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副司令此时才明白张静不是和自己商量而是事在必行,离婚已不是预感而是必然。他和李老师的夫妻情缘真的就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突然就到了岔路口,不能再继续同行了。这个突如其来的袭击,林副司令员是没有充分估计到的。虽然在战场上他打过无数次的胜仗,载入中**事史册的战役很多都有他的指挥和参与,对于孙子兵法对于战略战术,他是融汇贯通的。他之所以坐在副司令的位子上不能够再升迁,不是他的资历不够,他毕竟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老革命。根源在于,他是农村穷娃子,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堂,就是现在的文化知识水平也是在部队自学成才的。文化水平低的限制,年龄的过大,都已经不适合在新中国的军队中担任正职,他的部下有成为大军区正司令的,而他就在副职中过上了半休养的生活。至于自己的婚姻生活,原配是农村包办的,媳妇也跟着他走南闯北,成为了一名卫生队的护士。原配为他生育了三儿一女,两年前撒手人寰。子女们都不在他的身边,各个都在北京军区。唯一的女儿也是卫生兵,不过和她母亲不同的是,女儿是医科大学毕业,是科班出身的正牌军医。两个儿子一位是在军事科学院,一位是野战部队的团长。各自成家各忙各的。子女们对于他的再婚持不同见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不支持不反对,认为父亲的级别有警卫员勤务员照顾生活,没必要再婚,再婚是很难遇到适合的伴侣。但父亲愿意结婚做子女的也不反对。
和李老师进入老年的婚姻生活,给林副司令员带来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这位五十五岁嫁给他的知识分子,不但外表仪态万方,为人处事练达成熟,绝尘的洁癖,收放自如的品性,温柔中不失风趣的情调。本是一位美术老师还能烧一手佳肴,最前卫的装扮,心灵与国际接轨的丰富先进的知识,都是吸引这位老革命的原由。自然,男人最渴望女人的生理吸引,都极大地满足了这位老革命干部,这位来自北京大城市的高级知识女性给了他晚年意外的惊喜。他老人家向覃林所说一刻也离不开他的岳母,这句话是老人的肺腑之言。
李老师自从嫁给老画家一直生活在高雅中,虽然只生下张静一个女儿,这个女儿还没继承自己的美貌。不但外貌上上像极了画家丈夫,就是风趣幽默坚韧不拔的性格也和画家丈夫一般无二。张静浓墨重彩的浪漫爱情得到了浪漫父母的支持,而画家丈夫去世后,张静已经不能够回到北京。作为母亲只有追随女儿来到这个边远的废都,小小的古城。女儿的家小到不足以母女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李老师遵从了女儿的意愿嫁到离古城三十里地的新古市,给丧妻不久的林副司令员做了续弦。
林副司令员是一位山东大汉,多年的南征北战养成了性格爽朗耿直,两人算是一见钟情的,虽然是老年再婚,彼此都产生了真挚的爱情。相濡以沫生活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耳鬓厮磨磨合成了恩爱夫妻。林副司令离不开李老师的温柔体贴时尚进步,李老师也难舍林副司令的高大的支撑和宽肩厚背的依靠。彼此都是极其珍惜余生的相识相知,整日沉浸在精神和物质双重的幸福之中。林副司令一刻也离不开李老师,李老师虽身在古城女儿家,内心也一刻没忘记三十里以外部队大院儿的老年再婚新丈夫。
李老师知道女儿有了回北京的计划,而这前题是独生子女可以返城照顾在北京的父母。好在自己没有动迁北京户口,这给女儿回北京带来了可行的契机。带着新任丈夫回北京是不可能的。除了离婚目下无良策。想到和林副司令员分离,李老师心中就隐隐作痛,司令员给她的家宽敞而温暖,高尚的情操让她觉得新任丈夫的的肩膀是那样的坚实可靠。两任丈夫相比较,感觉新任丈夫的关爱更加细腻入微,仿佛时时刻刻都把自己放在心上。较之原配的画家丈夫自己更像丈夫的小护士,丈夫废寝忘食的作画往往也忽略了妻子的存在。确切地说作为女人,作为妻子,林副司令员更像一个称职的丈夫。小鸟依人的感觉是林副司令员给予的,她怎肯舍弃这样的知心伴侣?
