谋长的位置。”

    “如果你是真想离开权力中心,我可以同意。但是你必须给我一个国防部长和军校校长的人。”杨秦说道,他此刻已经逐渐明白蒋方震的想法了。杨秦感叹一声,这么多年的‘交’情,还有为了以后考虑,将蒋方震放走不一定是一个坏事。

    “哥哥,这~~”杨月薰以为出了什么事,在一旁正想开口,杨秦打断了他。

    “百里,我是认真的,我想我知道你的考虑了。你先给我提出人选,再说说想法。这次战争过去,我一定批准你的请求。”杨秦请蒋方震坐了下来,说道。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颛孙子川的小说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最新章节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全文阅读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5200辛亥英雄传之转折年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颛孙子川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