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落山了,城楼上传来一阵悠悠扬扬的传点之声,城门关闭了,路上的行人渐渐的稀少了起来。这时一个五短身材其貌不扬留着两撇短髭身穿绿色鸬鹚补服的小官僚,在鼓楼大街汪直家的门前徘徊了大半个时辰了。此时依旧一脸焦急的等待着,不时向着大门里面张望。自古侯门深似海,名刺还有礼单已经递上去了,给门上的红包也足够那些门上人买上上百双跑腿的靴子,汪直也明明在家,可是直到现在还没听到动静,漫说是请见,就是传见也没听到一声,这汪太监真是好大的架子。
“老爷,咱还是回吧,只怕今天是见不到汪公公了。”一个家奴打扮的凑到那官员跟前请示说。
“再等等,说不定一会儿就会叫咱们。”那官员心有不甘的说。
“老爷,再等就要定更了。”那家奴提醒道“咱还是先回去,明天再来也是一样的。”
那官员恼了跺着脚呵斥说:“这种事是能等下去的吗?要回去你就回去,我今天非要见到汪直不可。”
那家奴被骂的干咽了几下唾沫不敢再说什么,只是偷翻白眼心里老实的不自在,退到一边上便对另外几个说:“老爷让等着,你们在这里好生看着这些东西,我去那边方便一下。”
那几个家奴情知他偷懒耍滑,只是却不敢拦他,大家虽都是奴才,他们却是做奴下奴的,心里不服只好听他去,内中却有一个胆大的叫道:“你去帮我们带些吃食来,在外面干坐了一个来时辰了,看看都掌灯了,肚子早饿得咕咕叫了。”
“行行,等我回来每人一斤牛肉大饼行了吧。”
那家奴话音刚落,却听见汪直的大门口传来一声吆喝“哪位是武进知县黄赐大人?”忙转过头来顺着声音看,就见汪家的大门外站着一个身着华服,又高又瘦像个竹竿似的男人正冲着他们这边吆喝,一看便知他和自己是同道,一样的给人家当管家。有道是主子多大奴才多大,看他趾高气昂那样子,竟把主子的势力使到了极限。
刚才还在大门口像热锅上的蚂蚁来回乱转的官员顿时来了精神,短短几步距离他竟像要跑起来似的来到那豪奴面前,打躬道:“下官就是黄赐。”
“黄大人,汪公公刚用过晚膳就命人传你去见,请随我进去吧。”
在北京象黄赐这样的芝麻官多如牛毛,何况黄赐还是一个地方上来的,要不是看在黄赐出手大方,那豪奴只怕连个笑脸也没有。
那豪奴在前面领路,黄赐跟在后面,又招呼他的家奴抬着装着礼物的箱子紧跟着走进汪府。才进大门就被拦下,换了两个汪府的人抬着,这些家奴只得又在门口等着,那带路的豪奴依旧在前面走,黄赐回头看了看向跟他的家奴挥挥手,而后紧跟了几步追上那豪奴,一路向里走,不知穿过多少厅堂院落,黄赐四下逡巡,暗道这汪太监的家竟比王府也毫不逊色,难怪他声名赫赫,看看他的起居气派就足见一斑。他紧跟在那豪奴后面,生怕在这迷宫一般的府邸里走丢了。
黄赐晕头转向也不知走了几进院落,只是跟那豪奴的脚步而已。就见那豪奴进了一道院门,迎面便是一排七间进深的带抄手游廊的大房子,一律歇山转角朱漆彩绘,穿过甬路迈上三级青石台阶,早有人掀起猩红毡软帘,那豪奴闪身一边让过黄赐,示意让他自己进去,黄赐向那豪奴拱拱手道谢,而后调匀气息,定气凝神,犹如上朝见皇帝一般迈过门槛走进灯火通明的大厅。
就见上面坐着一个身着华服看上去不过二十几岁的魁梧汉子,一张四方大脸浓眉阔目,黝黑的面皮下巴是光溜溜的。料是汪直无疑。黄赐连忙高声报名,跪在地上实实在在的磕了三个响头上去。
“下官武进知县黄赐参见汪公公。”
就听汪直说话:“黄大人快起来,汪某可受不起你这般的大礼。坐吧,坐下好说话。”
黄赐爬起来,又作了一个揖才拣了一边的一把椅子坐了,侧着身不敢去正视汪直的脸。
“黄大人几时进京,可曾到部了?”
“回公公,下官是九月初八进的京,吏部文选司的几位司官大人那里也已经依次拜访过了。”
“哦,黄大人来见汪某,又是如此厚礼是要汪某帮衬什么?只管说出来,能尽力的我自当尽力为之。 ”
“多承公公厚爱,下官在武进县任上九年,此次秩满应选入都,听说扬州知府出缺”
“哈哈,黄大人真是好眼力,我听朝廷里那些翰林们曾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想是那是天下一等一的繁华去处。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到扬州做知府只怕是用不了一年半载就十万雪花银了。”
“不不,下官也是为了为朝廷守牧一方……”黄赐言辞闪烁的说。
汪直大笑道:“千里为官只为财,黄大人未免不光明磊落了。做官嘛,就是想把日子过得好一些,成天的萝卜白菜谁还受那十年寒窗的辛苦?这样吧,黄大人先回去吧,你的来意我已经明白了,容我些功夫,我去给你试一试,成与不成到时候听我的回话。”
“多谢公公,多谢公公……”黄赐致谢不迭。他知道自己所求之事怕是成了十之**,暗道:“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也不能免俗,一万两银子,不信就买不来一个广陵太守。”
就听汪直又问:“黄大人在京城何处下榻?到时候也好差人给你报喜。”
黄赐忙说:“下官住在宣武门外教子胡同。”
汪直点点头便送客道:“记下了。我还有些要紧的事情,就不留黄大人了。”
黄赐是有求而来,又非汪直的至己故交,话说到这种地步已再没有呆下去的必要。黄赐忙起身恭恭敬敬的行了礼,汪直只是微微欠了欠身子算是送客,黄赐退出来,依旧由领他进来的豪奴带路送他出去。
黄赐出来,刚走出汪府的大门,韦英刚好在门前下马。两人走个迎面,韦英下意识的打量黄赐一眼,那黄赐见来者身着锦衣卫服色,知道是个惹不起的角色,连忙拱手笑笑躲开韦英的目光。好在韦英只是看了看便走进了汪府。黄赐回头看见韦英大摇大摆的进去,暗想:这军官能在汪府自由出入不受拦阻,绝对大有来头。
”老爷,事情办好了吗?”跟他来的那家奴凑过来小声问。
黄赐眉飞色舞的笑道:“好了好了,这天底下就没有用银子办不成的事。咱们回家就坐等好消息吧。”说着一步三摇的钻进了自己的轿子,回家等消息去了。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