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八十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本章节来自于 山海云谣 http://www.lishu123.com/22/22163/
    则庆元年十(一秒记住  )月初一,纪无骇带着少年时的梦想和荣耀,身后跟着两万铁骑,安安静静地从承天门外进入洛都,

    后世的史书并没有详细提及事情的始末经过,只用“赢州纪无骇入城平乱”这样含糊的字眼一笔带过,就在三日之后,被封为赢国公的纪无骇将少年景帝强按到马背上,当着太后和全体文武的面,扬长而去,当狂风般的马蹄穿过承天门,大胥的历史开始迎来了新的转折。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后世的史学家最感兴趣的,莫过是纪无骇拥兵入城之后三天内发生的事,他是如何让势大的任家乖乖就范,如何名不正言不顺的掳走景帝,又如何让那个心高气傲的强权女人低下了她高傲的头颅呢?可惜书写那段历史的史官像是商量好了似的,《胥书》七百二十多篇,唯独此章撰写不详,只用“携帝私逃”的字眼描述当时纪无骇做下的惊天之举,也给了后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其实书中的历史不过是个婊子,是统治者粉饰太平的工具,怎么打扮她全靠统治者的意愿和史官手中的如椽巨笔,谁又会当真呢?

    起码纪无骇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来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只在意自己的感受和喜好,所以,在外人看来,他做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可在他而言,不过是又踏上了一块垫脚石而已。

    纵马走在萧索冷清的太平长街之上,纪无骇总觉得有些不太过瘾,他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期,曾无数次梦想纵马疾驰在这条长街当中,迎接他的应该是从天而降的无数花瓣,以及妇孺老幼崇敬的目光,可惜现实与理想差距有些大,当他终于马踏( www.daomengren.com 更新速度快 百度搜  即可找到本站。)长街之时,迎接他的只有无人的空街,以及随风盘旋的满地杂物尘屑。

    纪无骇轻轻叹了口气,随即有些意兴萧索地将头上的兜鍪抱在怀里,他全身罩在苍蓝色的铁甲之中,随着胯下坐骑的步伐,铁甲上镶嵌的鱼鳞片相互摩擦,发出“苍苍”的轻响。

    “将军这是怎么了?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啊?”军师常若水拍马赶上,白皙的俊脸上挂着幸灾乐祸的笑意,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布袍,,墨色锦缎一般的长发披散在肩上,并没有像贵族之间流行的那样,用一根碧玉簪子将头发整齐的束在头顶。不过这样随意自然的打扮,加上他出众的相貌,着实给他加分不少,使他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一只流连在闲云间的野鹤,越发显得卓而不凡。

    纪无骇斜着眼睛瞟了自己的军师一眼,没好气地抖了抖马缰,有一种怅然若失的语气道:“锦衣夜行啊!”

    常若水不禁哑然失笑,他望着远处沉在金色枫叶中的天明宫,幽幽道:“锦衣夜行当然比不得衣锦还乡,可惜这里只是我们路途中的驿站,又何必这么在意呢?”

    纪无骇回头看了他一眼,抹着唇上油黑发亮的两撇短须,淡淡道:“管他呢,起码老子的目的即将达到,比起出风头来,我更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

    常若水再次莞尔,望着前方马背上如龙首山脉一般高昂的身躯,他的心中也抑制不住有些激动,从见纪无骇的第一面开始,他就决定将自己毕生所学奉献于此人,记忆中,两人经常把臂交谈至深夜,心中那深埋的宏伟计划一步步的实现,就像是建造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从空无一物的白地,到如今已初具规模的毛坯,一砖一瓦都浸透了两人的心血,此刻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又怎能不心潮澎湃?

