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140章 施主请留步

本章节来自于 人间无上 http://www.lishu123.com/19/19745/

    第140章施主请留步

    小白要救老孙。

    但是要在人类不知的情况下救出老孙。

    要是让人知道了,还不通知那金花庙的和尚?人都是一丘之貉,不能轻信。

    所以他机警地随口说道:“我在庙里有个朋友,想顺便去看看。”

    “哦,你认识那庙里的哪位和尚啊?”燕灵若不经意地问道。

    “额,他的朋友是看庙门的,应该不是和尚。叫老孙,小白,我猜得对吧?”张芳芝毫无心机地说道,笑嘻嘻地看着小白,还期望小白说她聪明伶俐呢。

    小白一听,便知道露馅了!

    看眼前这个叫燕灵若之人,居然是个散仙,人间怕是没什么事情能瞒住她了。

    “老孙?看门的?”果然,这燕灵若脸色微微一变,却很快恢复了常态,微笑道:“我却没听过,这不,咱们一起去庙里吧,你两位小孩甚是可爱,和我投缘,若是有那福分,我或许能给你们一点好处。”

    说到好处,那仙人给的好处,可不是凡间能比的!

    张芳芝顿时乐得合不拢嘴,说话更甜了:“燕姑姑,你要给我什么好东西呀?”

    “我和你爹有旧,怎么会亏待了你一个晚辈,再看吧。”燕灵若抚爱一般摸摸她的小发髻,笑了。

    到了这份上,小白不去,反倒引人生疑,便强笑着符合了一番,跟着两人朝山腰的金花庙走去。

    金花庙的来历,极为神秘,有着很多传说。

    ——很多年前,有一个巡按的夫人临盆难产,巡按大人手足无措,累极小憩,恍惚间,梦见一老翁说:“快请金花姑娘来,可保母子平安。”巡按大人立即派人在天仓山下的龙城内四出寻找,竟发现名叫金花的女子有上百人,就逐一带到府上。当一位年方十四的姑娘刚进入后堂,就传出了婴儿的哭声,巡按夫人顺利产下一男婴。

    巡按大人欢喜极了,连连称金花姑娘救其夫人于危难,认为金花是仙女下凡,对她再三叩谢。

    这件事很快就传遍龙城,旧时由于医疗条件差,妇女生孩子非常危险,犹如过“鬼门关”。金花姑娘的出现仿佛就是妇女的守护者,许多妇女临产都慕名找她助阵,庇佑母子平安。

    令人唏嘘的是,这种神奇力量却给年轻的金花姑娘带来不幸。金花长大了,可是她被民间传得神乎其神,没有哪个小伙子敢娶她为妻。金花姑娘成了“剩女”,最后竟悲愤在天仓山下投湖自尽。

    相传,在金花投湖后的第七天,湖上竟浮起一具檀香木雕神像,容貌和她一模一样,老百姓就在这金花姑娘去世的地方立了一间庙,尊之为“金花保子惠福夫人”,金花自尽的湖被称作仙湖,她原来居住的地方附近也被称为惠福巷。

    只不过,金花庙可谓命运多舛,修建没多久就遭遇破坏。

    据《龙城县志》记载,有一年的四月十七朝拜金花的诞节非常盛大,挡住了当时提学魏校的路,魏校是外地人,不了解金花的来历,觉得百姓为其立庙莫名其妙,一怒之下下令毁了金花庙。

    几经周折,老百姓才将金花娘娘的神像迁移至天仓山上。重新建了一个金花小庙。

    这金花庙,原本是一个尼姑庵。除了庇佑母子平安的金花娘娘,在生育和教养婴儿中都有专门的奶娘负责护佑,分工细致,分别是:栽花夫人杜氏、送花夫人蒋氏、保胎夫人陈氏、濑花夫人林氏、养育夫人邓氏、保痘夫人胡氏、梳洗夫人张氏、教食夫人刘氏、教饮夫人梁氏、教行夫人黄氏、腰抱夫人万氏、大笑姑婆祝氏。(古时,“花”者,指胎儿、婴儿也,“白花”指男孩,“红花”指女孩),堪称天仓山一带独特的金花文化。

    后来龙城历经战乱,人烟凋零,金花庙,再度被荒弃了。

    三百年前,天仓山来了一个心莲和尚,是个苦行僧,入驻了这个贫穷小庙,“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穷庙子,却在三十年以后,突然大兴土木,广置田产,经百余年间的连续扩建,金花庙一跃成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远近闻名。

    心莲和尚也把这金花庙,改名为“普照寺”。

    但是当地人,都记得金花的传说,习惯性地称之为“金花庙”。

    据估算,百年时间,普照寺修建费用在万两金银以上,而普照寺碑文载: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么,这巨大的耗资从何而来呢?这便是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普照寺突然兴旺之谜。

    可靠的说法,心莲和尚本是得道高僧,位列散仙级别,要建个大庙,应该也不是难事。

    普照寺经过百余年的建设和人脉累积,终于成为方圆几百里的第一大庙,心莲和尚功成隐退,云游四海。要找到他,不是易事。

    但是小白和燕灵若却知道,这心莲,最近的确在庙里,不过无人知晓罢了。

    他为什么要回来?