看到张静的一筹莫展,看到残疾的外孙女美丽的面孔可怜的不发育的小身材,看到姑爷整天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手术台前。她怎能不为自己的女儿未来着想。也许可以不用为成年的女儿负责任,但精神世界自己的灵魂不能安宁享受自己的幸福。林副司令离开自己可以再寻到伴侣,毕竟他的身份地位还是很吸引女人的。可自己不帮助女儿回北京,残疾的外孙女在古城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就更不要指望就业的机会。指望覃林回哈尔滨,那也是做不到的,覃林生在多子女家庭,他无法投奔父母,更不可能携家眷回冰城。咬牙不咬牙,都是不能装傻充愣致女儿的的困境而不顾,当初再婚是为了给女儿减轻负担,而今离婚也是为女儿减轻负担。北京有残疾人学校,有福利工厂,这两个地方就是残疾外孙女生存的保障。
此时此刻,李老师看见林副司令眼眶充满了泪水,自己的心灵也是翻江倒海的心神不宁,丝丝缕缕的绞痛让她意乱神迷。她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说道:“静静,碗筷我都洗干净了,外面的天气很好,我和你伯父到太子滩散散步。覃林,你也睡个午觉吧。”
张静没有做答,覃林忙说道:“妈,您就陪爸放心去吧,太子滩空气好。”
李老师穿戴整齐,和林副司令一同出了古城,沿着城外的公路缓步向太子滩走去。李老师温柔地挽着林副司令的右臂,林副司令下意识地加紧了右臂,仿佛一松开,爱妻就烟消云散了。
太子滩有着一个凄美的故事,弥漫在天空中的云仿佛诉说着这里的悲剧和神秘。夫妻二人不是来探讨这里别人的历史。动人心弦的悲剧是亲人间无可奈何的死别,此刻不是为古人生忧而来的,此刻是做最后的生离。太子滩距古城两里地,滩上无人,这片干枯的湖底曾经是丰沛的湖泊,湖泊上每逢夏秋之际都长满了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这是王宫的后花园,此时那水已随着悲剧的太子流逝,空留下这干枯的湖底证明着那段辉煌的衰退。
林副司令对着空旷的太子滩热泪盈眶,哽咽着说道:“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离婚这个字眼是让人马上反映到夫妻反目成仇,再不能同床异梦。你我夫妻却是不然,我爱你深入骨髓,用语言难表。想我林某人,一生敢称自己是高风亮节的,十六岁参加革命,虽对包办的原配妻子没有爱情,但这一生也是在平淡的夫妻关系中度过了。什么是爱情?我是没从原配身上体会过,自从见了你一见钟情不说,婚姻过后就感到自己是在做梦,唯物主义的我都唯心起来,难道真有神仙?让我在晚年遇到了真爱,体会到了什么是男女之情,这种兴奋,这种幸福都是我做梦都梦不到的。有时我半夜醒来看见枕边的你,我就咬咬手指,这是真的吗?这样让我幸福到九霄的女人,真的是我的女人吗?手指疼了我才知道不是梦境。
如今,看到张静的困境,我若不放手只为自己的幸福着想,你的心也不会在我这里。做母亲的如何能将子女的困难不顾,只为了自己活得轻松快活?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是母亲,我也是父亲,倘若我的子女有了这样的需要,我做父亲的也不肯为了自己的幸福,置之不理的。要帮助他们就要舍掉自己的利益,于今,我不放你人,也收不住你的心了。我们都到了夕阳西下的黄昏,总要消失殆尽让旭日东升的。分手吧,我不死缠着你了,回到新古市快刀斩乱麻,办完离婚手续你就回北京吧,真正把她们一家人带回北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二万五千里长征也要有个起始点,今天在太子滩我们夫妻缘尽,就算你为女儿搬回北京的起始点吧。”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