    临进洛都城的时候,纪无骇开了一句玩笑,他说此刻守备空虚的洛都城,在他眼里就像是半掩着的寡妇门,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话虽然粗鄙,却是话糙理不糙。只要他进了洛都城,剩下的事情就会按照他的意志发展,无兵可守的天明宫,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时用沙土堆砌的房屋,他只需要轻轻一脚就能让其支离破碎,同时他也清楚,各地勤王的府卫兵马会源源不断地赶往洛都,但这是他和常若水两人早就预判到的事情,也不足为虑。

    唯一让两人担心的是,驻守燕州的黑羽卫,因为太后曾经下了两道懿旨,命令赢虎、黑羽两卫火速赶往帝都,拱卫京师安全,他们当然不可能接到旨意,因为懿旨发出的时候,赢虎卫早已在赶往洛都的路上,但黑羽卫一定会得到消息,随即马不停蹄的赶往洛都,如非万不得已,纪无骇是不想和黑羽卫正面为敌的,因为这两只队伍均是大胥数一数二的战力,而黑羽卫的主将黄石琮,更是可以和他并驾齐驱的名将,论起军中资历和声望,犹在后起之秀“将阁八星”之上。

    所以,在进城当日,纪无骇便摆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姿态,行辕军帐沿着天明宫围了里外三层,太后派出的使者还没说两句话就被他赶回了宫,他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把小皇帝交出来让我带走,我纪无骇是大胥的忠臣,看不得你们这些外戚在这里弄权,我要救回我的主子,让他在赢州好好当他的皇帝,没有人敢轻视他,他才是大胥真正的主人,而不是他娘。

    前后三拨使者被纪无骇粗鲁野蛮的作风给弄得完全没有了脾气,他们只能乘兴而来,悻悻而归,也少不得在任娬的面前大肆诽谤纪无骇的无礼和难缠,然后就是抱着太后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自己无能,有负太后重托,身负皇恩却不能退敌之类的屁话。

    任娬脸色铁青,一动不动的任这帮没用的废物哭丧,其实她心里清楚,纪无骇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无非是打着正义的旗号,却要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诛心之举。可明白归明白,无奈依旧是无奈,如今偌大一个洛都城,全部兵力加起来不足五千,而且这五千之众还是和天策卫大战剩下的疲软之师,谁会指望他们去对抗更胜一筹的赢虎卫?

    任太后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侄子任惟义身上,当日承天门大战之后,任惟义好不容易整合好队伍,鼓足“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勇气,抱着扩大战果的目的,果断出城追击天策卫,他将一生中的荣耀全部压在这把牌之上,以为败军之师,实在不足为虑,可是却被许赢之就地埋伏,在洛都五十里外的白石滩杀了个回马枪,将任惟义毕生追求的名将理想,给击了个粉碎。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任惟义不得不承认,凭借麾下的那一群老爷兵,是无法和真正的百战精兵相提并论的,好在他脑袋转的极快,一看事情不妙,便从容退军,没想到在洛都城下,就遇到了纪无骇麾下最精锐的骑兵——炎团。胜败自不消说,纪无骇也算人物,直接扣下所有兵士马匹,将任惟义这个光杆将军放回了宫内,害的太后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几乎昏死过去。

    好在任娬神经钢铁一般坚韧,这么些年,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区区一个纪无骇,还能困死她不成?她将所有剩下的希望寄托在驻守汇川县的龙骑卫身上,这可是天子亲军,距离洛都最近,而且在府兵十卫中人员最多,有五万之众,只要这只队伍赶到,鹿死谁手,尤未可知。

    可惜任太后再次打错了算盘,纪无骇当天便派人入宫,美其名曰是给皇帝送马,可送的十匹骏马身上全部烙有龙骑卫的记号,大胥军马分配严格,所有府卫都会在自己的军马身上印上独有的标记,龙骑卫的标记是一枚形态写意的龙形标志,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随后送马进宫的校尉大咧咧的透露出一则消息,在天策卫夺取龙牙关,进军洛都城的时候,赢虎卫也没闲着,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了龙骑卫的驻地,设计击杀龙骑卫兵士七千之众,夺走全部甲械和马匹,现在赢虎卫里几乎人人双马,剩下的实在太多,难以养活,听说皇帝陛下喜欢马,纪将军就让属下送过来十匹,就当是给皇帝陛下解闷了。