    在小白看来,和自己的老朋友,那只大猴子老孙,有着莫大的关系!

    就是这神秘的燕灵若,来这山里,怕也是冲着老孙来的!

    这是小白的直觉。

    作为一个千年小妖,他的直觉,想来就是事实的真相。

    不过一盏茶功夫,三人便来到了普照寺门外。

    这寺庙的建筑,从寺门外观一看,便知是遵从简朴又不失去精致牢固,布局小巧紧凑,古朴装重。

    天仓山因环列的三十六峰终年青翠、壮如城廓而得名,如果从空中俯瞰,在青城三十六峰之外,紧临川西平原有六座莲花排列的浅山拱卫着一主峰,人们形象地称为七峰山,后来的文人认为七字不够文雅,七峰山被正式称为青峰山,莲花排列拱卫的地舆显然是“天为青城增胜迹”,这普照寺,就座落在这主峰青峰山。

    只见寺门前,却无什么看门的小沙弥或是僧侣,倒是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和进山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地进出着。

    “这金花庙,几百年了,还是这么香火旺盛。”燕灵若叹了一声,看着庙门凝思起来,似乎隐隐约约透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伤感……

    “前辈,这门上不是写着普照寺么?金花庙,已经不存在了。”

    小白故意试探着说道。

    “你知道什么……你们这些小孩子不知道这里的过去……普照寺如今的香火,全是当年金花留下来的灵气护佑,这些和尚,占了天大的便宜。”

    “燕姑姑,世上真有金花这个人吗?”张芳芝问道。

    “当然有!”燕灵若肯定地说,一拂袖子,飘然走进了寺门。

    这是小白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露脸,到处是可怕的人类,难免有些胆战心惊,气色很不好。但是为了救出老孙,也只有破着胆子往人群里钻了!

    进了庙门,小白不由大开眼界!

    这一座庙,原来都会是这样的辉煌壮观啊!人类还真是不简单!

    ——这普照寺内,殿宇僧舍大小24院,房屋365间。近三百年的苦心耕耘,使蜀地的佛教建筑以普照寺的建筑最有特色,她依山傍水构思奇特,其规模之宏伟,布局之精巧,与佛教经典及浮屠灵异结合之紧密,有着原始蓬勃的宏伟格局!

    特别是中院的藏经楼,据今三百年余,由四十七根大青石和一根小杉木构筑而成,取其“物无尽善”之意。其石柱上精工雕刻的文人楹联,书法,佛教故事人物苍颈有力,栩栩如生,屋顶上传说中有避尘珠故而终年不落树叶。楼侧有石雕普同塔全部用青石板嵌合而成,制作精美,造型独特,雕工颇为绝妙!

    燕灵若边走边解说道:“这普照寺内,代代僧人皆喜好练武修行。承传方式也很特别,并不像其它寺庙传袈裟之类的衣钵,而是像江湖帮会一样传信物。这信物就是一颗辟毒珠。这个珠子水火不侵,可祛除万毒,医治百病,甚至有起死回生之灵效。”

    “前辈……你以前也在这山上呆过吧?”小白问道。

    “我么?”燕灵若哼了一声,没有回答。

    三人边走边游览各处庙堂,这庙里地域很广,游客和香客也四处随意走动着,倒什么特别的限制。

    不过到了后殿,就不同了。

    这后殿人影没有几个,似乎是个禁地,通往后院和后山的思过崖,常人是不可能进去的。

    这见后殿门前,赫然站着四个腰粗膀圆的彪形光头大汉,都是寺里最厉害的武僧,紧身箭服,手持亮银长棍,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全副武装。

    但是面对堂堂一个散仙,这四个武僧,那又能奈其何?

    小白想到这里,倒也不当心能不能进去了。

    因为老孙就被禁制在后院看守藏经阁,大白天的,没有人帮助,还真进不去。

    四个武僧一见三人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显然是不上道的不速之客。其中一个武僧便打了个揖,持棍拦住,沉声说道:“三位施主,这后院是本寺禁地,非本寺长老,不得入内,请留步吧。”

    燕灵若走在最前面,稍微停了一下,哦了一声:“大和尚,我要进去,怕你们几个也不敢留得。只是现在既然是心莲在寺内,少不得要给他面子,你去通报一声,就说三百年前,被他赶走的那个人,又回来了。”

    这武僧闻听此言,便知来者不善,脸上却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沉着地点点头:“施主稍等。”

    然后回头朝另外三人使了个眼色,朝门内匆匆赶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青丝风雷的小说人间无上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人间无上最新章节人间无上全文阅读人间无上5200人间无上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青丝风雷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