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后,一个御前上的牙牌太监风风火火的来到万安家中,他是来传圣旨的,要万安即刻进宫,皇上要在乾清宫单独召见他。这一声召见,虽说早在预料之中,但是万安也不免一腔热血涌到头上。对于万安来说这无异是一道大赦令,至少那颗在此之前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接了圣旨他一面命人给那御前太监看茶并准备打赏的银子,一面自到后堂换上一身一品命官的簇新官服,然后才在门外上了轿子随那太监直奔皇宫而去。
召见是在乾清宫东暖阁里进行的,万安跪在朱见深的脚下恭恭敬敬的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君臣大礼后,竟伏在地上哭了起来,坐在宝座上的朱见深看着他那副伤心的样子,未免叹了一口气让他起来,而且还命太监给他赐了一个座位。
“万先生坐吧。”朱见深称万安为先生,这让万安有些受宠若惊,要跪下去谢恩,朱见深示意莫动,然后先问了几句起居上的话然后接着说道“你递进来的奏辩折子朕已经看过了,这件事朕也问过了贵妃娘娘,你们果是宗亲,自然人情往来不以为过,也就更谈不上什么贿赂宫禁之说了。那陈春来乃是新近简拔得御史,很多事情不甚明了也不能怪他,何况虽是误会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因此先生也不要记恨他,毕竟他也是忠心任事,一心为了朝廷好。这件事朕的意思就到此为止吧,先生从明日起依旧照常入阁办事罢了。”
万安连忙匍匐在地不迭口的谢恩。朱见深忙命太监把他扶起来道:“这几天你也受委屈了,来人,把那部论语给朕拿来。”
就见一个小太监捧着一部论语来到万安的身边。朱见深亲自接过来对万安说:“朕读宋史,见宋相赵普曾对宋太祖说:‘臣以半部论语打天下,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朕虽比不得宋太祖那样的开国之主,但朕愿先生能为赵普那样的治世之臣。这部论语乃是朕当年在青宫的时候所熟读过的,如今赐给先生,你是朕的股肱重臣,望先生深体朕意,切不可辜负朕一片厚望。”
这次召见可真是皇恩浩荡,皇帝对万安的恩宠连万安都有些始料不及,一时激动的跪在地下放声大哭道:“皇上如此恩宠臣下,臣纵万死难以为报,敢不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朱见深见状忙命人把万安扶起来道“好啦,万先生快起来,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你安心的理事,朕也绝不会因为那些捕风捉影的闲话轻易怪罪你。来人,送万先生出宫,明日到阁办事。”
万安又是磕了几个响头,而后一个小太监搀扶着,另一个小太监捧着那部御赐给万安的《论语》一路风光的走出宫去。宫廷上下见万安圣眷未衰,一路上也不知有多少人奉承,万安也逢人必站下来寒暄上两句,这一路竟走了有小半个时辰才走出了皇宫。
万安走后,一个太监用一个朱漆果盘托着那只羊脂白玉碗走了进来,那碗里是热气腾腾的参汤。那太监跪下把汤高举过头道:“请皇上用进参汤。”朱见深接过玉碗先是把玩了一会儿,刚把参汤送到嘴边,就有一个小太监进来回奏说:司礼监怀恩求见。怀恩深得两宫太后宠信,而朱见深却对这位宫中最有权势的掌印太监颇为厌苦,在他看来这个算得上忠心耿耿的老太监和内阁中的商辂彭时一样都是满口圣人云的老古板,有他们在朱见深就不能随心所欲,因此几次想换掉怀恩的司礼掌印之职,怎奈即抓不住怀恩的把柄,又恐怕两宫太后不高兴,故而一直没有动。如今一听说怀恩求见,只怕又来烦他,朱见深紧皱眉头,极不情愿的向那太监摆摆手,把那碗参汤放在桌案上,方命去传怀恩进来。
怀恩进来给朱见深磕了头,起身时一眼看见那只盛着参汤的玉碗,一眼就认出这玉碗不正是万安送给万贵妃的那只羊脂玉碗吗?当初万安用它巴结万贵妃,万贵妃有当做寿礼送给了周太后,周太后特意把它当做赏赐还给了万安,提醒他不要站在万贵妃那条船上,这不过一两天的光景,怎么它又回到了皇宫,而且竟到了皇上的手里?看来万安执迷不悟,只怕周太后的良苦用心要付诸东流了。
怀恩把目光从玉碗上移开,装作根本就没看见那只玉碗的样子,等朱见深问他的来意,才躬身回奏道:“回皇上,自那陈忠死后,大同镇守太监一直空缺,请皇上示下,由谁来继任此职,也好及早补上此缺。”
“你们司礼监可有合适的人选?”朱见深问道。一般这种事都是司礼监提名,由皇帝定夺。不然皇宫里有职司的太监那么多,身为皇帝那里就全认得过来?
怀恩本是打好了腹稿来的,但是此时他却改变了主意,对朱见深道:“奴才们也曾议过,觉得景仁宫管事牌子梁芳倒是最好的人选。”
“梁芳?!”朱见深犹豫了一下,他看不出怀恩保荐梁芳有什么险恶用心,似乎一切都是在公事公办。大同镇守太监远比景仁宫管事牌子地位显赫,只是梁芳一直在万贵妃身边伺候,最得万贵妃亲信,倘若让他离开皇宫出镇大同,只怕万贵妃舍不得,但替梁芳想,这却是难得的晋身机会。倘不答应总不好让梁芳做一辈子的管事牌子。怀恩还在那里等着,朱见深也不能迟迟不给答复,他沉吟了一下便答应道::“好吧,既然你们已经议过,就让梁芳去出镇大同。只是梁芳一走,景仁宫那里需要尽早安排人接替梁芳,你小心挑选一个精明能干的过去给贵妃娘娘使唤。”
怀恩连忙应是。又说了几件琐事,怀恩便退了出来,临走时不禁又回头瞟了那只玉碗一眼,轻叹了一声回转司礼监去了。一回到司礼监值房,便立即命人把覃喜找来屏退左右低声吩咐良久,覃喜领命而去。怀恩才坐下来拿起内阁送来的票本看了不过几行字,就见御前当值的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来找怀恩说:皇上传见。怀恩想才从乾清宫下来,皇帝又叫却为了什么?便问那御前太监:“皇上那里有什么要紧的事这么急着传我?”那太监有些兴奋地回说:“您刚走,内阁那边就传来消息说西北军前王越他们大捷了。皇上要在平台召见内阁和兵部上的,要您去平台伺候呢。”
怀恩一听也异常兴奋的笑道:“老天暗佑,我大明终于扬眉吐气了,先帝爷呀,你的奇耻大辱终于得报了!”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