    这下,任太后是彻底傻了眼,她心中以为屏障的两只军队都被纪无骇给摧毁殆尽,手中无兵,拿什么去抵挡那些来自北地的虎狼汉子?满朝文武除了诺诺称是,没有一个人能出出主意。

    重新拥有青春的太后却赶不走心中的悲凉,身处偌大的紫宸殿里,隐约竟有一丝寒意。任娬颓然歪倒在锦榻上,一下子像老了几岁,心中悔恨交加。当初为了整顿军中势力,彻底剔除忠于宗氏皇族的将领,她与镇守赢、悍二州的两位将领达成协议,只要他们不插手朝中之争,不仅可以永保兵权,而且可以不用回京述职,这几乎是完全放任武将自治,可当时的任娬却并不在乎。

    在她看来,赢州苦瘠之地,又紧靠北疆,钱粮物资全靠朝廷供给,只要朝廷断钱断粮,这帮苦哈哈还能翻了天去不成?悍州就更好说了,处在中州、幽州和金州的夹角当中,中州和金州都是任家苦心经营之地,幽州骁骑卫的主将李游骥更是她的心腹,三方以掎角之势包围悍州,纵使展武卫心有不臣,又能怎样?

    事实上任娬的算计很周到,在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下,赢虎卫和展武卫都规规矩矩的恪守本分,既没有插手到政争当中,也没有威胁到任家的统治,任娬接二连三的动作,让整个军中势力重新分布,不仅大量安插了自己的亲信,还把不识时务的龙骑卫给挤到了洛都城外,彻底断绝和皇帝的联系,这样一来,任家牢牢控制住了天下中枢洛都城,换句话说,也就是牢牢控制住了朝廷和皇帝。

    可她没想到的是,三年前杂家便开始频繁和赢虎卫接触,直接攀上了纪无骇这棵急于遮天蔽日的大树。纪无骇在杂家的帮助下,偷偷在北疆边境开设交易榷场,从北蛮各部中大量收购毛皮、药草以及马匹等物,再通过杂家的渠道秘密销售到各州,同时,杂家又将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赢州边境,使纪无骇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物资和人脉,此时的纪无骇再不是那个被朝廷捏着脖子的粗鄙武夫,一方面,他依旧谦卑的向洛都俯首称臣,另一方面,他暗地里整兵备战,等待一个能让他翻天覆地的天赐良机。

    只用了三年,他就拥有了改朝换代的资本,而权倾天下的女主,只能感叹养虎为患的同时,眼睁睁的看着卧榻旁的猛虎欲择人而噬。

    夜间,纪无骇三次派人入宫,进宫者是他最为信任的麾下旅帅庄延,此人少时受过重伤,落下一个说话不清不楚的毛病,大段句子根本无法清晰地表达,只能两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也因为这个毛病,庄延说话简洁练达,从来不多废话,而且说一不二,素来说到做到,很是受纪无骇信赖。

    面对满朝文武鄙视的目光,庄延七尺身躯昂然而立,习惯性的挺着肚子按住刀柄,面色肃穆地撂下一句话:“三日。交人……否则。攻城!后果。自负!”

    间隔四次,吐出十个字。却打懵了所有在场的大臣,这些人全部出身于世家望族,和任太后身后的任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联系,所以他们才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任娬,也是为了在任家当权之后,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些天来,任娬将他们羁留宫中,名义上说是保护重臣的安全,实则是怕他们趁乱生变,趁机将这些人软禁宫中,牢牢和任家捆绑在一起,可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何况这些利益之交的君臣关系,如果纪无骇真的发了狠,挥兵攻打天明宫,岂不是所有人都要陪着任家归西?

    一念及此,群臣再也顾不上什么世家风范,“咣当”一声全跪在了地上,拉着太后的衣角苦苦哀求,只把“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之类的废话说了一遍又一遍……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若缺的小说山海云谣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山海云谣最新章节山海云谣全文阅读山海云谣5200山海云谣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若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